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第九章:并吞朝鲜3
送交者: 北冥巨鲲[☆★★士大夫你快滚★★☆] 于 2017-11-08 10:58 已读 719 次 1 赞  

北冥巨鲲的个人频道

回答: 《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作者: 迟玉德 由 北冥巨鲲 于 2017-11-08 10:14

  9.伊藤博文死了
  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乘坐俄属中东列车来到哈尔滨,列车是从长春开来的,陪同人员有满铁总裁、关东都督府参事、贵族院议员、驻哈尔滨总领事以及宫内大臣秘书。在十天前,伊藤刚过完六十九岁生日,他已是一位古稀老人了。
  这一年,伊藤博文的身体不太好,胃病经常发作。6月初,他卸任“朝鲜统监”之职,改任枢密院议长,借以摆脱繁重政务。从十六岁投军算起,他与政治已经结缘了半个世纪,政治已然成为他的生命,除非杀了他,否则谁也别想把他请下政坛。
  伊藤博文决定开启一场旅行,算是疗养,也算是公干。7月份,他过了一整月悠闲自得的日子,但也就一个月。8月,他便回归政务了,主要是陪同朝鲜皇太子游览北日本,他们从水户出发,经仙台与盛冈,出青森,渡北海道,至新冠,折秋田,抵福岛,归东京,历时整整一月。在旅行途中,伊藤每到一地就要演讲一次,他已经晋身公爵,地方官颇喜逢迎,他也乐于出风头,双方一拍即合。
  随行的朝鲜皇太子名叫李垠[yín],年方十二,乃高宗三子,因纯宗多病无后被立为储。伊藤博文一手策划了此事,他执意带李垠来日本,以系统性地接受亲日教育。
  为了促进“日朝亲善”,伊藤博文还积极策划日本皇太子嘉仁(大正天皇)访问朝鲜。那是1906年的事,当年3月伊藤履任朝鲜统监,元老们高声反对这一提议,说太冒险了。伊藤却顶住重重压力,坚持推动嘉仁访朝,终获明治天皇应允。

  在前往哈尔滨前,伊藤博文先率团去了旅顺,尤其是到了二〇三高地。在那片决定命运的土地上,他对驻满官兵发表了讲话,题为《武装的和平时代》。他说,“动不动就打仗对国家是不利的,也是不人道的。可是,我们又处在一个不得不诉诸武力的时代。纵观当今天下,各国一边高喊‘世界和平’,一边进行军备竞赛,大家心里都清楚,没有武装就没有和平。”
  伊藤此言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意有所指。在日俄讲和后,大国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英国继续与日本维持同盟条约,美国也继续与日本保持和平关系,英美两国也都默认日本控制朝鲜,不过,美国对满洲现状提出了异议,要求将南满铁路“中立化”。对此,日本高层既反感又警惕,他们害怕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再就是俄美互相靠近。此外,日俄虽已签署和约,但很多具体事务尚待解决。日本政府希望与俄国政府尽快交涉,于是便有了这次哈尔滨行。

  哈尔滨此时正处于俄国治下,俄方较重视这次会谈,在火车站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上午9时许,伊藤专列抵达车站,俄国财长进入车厢迎宾,双方很是客套了一番。最后,俄国财长邀请伊藤下车,说俄方已准备丰盛午膳,俄军也在等待阁下检阅。伊藤欣然应允,两人随即下车,一路上谈笑风生。
  突然,“砰、砰、砰”三声枪响。“被刺了”,伊藤博文喊道,他身上是血,脸上是汗,身体微微抽搐。“是什么人干的”,他询问身边人。“听说是朝鲜人”,身边人回答。“马鹿野郎”,他恨恨地骂道。身边人递给他白兰地,他喝了两杯,在酒精的作用下,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之后再也没有睁开。
  伊藤博文,死了。
  刺客名叫安重根,是朝鲜黄海道人,出身于两班世家。为了刺杀伊藤,他和他的队友们策划了好久,中间还失手了一次,不过最终让他们猎到了。安重根说,他和伊藤没有私仇,此举完全是为了民族大义和东洋和平。也就是说,安重根并不认为杀死伊藤博文就能够阻止日本侵略,他所追求的是一种象征,即朝鲜被征服者进行并执行了对日本征服者的道德审判。
  安重根并非一开始就痛恨日本,在日俄战争后,他曾像其他亚洲青年一样为日本叫好,大呼:“快哉!壮哉!数百年来行恶白人种之先锋,一鼓大破,可谓千古稀罕事业,万邦纪念表绩也。”安重根家在朝鲜算上层,他本人受过良好教育,还接触了洋教并皈依了基督。在城市贫民和开化党人造反时,安重根还是个小娃娃,东学党起义那年他十五岁,他父亲组织团练,他也随父上阵杀东学军。后来,安重根迷信上了“教育救国”,还办了一所小学,为此连压箱底儿的钱都捐了。这个时候,朝鲜兴起“义兵运动”,伊藤博文解散朝鲜军队更助长这股运动。诸君试想,数以万计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子,都指着吃皇粮过日子,你伊藤说解散军队就解散军队,你这不是逼他们当“李自成”嘛。所以“义军”突然就多了起来,其规模最大时有十四万,安重根即于此时加入义军。

