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第九章:并吞朝鲜1
送交者: 北冥巨鲲[☆★★士大夫你快滚★★☆] 于 2017-11-08 10:56 已读 701 次  

北冥巨鲲的个人频道

回答: 《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作者: 迟玉德 由 北冥巨鲲 于 2017-11-08 10:14

 1.从闵妃遇害到俄馆播迁
  朝鲜是一个附庸国,其前途由大国决定,自古而今一直如此。在近代以前,争夺朝鲜的只是中日两国,而到了近代,欧美也加入了这场角逐,局面也就变得复杂起来。
  16世纪末,大明帝国取得了抗倭援朝的胜利,开启了东北亚延续三百年的和平。19世纪末,满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终结了上千年的东亚朝贡体系。《马关条约》第一款如是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真正的独立都不是他者的恩赐,朝鲜不可能依靠中日之一纸致协议而独立,更何况它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独立。
  《马关条约》排除了中国对半岛的支配权,法美两国之前的征朝行动也均遭失败,1895年后能与日本争夺朝鲜的就只剩下俄国了。俄国导演的“三国干涉还辽”激怒了日本,两国矛盾越演越烈,明争暗斗纷纷上演。
  1894年冬,日军“协助”朝鲜王廷进剿东学军,活捉了全琫准。此时,东学军早已分裂成南北两派,双方各行其是,终被日军各个击破。1895年春,义军领袖全琫准带着豪情与遗憾死去,他到死都没看清自己的历史角色。
  全琫准的死稍稍宽慰的朝鲜高宗的心,然而其它情况又使这位君主心烦意乱。拿着《马关条约》的抄本,高宗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亡国预感,迷茫和恐惧包围了他。高宗不能忘记:三百年前,日本人长驱直入,三个月就灭亡了朝鲜,当时若非中国人力拼死战,朝鲜早就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而如今,中国人都被日本人打败了,天下还有哪国拦得住日本呢?
  其实,高宗早沦为了准傀儡,日本在打败中国前就已掌控朝鲜。中日宣战后,明治政府派重臣井上馨出任驻朝公使,以全力配合军事行动。除了要当好后勤大队长,井上馨还必须“协助”朝鲜推进政治改革,其合作者就是朝鲜开化党人。1894年春,金玉均的尸体被朝鲜王廷凌迟枭首,开化党之境遇由此可见一斑。不过,这种局面被中日冲突戏剧性地改变了,开化党借助日本人重新回到权力中心。此时开化党的领袖是金弘集,他在日本人的支持下策划并推行了“甲午更张”。

  简单讲,甲午更张就是一些列仿明治维新的改革,内容涵盖官制、税制、学制、兵制、司法、金融、户籍乃至服装发式。这套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在朝鲜建立起虚君内阁制。截至此时,日本人已经换掉了不太听话的大院君,又重新扶立起高宗。在甲午更张时,高宗被迫发布罪己诏并宣布《洪范十四条》,完全承认开化党的改革。然而就是这样高宗仍无法确保自己的地位,其侄李埈镕曾在日人授意下意图取而代之。每当夜深人静时,高宗就长吁短叹,道:李熙啊李熙,给老爹当完傀儡给媳妇当傀儡,这刚给媳妇当完傀儡又要给倭寇当傀儡,难道你这辈子注定就是个傀儡?

