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我们很可能错过工业化的末班车!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4-09-20 12:09 已读 566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主席踏上了赴苏联的列车。

沿途所见,苏联的工业建设,高楼林立,机器轰鸣,无不令人瞩目。

回国途中,毛主席驻足沈阳,向东北的干部们赋予了期望与激励,感慨万千。

当时苏联工业化建设已有不小的规模,新中国在其面前宛如儿童仰望巨人。 6park.com

6park.com

新中国虽工业基础薄弱,然而苏联的辉煌历程,对我们而言,乃是宝贵的经验。

毛主席目光所及之处,已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之光。

若当时未能得苏援,恐怕工业化之路,悠悠难寻矣!

借鉴苏联,工业图强

在毛主席的眼中,苏联那些工业化成果,无疑为新中国照亮了前进的路。

在苏联,每一座冒着蒸汽的烟囱,每一个轰鸣的机器,金属的反光,都是未来的希望。

1944年秋,毛主席已矢志将中国从一片耕耘的田地,引领至铁与火的工业国。 6park.com

6park.com

主席固然有着英雄般的激情,却也深知单打独斗的艰难。

于是,苏联的经验,便十分重要了。

而借助苏联模式,不仅仅是生产线上简单的模仿排列,更是从贫困中解放,实现社会公正的样板。

不能简单地复制,而是要灵活地移植到中国的土壤上,使之生根发芽。

当时,苏联之工业化盛况,曾被视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典范与模板。

高烟囱与大火炉的背后,机械的轰鸣与火花的飞溅,化为强劲的力量,推动着整个国家向前,全面提高并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那里,极端的贫困被迅速摆脱,收入分配日渐均衡,最低收入阶层也能享有生活的必需品与社会的保障。

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也无疑有其特有的挑战与困境。

那些采取此策的国家,多半背负着历史的包袱,文化与经济多有欠缺,他们不只是面临改变经济面貌的艰巨任务,更有迫在眉睫的需求。

必须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将贫困甩至身后。

在这种经济制度框架下,改善民生的途径无他,唯有发展生产力,追求收入的平等化,以此来托起民众生活的基石。

从国际的视角审视,那些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其民众享有的福利与生活质量往往显得更为优越。

这种优势,源自于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6park.com

6park.com

这一体制的力量不可小觑,它能广泛动员社会经济力量,集中全国之力解决各种经济难题,克服种种阻碍,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经济体制展现了其快速反应与集中计划的威力,证明了自己在面对严峻挑战时的非凡效能。

为何要借鉴苏联的模式呢?

新中国从战火中走来,疲惫而又充满希望,面对的是一片几乎荒芜的土地。

国家之体,瘦弱不堪,称之为“一穷二白”,实不为过。

大家或许已经忘记了,那时候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至极,即便与印度等尚未发达之国相比,也显得羸弱无力。

据1952年统计,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及某些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竟不敌印度。

农业资源、矿产储量均贫乏,技术基础更是薄如蝉翼。 6park.com

6park.com

面对这样的困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谈何容易?

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工业化之路已走得颇为坚实。

工厂林立,烟囱冒烟,机器轰鸣。

从他们那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一个前车之鉴,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

我们缺乏大规模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正如新生儿尚未学会走路。 6park.com

6park.com

苏联的成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一种方法的探索。

倘若我们能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或许能以更稳健的步伐,跨过发展的难关。

工业化不仅仅关乎经济数字的增长,更是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的标志。 6park.com

6park.com

一个国家的强盛,从工业开始;一个民族的复兴,亦从工业起步。

取其精华,自立自强

在新中国的的国情与苏联大不相同,中国的道路也不可能全盘照搬苏联模式。

然而,工业化之路,其曲折与艰难,早已在欧美、日本等国的发展史中得到验证。

这是一场关乎经济甚至整个社会体系的深刻变革,它要求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与高效利用。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没有殖民野心,也无意扩张的国家,政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工业化尝试,其步履蹒跚,不仅因为技术与资本的匮乏,更因为国家权威的缺失,无法有效动员与整合资源。

而新中国的成立,恰恰在政治统一与组织动员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工业化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中共对工业化的决心与之前相比显然大不相同。

这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对工业化及其经济社会后果的深刻洞察—的信仰。

历史唯物主义坚信,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行的根本力量。

只有机器的轰鸣,才能孕育出工人阶级的觉醒;只有工业的高度发展,社会主义的曙光才会显现。

加之残酷的战争教训,唯有实现工业化,才能真正摆脱帝国主义的威胁,维护国家的独立与尊严。

1949年春,毛主席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已高声疾呼,要将工作重心从乡野转向都市,从农耕转向炉火。 6park.com

6park.com

同年颁布的《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更是明文规定,国家的首要经济任务,便是稳步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此时此刻,虽不可全盘照搬苏联模式,但从其经验中汲取智慧,结合中国实际,开辟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实为时代之需,民心所向。