  究竟是因为爱国才破产,还是因为破产才爱国已无关紧要,紧要的是要给自己、弟兄们还有全韩同胞找条活路。为了对抗激增的“暴徒”(即“义军”),伊藤博文请求国内增兵,驻朝日军由八千增至一万五。义军是打不过日军的,他们只能在夜间打游击,四年间阵亡了一万七千人,每八名义兵就有一人战死。后来人心颓了,补给也没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大伙儿喝了顿酒也就散了。不过,仍有少部分人意志力坚定,他们跑到俄国控制的“北满”、海参崴等地组织流亡军,伺机而动。安重根就是流亡军的一个小头目,对外号称“参谋中将”。当得知伊藤博文要来哈尔滨时,他们乐坏了——老东西,你终于走出日本势力范围了。

  安重根选了一把美国制勃朗宁M1900式手枪,子『弹』是英国制达姆弹,共有八发。正常子『弹』都是穿膛而过,若将子『弹』弹头划开一深十字,那么子『弹』进入人体后就会乱窜,也就增强了杀伤力和痛苦指数。在国际上,这种做法是被禁止的,因为不人道,安重根则恰因其“不人道”而为之。
  为了靠近伊藤博文,安重根把自己打扮成当时日本男人最流行的扮相——短发、洋装、鸭舌帽,他成功了,俄国警察只检查那些留辫子的中国人和蓄长发的朝鲜人。
  安重根目视着一个身躯瘦弱、个头不高、被人簇拥的小老头由远即近,他从怀里迅速掏出手枪,面色坚毅地连扣扳机。由于害怕认错人,本着宁可错杀一圈不可放过一个的精神,安重根又朝伊藤的身边人开了几枪。安重根没有跑,他直挺挺地立在原地,状如刺秦的荆轲。俄国警卫冲了上来,安重根没做太多反抗,只是从西装内袋掏出一面八卦旗,上书四个血红汉字——大韩独立。安重根被制伏后神情激动,他一边挥舞国旗一边用俄文高声呼喊:“大韩独立——大韩独立——大韩独立!”那声音沙哑而凄惨,听起来是那么的绝望。

  一位三十岁的朝鲜青年,在俄国治下的中国边城,打扮成日本男子的模样,使用一支美国制手枪与三发英国制子『弹』,刺杀了一位做过朝鲜统监的日本政要,然后操着俄语喊了三声“大韩独立”,最后被中国边城的日本法院审判并绞死。
  伊藤遇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世界,有人欢呼,有人哀痛,更多的人木然。对于日本政府而言,这不是什么光彩的新闻,外媒对日军镇压义兵运动早提出了非议。为了对抗外界质疑,为了安慰维新元老,为了树立帝国威严,明治政府决定为伊藤博文举行高规格国葬。
  对于遇刺事件,俄国人既不喜亦不悲更不觉亏欠,他们只想赶紧把尸骨弄出“北满”,以彻底了解此案。伊藤的遗体被送上了中东列车,从哈尔滨起运,经长春、沈阳至大连,后移至秋津洲号军舰。军舰将灵柩载往横须贺,后转至新桥驿,终抵东京日比谷公园。为了提升死者的尊严,皇族专门赶赴新桥驿远迎灵车。11月4日,灵柩下葬,当日的日比谷公园聚集了五千人,东京有头有脸的人几乎都到了,外国使节也是悉数到场,包括中俄两国大使。

  据说,伊藤博文生前最喜欢读拿破仑传,他收藏了各种各样的版本,读了一遍又一遍。此外,他还十分崇拜俾斯麦和彼得大帝。偶像是一个人的内心身份。伊藤一生都在追求伟大,渴望被世人传颂,就像那几位大人物。他出生时日本还是东夷小国,他也只是贫农的儿子,他离世时日本已称霸东亚,他也跻身至上层的公爵。他一生奋斗只为富国强兵,为此他可以周旋但绝不妥协,不管是对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他在升腾,他荣耀了家族拯救了祖国,他在坠落,他践踏了邻人毁灭了他国并因此死于非命。

