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夏朝的存在不容质疑,夏朝之前还有朝代
送交者: JollyRoger[★★★★周而不比★★★★] 于 2022-11-25 15:58 已读 3745 次 6 赞  

JollyRoger的个人频道

有禹而有夏,有夏而有中国。夏是中华民族的根,华夏文明的源头,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即便是商周、秦汉、唐宋加在一起也难以与之颉颃。因此,郑樵在《通志上宰相书》中才会极力言之:“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会通之义大矣哉!……水不会于海则为滥水,途不通于夏则为穷途。”不知夏禹不可言文明,不知文明不可言历史,不知历史不可言文化,不知文化不可言治世。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夏是否存在,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热议的焦点。无夏无根矣,文明传承进入了真空期。

不知何时,大禹故事成了“神话传说”。一提到“传说”,人们会立刻持怀疑态度,“神话传说”的真实性更要大打折扣。于是,“夏”也莫名其妙的成了传说,一个美丽的神话。胡适在《研究国故的方法》中说:“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德国学者罗曼·赫尔佐克《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一书言:“今天已经没有人想要完全排除下面这一可能性,即有关夏朝王室的传说并不仅仅是杜撰,但在这个问题上同样没有确切的结论。”


我们可以找到无数条有关夏的存在,疑古者却始终未能拿出一个能真正否定夏的证据。顾颉刚是疑古派的核心人物,他在1923年起就坚持大禹为战国后古书“伪造”,1926年在《古史辨》中又提出“禹是一条虫”。鲁迅说:“他是有破坏而无建设的,只要看他的《古史辨》已将古史‘辨’得没有,自己也不再有路可走。”到1943年他却承认“禹作九鼎”实有其事。陈寅恪讽刺说:“顾颉刚不信历史上有禹,而竟信有九鼎”。九鼎传于三代,至秦,道亡鼎藏。

《禹王碑》碑文既不是商周及秦汉文字,更非天外来客,其结果只能是夏文字。《墨薮》说:“夏后氏(禹)象钟鼎形为篆,作钟鼎书。” 《息园存稿》也有记载:“禹精于治水,今篆体皆有流水形。”中国文字形成于夏,这一点可以从众多史料中得以肯定(详细内容见《文字的形成与演变》)。神龟授《洛书》于禹,禹是传说,《洛书》也自然是传说,又怎会现世而流传到今。大禹由《洛书》推演出《洪范》九畴,九畴归一而成《太极》。九鼎、禹王碑、大禹文化,是夏钉在历史上的铁证。




禹王碑


2900年前的遂公盨轰动史学界,其文曰: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贵)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好,益干(?)懿干德,康亡不懋。孝友,讦明经齐,好祀无(废)。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侮)。铭文之内容与《尚书》、《诗经》、《史记》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高度吻合,成为斩除疑古之论的又一利器。这些已彻底否定了顾颉刚“大禹为战国后古书伪造”之谬论,足以能证明夏的存在了。

周到秦汉,夏禹一直存在于史料与文物中。历时千年,全国各地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共同伪造了一个夏,且从未出现一个打假者,这样的概率亿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会有。一边极力鼓吹诸子百家之文是何等金贵,一边又说诸子对上古史之论是伪造,这种自打嘴巴之异象怪事也只有中国的学术界才能制造出来。

河南禹州有禹王锁蛟井、古钧台、禹妃庙,三门峡有禹凿:人、鬼、神三门,开封有禹王台;山东禹城有禹王亭;陕西韩城有禹门;宁夏有青铜禹迹;安徽怀远有禹虚;湖北武汉龟山有禹功矶;山西河津有禹门口。山西夏县禹王村有禹王城;河南许昌桂村小岗杨村有禹王城;湖南衡阳衡山广寺有禹王城。

湖北黄冈城区有禹王城;山东临沂市区有禹王城。以夏禹名字命名就有禹州、禹城。以禹命名的山则更多,河南禹州禹山、邓州禹山、汝州禹王山;江苏邳州禹王山、东海禹山;湖南华容县禹山;安徽淮南禹王山;山东淄博禹王山;陕西韩城禹山等等。以夏禹命名城市、村镇、山名、地名,所表达的是人民对大禹的爱与念。

历史上的禹庙有上万座,大禹成为了人们最信奉的神。这些同世代相传的大禹故事与中华民族的血脉融为了一体。疑古者对这些群山之铁证视而不见,仅以挂一漏万之举而疑古、否古,实乃管中窥豹之观。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不约而同的杜撰了一个夏,谁又能在全国人民的心里伪造这么热的爱与敬、信与思,种下那么多的真与善、大与美?很显然:“杜撰”与“伪造”都不成立。

质疑夏的根本原因是至今为止还没发现有关夏的文字。考古者梦想有朝一日若能挖掘出一个“夏”字,就可确定夏的真实存在了。始称夏为春秋战国造伪,周文有禹而改周造伪,若从不认识的2900个甲骨文中发现夏,他们同样会说商造伪。甲骨文没发现之前,质疑商朝的存在,甲骨文证实了《史记》关于商的记载,《史记》对夏的记载又岂能是造假。可以说,即便是挖出一个夏字或夏文字,也没人认识。《禹王碑》77个字,疑古者在它面前都是瞪眼瞎。疑古者几乎把所有古人当成骗子,其结果只有一个,疑古者才是真正的骗子。

