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无后,儿媳突然跪下:您其实还有个儿子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3-12-13 16:46 已读 1837 次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包拯以神探身份及孝子之名名扬天下,即使是数百年后的今天,他曾为父母守孝多年、迟迟不愿赴任的事迹也广为流传。

可这样一位杰出的孝子,晚年却因为绝后一事愁苦不已。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思想深入人心的封建时代,家族后继无人这件事自然是块沉重的石头,时刻压在包拯心上。 6park.com


6park.com

就在包拯以为自己要背负不孝之名死去时,峰回路转,他的儿媳崔氏给了他一线希望——早逝的包镱,并不是包拯唯一的儿子。

这话叫包拯震惊,却字字属实。这个凭空出现的儿子是怎么来的?包拯身上隐藏了什么秘密?这个孩子又是如何成为了包家的希望?一切答案,都藏在崔氏一个善意的谎言里。
恩爱异常的夫妻

古时候流行一夫一妻多妾的家庭,但包拯对妻子却格外忠诚,始终没纳一房妾室。 6park.com


6park.com

他的第一任妻子李氏早逝,两人没相处多长时间,李氏也没为包拯留下一儿半女,因此历史上对包拯之妻李氏的记载,多数都是一笔带过,转而将更多的笔墨放在包拯与董氏的感情上。

董氏出身于大家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一些专业的事务上也很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嫁给包拯之后,她是位合格的贤内助。

两人携手走过几十年的光阴,期间从未红过脸。只是董氏身体不好,只生养了一个儿子,眼见包拯子嗣单薄,她便放下身段,一个劲儿劝包拯纳妾。 6park.com


6park.com

可包拯这一生只认定董氏这一个妻子,眼里怎么容得下别的女人。他清楚妻子每次劝他是按耐住她的心伤,为包家的香火考量,所以每次都找借口搪塞过去,将纳妾一事一再搁置。

他是个孝子,也是个好丈夫,知道董氏跟着为官清廉的自己,这些年来吃了不少苦。

早年父母身体不好,他又有政务在身,家中的一切都得指着崔氏操劳,她体虚的问题怕也是因为常年劳累落下的。 6park.com


6park.com

如今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他又怎么愿意为了延续香火,伤了妻子的心呢?

包拯在三十五岁这一年才得了这个儿子,夫妻俩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从未有过马虎,好在这孩子继承了包拯的聪慧,后天又足够勤奋,年纪轻轻便学有所成,并在19岁这年娶了宰相之女崔氏为妻。 6park.com


6park.com

原本一家人的日子可以这样其乐融融过下去,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却将整个包家推进了绝望的境地。
接二连三的飞来横祸

正当包镱的职场和情场都踏上正轨的时候,一场重病却匆匆夺走了他的性命。 6park.com


6park.com

那一年他不过二十岁,还没有来得及等到孩子的出世,没有亲耳听到孩子的第一声“爸爸”,便草草离世。

他的死给家族中的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包拯夫妻俩和儿媳能从整日以泪洗面的生活里走出来,完全是因为顾念崔氏肚子里的孩子。

长子一死,即将降世的长孙成了包拯唯一的希望,他在儿子的遗腹子降生后,把自己对儿子的那份爱意也倾注在了这个孩子身上。 6park.com


6park.com

只是命运再次跟包家开了玩笑,这个孩子在五岁那年失足落水,最终也没能保住。被苦难折磨的夫妻俩此时各怀心思。

包拯认为儿媳还年轻,不能耽搁了人家的青春年华,不如准她回家再嫁,冲淡些丧夫丧子的悲伤。

董氏则逼迫自己从伤痛中快点走出,极力劝已经五十多岁的包拯纳妾,她不能叫无后的罪名落到丈夫头上。 6park.com


6park.com

包拯最终接受了妻子的意见,也知道纵使有万般不舍,也该跟儿媳做个了断了。

一日,他和董氏将崔氏叫到跟前,说自己已经决定纳妾,没了丈夫和儿子,崔氏待在这儿也是徒留伤心,不如早些离去,开启新生活。

没想到崔氏此时却态度强硬,冲着公公婆婆一连行了几个大礼,坚定道:“媳妇生是包家的人,死是包家的鬼。没了丈夫和孩子,媳妇还有公婆可以侍奉,媳妇不走!” 6park.com


6park.com

一番话叫包拯都心软落泪,他没想到平时看着瘦弱的儿媳竟也有这般骨气,当即便将崔氏认作亲生女儿,他不会想到这一相认,会为差点绝后的包家带来转机。
流落在外的亲生骨肉

包拯60大寿这一年,对着举杯庆贺自己的宾客,难掩面上的愁绪。大家都在祝贺他,他的心结却始终缠绕在“年老无后”上,如此下去,他真要愧对列祖列宗了。 6park.com


6park.com

为公公的寿宴忙前忙后的崔氏敏锐察觉到了包拯的惆怅,立马拿着酒杯来给公公祝寿,并悄声跟包拯说:“您只管快快乐乐过寿宴,之后媳妇告诉您一个好消息。”

儿媳这一卖关子,包拯被搅得一头雾水,崔氏平时老老实实一个人,说什么都是直来直去,怎么现在突然学会说话说一半了?