  就人事而言,甲午更张是一场开化党得势而外戚党失势的改革,《洪范十四条》更是明文规定“后嫔宗戚不容干预”政事。闵妃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她拒绝接受日本人为她安排的命运。到这时,闵妃已经无法再从中国获得支持,要想对付日本只能倒向俄国,而“三国干涉还辽”的成功为她提供了信心。
  前文提过,闵妃早在甲午开战前就与俄国眉来眼去,及至甲午更张已发展至投怀送抱,到1895年7月则干脆与俄人联手发动政变,解散亲日派内阁,重建闵氏外戚政权。如此以来,闵妃就和日本彻底闹掰了。
  政变后不久,明治政府派三浦梧楼出任驻朝公使,其外交使命为刺杀闵妃夺取政权。1895年10月8日,三浦梧楼带领由日军、朝军和浪人组成的一千多名武装冲进朝鲜王宫,他们见人即杀很快就消灭了王宫卫队,后来他们从一群宫女打扮的人中找出了闵妃,先是用乱刀将其砍死,然后以汽油焚尸灭迹。就这样,一代女主闵妃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
  闵妃死后朝鲜再度变天,开化党人重新上台。为了确保舆论方向,亲日派政权胁迫高宗贬闵妃为“庶人”、创立朝鲜自己的年号并昭告国人断发易服。闵妃遇害严重刺激了朝鲜人,老百姓对新政改革强烈不满,他们宣称“头可断,发不可剪,为国母报仇”,由此掀开了轰轰烈烈的义兵运动。
  日本的单边行动也惹怒了俄国,俄国公使馆趁乱与日争锋。1896年2月11日,高宗带领王族在亲俄大臣的划下逃离日本控制的王宫,集体躲进了俄国驻朝鲜大使馆。入馆后,高宗马上宣布罢免亲日内阁,逮捕亲日要员及杀害闵妃的责任人,还组织了亲俄政府。这一事件被称为“俄馆播迁”,它的发生震惊了朝野,亲日内阁因失去合法性而倒台。由于事发突然,开化党人尚未从容流亡即遭遇民众,其中内阁总理和农商大臣被乱刀砍死,度支大臣被乱拳打死,外交大臣被流放济州岛,其他大臣则流亡到日本。

  由于害怕遭遇不测,高宗干脆躲在俄国大使馆里不出来了,就像阿桑奇躲进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一样,而这一躲就是一整年。在此期间,俄人迫使高宗签署了大量条约,从而控制了朝鲜的矿藏、林业、财政和军权。为了获得国际支持,俄国还邀请美、英、德、法等参与瓜分朝鲜的盛宴。
  俄馆播迁是日本外交的重大失败,李鸿章得知消息后哼然一笑,嘴里恨恨挤出一句话:小儿伊藤,朝鲜独尔邦而立,这下你满意了!
  2.东北亚乱局
  1897年2月20日,高宗李熙走出了俄国驻朝大使馆,结束了令人耻笑的俄馆播迁。一年以来,这位国王的确有了一些成长,但并未增加什么胆量,他不敢返回王宫而是仍躲在使馆区。
  在过去的一年,朝鲜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亲华党失势了,外戚党倒台了,开化党跑路了,全国上下群龙无首。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一向软弱的高宗决定当一回真王,不,是真皇!
  1897年10月12日,高宗宣布称帝建国,新的国号是——大韩帝国。为了彰显帝国威严,高宗举行了颇为隆重的登基仪式,他身着十二章衮冕登坛祭天,追封已故的闵妃为“明成皇后”并册立其子为“皇太子”。此外,高宗废除了在甲午更张时引入的责任内阁制,改而恢复旧式议政制。
  从“朝鲜王国”到“大韩帝国”,这一象征性转变向外界传达出了很多意思。可以说,高宗是在代表朝鲜人在向全世界宣布:朝鲜不再是大清的属国,也不是沙俄的附庸,更不是日本的殖民地!朝鲜不再是以前的朝鲜,也不应该再被叫做“朝鲜”——一个中国皇帝恩赐的名字,朝鲜已立国独立,与中日俄平起平坐了。半岛是我们的,中国是我们的,全世界都是我们的!
  称帝后,高宗为自己选了一个响亮的年号——光武。很显然,他这是想效法中国东汉光武帝刘秀,再立家族王朝基业。高宗这回可不是光耍嘴皮子,他真的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修铁路、通电话、办学校、创公司、立银行、出报纸、练军队、开港口、派遣留学生,等等。1899年8月,高宗还推动出台了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大韩国国制》。根据这份文件,大韩帝国实行“专制政治”,皇帝享有“无限之君权”,任何人不得予以挑战,至于国家机构和公民权利,只字未提。