  伊藤博文死了,死在一个刺客手里,不过与井伊直弼和大久保利通相比,他是幸运的,他死在一个外国刺客手里,这也就使得他——伊藤博文——生是日本的人,死是日本的鬼。
  10.世界一等国
  到明治天皇去世(1912.7.30),日本已成为举世公认之世界一等国。在日韩合并的当天,英国驻日参赞兰博尔德忧心忡忡地写道:“日本是否符合它的角色尚未可知,但该国已成为大陆国家,它拥有强大的陆海军,并奉行现实政治路线。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与德国十分相像。”从1868年到1912年不过四十四个春秋,一个屌丝男就变成了高富帅,这种发展传奇在当时的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当年,日本人把“优等生”和“一等国”挂在嘴边,那股自豪劲只能从当今中国人身上看到,内心台词是:嘿,爷们逆袭成功了!

  日本人不能不自豪,1853年,四艘美国军舰就能让他们俯首帖耳,而如今,他们先后打败了中俄两大帝国,还与大英帝国称兄道弟,是全球拥有海外殖民地的唯一非白人种族。换了别人,行吗?
  帝国经济已经十分繁荣了,全国铁路网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连为一体,人员和物资已高速流转起来。本国商人不但把本土生意从洋商那抢了回来,而且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到1912年,进出口贸易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15%,为全球平均增长率的两倍。可以说,日本是当时最热爱贸易的国家,它从美欧进口精密机器,从中国和朝鲜进口原料,然后把二者结合起来,加工出工业制成品,最大宗的是纺织品,后出口到欧美以赚取外汇。日本工人大都识字,工作刻苦,薪资又低,日本商品因之极具竞争力。到了最后,欧美国家干脆把低端产业外包给日本,因为在中国和印度设厂生产都不如从日本进口划算。就这样,靠着物美价廉的商品,日本经济腾飞了。在小康之后,帝国商人把钱投资于培养人才、更新技术和扩大生产,实现了产业升级。以纺织业为例,起初都是手工缫丝,但到了1912年,有四分之三是机器缫丝,全部制成品的四分之三用于出口,目的地包括中国和朝鲜。

  除了强大与繁荣外,帝国还文明了,尤其是在司法上。当时,日本人最喜欢的两个政治词汇是“帝国”和“国民”,宪法虽然是天皇下授的,但老百姓不是“子民”而是“国民”,能享受比较充分的公民权,大津事件就是一例。
  话说1891年5月,俄国皇太子尼古拉访日,当其行至滋贺县大津时,突遭身边之日本警备行刺。刺客是一名热血青年,名叫津田三藏,素来仇俄,因怀疑尼古拉访日动机而行刺,无幕后策划之人。我们知道,明治宪法是1889年2月颁布的,到1890年11月才起效,距尼古拉遇刺也就半年时间。事出了,关系大局,怎么办?
  日本当时的国际地位较弱,内阁正在筹备对华战争,不想分心招惹他国,尤其是俄国。时任内阁总理为松方正义,他要求大审院(最高法院)以“大逆罪”严办刺客,以避免俄国寻衅。俄国当时扬言要攻击日本,可把老百姓吓坏了。为了安抚俄国,学校停课以示谨慎,神社、寺院、教会为尼古拉祈祷,慰问信如同雪片一般飞到尼古拉手边,甚至有一名女子在京都以割喉自杀的方式谢罪,到了最后连明治天皇都出来赔笑。可是,大审院院长儿岛惟谦就是不买账,他说法治国家必须完全遵守法律,“大逆罪”仅指加害本国皇族,尼古拉不是,因此只能适用针对普通人的“谋杀未遂罪”,最高判处无期徒刑。后来,大审院果然就这么判了。这一案例树立了明治时代的丰碑,一国为践行法治连战争都不怕,其人权状况也就糟糕不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在当时,在亚洲,只有日本老百姓才能享受本国产司法独立,活得稍微像现代人。

  西方人对日本人的评价也大为提高,尤其是在日俄战争后。日军在与俄军交战时刻意模仿西方人的交战礼仪。在休战时,日军表现得十分平和,甚至与俄军互赠物品,谈笑风生。在对马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严格遵守国际惯例,尊重并优待俘虏,表现得有如西方绅士。伴随经济腾飞,教育也有了长足发展,小学教育已经普及,中等和高等教育也在逐年扩招,大众传媒——如报刊杂志——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都会的年轻人一张嘴那就是外交家。若是没有这样的文明基础,大英帝国如何肯与才冒出来的一个小弟结盟,就算英伦政客肯,英伦百姓也不肯啊。