考古是为了建设历史,中国的考古却成了疑古、否古者的帮凶,在找不到物证的情况下,上古史料“不足为凭”一概不信,这是在自断根脉,破坏历史。考古同用瓢量海,一瓢之水,不可言海,一物之证,岂可成史。中国是一个从未断代的国家,虽然上古史料由于历史原因而残缺不全,但史料是不会断代的。在中国历史这个大舞台上,考古只能是小配角,史料才是真正的主角。70年的考古,始终没能走出“禹域”,逃脱《尚书》《史记》。夏早已烙在了中国人的心里。

如此等等,即便是坏了脑子的人,也不会说夏是杜撰的。至于春秋战国的个别人提出的与历史相反的观点,应与今之疑古者一样: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吸引人的眼球。而疑古者还有另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迎合外国,搞乱中国的历史,搞乱中国的文化,搞乱中国的人心。这二点,他们做到了,并且很成功。疑古者成了名人、教授,各种名利纷至沓来,风光无限。大多数人、尤其是政府干部不假思索地认可了他们的观点,并坚定地认为,只有经过考古认证的才能相信,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搞乱历史文化的帮凶。当然,今人若此,并不奇怪,二千多年来的历史一直都是惑言者得天下,中国人民太善良了。



      人类最大的悲哀不是无知,而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欺骗利用而不知。龚自珍有句名言:“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历史文化乃国之根脉,事关生死存亡!为历史拨乱反正,为文化拨乱反正,为文明拨乱反正,应摆在当前国家发展的首要位置,这一点才是重点。只有驱散疑古之迷雾,走出考古之死胡同,才能走进历史的大观园,寻到中华文明这棵参天大树,所有的问题,一目了然矣!

《孟子》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时,洪水滔天,怀山襄陵。共工治水四十年未果,鲧治水九年被殛于羽山。禹是鲧的儿子,并未抱怨尧舜对父亲的不公。面对生者寄之于丘阜,死者葬之于鱼腹,日月无色,山岳俱震的历史局面,他毅然决然的承担起了拯救整个人类的重担。“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孟子》)

劳身焦思,栉风沐雨,跋山涉水,“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史记》),“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挂不顾,履遗不蹑”(《吕氏春秋》),“烧不暇櫃,濡不给扢”(《淮南子》),开龙门,凿人鬼神三门,“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庄子》),“平水土,定千八百国”(《淮南子》)

晒得面目黧黑,累得腰腿成疾,手上结满了老茧,腿上脱光了汗毛,忍辱负重,三过家门而不入,十三年如一日,终于获得了治水工程的巨大成功。这一伟大的胜利,弘扬并加强了中华民族自省、自侓,从集体、团结、协作本位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社会责任观。舜赞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尚书》)。司马迁曰:“九州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韩非子》曰:“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虎之劳,不苦于此矣”。大禹治水是在前人失败中取得的成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壮举,赢得百姓敬仰,成为中华民族人人钦佩的英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神灵。这一伟大的胜利,弘扬并加强了中华民族自省、自侓,从集体、团结、协作本位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社会责任观。增强了人类依照自然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信心。大禹把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他在人类身上唤醒了所有的那些正义、勇敢、无我和仁慈。


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大禹的遗迹遗址及流传的故事,这说明大禹的影响广泛。大禹不仅是涉禹城市的大禹,也是中华民族的大禹,甚至是世界的。大禹所留传下来的言行、理念、法制、文化等等,皆需要我们排除一切功利主义的想法,以大禹的精神来研究大禹,正确定位夏禹文明体系,应用好已知夏禹文化资源,拓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独特的中国文化体系,以达到文化回归、文化融合、文化发展、文化享受、文化消费和服务的各项指标,这都是需要我们潜心研究的,并且任重而道远。

但是除了“夏、商、周三代”这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提法,古代中国,还有“虞、夏、商、周四代”的提法,所以古代存在虞朝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按照西方史学界的标准,只要有传说或孤证(例如当代土耳其祖先是中亚西突厥乌古斯人后裔的说法),基本可以列入历史的话,那么虞朝也是可以列入历史的。

据《韩非子·显学》:“虞夏二千馀岁。”这种说法成立的话,虞朝在中原大地存续很久,而不是只有一代50年。但是虞朝留下的痕迹不多,记载也很少,所以后世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存在。夏朝之前明确被承认只有五帝,其余历史没有被司马迁选中;而秦始皇统一天下,焚烧或毁坏了很多历史书,所以很多虞朝的事似乎不可靠。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称帝王名号者都在十人以上,可见那时候还是很讲“政治道德”,尊重“天道”,不会轻易推翻一个朝代,不像后世曹魏开始,随便谁都可以称王称帝,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政治道德”损毁惨重,帝王朝代像走马灯一样快速轮换。

《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曰:“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如果这种记载正确的话,幕、禹、契、弃都是本族中最有地位的人。只是虞幕很少被人提及,所以鲜为人知。而禹、契、弃常被人称道。《国语·鲁语上》记载着春秋中期展禽的话:“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而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如果这种记载正确的话,那么虞幕还不是虞朝的始祖,其地位只和杼、上甲微、高圉、太王相当。《左传》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晋国的史赵说:“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寘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按照这种说法,虞朝的世系很长,其中最著名的是舜与遂。而瞽瞍也不是后人所认为的那样顽固。
喜欢JollyRo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ollyRoger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