  光武改革推行得很不顺利,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一致反对。大韩帝国的成立有悖于俄日两国的利益,俄日政府都做出了激烈回应,俄国曾试图毒害高宗,日本则试图策动政变。在朝鲜国内,农民起义刚走入低潮,城市运动又火爆起来,城里的文化人搞起了“独立协会”,声言要参与政治、为帝国之独立献计献策。为了压制这股运动,高宗宣布取缔“独立协会”并武力镇压市民集会。一时间,朝鲜深陷内部冲突。

  在1900年前后,朝鲜的安全仍主要受俄国控制,俄国在朝鲜驻有海陆军,日本对此十分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控制朝鲜只是沙俄远东战略的一部分,沙皇尼古拉二世企图建立一个囊括朝鲜、满洲、蒙古和新疆的“黄俄罗斯”,中心正是辽东半岛。经过甲午之战,中国失去了北洋海军,同时陷入了巨额债务,再无财力重建北部海防。那安全问题怎么办呢?清廷想出的办法是“联俄制日”,具体执行人员则是李鸿章。1896年春,李鸿章率大清国代表团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期间与俄国人签署了《中俄密约》。根据密约,俄国可在中国东北地区获得大量权益,包括修筑铁路和对华增兵。1898年,沙俄更是强行租借了旅顺和大连,还把军舰直接开进了旅顺港。此后,俄国人赖在辽东半岛不走了,他们不费一枪一炮就把日本人的战利品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还为这片土地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关东州。

  俄国的扩张是列强猖狂瓜分中国的一个篇章。由于身负巨额赔款,清廷不得不以关税、厘金、盐课、路权等为抵押大肆对外举债,此举严重加剧了中外之间的民族冲突。1898年,康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亦被囚于瀛台,中国改良的希望破灭了。两年后,也就是1900年,所有冲突像核爆炸一样急速汇聚于北京然后迅驰扩散到华北平原,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爆发了。1900年的北部中国是一片令人绝望的土地,上端坐着歇斯底里的专制魔王,下端尽是些无法管制的愚民暴徒,疯婆子向全世界宣战,神棍们对着洋鬼子乱砍,这种疯人院式报复招来了八国联军,日、俄、英、法、美、德、意、奥八国5万联军入主了北京城。这一年,日本的首相是山县有朋,这位“皇军之父”对侵华异常积极,他一口气筹集了2.1万侵略军。日本这次可是赚大发了,它获得了庚子赔款的近8%,而赔款总额高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

  在中外达成和议后,外国联军陆续撤离中国,俄军虽撤出北京却停在了东北。为了让俄国撤军,清廷几次三番地与俄人谈判,1902年4月,中俄双方达成《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俄军将在一年半内分三期撤军,条件是清廷答应不向该地增兵。签约后,俄国如约执行了第一期撤军,但在第二次撤军时提出了新的要求。1903年4月,俄国提出“撤军七条件”,要求清廷答应在俄军撤离后禁止其它列强进入,另需聘请俄人参与满洲之管理。就在清廷说“容我考虑考虑”时,沙皇尼古拉二世径直派来了他的远东总督,且令俄军攻占了奉天(今辽宁省)。显然,辽东半岛已经不能满足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胃口了,他所垂涎的是整个满洲。

  尼古拉二世的野心来自于俄国当时正在修建的两条铁路,一条是由莫斯科通往海参崴的西伯利亚铁路,另一条是由满洲里通往绥芬河、大连和旅顺的“中东铁路”(在日据时期改称“南满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这两条铁路建成后将大大提高俄国向远东输送兵力的能力。在俄国人看来,能征善战的而不是能说会道的民族更配拥有这个世界,难道不是嘛?
  俄国人的挑战激起了中国人的反抗,一时间,文人、学生、绅商纷纷站出来要求朝廷拒绝“撤军七条件”。在上海,蔡元培等人发起“拒俄运动”,青年们剪掉辫子穿上军装早晚进行操练。在甲午战败后,中国人改变了对日倨傲态度,开始大量留学日本。留日学生在拒俄运动中异常活跃,他们在日本人的赞助下组织起了“拒俄义勇队”,准备奔赴满洲与俄人死战。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东京,只要是中国青年都胸怀悲壮,他们高喊着:“为火炮之引线,唤起国民铁血之气节”,“宁为亡国鬼,不为亡国人”!