  在军事上强大,在经济上繁荣,在文化上先进,日本成了全亚洲的楷模。在日本打赢日俄战争后,中国、朝鲜、越南、东南亚的有志青年纷纷涌入岛国,人们都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生活在都会圈的日本人很享受“万国来朝”之景,感觉进入了“大唐盛世”,骄傲得不行,满脸都写着:“瞧,我大日本帝国多牛,哼!”
  上述情况都是真的,不过下述情况也是真的。
  繁华十分美好,但记住那是由贪婪、血泪和冷漠铸成的。资本主义是一种竞争型体制,通过调动并奖励贪婪的方式让所有人玩命干活,每个人都必须你争我赶,不能停,不能歇,更不能退,也没功夫关心别人。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拼命地向前跑,而前方永无终点。这场比赛是很残酷的,尤其是对那些跑得慢的人,他们会被远远甩在后面,最终自暴自弃。其实跑得快的人也不愉快,路边虽然传来了掌声、欢呼和媚眼,可是你敢停下来歇一会吗?你不敢,因为一停一歇就什么都没了,你跑故你在。

  什么是资产阶级革命?这就是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启动全民竞争机制,让大家一路狂奔。
  少废话,各就位——预备——跑!
  伴随身份改革、地租改正以及银行兴起,日元慢慢统治了日本,食衣住行、人际交往、尊严荣誉都由钞票决定,赚钱成为个体最高使命。前文曾提过,地租改正对农民伤害极大,几乎称得上是“掠夺”,农民因之陷入贫困。明治政府征收货币税,农民必须设法获得货币,进城打工也就蔚然成风。
  人分男女,职业因性别而不同,农民工亦不例外。对于男生,出路有两条,一是进军队,二是进工厂;对于女生,出路也有两条,一是进工厂,二是进Ji院。在这一时期,膨胀最为迅速的是三类社会组织,即军队、丝厂和Ji院,而后两者是女性就业的大本营。
  到1912年,10人以上工厂所雇人员达到了80万,其中有47.5万是纺织工,这些纺织工的八成又是女性。同一时期,合法**数量已经超过了5万,这还不包括“南洋姐”。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导演拍摄了《啊,野麦岭》和《望乡》,分别反应这两种女性的生活。在《啊,野麦岭》中,“少女军团”在招工头的带领下由穷乡僻壤走向缫丝工厂,一路之上,迎风吹雪,披星戴月,时有死亡之险。抵达工厂后,“一路狂奔”的日子开始了,每一天都是一场战斗,吃喝洗漱都有时限,每天要工作12~14个小时,经济不景气时还要再加班。女工们不仅要忍受高强的劳动,还要遭受监工的打骂或骚扰,丝厂高发形同绝症的肺结核,简直就是一座劳动监狱。要是受不了这苦,又颇有几分姿色,可以去做皮肉生意。随着经济起飞,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1902年,作家田山花袋在《重右卫门的末日》中描述道:“不得志的人,贫穷到无法过活的人,自暴自弃的人,乃至于怀有青云之志的人等等,宛如溪水奔流大海一般,不顾一切地投身都市。啊,这就是山里百姓的冒险心。”由于女工大都进了监狱化管理的纺织厂,进了城的男青年就很难找到对象,经年累月做和尚哪个受得了,皮肉生意也就兴旺了起来。**在当时是极少的高薪职业,工作量也大,有钱男人养情妇,没钱男人找小姐,从没钱男人手里扣钱能容易嘛。在电影《望乡》中,Ji院老板在生意火时连媳妇都往上派,命其至少接三十个客人。纺织女工和Ji院小姐为帝国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她们用青春、血泪和尊严积累起发展的原始资本。

