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八国联军侵华:一张老照片触目惊心,为何清朝老百姓不誓死抗击?
送交者: wwwyu[♂★★★★声望勋衔17★★★★♂] 于 2023-04-09 20:08 已读 6420 次 3 赞  

wwwyu的个人频道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清稗类钞》中的这句话引出了不堪回首的一幕。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脚踏北京城,发动总攻。紫禁城内,慈禧光绪慌张失色,连夜向西逃跑。什么皇家颜面、金银财宝通通不要,只要活命。

但奇怪的是,一张老照片揭露了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的时候,京城的百姓并不慌张,有的甚至站在河岸上,围观这一“奇景”。 6park.com

6park.com

为什么国家危难时刻,清朝老百姓并没有群情激愤一心抵御外敌,反而像看热闹一样地围观呢?其实背后的原因十分辛酸。
一、慈禧错误判断引狼入室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经过连续4次的御前会议后,终于决定要对外国侵略者宣战。

此时,晚清已经连续40年受到外国侵略者影响。几十年来,晚清政府一直被外人干涉内政,慈禧太后也知道侵略军的实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慈禧之所以对外宣战,还是因为洋人终究是牵动了慈禧的的根本利益。 6park.com

6park.com

当时,光绪皇帝年幼,所以朝政大权一直在慈禧手中。年逾时驰,皇帝渐渐长大,他必然会和太后进行权力之争,只是早晚问题。

慈禧曾试图毒害光绪帝,未曾得手。后又试图罢黜光绪帝,但他已经在维新运动中获得了维新派人士的支持,羽翼渐渐丰满。

因此,慈禧太后对八国联军宣战,一方面是因为光绪渐渐脱离她的控制,她想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另一方面,是慈禧对本国实力有着错误的预估。她自以为晚期兵力充足,百姓也会群起抗敌,支持自己的决定。 6park.com

6park.com

但实际上,从军事方面来看,晚清的重兵只聚集在直隶和京津地区。

经过预估,她认为八国联军实际参战的兵力可能只有4万人,而直隶和京津地区的驻兵有11万人之多,完全可以轻松取胜。

从民心所向的角度来分析,此时,外国传教士已经引起了清朝人民的不满,爆发了义和团反洋教运动。

这场运动始于山东,短短半年间,就已经聚集了不下10数万的成员。这给晚清的统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们需要花费兵力镇压义和团运动。

慈禧总担心义和团运动会波及自己的统治,于是想到了一招“借刀杀人”,想要利用义和团运动对洋人的舆论情绪,让义和团成员去对战八国联军,而她则坐收渔翁之利。 6park.com

6park.com

但慈禧显然是失算了。虽然义和团的勇士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对战侵略军,手持大刀长矛,以血肉之躯抱团抗敌。但在列强的嚣张气焰和洋枪大炮前,天津和北京还是沦陷了。

于是,1900年8月15日,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直指皇宫。这是中华民族史上空前耻辱的一天,保护北京的义和团成员死伤无数。

与义和团勇士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朝的老百姓。拍摄于1900年8月14日的一张照片,展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 6park.com

6park.com

照片中,八国联军正在从下水道攻入北京城。他们丝毫不掩饰侵略者的身份,大摇大摆地践踏在北京城的土地上。

而河道边,住在周围的老百姓并没有四处逃窜,也没有手持武器与之进行对抗,反而是双手叉腰,站在岸边围观这群外国来的洋人。

更有人发现,在趾高气昂的八国联军士兵当中,还有一些黄皮肤、黑眼睛的士兵,他们并不是日本人,而是清朝的老百姓,地道的中国人。

而且,这些人动作熟稔,训练有素,并不是洋人进城时临时抓来的汉奸。为何八国联军的军队当初会出现中国人,背后到底有何隐情? 6park.com

6park.com

二、晚清乱政让老百姓甘当汉奸

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后,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割地条约,英国“租借”了山东威海市。

为了更好地在威海站稳脚跟,英国侵略者想到了,在当地组织老百姓组建一支中国雇佣军队伍。

但当地人都对这群蓝眼睛、白皮肤的外国人带有强烈的敌意。因为他们占领了自己的家园。一段时间内,压根没有老百姓来报名。

于是,英国人想到了提高薪水。只要报名,每个月可以拿到8两银子的军饷,当了小队长还可以拿到12两银子。

除了军饷之外,大米、面粉、肉和干粮全天候无限量供应,每到换季还免费发制服。

如果在军队表现突出,会有额外的奖励。表现不优秀但没有违规记录,且达到两年时长,也可以有30两银子的奖金。

每一条一项,对当时晚清的老百姓来说都极具诱惑力。要知道,晚清政府交税很重,百姓基本生活都十分贫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6park.com

6park.com

而且,晚清的征兵政策也是十分强硬,经常会在各地出现临时抓壮丁的现象。

于是重利之下,应征者逐渐多了起来。1899年,报名的人达到了534个,雇佣军团正式成立,他们被取名为“华勇营”。 6park.com

6park.com

报名的,有当地农民还有清朝军队当中退役的官兵。他们大多都是在晚清的乱政之下受过伤害的,对清王朝的统治彻底失望的人。

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就像行尸走肉一般执行命令,平常都沉默不言,不关心去哪里,只关心食物的数量。