  拒俄运动的发展超乎了清廷预料,慈禧太后认定学生们名曰“拒俄”实为“反清”,因此对运动予以严厉镇压。
  在拒俄运动中,日本人发挥了不嫌事大的精神,他们对中国学生煽风点火,极力宣扬:“辽东是中国的辽东,满洲是亚洲的满洲”。对于日本人而言,必须设法赶走屯驻于朝鲜和满洲的俄军,这不单是面子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日本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国,它虽然通过武力获得了琉球和台湾,但仍没有一寸登陆之地。登陆是大和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中国的衰落为他们实现梦想提供了机会,而沙俄的扩张阻断了那通往梦想的道路。

  是接受现实,还是赌命一搏?是沉默于孤岛,还是爆发于大陆?是假意爱好和平,还是真心拥抱战争?
  日本人,抉择吧!
  3.卧薪尝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清初小说家蒲松龄写的一幅对联,其中引用了项羽灭秦和勾践亡吴的典故。
  在三国干涉还辽后,日本高层也以“卧薪尝胆”勉励国民,希望日后一洗前耻与俄争锋。对于日本人的“卧薪尝胆”,中国人在感情上十分难以接受,潜意识里总觉得:卧薪尝胆,一个多么励志的故事,丫小日本也配!
  两千多年来,在我们中国人眼里,“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故事,不然蒲松龄也不会将其写为自勉联,今人更不会对其一再予以引用。然而,只要我们深究这两个故事的本质,尤其是后一个故事的,我们就会从中发现人性中的那些负面部分。恐怕连最正面的国人也不得不承认,卧薪尝胆故事的内核是复仇,它所赞美的是恨而不是爱。
  在这个世界上,爱比恨有市场,但恨比爱有力量。

  灭秦亡吴的力量源于什么,你以为是爱吗?错了,是恨!
  明治维新的力量源于什么,你以为是爱吗?错了,是恨!
  八年抗战的力量源于什么,你以为是爱吗?错了,是恨!
  在二战时,爱只能让美国人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恨才让他们投入了反法西斯战争。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事实,这就是人性!

  实话实说,爱是有限的、易碎的、很难传染的,而恨是无穷的、坚固的、极易蔓延的。爱一个人,你顶多爱他三五年;而恨一个人,你无法不恨他一辈子。爱会让人变得软弱,恨则能使人坚强无比。对比一下甘地和希特勒的政治实践吧,难道你会相信爱比恨更有力量?
  所有的复仇都源于恨,勾践复仇源于受辱之恨,基督山伯爵复仇源于背叛之恨,希刺克厉夫复仇源于出身之恨。其中,希刺克厉夫之恨是最普遍的恨,也是最永恒的恨。
  希刺克厉夫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的男主人公,他是一个吉普赛弃儿,因被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收养而生活在一个英格兰农场主家庭。由于出身无名且卑贱,希刺克厉夫永远得不到世俗社会的认同、温暖和爱。可是卑贱的希刺克厉夫爱上了老农场主的女儿凯瑟琳,凯瑟琳也非常爱希刺克厉夫,不过,他们俩永远无法结合,凯瑟琳说,“嫁给希刺克厉夫就会降低我的身份”。为了爱,也为了恨,希刺克厉夫远走他乡,赌命拼搏。后来,希刺克厉夫发了财,他以“绅士”的身份衣锦还乡。那时凯瑟琳已为人妻,她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没有减弱反尔更强。可是,她的老公、她的家仆以及当地其他人都不觉得应该尊敬已经发了财的希刺克厉夫。在大家看来,希刺克厉不过是一个鸠占鹊巢的冒牌绅士,无论他穿着何种名牌,打理得如何光鲜,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希刺克厉夫——是一个吉普赛野种,过去是,现在是,永远都是!希刺克厉夫被彻底激怒了:天亦不公,我亦无情!上帝啊,你让我遭受这永恒的苦难,我将会以五倍、十倍、百倍的苦难回报于你,我要让你的那些宠儿们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为悲惨的人!希刺克厉夫开始了他的报复行动:他勾引凯瑟琳的小姑子,然后将她无情地抛弃;他谋夺呼啸山庄的财产,令老主人之子也是最瞧不起他的辛德雷沦为酒鬼兼赌徒;他还将辛德雷的独子培养成一个毫无教养的野孩子,以公开嘲讽那“天生高贵”的世俗信条。希刺克厉夫之恨无情而持久,那是一种“我们,整个人类”和“你们,永存的势力”之间的恒久对峙。