  当然,在如此工作环境下,劳资关系不可能好,跳槽率高得吓人,有时竟达百分之百!这引起了工厂主的反感,他们经常抱怨,说美国工人多好,一道命令自动执行,而在日本,只要不三令五申,不申斥体罚,年轻人就不好好干活,老工人就更是榆木疙瘩。唉,难……
  明治后期,全国兴起了“实业梦“,小伙子们都渴望发财。在这一过程中,男青年开始分化,少部分成为“成功的青年”,大部分成为“苦闷的青年”,“苦闷的青年”中有一大支被称为“高级游民”。所谓高级游民,就是那些受过教育但没有工作的男生,催生这一群体的背景有两个,一是农村衰败,二是教育普及。农村留不住年轻人,城市又给不了工作机会,摆在这些小伙子面前的出路无非三条:激进反抗,颓废堕落,安贫乐道。小伙子们虽然可以到Ji院败败火,但那不是长久之计,更解决不了心灵问题。当这些小伙子目睹着一个个女神对贵族、官僚、议员、律师、实业家投怀送抱,他们能不怒火中烧,能不心生怨恨,能不咒骂时代,又不是死人!可是,除了发扬一下阿Q精神,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文艺界敏锐捕捉到以上变化,日俄战争后,他们已不再出品昂扬、克制、牺牲的作品,转而宣扬另外两种东西,一种是礼仪与阴谋,一种是颓废与滥交,前者被称为“大和魂”,后者被称为“私小说”。
  在道学家的口中,大和魂是顶重要的,是日本之所以成为日本的根基。由于政府扶持,国学发展很快,各地神社迅速实现了国家化,“报德会”、“妇人爱国会”、“帝国在乡军人会”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学大师们四处宣讲“忠君爱国”、“礼义廉耻”和“三从四德”。
  文学家则与国学家尖锐对立,作家夏目漱石曾经调侃道:“为国家吃饭,为国家洗脸,为国家上厕所”,他在《我是猫》中更是尖刻嘲笑道:“日本人像肺病患者似地咳嗽,大喊道:大和魂!报贩子喊道:大和魂!小偷喊道:大和魂!大和魂飞越了海洋,在英国演说,在德国上演戏剧。东乡大将有大和魂,鱼店老板阿银有大和魂,骗子、拐子、杀人犯都有大和魂!假如有人问:何为大和魂?回答说:就是大和魂呗!”这一言论发表于激情燃烧的1905年。

  文学家批评“大和魂”,为的是鼓吹“自然主义”。所谓自然主义就是是什么就写什么,不要在乎外界评论,要在乎的是内心感受。换句话说,只要我真这么想,哪怕是最不道德的念头,也能够而且应当写出来。这种文学作品就叫“私小说”。民国作家郁达夫的《沉沦》可算是中国第一部私小说,他所模仿的对象是日本私小说开山之作——田山花袋的《棉被》(日文汉字为“蒲団”)。《棉被》发表于1907年,是根据作家真实经历写成的,讲的是中年作家单恋年轻女弟子的故事。小说家并未描写过火的行为,而是去吐露龌龊的心声,简单讲就是想搞女弟子又不敢真行动,当女弟子爱上屌丝男时,他又装成道学家生生拆散人家,女弟子走后,他钻进她的棉被放声大哭。在写作上,私小说无节操没底线,这次写师生恋,下次就写乱-伦情,怎么刺激怎么写。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钱。
  帝国政府拼命地压制左翼思潮,当左翼作家不但没有钱途,而且有性命之虞,幸德秋水在1911年被以“大逆之罪”处决了。作家也有老婆有孩子,谁吃撑了没事非往枪口上撞。不能同情底层,又瞧大不起上层,也就只好勾搭中层了。中层就是受薪阶级,是伴随商业和战争成长起来的群体,这些人成家立业全靠算计。在他们眼中,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什么“大义”,全是胡扯,那不过是他们保住饭碗的政治口号,傻子才会信。中层的内心是红楼梦的世界,一种精致的世俗世界,比如吃什么、穿什么、戴什么,身边的女人想什么,怎么勾搭才上手。至于道德,算了吧,博不到眼球就卖不掉书,卖不掉书就养不起老婆孩子,那样的作家你瞧得起啊?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只有日元和女人是真的,能捞一把算一把,宁当畜生不当loser。

  1910年,诗人石川啄木发表了经典社评——《时代闭塞的现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成功的青年”(高富帅)和“苦闷的青年”(屌丝男)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的真意是:“国家必须强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阻碍它,但是为它效力,我们不干。”所有人都在宣扬利己主义,只不过有的精致,有的粗糙,有的含蓄,有的直白,有的主动,有的消极。私小说,或曰自然主义,不过是“对于强权的存在漠不关心”,以活在当下的名义逃避责任。

  回首过往,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国民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个胜利,帝国辉煌无比!伊藤博文死了,明治天皇死了,乃木希典死了,只有繁荣依旧,国民将紧密团结在大正天皇的周围,继续奋斗,继续堕落,继续建设富强、文明、骄傲的世界一等国。
  (第九章「并吞朝鲜」结束)
喜欢北冥巨鲲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北冥巨鲲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