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邓小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4-07-07 10:09 已读 2247 次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文章原载三联生活周刊2024年第27期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20周年诞辰之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了著名党史专家陈晋先生的新著《为什么是邓小平》。作者着眼于邓小平朴实而奇特的人生风采和个性魅力,以丰富的史料、充满情感的笔调,不但回答了人们关注的“为什么是邓小平”这一问题,而且告诉读者邓小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park.com

6park.com


1992 年1 月,南方之行期间在珠海,和群众在一起。



邓小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读《为什么是邓小平》文 | 罗平汉一、一个坦诚的人《为什么是邓小平》的第一章题为《曾经沧海》,是概述性讲邓小平一生的主要经历。在邓小平传奇的一生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他三落三起。一落是在中央苏区时期,他作为“江西罗明路线”的代表,时称“邓毛谢古”,受到错误批判和组织处理。其实,邓小平进入中央苏区的时间并不长,与毛泽东的接触也不多。“邓毛谢古”中的另三人分别是毛泽覃、谢唯俊和古柏,他们与毛泽东关系比较密切,毛泽覃自不必说,谢唯俊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古柏陪同毛泽东做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博古等人对邓小平不满,因为他与这三人“互相通讯,谈话和讨论”,所谈的是与所谓进攻路线绝对相反的策略、口号等等。当时,博古等人开展对“江西罗明路线”的批判,目的是打击和排挤毛泽东,“邓毛谢古”是代人受过而已,邓小平被撤销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受到党内“最后严重警告”。二落和三落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一次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另一次是“文化大革命”后期。这两落为人们熟知,这里不再赘述。一生之中三次大落大起,对一个人来说是极大的考验。邓小平在这三落中能够挺住,在落下之后能够再起,并且每一次再起后地位作用更大,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那么,邓小平在三落之后如何再起,书中给出了答案,这就是“跟着走”“等待”“忍耐”。他女儿问他,长征中都做了些什么?他回答“跟着走”。1973年邓小平回到北京,毛泽东问他这么些年怎么过来的,他回答“等待”。1979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问他,重返政坛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是“忍耐”。“跟着走”“等待”“忍耐”,邓小平讲的都是大实话。1933年5月邓小平被撤职后,被派到乐安县属的南村区委当巡视员,不到十天便又被调回宁都县里村参加劳动。不久,在王稼祥、贺昌等人的提议下,调到红军总政治部任秘书长。名为秘书长,实际无事可做,随后又被安排到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当干事,主要工作是主编《红星报》,直到遵义会议半年后才调至红一军团政治部任宣传部部长。就邓小平当时他在党内的地位与影响来说,长征中他既不是决策层成员,又不是军队中的重要负责者,只能编报纸,没有多大的发言权,确实也只能跟着走。但这个跟着走又蕴含有深意,这就是跟着党中央走。“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两次被错误打倒,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他除了“等待”和“忍耐”,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等待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这就是相信自己有复出机会。“等待”二字,表明邓小平的自信,能够面对逆境而不消极,也表明他对毛泽东的期待,相信毛泽东最终会改变对他的态度。“忍耐”二字,表明邓小平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不急躁,不绝望,相信问题总有解决的一天。邓小平那段特殊的岁月里虽然两次落下去,但他不消沉,而是在忍耐中等待,在等待中忍耐,终于在粉碎“四人帮”后再次复出。邓小平的坦诚,还体现在他在改革开放之初勇于承认中国的落后。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大量的干部来自于农民,是在农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于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知之不多,对于什么是现代化缺少切身感受。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国内外环境,又只能自己关起门来搞建设。因此,除了少数人早年有过留学国外的经历,新中国成立之初向苏联和东欧国家派遣一部分留学生外,改革开放前绝大多数干部没有走出过国门。在自我封闭的环境下,很难发现自己之短和他人之长,容易自我满足甚至自我陶醉,不了解与发达国家间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差距,对于实现现代化没有紧迫感。邓小平有早年留学法国的经历,在当时现代化的工厂里做过工,1974年参加联合国大会出去美国,1975年专门访问过法国,是老一辈革命家中为数不多在改革开放前去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故而对中国在现代化问题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真切的了解。1978年11月14日,他接见中国驻新加坡机构主要负责人时说:“我们穷,为什么要讲排场呢?本来穷,就别摆富样子,好起来再说。在日本访问时,我们到处讲穷,日本人说这是有信心的表现。他们说得有道理。我在日本说,本来长得很丑,为什么要装美人呢?苏联就吃这样的亏,自以为什么都是自己的好,其实农业、技术都很落后,结果是自己骗自己。”1980年9月26日,他在会见外宾时又说:“我在日本曾经说过,一个人本来长得不漂亮,要打扮成一个美人,那是不行的。老实的态度,倒是可以改善我们的工作,发展我们的国家。不认识自己,没有希望。” 6park.com