  希刺克厉夫之恨源于上帝的诅咒。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很容易因无法改变自身之贫贱而感觉遭到了上帝的诅咒。中国人是一个喜感民族,日本人则是一个悲感民族。在日本人身上,有一种隐藏极深又无法掩饰的希刺克厉夫之恨。只要我们了解并感受一下他们的处境,我们就能清晰读懂他们的心声。
  上帝啊,几千年了,你把我们抛弃在这贫瘠多灾的土地上!没有人同情我们,更没有人拯救我们,那些天生好命的民族觉得我们就该在这片孤岛之上安贫乐道。在历史上,我们曾做过两次改变命运的尝试,可是都失败了,中国人把我们打回了海岛,让我们永世无法登陆!
  后来我们学乖了,我们关起了国门,我们不再向任何人挑战。可是你,你让那些狂妄自大的白种人欺负我们,我们被逼得退无可退,我们凭借坚持不懈的奋斗赢回了国权再造了日本!然而,我们仍然遭受白种人排挤,他们不是想利用我们,就是想压榨我们。日清战争(甲午战争),那是我们打赢的,我们花的钱,我们死的人,我们谈的判……我们两个黄种人国家拼死搏杀,到头来居然全便宜了那帮白种人!

  难道这就是你的秩序,难道这就是你的天道?
  也许……
  不错,这就是你的秩序,这就是你的天道!没有善恶,只有强弱;没有公平,只有强弱;没有真理,只有强弱!什么“和平外交”,什么“道德信义”,什么“耶稣圣经”,全他妈是假的,那些强者可以以“和平”、“道义”、“圣经”之名哄骗弱者,说他们是多么地爱好和平、多么地正人君子、多么地慷慨无私,可那伪善面具的背后是什么呢?是强凌弱,是众暴寡,是私吞公!
  在这个世界上,人只分两种,决定别人命运的和被别人决定命运的。我们,日本人,大和民族,要做而且只能做前一种。不过,我们会和白种人一样带上那伪善的面具,把自己打扮成“和平的爱好者”、“道义的坚守者”和“福音的传播者”,易言之,你的使徒。
  俄国人,我们会把对你们的恨深埋于心底,就像勾践卧薪尝胆那样。俄国人,你们都已经拥有那么广袤的土地了,随便经营一下都能解决你们的问题,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跑到远东跟我们这些小门小户抢地盘呢?俄国人,不是我们要向你们开战,是你们断了我们的生路!
  4.准备着,全面准备着
  战争是一门生意,备战是一项工程。1900年前后,全世界没有几个人会相信日本能够打败俄国。为了变不可能为可能,日本人进行了从内政到外交、从个体到组织、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战争准备。
  通过《马关条约》,明治政府获得了折合3.6亿日元的战争赔款,它将这笔巨款的85%投入到了军队建设,尤其是海军建设。此举有如一个赌徒将赢得的赌资做为新的赌注再押注到新的赌局,当然,你也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商人将赚得的资本作为新的投资再投入到新的生意。其实,经商和赌博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貌似以小搏大实则庄家通吃。整个资本主义亦无外乎一场赌局,它奖励投机,煽动疯狂,制造传奇,它能诱使最保守的人群做出最激进的决定。这一制度能够带来巨大繁荣,但绝不会实现共同富裕,它繁荣的机制就是扩大贫富差距。在一个贫富日趋两极的世界,只有仨瓜俩枣几乎等同于一无所有,倒不如索性押上全部身家,搏他一回。