中国虽曾是世界的工厂,但其依赖的乃是人力与畜力,这种传统的工业形态,在明清之际,已显不足以支撑国家之重。 6park.com

6park.com

倘若比之英国的工业革命,那时候的突破点在于能源的彻底革新,由有机物的简单燃烧,跃升至煤炭等矿物燃料的广泛利用。

此一转变,非但推动了采矿、冶炼、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亦使得英国在枪炮、造船等军事工业上独步天下,由此赋予其国家以强悍之力。

重工业的崛起,标志着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的根本区隔。

洋务运动时代,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有开展重工业之意图,并实际投资创建了若干企业。 6park.com

6park.com

然而甲午海战一役之后,政府之权威日衰,工业化之心亦随之减弱。

清末至民国时期,工业之发展几乎全凭私人之力,而且主攻轻工业。

这样残缺不全的产业链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显得极为脆弱,根本无力支撑国家在政治上的独立与自主。

抗日战争及国内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对美援武器的依赖,更是暴露了国内工业的不足,不得不以政治经济主权作为交换的代价。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自19世纪初以来,中国的大趋势是逐步“去工业化”。

从19世纪上半叶的传统工业制成品出口,到20世纪上半叶的原料出口,这一过程与英国殖民后的印度颇为相似,同经历了去工业化的阵痛。

工业化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经济的需求,更是国家独立的必然选择。

鉴于重工业的特性——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当时的中国内需外援以补其短。

在当时,这些资源与能力,唯有美国与苏联能够提供。 6park.com

6park.com

而美国又摆明了支持国民党。

所以新中国向苏倾斜,不仅是政治选择,更是为了获取重工业化必需的资本、技术与知识。

1949年严冬,毛主席亲赴苏联。

随后的50年代,中苏双方的交涉,除了涉及收回东北的权益外,更多集中讨论如何支持中国的重工业化,确保中国在新的国际秩序中,能够自立自强,不再受制于人。

苏援加速,工业腾飞

在朝鲜半岛上的硝烟未散之际,抗美援朝似乎在北京与莫斯科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苏联终于彻底认定中国是志同道合的伙伴,是对抗美帝国主义的盟友。 6park.com

6park.com

故此,苏联决定全力支持中国建立起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重工业部门。

苏联慷慨提供了优惠贷款使中国得以购入先进设备,同时支付那些穿越半个地球来到中国的苏联技术专家的薪酬。

这些努力汇聚成著名的“一百五十六个大项目”,在实际执行中,竟有150个得以落地生根。

这些项目覆盖了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部门,采矿、钢铁、有色金属等冶炼部门,以及机械、兵器等制造业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所提供的,是与其本土同等水平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6park.com

6park.com

但是,单有重工业设施的建设并不足以使中国工业化梦想成真。

高等教育的支持同样重要。

为此,苏联不仅援助了工业项目,同样致力于帮助中国改革和建设一个全新的高等教育体系。

1952年中的院系调整,就是这一宏大计划的一部分。

原本自清末起步、民国时期仿效日本和美国模式建立的高等教育体系被彻底废弃,取而代之的是按照苏联模式重塑的院系。

教师与学生都经历了重新配置,尽管这种大刀阔斧的改变使一些大学积累的学术传统不得不中断,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但也衍生出不少益处。 6park.com

6park.com

这种改革最显著的好处之一便是资源的重新分配。

原本集中在沿海大城市的大学资源被有效拆分,部分师资与学生迁往内地。

如交通大学的例子,从上海一分为四,衍生出北京、西安、西南等地的校区,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域平衡。

而且,新的大学体系摒弃了民国时代大学模式中“未富先贵”的病态,转而专注于科学、技术和工程人才的培养,直接对接国家工业化的迫切需求。 6park.com

6park.com

特别是集中于北京学院路的八所学院,以其专业细分和高效培养方式,成为培养工业化所需科研和工程人才的摇篮。

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学生毕业即可迅速融入工业部门,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在长久的低迷与挣扎之后,借助苏联的资本、技术和知识,中国的工业化可谓是得到了一次“凤凰涅槃”。

若说过往中国工业如婴儿学步,颤颤巍巍,那现在,则是步履铿锵,大有“羽化而登仙”的架势。

这使得中国真正掌握了工业化的核心技术与知识,建成了现代化的大型工厂,学会了这些工厂的深层次运作与管理之道。

新建的学院,如同崭新的火种,点燃了工业技术研发的潜力,不仅能够模仿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开始能够自主创新,开发出新技术。 6park.com

6park.com

而苏联的援助恰恰加速了这一进程。

这套由苏联援助建立的重工业体系,带来的最大益处是国家战略安全的极大增强。

借此势,中国大幅提升了其国防和战争潜力,自主研发并拥有了核武器。

在冷战时期面对美国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堵,以及后来苏联的政治压力,中国始终没有丢失国家政治上的独立自主。

这是工业化进程中不可多得的战略优势,同时也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若没有苏联的及时援助,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势必会延后许多年,国际形势与国家地位也将因此产生根本的改变。

因此,对于苏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援助,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实在是功不可没。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