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6park.com刘禅是权力游戏的高级玩家。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以纯熟的手法一步步将权力稳稳当当地收归了自己,并一直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直到亡国。
平稳过渡,重用且限制蒋琬
6park.com
诸葛亮时期,“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的丞相府成了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因此,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可能到来的平稳过度做了安排。
一方面,诸葛亮秘奏后主:如果我有意外,蒋琬可以接替我。
另一方面,诸葛亮出征前,以蒋琬为留府长史。也就是让蒋琬留在丞相府处理政务,大事还是要由诸葛亮裁决,但一般事务蒋琬都可以处置。
因此,当诸葛亮去世时,蒋琬仍在丞相府主持工作,丞相府仍能保持运转,过度比较平稳。
为了保持平稳过度,刘禅自然要继续蒋琬接替诸葛亮。
于是,刘禅让蒋琬担任尚书令,“总统国事”。
尚书令,地位不高,在三公之下。东汉时,天子为加强皇权,“政归台阁”,尚书令成为仅对天子负责的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
所以,刘备去世前,让尚书令李严与诸葛亮一起辅政。只不过,在诸葛亮的安排下,长期驻扎在外地的李严根本难以获得实际权力。
如今,让蒋琬以尚书令的身份“总统国事”,算是回归到东汉“政归台阁”的局面吧!
然而,蒋琬这个“总统国事”是打了折扣的,与当初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
在让蒋琬担任尚书令,“总统国事”前,刘禅先做了另一个动作:升左将军、国舅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
假节督汉中,意义非凡。
刘备时期,刘备自己掌大军于成都,以魏延率领不多的兵力在汉中防御。
诸葛亮时期,锐意北伐,国防体系为“靠前部署”,大军驻屯于汉中。这一局面,直到蒋琬执政后期才改变(大军退驻涪,王平率3万人驻扎汉中)。
因此,车骑将军吴懿假节督汉中,事实上就掌握了大部分军队的统率权。 6park.com
6park.com
随即,刘禅又做了另外一个举动:升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此前的尚书令之职,由费祎接替。
如此,蜀汉朝廷的权力格局为:蒋琬为大将军,“总统国事”,但大量军队由吴懿统领,而尚书令费祎则处理大部分政务。
蒋琬、费祎、吴懿,彼此间有上下之分,但仍互为掣肘。
只不过,当时蜀汉群臣都比较团结,彼此各司其职,没有出现明显的争斗。
但是,诸葛亮这样大权在握的人物,从此不再有了。
明升暗降,夺回权力
237年,吴懿去世,平衡的局面一度被打破。
刘禅旋即开始第二波操作。
刘禅升蒋琬为大司马,让他开府治事。
看起来,蒋琬距离诸葛亮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刘禅同时又下达了一份不容拒绝的诏书:魏国大兴土木,对辽东用兵,民怨载道,可能会出大问题,蒋琬立刻进驻汉中,准备待机北伐!
蒋琬去了汉中。
看起来,蒋琬是掌控了汉中的军队,但蒋琬毕竟在军队中没有根基,虽在汉中领军,却缺乏足够掌握力。
另一方面,由于蒋琬远赴汉中,虽录尚书事,但更多的政务已经由尚书令费祎所处置了。
由一件事情,可以看出蒋琬当时地位的尴尬。 6park.com
6park.com
蒋琬认为诸葛亮北伐屡屡无功,是因为每次翻越秦岭,补给运输困难。因此,蒋琬决心改走水路,沿沔水下上庸等地,再攻襄阳等地。
朝廷认为不靠谱,便让费祎、姜维前去劝阻。
蒋琬被迫放弃其想法,并上奏天子,改变军事路线:我与费祎商议过了,还是出兵西北!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先攻西北,我退驻到涪,为后路。