  增强军力,硬件先行。对于陆军而言,硬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兴修铁路和更新武器;对于海军而言,硬件建设的主要任务则是添置新型战舰。明治政府对军队建设从不含糊,它把马关赔款和庚子赔款几乎全拨给了军队,还通过增加税收和节省开支的办法为军队筹钱,但这远跟不上军队的烧钱速度,怎么办?
  答案是融资。
  在20世纪初,全球金融资本主要掌握在英法两国手中。法国是俄国的盟邦,曾与俄国一道干涉日本“还辽”,是日本人所憎恨的对象,因此日本要想获取融资只能求助于英国。
  对于英国人而言,俄国似乎是一个天然的敌人,俄国在远东的扩张更是威胁到了他们的远东利益。但与日本人不同,英国人不是那种生性好赌的鲁莽民族,大英帝国的外交传统是在大国之间搞平衡,它一般只对小国和弱国开战。英国人的远东策略是煽动日本对抗俄国,这样就可以同时削弱两个竞争对手,还能顺道发一笔战争横财。于是,英国在1902年1月30日与日本在伦敦签署了《英日同盟》。

  英国人有英国人的小小九,日本人也有日本人的生意经。对于日本人而言,《英日同盟》的签署无论如何都是一项重大外交胜利,要知道,大英帝国可是从来不跟任何国家结盟的。更重要的是,《英日同盟》不只是一本外表光鲜的外交文书,更是一张货真价实的战争合同。自与英国结盟后,明治政府从伦敦金融中心募集到了海量资本,在对俄开战后,它所发行的战争债权更是在伦敦金融市场大卖。

  在开战前,明治政府不仅对外融资,而且对内融资。甲午战争后,日本民众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除幸德秋水等极左翼人士外,大部分日本人认同甚至可以说是热爱战争。截止到开战前,明治政府共募集到6.7亿日元内债、8亿日元外债、3.2亿日元新税,合计近18亿日元,是马关赔款的5倍!
  对于日本而言,与英国结盟的另一大好处是能在战时孤立俄国。根据《英日同盟》,在日本对俄国作战时,英国将会保持中立,而一旦其他国家军援俄国,英国就将协助日本作战。显然,这个“其他国家”指的是法国,《英日同盟》排除了法国参战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英国在全球拥有广泛的殖民地且控制了国际航道,这就使俄国很难从其他国家获得军事补给。
  除英国以外,日本还取得了美国的支持,美国表示只要法德援助俄国它就援助日本。在开战之后,明治政府派遣金子竖太郎赴美游说,此人曾就读于哈佛大学,与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大学同学。这位很懂美国人的外交官成功地运用美式说辞争取到了美国舆论,他说:“日俄开战,日本无论如何也没有取胜的希望,就是日本人也没有人认为这次战争会赢得胜利。不过日本如果退让一步,俄国就会紧逼一步,他们是贪得无厌的。日本决心拿起武器,即使被灭亡也在所不惜。只要在世界史上写下这么一页我们就感到满足:‘过去在亚洲,有个称为‘日本’的国家,因为反抗残暴的俄国的野蛮扩张,经过勇敢的战斗灭亡了。’”

  在正式作战前,日本不但成功地孤立了俄国,而且成功地孤立了沙皇。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人深刻地了解到:要想战胜一个数十倍于你的敌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敌人从内部瓦解,而谍报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手段。
  执行对俄谍报任务的是明石元二郎,这是一个貌不扬且不修边幅的古怪特工。怪人一般都有几分才学,这很好理解,一个人在了却社交烦扰后很容易专心学业。明石具有两种常人不具备的本领,其一他精通七门外语,其二他洞悉深层人性,前者使其能与他人的嘴对话,后者使其能与他人的心交流。在谈话时,与他人闲聊可以滔滔不绝,但使他人行动必须一剑封喉。自古以来,说人之法都只被很少人掌握,因为大部分人热衷于表现而忽视了观察。

