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之际,蒋介石在重庆设下“鸿门宴”,多次发电报给毛主席,邀请他赴重庆和谈。
为了揭穿蒋介石的伪善,也为了国家和平大计为重,毛主席冒着弥天大勇,亲赴重庆。 6park.com
6park.com
而在重庆谈判期间,为了让毛主席“出糗”,国民党反动派更是设计了种种难题。
有一次,在和谈间隙,毛主席在中苏文化协会演讲时,一位不怀好意的记者向毛主席提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再度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
毛主席当时回了一句话:
“把毛蒋二字拆开!”
那毛主席为何这么说呢?他当时的原话又是什么?这句话里面又究竟暗藏着什么玄机,想要弄清楚这整起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一切还得从最初开始说起。 6park.com
6park.com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博古通今、博览群书,知识面广博,无论是古今中外的历史人文,还是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风土民俗,他往往在一阵诙谐幽默的谈笑中便信手拈来。 6park.com
6park.com
毛主席尤其善于跟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底层民众打交道,而他最为拿手的便是从对方的姓名入手,通过诙谐幽默的对谈,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迅速“破冰”,例如:
1962年,有一次,在中南海举办了一场周末晚会,毛主席在人群中突然见到一位新来的女同志,于是便问这位女同志叫什么名字。
那位女同志告诉毛主席她叫崔英,结果毛主席听完后,爽朗地笑起来问道:
“那么你的爱人可能是姓张了?”
6park.com
6park.com
崔英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地看着毛主席,毛主席见状,又问她看没看过《西厢记》?
崔英一听,顿时明白过来,原来毛主席在跟她开玩笑,因为《西厢记》写的正是崔莺莺跟张生的爱情故事,而崔英的英跟莺同音。
毛主席平时非常擅长与身边的工作人员打成一片,他常常同这些工作人员开玩笑,有一次,毛主席在跟他的专职医护人员开会时,在聊到他的护士长吴旭君时,他幽默地说道:
“吴旭君(无细菌)这个名字好呀,她是搞医务工作的,讲究卫生,没有细菌,这样就可以不生病嘛!”
6park.com
6park.com
听了毛主席的话,身旁的护士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1957年的一天,上海《新民晚报》的总编辑赵超构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毛主席到上海休养时,想找他谈谈,等到赵超构心情忐忑地见到毛主席时,毛主席却笑着朝他招呼道:
“宋高宗的哥哥来了!”
当时在会议室的人都笑了,原来,宋高宗叫赵构,这位总编辑叫赵超构,所以毛主席跟他开玩笑,以宋高宗哥哥称呼。 6park.com
赵超构 6park.com1975年春天,毛主席因为眼睛长了白内障,看不了书,他的保健医生得知后,专门请来北京著名的中西医眼科医生唐由之为毛主席会诊。
当时毛主席一见到唐由之,便问他叫什么,结果当唐由之将自己的名字告知后,毛主席突然笑道:
“这个名字好呀,你父亲一定是个读书人,他可能读了鲁迅先生的诗,为你取了由之这个名字。”
6park.com
老年唐由之 6park.com
说完,毛主席便当场背诵起鲁迅的这首《悼杨铨》: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毛主席问唐由之听得懂吗?由于毛主席讲的一口乡音很浓的湖南话,唐由之说他听不太明白,于是毛主席又在看不见的情况下,用铅笔在纸上给唐由之大概地写了一遍,后来这首诗的手稿,唐由之一直保存下来。
1951年11月,有一次,毛主席恰好巡视到安阳,当时毛主席看到陪同的一位地方专员名叫程耀吾,于是便跟他开玩笑说:
“你这个名字不如我的名字好,我的名字叫毛泽东,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普照东方!”
大家一听都笑了起来。
197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被安排给毛主席读古书,结果毛主席第一次见到芦荻时,竟微笑地问她:
“你大概喜欢秋天吧?”
芦荻被问得一口雾水,她一脸茫然地看着毛主席,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6park.com
老年时的芦荻 6park.com
毛主席见状,便笑着问她:
“那你会不会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呀?”
芦荻说会,于是当场背起这首古诗: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古垒萧萧芦荻秋。”
芦荻背到最后一句,才突然明白,毛主席刚才原来是在跟她开玩笑,用古诗的那句结尾芦荻秋,开玩笑说她喜欢秋天,于是她突然意识到毛主席果真是博览群书,记忆力惊人,什么诗词歌赋都能信手拈来。 6park.com
6park.com
有一次,毛主席乘坐专列到外地视察,结果新来的一位姓王的服务员因为第一次到毛主席跟前工作,所以看起来非常拘谨紧张,毛主席为了缓解他,有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跟他开玩笑说:
“小王,你知道吗?我们俩是亲戚哩!”
小王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愣之下,疑惑地说道:
“主席,您在说笑话,您是湖南人,我是山西人,我们怎么能是亲戚呢?”
毛主席见状,笑着解释道:
“你看,我姓毛,你姓王,写我这个毛字,得先把你的王字写好,然后再从下面出来拐一个弯,先得有王,才能有毛,我们不是亲戚吗?”
6park.com
6park.com
小王听了之后开心地笑了起来,毛主席自己也笑了。
而毛主席关于解名说姓最令人深刻,也最为人称道的,那还得是重庆谈判那次的演讲。 6park.com
6park.com
1945年,毛主席在重庆谈判间隙,曾受中苏文化协会邀约前往黄家垭口演讲,在演讲结束后,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 6park.com
6park.com
这时,国民党旗下的一家报社记者突然发难,向毛主席提出一个非常尖锐且难以应付的问题:
“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再度全面开战,请问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
这位记者的问题非常刁钻,由于当时国共正处于和谈阶段,全国人民都热切地盼望国家能有一个安定的局面,所以此时,如果贸然谈战,必然会被国民党扣上一个破坏和谈的帽子,而且国民党肯定也会借此发难。 6park.com
6park.com
但如果不敢正面去回答,又会让人感觉示弱,在舆论上被强压一头。
毛主席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用心险恶,他稍加思索,神色平静微笑地答道:
“记者先生所说的是一种假设,假设性的问题不大好说,总之我们也作过最坏的打算。”
说到这里,毛主席陡然间话锋一转,咧开嘴笑起来,开玩笑说道:
“国共两党的矛盾代表了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跟蒋先生嘛……将“毛”“蒋”二字拆开或许能回答你这个问题,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个草头将军罢了。”
毛主席听完豪爽一笑,底下的观众听完也都笑了起来。 6park.com
6park.com
向毛主席提问的记者不甘就此罢休,又轻蔑地问道:
“你说蒋委员长是草头将军,那我倒要请问毛先生,你的“毛”字,又该作何解释?”
毛主席似乎早有预备,他听完记者的提问,不慌不忙地捋了捋手,然后一脸笑意地对着这位记者答道:
“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这意味着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
6park.com
6park.com
毛主席话音刚落,底下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从那时候开始,一首打油诗便在民间流传起来:
“将军头上一棵草,二人骑在石头坡(二人为介,石头即石,连起来就是介石),反手英雄打天下,解放全国唱凯歌。”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可以在下方进行留言或评论,喜欢的朋友也可以帮忙点个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