而另一部分人,则浑浑噩噩地在军队中混口饭吃。打架、敲诈、赌博、睡觉等乱象频发,根本担不当“英勇”二字。

他们是在利益诱惑之下,放弃尊严的人。但归根到底,是晚清的种种乱象和黑暗统治造就了他们的悲剧。

试问当统治者视百姓为蝼蚁,又怎能要求他们为自己献身呢? 6park.com

6park.com

所以,当我们问清朝老百姓为何不反抗时,应该看到清王朝自身已经走入了黑暗和腐朽的深渊。苛政如猛虎,晚清民不聊生。

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经过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科举制度深入人心,民众受教育的水平极低。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并不识字,经受了多年的压迫和封建文化的浸润,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什么精神追求。

就像鲁迅先生犀利的文字所描述的那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是未从封建社会醒来的“愚民”。

“国之所以不昌,在于民智未开也”,这是陈仲甫先生面对行尸走肉般的晚清老百姓所发出的感慨。

这也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朝老百姓种种不爱国行为的原因之一。 6park.com

6park.com

三、“昏君”未亡,“愚民”未醒

早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的军队就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广州,厦门等沿海地区。奇怪的是,当地的清朝老百姓并没有组织抵抗活动。

他们依旧过着自己平常的生活,甚至有的当地农民还在洋人进入之后,主动跟洋人做起了生意,把自家种的蔬菜、畜牲和粮食售卖给他们。 6park.com

6park.com

当英国的舰队在珠江上和清朝军队作战时,两军针锋相对炮火连天。但周边的百姓却都远远地站着,像看电影一样的围观。

后来,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一路沿着珠江北上。过程中,江岸两边有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观看战事,其情形犹如端午看赛龙舟一般热闹。

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冷漠、平静;有些人则兴高采烈。当清朝军队的官船被击沉,士兵们纷纷跳水逃生的时候,这些老百姓居然还发出了拍手叫好的声音。

以上种种行为都是因为,清朝老百姓并未意识到洋人入侵对自己生活的实际伤害。他们的身上,有封建社会愚蠢的一面。 6park.com

6park.com

但是,他们的骨子里也有中华民族的英勇血脉,当入侵者损害他们的利益时,他们依然会奋起反抗。

1841年5月,在广州三元里,英军强奸了当地妇女。这一下,惹怒了三元里的所有百姓。它们联结起来将洋人团团围住,用手中的农具和刀斧,打死多名英军,打伤20多人。

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目标是圆明园以及紫禁城中的皇家宝藏。没有老百姓组织抵抗,甚至还有部分老百姓给洋人带路。究其原因是百姓不关心皇帝死活。

因为皇宫中的这些财产原本就是通过剥削老百姓而聚集起来的。这些老百姓自然而然没有兴趣保护它,甚至还有趁火打劫的心思,想跟着洋人进皇宫捞一把。 6park.com

6park.com

英军的一位统帅曾对清朝老百姓的表现感到好奇,就找了个人来问,他得到的回答是;“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

此言一语中的,清朝的统治者并不把百姓放在心上,又怎么能要求百姓为他们卖命呢?

满清人入关之后,为了加强统治,硬要清王朝的所有百姓统一发型,只在后背有一条辫子,看起来就像猪尾巴。

当时,政策的推行也曾被百姓抵抗。许多有志之士以“反清复明”为目标集结起来,试图推翻满清人对汉文化的压迫和摧残。 6park.com

6park.com

但满清的统治者态度强硬,扬言“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在扬州和嘉定,残害了许多不愿剃头的英勇百姓。

正是从改变发型开始,清王朝腐朽的气息潜滋暗长。百姓越来越“愚蠢无知”,统治者也越来越“昏庸无道”。

尤其到了晚清时期,上到统治者慈禧,下到官员大臣,一个个都不把老百姓当人,在他们身上层层加注沉重的苦难。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镇江的清军都统名叫海龄。在与洋人对战的生死存亡关头,他并没有有效地组织抵抗。

作为将领,他沉湎于声色犬马之好,躲在豪宅中与娇妻美妾把酒言欢。前线是军队中的普通士兵,拿着落后的刀剑兵器与洋人的大炮进行肉搏。

对比之下,对于老百姓而言,在晚清只有被奴役的选择。一种是被满人奴役,一种是被洋人奴役。二者并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帮洋人还能拿到更多钱。

所以在今天看来,这些不爱国的种种行为,归根到底都是晚清“昏君”未亡,“愚民”未醒。 6park.com

6park.com

结语:

回望八国联军踏入北京城,烧毁抢掠无数珍贵文物,这些记忆至今都是中华民族的伤痛。

就像被毁掉的圆明园一样,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

好在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觉醒时刻,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现在的美好生活。

而那张档案中的老照片,也是在提醒着我们,爱国精神是永远不可丢失的民族之魂。

参考资料:

《清稗类钞》

《义和团档案史料》

《史记》

喜欢wwwyu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wwyu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