6park.com

1974 年4 月,邓小平成为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的第一位中共领导人。

知耻而后勇,承认落后并不是甘于落后,而是为了改变落后,必须急起直追,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差距,这就必须大胆而果断地实施改革开放。所谓改革就是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去掉自己的弊端,所谓开放就是放下架子学习他人的长处以补自己之短,目的是中华民族能够大踏步地赶上时代。
二、一个务实的人邓小平自己说,他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泽东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为什么是邓小平》一书中专写有《务实本色》一章,“本色”二字用得很贴切。如果有人问什么是邓小平精神,或者邓小平最重要的精神气质是什么,人们一定会不约而同地回答:务实。书中给我们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在一次晚宴上,有一个美国演员对邓小平说,好几年前到中国访问,看到一个教授在种西红柿,问这个教授做这种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事是不是一种损失。那个教授回答说:不是,和贫下中农在一起能学到很多东西。邓小平听后严肃地指出:这位教授在撒谎。邓小平一再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一些地方出现了包产到户。当时,如何对待包产到户存在支持与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而邓小平的态度是“不管黄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1962年7月2日,他在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在讨论到包产到户问题时说:“不管是黄猫、黑猫,在过渡时期,哪一种方法有利于恢复,就用哪一种方法。我赞成认真研究一下分田或者包产到户,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因为相当普遍。你说不好,总要有答复。群众要求,总有道理。”虽然包产到户当时因为毛泽东的反对而中断,但邓小平“黄猫黑猫”的故事却留传下来,只是后来变成了“白猫黑猫”。20世纪60年代中期,曾提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工农、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粉碎“四人帮”后,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继续在提。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实施,在“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邓小平发现,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要在20世纪内达到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现代化程度是不现实的,但中国又决不能放弃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于是他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样重要的命题。他在1979年10月召开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上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充分体现了他的务实精神。随后,他又提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在20世纪末要实现的目标,并且将这一目标具体化为“小康”。邓小平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他还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邓小平自己这个话也讲得这么朴实,很实在,体现了他的一贯风格。马克思主义很朴实,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能管用,这种管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他的著作没有长篇大论,很少引经据典,讲的都是大实话、大白话,但听后使人由衷地敬佩。比如他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都是人们记得住、懂得了、用得上的话。正如陈晋先生在书中所言:“邓小平是一个极有原则的人,其实,更重要的是,他是特别善于把原则投放到实践过程中去检验运用的人。”他既大力倡导改革开放,又明确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于是海外既有人说他是改革派,也有人说他是保守派。一次,他在接见外宾时对这个问题没有回避,而是回答道:“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

6park.com

6park.com


1989 年2 月26 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邓小平一再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务实是邓小平最突出的品格,实事求是是他最鲜明的特质,邓小平运用实事求是,将中国带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邓小平同志以一生的实践证明,他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也是一位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
三、一个心里有老百姓的人《为什么是邓小平》中有一章叫《人民之子》,述说的是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邓小平有一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他日思夜想的,是如何使国家强大起来,使人民生活富裕起来。1978年9月,他在考察辽宁时就说过,马克思主义认为,归根结底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6park.com

6park.com


1978 年9 月,在东北点燃改革开放的星星之火。如何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始终是邓小平萦绕于心的问题。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要让全体人民一下子都过上好日子不易,于是他提出“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认为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后来,他又说,要承认不平衡,搞平均主义没有希望。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国家才有余力帮助落后地区。不仅全国,一个省、一个社、一个队也是这样。 6park.com

6park.com

1978 年12 月,邓小平和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启动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各项政策激发出来人们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不长的时间一部分人开始富裕起来了,这时,邓小平考虑最多、谈得最多的是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很多。他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他说,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