蒋琬退到涪的第二个月,费祎成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大司马,总管武事;大将军,统全国的军队。大司马位在大将军之上,但毫无疑问,已受大将军分权。“祎当国功名,可比蒋琬”。两人在各方面都已非常接近。
可以说,到此时,蒋琬虽“总统国事”,但刘禅已经能够通过费祎、姜维限制蒋琬,并决定大政了。
当然,还是要强调:当时蜀汉领导层基本上保持了团结,彼此主要以商议方式展开合作,没有发生过分的明争暗斗。
琬卒,禅乃自摄国事。——裴注《三国志.后主传》引《魏略》。
蒋琬去世后,连名义上的“总统国事”之人都没有了。
微妙的平衡
蒋琬去世后,大将军费祎成为群臣之首。 6park.com
6park.com
次年,刘禅以姜维为卫将军,录尚书事。
费祎权位在姜维之上,可以限制姜维,尤其限制姜维的北伐规模。
但同时,费祎的地位、影响力,不要说与当年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就跟当初的蒋琬都差距明显。
尽管费祎一心想要做丞相,甚至不惜在“望气者言”的影响下北屯汉寿,但他始终无法“再进一步”,甚至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才获得开府的权力。
费祎任内,董允、陈祗等人在政治上也同时受到重用,姜维在军事上的影响力也随着几次北伐的进行而逐渐提高。
总之,费祎时期,无论是名义上还是事实上,蜀汉朝堂已不再有强臣摄政了。
当然,当时蜀汉重臣的影响力仍然很大,足以限制刘禅。
比如,侍中董允,仍然能以近乎长者的语气劝谏刘禅,并压制刘禅宠幸的黄皓,使黄皓始终不能参与朝政。
此时,重臣不能“大权独揽”,但天子受到重臣的影响也不能肆意妄为,彼此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皇权独揽
费祎去世后,姜维督内外军事,也是唯一一位“录尚书事”的重臣。 6park.com
6park.com
然而,姜维的实际权力比之费祎,又更下一层了。
姜维是魏国降将,又常年在外作战,在朝中没有人脉、根基。
因此,姜维的“录尚书事”形同虚设,其在朝的权力反不如陈祗。
陈祗个人威望、实力又远不如蒋琬、费祎,因此,他对内联合黄皓,对外支持姜维,通过获得各方面支持,维系地位。
黄皓由此参与政事,并一步步掌握朝政。
由此,姜维在军队的权力也受到了极大限制!
段谷之役时,姜维约汉中都督胡济,分路进攻。胡济失期不至,姜维大败。
失期不至,军法当斩!
然而,战后,姜维降级,胡济却被提拔为右骠骑将军!
显然,姜维这个都督内外军事,“录尚书事”的大将军,连基本的军事执法权都没有!
到蜀汉后期,尚书令们实际上被架空,没有实际权力,黄皓弄权,而姜维也屡屡受到弹劾,自身难保。
此后的事情,表明了当时蜀汉“谁说了算”。
黄皓与诸葛瞻等文臣联合,企图让阎宇取代姜维,刘禅驳回。
随即,姜维又直谏后主:杀黄皓!
刘禅一言挑明:黄皓不过是帮我跑腿的,何必为难他?
姜维是聪明人,听完这话,不再多嘴,直接远避沓中了。
由此可见:刘禅已经牢牢掌控了一切局势!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有掌权之能,无治国之才
刘禅有夺回权力,掌握权力的本事,却到底还是缺乏治国的能力。 6park.com
6park.com
以黄皓为武器,刘禅压制了群臣,掌握了朝政。
然而,缺乏贤臣辅政,“朝无正言,民有菜色”,蜀汉的治理逐渐走向失败!
最后,蜀汉的灭亡,也正是源自刘禅的大权独揽。
魏国发起灭蜀之战前,姜维已经察觉不对,建议:廖化进驻阴平桥头,控制姜维军与汉中的通道;张翼进驻阳安关,巩固汉中防御!
然而,在黄皓的建议下,刘禅没有做出相关部署。
结果,钟会进军汉中时,攻汉、乐两城不下,正是因为阳安关守将出了问题,钟会才夺取汉中。
其后,邓艾偷渡阴平,蜀汉群臣商议时,又是刘禅“乾纲独断”,采纳谯周的意见,投降!
到最后,刘禅还是只能去做安乐公了。
在权力控制方面,刘禅是一把好手。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在基本维持稳定的情况下,一步步夺回了权力,其中确有过人之处。
然而,刘禅也确实没有治国的才能。
在他夺回权力后,蜀汉的执政水平与贤臣辅政时期差距明显,并最终亡国。
刘禅是不是庸主?尚可一论。
然而,刘禅,绝不是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