转载自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6park.com客家人在太平天国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太平天国,也对客家人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期太平军主要由客家人组成
太平天国运动,是由拜上帝教发展起来的。
一开始传教时,洪秀全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广州附近转悠了一圈,没什么人搭理。
后来,洪秀全到了广西赐谷村的亲戚家,才陆续发展了一些附近的客家人入会,稍微有了一些起色。
其后,冯云山到了紫荆山,发展起当地煤炭工、矿工,拜上帝会才迅速发展了起来。
而当时紫荆山一带的煤炭工、矿工,主要是由客家人组成的。
后来,洪仁玕表示:早先拜上帝会的,多是客家人。
当然,当太平军走出广西后,兵源扩大,大量的三江两湖人士加入起义军,太平军的客家人比例大幅下降。
不过,以客家人为主体的两广兄弟,仍然是太平军中反抗意志最强烈的。
在大清的政策中,客家这些“长发贼”是必杀的,至于后加入太平军的“短发贼”,则可以视情况赦免。
直到太平天国失败,太平军中依然有大量的客家人。
李秀成被俘后,建议曾国藩赦免两广兄弟。两广兄弟,大多数是客家人。
太平天国的领导层,始终由客家人担任
早期起义的六王中,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已确定是客家人。而且,他们祖居地都在客家人的核心区域嘉应州,并始终与祖居地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而肖朝贵、韦昌辉,究竟是客家人还是壮族人尚有争议。但没有疑问的是:他们与客家人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此外,虽非首义王,但仍是早期重要领导人的秦日纲、胡以晃、陈承榕,也都是客家人。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进行了大换血。
新的五军主将中: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均是客家人,而韦俊的情况和当初韦昌辉差不多。
因此,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层,自始至终都是客家人。
客家人的特点,塑造了太平天国运动
客家人的特点,对早期拜上帝会和太平天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客家人活动的地区,是当时最适合传教的地区。
客家人是非常团结的,而洪秀全、冯云山自己也是客家人,传教自然便利得多了。
同时,客家人的活动区域,也特别适合传教。
客家人活动的地区,多是山区。(好地段都被先来的当地人占了)
一来,偏僻山区,人们生活艰苦,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孔孟之道啥的在这里不太流行,拜上帝教大家在此传播阻力比较小。
二来,由于太偏远了,大清的管理成本也极高,只要你别搞什么反清复明,传一些教什么的,大清官府一般不管。
其次,当时客家人的组织特点,特别适合进行武装斗争。
客家人保留了自己的风俗、文化,与当地人之间彼此有文化隔阂。
而且,当时的广西本来就穷,大家又是争地又是争水,矛盾极深。
因此,土客矛盾非常尖锐,彼此之间常年就是械斗不断。
械斗有多严重呢?
林凤祥家和当地人之间,因为一头牛发生了争执。
当地人为了夺回牛,不知道从哪里搬了门炮出来驾到林凤祥家门口···
据统计,自咸丰年到大清灭亡,死于土客冲突的人,超过了百万!
大规模的械斗,使客家人集体保持了极强的武装能力,这天然使拜上帝教运动有能力迅速发展成武装起义!
最后,客家的妇女,不裹脚。
如果不是太平军可以“举家从军”,那么,拜上帝的客家男人出去征战后,家属即便不死于大清官府的报复,也会死于当地人的械斗!
正是因为客家妇女不裹脚,拜上帝会的妇女儿童可以跟着军队一起转战,才使起义变得可能!
可以说,拜上帝教能传播开,能发展成武装起义,最后能发展成一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起义,都与客家人的特点分不开。
影响深远:遍及全球的大迁徙
太平天国失败后,流传一种说法:大清会把所有洪姓及参与起义的男女老少全部屠杀!
于是,大量客家人改换姓名,开始迁徙逃亡。
有人的迁徙到了香港、澳门、汕头、海南一带;有的参与下南洋,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有人,迁徙到了澳大利亚、南北美洲!
或许,这次大迁徙的意义,比太平天国运动本身的意义还要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