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苏联人采访毛主席一星期,拍下大量照片,有些照片是第一次看到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4-09-15 0:39 已读 3071 次 2 赞  

hgao的个人频道




罗曼·卡尔曼是苏联著名的新闻电影摄影师和导演,奉苏联政府之命于1938年9月至1939年9月在中国报道抗战,他拍下很多珍贵的照片,最珍贵的当属毛主席的照片。

他于1939年5月来到延安,拍摄20多天。


5月14日

这一天,卡尔曼和萧三偶遇了。

萧三是毛泽东的挚友,他们俩1907年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是同窗好友,1911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俩又成了同学。

当时,萧三刚刚从苏联留学回到延安,他和卡尔曼在苏联相互有听闻,没机会见面,没想到在这偶遇了。

正好,卡尔曼带的翻译生病了,全程萧三当他的翻译,轻松愉快了很多。

5月17日~24日 6park.com

鲁艺的音乐家们招待了卡尔曼,他拍了很多音乐家的照片,《黄河大河唱》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尽管连鞋子都没有,丝毫不影响创作出气势磅礴的经典音乐。


卡尔曼参观了延安大学,抗大有个单位在高山上耕种了二万亩地。

卡尔曼跟这些学生一起出发去耕地,这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青年大军,让卡尔曼惊呆了。

抗大学生人人肩上扛着十字镐和铁锹,唱着歌分六队从城墙下出发奔向山里。

他们直到中午才到达预定地点,简单休息一会儿后,便开始干活。放眼望去,山顶上好像覆盖着一层蚂蚁,有几千人。


授课在山里的露天进行,每个学生自己带一只小木凳和笔记本。草帽保护着他们免受太阳光灼人的照射。

冬天他们也在露天上课,这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没有的。

但卡尔曼激动地对萧三说:“来中国八个月了,到延安才感到舒服、自由,什么话都可以说。”


卡尔曼又来到边区幼儿园,大人再苦,不能苦孩子,小孩子的生活标准很高,他们都是八路军指战员的孩子。

项英、丁玲、陈伯达等人的孩子都在这里。



5月25

采访毛主席。

卡尔曼一行在来的路上,他们开着小轿车过延河时,一位女士骑着马与他们并排而行,她紧急勒住马,做着欢迎的手势。

这位女士就是主席夫人,她和众多青年一样,于1937年7月来到延安,在抗大学习。

她骑着一匹其貌不扬的小马,手紧握着勒马嚼子,两只辫子用一条小绳缠绕在脑后。

“我先去告诉一下毛同志,就说客人正往他这儿赶。”

她说着就掉转马头疾驰而去,右手向后甩着,保持身体倾斜度向前飞奔,身后扬起一团尘土。


卡尔曼第一次见到毛泽东这样写道:

头部长得很漂亮,脖子很细,嘴的轮廓好似刀刻斧凿一般清晰,上嘴唇稍稍向上翘起,上面有一个小深坑,这样的嘴唇使人感到随时会兴奋地笑起来。

毛主席气质非凡,中国的摄影师就曾表示:主席从哪个角度拍都好看。

毛主席这张特写照就是卡尔曼拍的,由于苏德战争爆发,81年后才被中国人看到。


卡尔曼一行来到主席的窑洞已经是晚上9点,由萧三当翻译,采访直奔主题,卡尔曼主要就抗战形势、国际局势提问,主席主要问卡尔曼在华的日常。

屋内充满友好、和谐的气氛,使人感到异常亲切、舒畅。

主席在谈话中爱讲笑话,风趣横生,经常引起欢快的笑声。

毛主席与卡尔曼谈到了中国的抗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和前途,作了精辟的分析。

因为卡尔曼曾经去过西班牙,话题涉及西班牙许多事。

主席向卡尔曼询问了一些问题,分析西班牙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不会打游击战。

5月26日~30日

这两张著名的《毛泽东在杨家岭和陕北农民亲切交谈》是卡尔曼拍的,他当时拍了多张与农民交谈的照片,这3张流传较广。




毛主席平易近人,他们聊天随随便便,告别后,扛着铁锹走了。

6月1日

这一天,是抗大三周年庆典,毛主席出席演讲,有中国记者也有外国记者,当然也有卡尔曼。

还未到会场,就碰见两个小八路,急着要见毛主席,这一幕又被摄影师抓拍到,成为经典照片《毛泽东和两个小八路》。



这是毛主席在抗大三周年上讲话的经典照片,热情洋溢,气势磅礴。

他演讲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大家都有一个目标,一个意志,我们必胜!

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6月3日

卡尔曼这一天要离开延安,他来和毛主席告别,毛主席带着妻子出来送他,他一只手搭在妻子的肩上,意味深长地说:“您走了很多地方,您能根据星星找到世界各国的位置吗?莫斯科在哪,您指指。”


《在华一年》

卡尔曼在中国一年,穿越陕、甘、川、渝、鄂、湘、晋等大半个中国,采访过毛泽东,拍摄过蒋介石,经历过“武汉保卫战”“重庆大轰炸”“长沙大火”等重大事件。

他拍摄了大量的珍贵影像,制作了两部电影、一部纪录片,他还撰写了一本纪实著作《在华一年》。


《在华一年》这本书刚一问世,苏德战争爆发,对此书知道者很少。

2020年,中国驻俄大使李辉把此书翻译成中文出版,毛主席的特写照首次在该书刋发,46岁的毛主席英姿勃发正当年,气度不凡!


反复看这些历史照片,不知不觉被带回那火热的峥嵘岁月!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