因为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与人民,所以邓小平关心民间疾苦,体谅百姓艰辛,希望国家早日摆脱贫苦,人民早日过上富足的日子。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即第一步是解决温饱,第二步是实现小康,第三步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这“三步走”中的每一步都以人民生活为依据。他后来还提出了的著名“三个有利于”,其中把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为判断工作好坏、改革成败的标准。1993年9月,已经退下来的邓小平同弟弟邓垦谈话时说:“国家发展了,我当一个富裕国家的公民就行了。”邓小平是衷心地希望国家强大起来,人民生活富裕起来。
四、一个伟大而平凡的人无疑,邓小平身上还有许多的特质。比如说,他还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一个能举重若轻的人,一个乐观的人,等等。最根本的,邓小平是一个伟大而平凡的人。邓小平的伟大,在于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航向,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如果说,毛泽东的伟大,在于他带领他的团队,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使中华民族站立起来,改变了中国人“体衰病弱”的形象;那么,邓小平的伟大,则在于他带领他的团队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开始富起来,改变了中国人贫穷落后的形象。中国的改革开放,与邓小平的名字是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是当之无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顺应时代潮流,关切社情民意,果断地开启改革开放;他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推动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改革开放做了思想准备;支持包产到户,推动农村改革;鼓励乡镇企业、认可民营经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实施对外开放政策,肯定创办经济特区,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强调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为改革发展赢得良好外部环境;提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等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和支持下,改革大潮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改革开放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是邓小平最突出的历史贡献。 6park.com

6park.com

1984 年12 月19 日,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签署有关香港未来的中英《联合声明》。但是邓小平又是普通人,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兴趣爱好,如常登山,爱抽烟,也打牌,偶尔也喝酒,也想逛商场,年轻时还喜欢开玩笑……邓小平有着普通人一样的情感,很重视人间烟火气。邓小平还是一个顾家恋家的人,一个儿女情长且不掩饰的人。他与妻子相濡以沫,他可以为子女的事去求人,晚年他喜欢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关于这一点,《为什么是邓小平》第九章《乐园风景》中,有许多具体的描写、细致的描述。看了书中的这些记载,令人感动,也令人感慨,从而拉近了读者与传主的距离,进而感受到邓小平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个可敬的人,一个可亲的人,似乎他并没有离我们远去,而是始终与他所热爱的人民在一起。在芸芸众生中,邓小平是那样的普通,但又是那样的伟岸。虽然他个子不高,但在人民的心目中形象却十分的高大,是大家公认的一代伟人。 6park.com


1980 年代末。打桥牌。《为什么是邓小平》着重回答邓小平为什么能带领党和人民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使中华民族大踏步地赶上时代。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写邓小平的书很多,新的发掘和解读,新的角度和表达,能够让邓小平和他的时代,一道变得更加鲜活。这大概是作者写作这本书追求的目标。读罢全书,人们不难发现作者这个目标是达到了的。一本书好不好,既要看有没有新意,也要看好不好看。这本书可以说既有新意又好看。好书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分享,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读到这本书。相信人们读了这本书,一定会发自内心地再说一声:“小平,你好!”为什么是邓小平陈晋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6ISBN:9787108079391 定价:59.00元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20周年。推出一批缅怀学习研究邓小平的图书,不仅有纪念意义,而且对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精神动力,也很有现实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邓小平思想生平有着长期扎实研究功底的陈晋同志,撰写出了这本视角独特的著述。

该书不是从邓小平理论体系和生平业绩的角度展开论述,而是在对习近平高度概括的邓小平六种精神风范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对邓小平的人民情怀、精神境界、博大胸襟、睿智敏锐、坚韧果敢、朴素无华等“主体特点”,作了更加深入的挖掘,从十二个视角梳理归纳出了邓小平独有的革命经历、举重若轻的行事风格、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实事求是的一贯风格、善抓机遇的决断风格等鲜明的特质,给予了令人信服的解读和评述。这种解读不是孤立地颂扬邓小平,而是把邓小平与毛泽东联系起来,与伟大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紧密联系起来,与风云变幻的时代紧密联系起来,让读者在深入了解邓小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在与两位历史伟人一路同行,与伟大的时代脉搏一起跳动,不觉中受到了思想启迪和境界升华。

可以说,全书史料扎实,注重史料挖掘与史实考证,是一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党史学术普及读本。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