  瓦解帝俄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若无足够经费以为支持断难取得成功。在这一点上明治政府十分慷慨,它给明石元二郎划拨了100万日元的谍报经费,而且明言不问支出之明细。在当时,100万日元可是一笔天文巨款,要知道,当时一个县知事的月薪也就100多日元。
  古语云,有钱能使鬼推磨;今人言,有钱能使磨推鬼。在资本主义时代,金钱几乎可以购买到所有东西,包括贞洁、忠诚和良知。凭借那100万日元,明石元二郎收买了帝俄的军官、革命派和民族分裂分子,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是列宁。明石在帝俄成功建立起了谍报网,他广泛地鼓动罢工,策动兵变,煽动独立,把沙皇的后院搞得是天翻地覆。
  在开战之前,不仅日本官方动员起来了,日本民间也动员起来了,尤其是极右翼势力,例如黑龙会。黑龙会的前身是笔者前文中曾提到过的玄洋社,到20世纪初,内田良平取代头山满成为玄洋社老大。1901年初,内田良平将玄洋社改名为“黑龙会”,鼓励其会众“到黑龙江去”。黑龙会广泛招募激进愤青和爱国**,把他们派往朝鲜半岛、东北三省和俄国西部,以建立人脉、收集情报和策动破坏。事实上,就连明石元二郎的谍报网都是由黑龙会协助建立的。黑龙会不但将所获情报分享给政府,还有技巧地泄露给媒体,以引导国内舆论。与今天的中国愤青不同,当时的日本愤青不跟本国政府穷抬杠,他们把政府视为实现梦想的工具而非障碍,选择与政府合作而非对抗。

  到日俄开战前,日本社会基本上实现了举国一致,然而就是这样它仍然无法与帝俄相提并论,日本电影《二百三高地》曾这样描述两国的差距:
  战前,“日本全年财政收入是2.5亿日元,而俄国是20亿日元!日本常备军有20万,而俄国有300万!旅顺,既是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也是控制满洲全境铁路和兵站的基地。旅顺可称得上是‘世界第一要塞’,它是帝俄花了七年时间、投入1500万卢布修筑的,全基地共有646门大炮,52所堡垒,42000名守军。此外,俄国还拥有当时日本所没有的最先进机枪和便携式手雷,这两种武器可以在一瞬间让数十名突击队员命丧黄泉。”

  实力如此悬殊,难道日本人真的会疯狂到对俄开战吗?
  5.日俄大战
  1904年2月8日晚,日本联合舰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地驶入旅顺港。彼时,旅顺港内欢歌笑语灯火通明,俄国太平洋舰队官兵正在与他们的司令纵情狂欢。望着眼前的一切,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对部下面无表情地说了三个字:击沉它。霎时间,火光四起,炮声隆隆。当夜,俄国太平洋舰队未经交战便损失了一艘重型巡洋舰和两艘战列舰。就这样,日俄战争被一次有预谋的偷袭引爆了。

  偷袭,又是偷袭!
  作为中国人,我们很容易发出上述感慨并因之而产生出一种道德优越感,内心潜台词是:小日本就是个下流坯,打仗都打得那么鬼鬼祟祟!
  对于偷袭旅顺港,日本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孙子兵法不都说嘛——兵者,诡道也。更何况,日本人不觉得俄国人会不知道他们将进攻旅顺港,早在2月6日他们就向俄国人宣布两国正式断绝国交而且大张旗鼓地从满洲撤侨,接下来将发生什么难道俄国人会不清楚?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俄国军人居然不去积极备战而是笙歌燕舞,到底是谁在道德上有亏呢?基于上述逻辑,日本人使用“奇袭”一词来定义旅顺军事行动,真是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啊。

