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简单评论一下~
送交者: beifenmajia[★品衔R6★] 于 2018-10-25 1:46 已读 273 次 1 赞  

beifenmajia的个人频道

回答: 明朝的军事实力及失败的原因 由 大号蚂蚁 于 2018-10-24 23:41

1. 关于明朝的军制,卫所兵自然是朝廷编制的军户出生,但是在明朝中后期绝大部分卫所兵都几乎毫无战斗力,最后还造成了72倭寇从绍兴登陆一路突击数百里攻南京城的奇耻大辱。。。 6park.com

明史 日本传 记载 6park.com

“突犯会稽县,流劫杭州,突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屠掠过泾县,趋南陵,至芜湖。烧南岸,趋太平府,犯江宁镇,直趋南京。” 6park.com

至于战果,何良俊 著 四友斋丛说 有记录: 6park.com

“杀二把总指挥,军士死者八.九百,此七十二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门紧闭,倾城百姓皆点上城,堂上诸老与各司属分守各门,虽贼退尚不敢解严。夫京城守备不可谓不密,平日诸勋贵骑从呵拥交驰于道,军卒月请粮八万,正为今日尔。”(倭寇人数记录不一,按明实录的说法是五十三人,而不是七十二人。) 6park.com

这种战绩,几十个倭寇算是各个开了无双吧。。。这算是明军战斗力丢人的极限了。各位仁兄可以看看各种“五十三倭寇围攻南京城”的各个版本的博文,可见当年明军之憋屈。。。陪都守备尚且如此,其他绝大部分卫所战斗力可见一斑。。。这个和几十万一百万之类的数字没关系,再多人都是送的。。 6park.com

2. 但是晚明在内外压力下为生存进化了军制。晚明的精锐包括,宣府-大同军镇马芳调教的西北兵,辽东镇李成梁调教的辽兵,以及戚继光调教的浙兵。还要加上 自主性极强的四川石柱土司秦良玉调教的白杆兵,这四支军队,皆为晚明的精锐,每一支部队都有及其强悍的战斗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戚继光的军事改革,还是朝廷对李成梁各种小动作的默许,还是本身自主性极强的白杆兵,都与传统的明军的军制差距极大。主帅对自己的部署拥有完全的军政权与军令权,理论上来说想要造反的话会容易得多。 6park.com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四支部队实质上人数很少。与大家印象中动辄四十万,八十万的主力决战不同的是,晚明一个主力军镇的标配人数往往仅有一万到一万五千人,而由于吃空饷问题的普遍存在,实际军镇的人数往往远小于此数。李成梁的主力辽东军的数量应该在1万以下,浙兵与西北兵常备军数量大概5000~8000人,而川兵(白杆兵)估计数量在3000-5000。萨尔浒之战时,除了川兵之外,明军精锐尽出,加上大概2~3万左右的朝鲜军与叶赫部女真军一共也才8万人左右,结果此战(加上之后不久的辽阳战役)几乎精锐尽失(1/4的辽东军得以保存),对明军可谓无比沉重的一击。应该说至此起,直到明朝灭亡,明朝都没有能够恢复其巅峰军力。 6park.com

3. 文官带兵还是武将带兵的问题,实际上这是很多人的一个极大的误解。明军(尤其是在辽东)有着“双轨制”的传统,类似于现在解放军的参谋长与政委,明军在辽东有着经略与巡抚两套班子,respectively。(其实还有与省长对应的布政使,但是辽东不是省级单位,隶属于山东布政使司;还有与司令对应的总兵,归经略节制)。按明朝的体制,无论是经略,还是巡抚,都属于文官编制;而总兵则是武官编制(例如 李成梁,李如柏,麻贵),被经略节制。 所以不是明朝后期抽风喜欢用外行(文官)领导内行(武官),而是按明制一直如此。这里顺便吐一下槽,很多人都把明末对后金的一些防守胜利的功绩归功于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 而很少归功于满桂,赵率教,吴三桂等人,但为什么对数百年后邓小平把淮海战役的功绩归为自己而不归于粟裕感到不满?厚此而薄彼? 6park.com

另外 孙承宗两次下野都是(在清流的逼迫和自己死爱面子的情况下)自己主动辞职,皇帝可从来都没有逼过他。。。熊廷弼的问题是他这个人性格有问题,和王化贞闹矛盾后有意见死不救,坑了好几万军民,不杀(传首九边)不足以平“民愤(清议,又是一个清议误国的例子)”。而袁崇焕。。。我从来都不待见他。。。细说篇幅太长这里就算了。 6park.com

3. 事实上在明清争霸的中后期后金军队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甚至科技,都在明朝之上。这要归功于清流们逼反了孔有德带走了火炮技术,以及清朝先祖们对火器的重视,所谓的佟半朝的佟式就是铸炮专家一族。。松锦之战时明军大概有16万军队和数十们铁质仿制的欧洲加农炮,而满清方有着20万人和至少大几十门钢制火炮。。。 6park.com

4. “如果不改变明朝腐败的制度,或者说不改变专制的制度,纵然是积累了战术层面上的胜利,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6park.com

我想发一个惊诧不已的猫的表情。。。)??? 这句话我觉得政治意味太浓了。。。说的好像经常“吊打”明军的清军的政权是民主制度一样。。。事实上清朝的政府机制几乎是明朝的翻版。军机处几乎等于内阁。但清朝很早就十分防范清议对政权的危害大搞因言获罪,照仁兄的话说是更加专制的政权击败了不那么专制的政权。。。
喜欢beifenmajia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beifenmajia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