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鸦片战争有多难打?2.27万清军换英军523人,悲壮背后荒诞100年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3-12-13 15:14 已读 2017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引言

进入18世纪,中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三大件在英国大卖,而英国的商品在中国卖不动,英国商人愁眉苦脸。

大清觉得反正你英国的货也没啥中国人买,咱再给你加收两成的税收吧,英国政府觉得有点憋屈,告诉大清:“那咱们用黄金交易吧?”大清豪气回答:“我大清只用白银!”

英国只好把黄金卖了买白银同大清做生意,本来就是贸易逆差,黄金换白银又亏了一大截,英国政府十分不爽,但是还是忍了。 6park.com

(虎门销烟) 6park.com

随后英国恰烂钱卖鸦片给大清。1839年,林则徐把英国商人的鸦片统统没收起来,在虎门给销毁了,彼时的英国外相巴麦尊气得吐血:“义律,你率领战舰编队去收拾大清!”
一、业余对战专业

第二年6月,义律和懿律率领的20艘战舰和28艘运输舰,以及4千陆军和3千海军,浩浩荡荡地抵达广州,直接封锁了从广州到厦门一带的港口,第二个月抢占了定海。

随后,义律猛打猛攻向北挺进,8月份就进攻到了大沽口,原本自信满满的道光皇帝老爷看见确实打不过,在20号答应英军,派人南下谈判。

我大清好歹有80万大军,怎么面对如此区区7千绕了大半个地球劳师远征的英军,会如此不堪一击、节节败退呢?彼时的道光皇帝没有想通,今天的我们也觉得不可思议。 6park.com

(第一次鸦片战争概况) 6park.com

事实上,也没啥想不通和不可思议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一场业余兵和专业兵的对抗,在战斗还没有打响之前,大清就注定会输,而且输得很惨。

这80万清军先要用来对付身边的沙俄和日本两只恶虎。因此主要兵力均布置在北面和东北面,南方的兵力少,防御薄弱。

加上大清根本就不相信英国会入侵,英国打了大清一个措手不及,大清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人力进行有效的反击。

有人可能要说,大清不是出动了9万多人来打英军两万多人吗?快五打一了,怎么还打不赢呢? 6park.com

(清廷) 6park.com

实事求是地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双方在人员素质、战略思想和武器装备上已经不仅仅是不在一个量级和质级了,而是差了N个级别。

先说说人的问题,清廷80万军队不是只干抵御外敌这么一件事情,他们还兼有警卫队保护朝廷和地方官员、警察维护地方秩序在内的工作。

一旦战事爆发,警卫和警察职责的清军是不能擅自离开岗位的。为了应急,清廷要么从别的地方调派军队,要么从民间紧急招募士兵,而这两种方法在彼时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

这些临时招募的新兵蛋子,老老少少都有,既没有战斗力,更无法进行有效的协同和沟通,不添乱已经得谢天谢地了。 6park.com

(惨败的清军) 6park.com

从别的地区调派军队同样不靠谱,比如1841年,战事告急的时候,道光也从四川的松潘和建昌紧急调派了两千多将士前往宁波支援。

结果这伙川军从当年的10月份出发,到第二年的2月份才抵达目的地,此时英军已经拿下宁波休整了四五个月了,英军才成了真正的以逸待劳。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根本在于清廷八旗中央军、地方绿营军、军政官员和士兵各有各的目的。八旗军主要是来监视绿营军,官员主要是为了讨好上级,士兵只为来混口饭。

欺上瞒下的奕山、杨芳被嘉奖高升,忠于职守的琦善、伊里布被解职流放,导致军队上上下下的官员都捡上级喜欢听的汇报,报喜不报忧,上级也因此发生严重误判。 6park.com

(一败涂地的清军) 6park.com

而清军士兵的目的其实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他们只想从清廷获得军饷,在军队混口饱饭,拖家带口到军队。军饷不够开支就种地、经商,甚至抢劫,不在岗是家常便饭。
二、战术思想落后百年

这样一支纪律涣散、各怀心事的军队,别说5打1,10打1、100打1恐怕也难以取胜,说到这里,可能马上有人会反驳:“美军不也松松垮垮吗,他们怎么能够狂扫天下呢?”

