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第六章 稀里糊涂的战争:送不出去的最后通牒和看不懂的白旗规则
送交者: 北冥巨鲲[☆★★士大夫你快滚★★☆] 于 2018-04-12 16:06 已读 369 次  

北冥巨鲲的个人频道

回答: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 by 端木赐香 由 北冥巨鲲 于 2018-04-12 15:44

英国远征军把首战地点定在了浙江定海。途中,舰队经过福建厦门,遂派“布朗底”号前往厦门递交事实上的最后通牒——《巴麦尊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时间是1840年7月2日,其余舰队继续北上。

  厦门乃是福建的重要门户。远控台澎,近接金门,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布朗底”号于7月2日中午驶至厦门南水道,厦门同知蔡观龙派船前来,询问来意,英方遂递交了一封信,称明天拜见地方长官,送交公文。7月2日下午,“布朗底”号直接开到了厦门岛,放下一只杉板小船,悬挂白旗,让翻译罗伯聃(RobertThom,1834年来华,抵广州后很快学会汉语,并把《伊索寓言》译成汉文)前往递信。天朝守军不懂白旗规则,用火绳枪和成群的弓箭迎接他们。挂着白旗的英方杉板船,无论如何完不成自己的送信任务。

  第二天,也就是7月3日,英方再次作出送信的努力(遗憾的是,天朝百姓不懂西方的宣战规则),罗伯聃乘小杉板船靠近时,发现岸上不但有成群的军队,同时也多了成群的围观者——当地百姓都来围观这千年不遇的热闹场面了。

  船靠近后,罗伯聃用生硬的中国话高声喊叫,提出“不叫上岸,就要打仗”,但岸上没有人回答他。这时的天朝兵民还听不懂这类近代政治意义上的鸟语。罗伯聃举起一块方木板,试图说明自己的目的,但是迎接他的,是士兵的愤怒及抓获他的冲动,吓得罗伯聃只好离开。

  待罗伯聃上了“布朗底”号,气急败坏的“布朗底”号便开了炮,两颗炮弹一落地,岸上便立刻倒下五六个人。岸上的人群——兵群和百姓群便轰的作鸟兽状散了!

  中国炮台和水师船开炮还击,双方一场激战。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因为中国的炮很快就被英国的炮给打哑了。

  炮声停息后,英国人再次送宣战书,这次他们想把宣战书直接贴到清军炮台的墙壁上,但遭遇失败,因为天朝士兵躲在炮台附近的房子里,用他们的火绳枪继续抵抗。

  没有办法,“布朗底”号舰长包诅想了个绝招,把那封最后通牒放到一个玻璃瓶里,扔到了水里,希望天朝百姓捡起来,可以上交政府(一说扔在了沙滩上)。7月3号,他们离开了厦门,留下“伯兰”号军舰和一艘运输舰封锁厦门港。7月7日,他们到达舟山,与大部队会合了。

  马士在自己的书里说,休战白旗,“这是一条中国人从来没有学过的战斗中的新规则,即使一位高级军官曾适当地受过指示,可是还常常发现,有些过分热情的下属不懂得应用这条新规则,因而在战斗中还是用不上去。英国人对于中国人这类欺诈的行为所表示的愤怒,正如中国人对于英国人攻打炮台时不从有火力的前方进攻,却偏要从炮台侧面进攻那样欺诈行为所表示的愤怒一样的厉害”。(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第一卷,上海书店出版社,第299页)

  除了白旗规则,我们还需要关心一下战果。双方对战果的汇报,仍然是有差别的。罗伯聃报告,狠狠地教训了清军,己方没有死伤。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载:英国方面给中国方面相当损害。天朝这边闽浙总督邓廷桢的报告则是:清军用箭射死夷人一名,用矛刺死夷兵一名,中炮跌入舱内、跌入海中的无数,英国进攻被我方击退,“狼狈窜遁”。

  敌对双方都报告自己打了胜仗,这种双赢的战争,我们尚未见过。况且也不叫战争,不就是送个最后通牒吗?
喜欢北冥巨鲲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北冥巨鲲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