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我军中能够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一个相当优秀的将领,早在抗美援朝之际,毛泽东考虑志愿军总指挥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粟裕,可是因为当时粟裕身体不适,因此最终毛泽东才点将彭德怀。
粟裕将军已经年迈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之际,虽然说粟裕将军的身体比抗美援朝战争发生之际要健康一些,但是此时的粟裕将军已经是72岁高龄的老人了,整个人的身体素质,还是没有那么理想的。
对越自卫反击战,需要去到越南那种环境恶劣的战场上指挥作战,对于当时已经72岁的粟裕来说,还是存在很多风险的,因此鉴于对粟裕身体方面的考虑,国家也没有让他去前线指挥作战,而是从1955年授予上将的那批人当中选择。
在1955年授予上将的人当中,不管是许世友还是杨得志,都是十分出色的指挥员,曾经有过很多经典的战役,有着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并且最为主要的是,他们两人当时的身体状况,明显是比粟裕要硬朗一些的。
6park.com杨得志本身就比粟裕年轻4岁,身体比粟裕好是很正常的,而许世友虽然比粟裕年长1岁,但是许世友当时的身体状况很不错,身体也十分硬朗,选择许世友去指挥作战,无疑也是最佳选择了。
就这样,最终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主要指挥人员就是许世友和杨得志了,其中许世友负责的是东线,杨得志负责的是西线。事实证明,最终没有选择粟裕去当总指挥,其实也是对粟裕身体负责的做法,因为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五年,也就是1984年,粟裕将军就因病去世了,要是当时叫粟裕将军继续去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话,那可能对粟裕将军的身体还会产生一些不乐观的影响。
粟裕将军已经21年没有负责具体作战事务
当然了,除了粟裕将军当时已经年迈,国家担心他的身体健康之外,当时没有选择粟裕去当总指挥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和粟裕曾经的一些人生经历有关,正是这些特殊的经历,导致粟裕将军已经21年没有负责具体作战事宜了。
早在1958年的时候,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就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被批判说他犯了“极端个人主义”错误,因此当年粟裕就被撤去了在军中的一些具体职务,并且前前后后连续写了8次检查,最终才得以平反。
经历过这样的特殊事情之后,粟裕变得非常低调,从此离开了中央舞台,去到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再接触到具体的作战事宜了,到对越反击战之际,粟裕已经整整离开了21年之久,想要让粟裕这个时候突然去当总指挥,还是不太现实的。
本身自己曾经的经历就比较敏感,再加上已经21年没有负责具体的作战事宜,现在要让粟裕突然接手,他需要在短时间内去熟悉了解军队,并且还需要掌握好部队,这个难度是很大的,要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国家肯定不会让粟裕去当总指挥。
再者说了,长时间没有负责具体的作战事宜,粟裕在军队协调以及人事等方面的安排上都已经存在一些难度了,要是有人因为其特殊的经历而不愿意听从安排的话,那后果就更加糟糕了,中央自然是需要权衡到这些综合因素的。
粟裕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对越作战期间,表面上看,许世友和杨得志是指挥官,而徐向前则是在国内的大后方掌控全局的人物,大后方当时自然是需要一些重量级的老将军来掌舵的,实际上当时除了徐帅之外,还有粟裕将军,也是在大后方掌握全局的人物。
粟裕和徐帅一起在大后方对前线的实时动态、战况以及后勤补给等进行分析掌握,从而制定出来一些更加适合我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可以说这个环节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粟裕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在反击战的后半段中,谅山是一个很重要的军事要地,当时前线的军队担心苏联会从北方出兵侵扰我国,所以就对打到谅山一事有所顾虑。
就在这种关键时刻,粟裕将军力排众议,当机立断做出大胆指示,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苏联方面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行动迹象,因此粟裕认为苏联是不会插手干预的,叫前线的军队放心直逼谅山之后再撤军。
有了粟裕将军在后方的指示之后,我军再也没有什么顾虑了,按照指示直达谅山,历史再一次证明了粟裕将军的远见卓识,苏联方面当时确实没有出面干预,不得不说粟裕将军在对越反击战中可是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的,就算没有去到前线,仅仅是在大后方,粟裕将军一样能够发挥自己的巨大作用。
当然了,结合前边的那些因素来看,以当时粟裕的实际情况来看,他留在大后方统战全局,其实比他亲自去前线指挥作战更加合适,毕竟在前线那种恶劣的环境下,对粟裕的身体健康影响颇大。
结语
虽然粟裕没有成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指挥官,可是许世友和杨得志两人,在面对武器装备以及训练都很强大的对手之际,并没有因此胆怯,而是打出了我军的气势和该有的水平,最终取得了战争胜利,不负众望,也算是相当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