美军的战斗力主要不在人多,而在于军事素养、军事思想和军备。军事素养前面已经说了,论军事思想和武器装备,彼时的大清与英军相比,简直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清军在各个驻防点的人数往往只有区区百十号人,更有甚者,一个驻防点仅有三五个人,更要命的是,各个驻防点无法协同作战,也没有后备军一说。 6park.com

(虎门炮台遗址) 6park.com

十八世纪的西方战争理念,对于集中优势兵力、协同作战、后备支援已经相当成熟了,你百十号几个人的驻防,英军一来就是成百上千,以少胜多。

虎门、广州一战,驻守大角清军只有150人,驻守沙角的稍微好一点有600多人,而英军进攻兵力是1500人。

大清的这两个炮台,早在1838年,就有西方直指这相当于是初级幼稚的堡垒,而对于稍好的吴淞营炮台,普鲁士郭士立更是在6年前直言不讳:“扛不住我军30分钟的进攻!”

八九年过去了,大清的炮台依旧没有改变,而此时所要面对的进攻,不是普鲁士,而是彼时第一强国。 6park.com

(清朝) 6park.com

再说一下排兵布阵,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和英军都是用的排队枪毙,然而面子一样的战术,里子却差了上百年。

大清的排队枪毙是以长矛兵居中一字排开,火枪兵和骑兵在两翼配合,是一种线性战术,明朝时期曾经大显神威。

但是遇上英国的面性排队枪毙就相当落后了,这种战术增加了阵型在内,即使是被敌军突破,也能够通过阵型再次组织攻击,而大清的线性排队枪毙一被冲散就乱了套。 6park.com

(清军的排队枪毙是线性的) 6park.com

英军登陆广州,第一次同清军交战就发现了破绽,上来就劈头盖脸地发动轮枪齐射,清军的长矛兵和火枪兵齐刷刷被干翻。

清军两翼的骑兵立即前出抵挡,英军此时立即变换各种阵法,绕得清军骑兵眼花缭乱。在清军晕头转向的时候,英军的排队枪毙再次恢复,然后又齐刷刷地把清军骑兵干趴。
三、武器装备落后数百年

战士素质比英军差,战术没有英军先进,清军的武器装备又如何呢?

清军使用的武器有弓弩、火枪和大炮;英军只有火枪和大炮,那种说弓弩是清军优势的,基本上属于脑子进水的人,冷兵器能够比热兵器更好? 6park.com

(双方枪支威力对比) 6park.com

火枪的对比已经在上图列出来了,问世时间差了两百来年,这个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早越落后,因为清军基本没有任何创新。

在战斗力方面,英军的火枪要比清军的火枪,速度和射程都要高一倍以上;至于质量,无法用数字来说明,但是清军的火枪肯定质量堪忧,在战场上自然没有时间优势。 6park.com

(双方大炮对比图) 6park.com

如果说火枪的差距只是单兵的作战优势的话,大炮的差距就代表了群体杀伤力。这个差距带来的结果就是,优势的一方会给劣势的一方造成大面积的伤亡。

彼时清英双方火炮的发射技术都是前膛炮技术,这一点上双方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制造技术上就拉开了距离。

英国的钢材比大清的要好得多,生产的火炮密封性更高、炮管强度和韧性更好,因此其火药用量更大,射程更远,威力更猛,炸膛率更小。

大清因为是本土作战,在数量供应上还是要略胜一筹,不过由于大清的后勤补给能力太差劲,这点优势几乎可以忽略,而如果用在战舰上,这个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6park.com

(郑和下西洋开的是7千吨大船) 6park.com

中国的造船技术,本来是远超英国的。早在郑和下西洋时,人家开的就是高达7千吨大船的大船了;到了明朝快完蛋时,郑芝龙带领的舰队也是千吨级别。

混到清朝后,大清能够建造的最大战舰仅仅只有410吨级别了,而同期的英军战舰水平如何呢?

穿鼻海战,英军来了20艘战舰,不过只有3艘主力战舰参与了战斗,而其它17艘在旁边观战。即便是如此,广东水师还是被团灭,统帅关天培悲愤战死。

导致这场惨剧的罪魁祸首正是大清的皇帝们,1790年的时候,英国马嘎尔尼就带了一个彼时的英国战舰到乾隆皇帝面前显摆。 6park.com

(大清护照) 6park.com

这种模型的实际战舰是两千吨,可以安装110门火炮,只能够建造不足500吨、安装14门火炮的乾隆老爷竟然对此嗤之以鼻。

那好吧,50年后英军安装了140门火炮的2300吨级战舰开到中国,并一路所向披靡地攻打到了天津,此时此刻,道光皇帝如果想起他的爷爷乾隆皇帝,会有什么感想?

大清落后也就算了,还闭关锁国不求上进,不求上进也算了,还狂妄自大。仅仅523名英军就歼灭了清军2.27万人,荒唐透顶上百年的清朝,遭遇如此悲壮的境遇似乎早已注定。

大清的护照上有“持照到境立即查验放行”等霸气侧漏的27个字,但是霸气是需要实力做底气的,没有根基的狠话说不长久!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