她说是天大的好事,可包拯怎么总觉得,这里面藏着什么他受不了的大秘密?寿宴结束后,崔氏立马找到包拯,跟包拯说了她前不久得来的消息。“什么?我还有个儿子?” 6park.com


6park.com

包拯惊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使劲拍脑袋提醒自己不是做梦。

他只在孙子去世那年,听从董氏的安排纳过一房妾室,由于没什么感情,他又觉得这个姓孙的女子是个粗鄙丫头,两人并未同过几次房。

她怎么就能怀了孕?而且他和董氏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只崔氏一个人知道?怎么想都觉得,其中有蹊跷。 6park.com


6park.com

好在崔氏一番解释下来打消了包拯的顾虑,原来这个孙氏女子,当初是和他顶嘴被他一怒之下赶回家的,回家后才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想到自己是被主人家赶出来的,她便不敢声张,经济实在困难才想到来找崔氏帮忙。崔氏原本是想叫她安静生下孩子,等瓜熟蒂落了再告诉公公这个喜讯。

可看着寿宴上闷闷不乐的公公她实在心疼,便一个没忍住,将孙氏怀孕之事说了出来。 6park.com


6park.com

这次老天没再和包拯开过分的玩笑,这个孩子平安降生,给死气沉沉的包府注入了一丝希望。
传承父亲遗志的包绶

包拯的喜悦没持续几年,自己就因病去世了。包拯的逝世让董氏没了牵挂,不久后也追随丈夫而去,只留下崔氏一人苦苦支撑包府的基业。 6park.com


6park.com

包拯曾靠着少年勤学以及过人智慧,打下了这片基业,如今却因为子嗣单薄,风雨飘摇。

彼时的包绶只有5岁,母亲孙氏也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农家女子,教养包拯这一丝血脉的责任就都落到了崔氏身上。

长嫂如母,崔氏将包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身上,也将包拯那些宝贵的精神,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灌输到心里。 6park.com


6park.com

包拯在世时候为官清廉,家中没多少积蓄,崔氏却甘愿自己苦一点、累一点,做点儿闲活贴补家用,尽量缩减自己的开支,只为将包绶送去最好的学堂。

她为包绶求来最好的老师,平日在家的时候也尽心辅佐读书写字,更教育要成为包拯那样的人,将来为百姓请命,对皇家负责,为官清廉、两袖清风。

在崔氏的悉心教养下,包绶进步的很快。虽然在他五岁那年皇帝就感念包拯的功绩,让他继承了大哥当初的官职,但这并没有导致他自诩清高,而是脚踏实地,努力叫自己担得起这个职位。 6park.com


6park.com

只可惜崔氏没能等到功成名就那一天,在他被封汝州通判的前两年,六十二岁的崔氏因病逝世,包绶因此悲痛不已,当即放下手头的事务赶回家,以母亲之礼将崔氏下葬。

在他心中,这个在辈份上属于长嫂的女子,已经成了他心目中的母亲。她将他从一张白纸,教养成了如今刚正不阿、满腹经书的模样,是他该用余生去祭奠,用一生去敬佩的人。

他没有忘了崔氏反反复复在他耳边念叨的话: 6park.com


6park.com

“你父亲是个好官,他走到哪里,百姓就歌颂到哪里。他心中装着黎明百姓,从不断冤假错案,你要把包家的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因此在包绶上任之后,便施以仁政整治当地的匪患。上任仅一个月,就有大批强盗匪徒前来自首,他们在新任通判身上看到了正义与希望。

他们早就厌烦了打打杀杀的日子,只等着真正的好官来解救他们,而有着包拯遗风的包绶,无疑于是个不错的投奔对象。 6park.com


6park.com

当地的匪患解决了,百姓们终于能够安居乐业,良家子被逼上绝路的事件也少了许多,百姓心中已经装下了这个将他们从苦海中救出的通判大人。

在包绶升职,要离开汝州的时候,百姓们不论男女老少,都自发来为他送行,跪拜的队伍绵延了数十里。包绶知道,崔氏的遗愿已经实现了,为民请命的父亲如今真的后继有人。 6park.com


6park.com

只是调任不久包授就因病去世,来整理遗物的人发现,他身上只有区区四十六个铜板。

他和父亲包拯一样,终身不贪腐百姓的一分钱,不为自己和家人多谋一份利,用自己的鞠躬尽瘁,护佑了一方百姓的安居乐业。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