  日军屡屡偷袭的深层原因是他们所要对付的敌人太过强大,在日俄开战前,俄军控制了东北亚陆地和黄海海域,日军要想登陆就必须夺得制海权,也就必须降服住俄国太平洋舰队。当然,日军可以选择先宣战再攻击,可那样做的结果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照这个打法只会是拼光所有。在日本人看来,俄国人本来就不讲道德,跟一个不讲道德的民族讲什么道德啊!
  2月9日,日本联合舰队瓜生支队在朝鲜仁川海域攻击那里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分舰队,最终迫使“瓦良格号”和“高丽人号”两艘俄舰自炸沉没。就这样,日军取得了黄海制海权,这就为陆军登陆铺平了道路。
  显然,俄军被日军打了一记闷棍,沙皇尼古拉二世得知消息后怒不可遏,当即对日宣战。日本方面也不客气,52岁的明治天皇接受了36岁的尼古拉二世的战书,于同日对俄宣战。
  紧接着,日本陆军第一军从朝鲜仁川登陆,然后沿汉城、平壤一线迅速挺进到鸭绿江,将屯驻在那里的俄军打压到中国境内。日军在兵力上占有着压倒性优势,他们乘胜追击,与俄军在今辽宁省的九连城和摩天岭展开了激战。
  尽管日本联合舰队成功偷袭了旅顺港,但并没有给俄国太平洋舰队造成致命打击。开战之后,俄国太平洋舰队曾试图冲出旅顺港以夺回制海权。日本联合舰队肩负着确保陆地作战和后勤补给的使命,它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阻止俄太平洋舰队冲出旅顺港。为达成这一使命,日本联合舰队在旅顺港进行了三次闭塞作战而且广泛布置水雷。所谓“闭塞作战”,就是把一些废弃的商船开到旅顺港出入口炸沉,以阻塞俄太平洋舰队外出之航道。这个办法之所以被提出且付诸实施,是因为旅顺港在地理上酷似胡泊,其对外航道极为狭窄。闭塞作战这个点子听上去不错,但实施起来最终失败了,原因是闭塞点在俄舰射程之内,大部分商船尚未开至闭塞点就被击沉了。不过,这些尝试对日军仍是有意义的,它在很长的时间里牵制住了俄国太平洋舰队,也就为第二、第三军在辽东的登陆和补给提供了保障。

  早在开战之前,明治政府就在东京组建了大本营,大本营任命大山岩为满洲军总司令、东乡平八郎为联合舰队总司令。根据事先部属,海军要协助陆军在朝鲜和辽东登陆,陆军被划分为四个军团,第一军自仁川登陆向鸭绿江方向进发,之后攻取九连城、摩天岭,以直扑辽阳城;第二军自辽东登陆,其中一支攻取南山、金州、大连,以直逼旅顺港,另一支沿得利寺、盖平、大石桥直扑辽阳城,以切断旅顺俄军与辽阳俄军之间的联系;而后,第二军之旅顺分支将攻袭旅顺的任务交予第三军;第三军则在夺取旅顺后与第四军一道北上与第一军及第二军会师,届时,四个军团一起与俄国陆军在奉天(今之沈阳)展开大决战。

  在实战中,日军基本按大本营之部属行动,进程也基本如大本营之事先预料,不过也有两个例外,一是辽阳、沙河会战,一是旅顺攻围战。
  8月下旬,日本陆军的第一军、第二军和第四军会师于辽阳,他们对辽阳俄军发起攻击。这是一场极其艰难的攻守战,日俄两军是死拼硬杀,伤亡惨重,其中俄军的阵亡高达2万,日军的就更是超过了5.5万,难怪日本人将辽阳之胜称为“辛胜”。9月4日,日军进驻了辽阳城,之后兵分两路,一路进攻西北的黑沟台,另一路进攻东北的沙河。对于俄军而言,黑沟台离奉天较远,而沙河是通向奉天的最后一站,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将日军阻击在沙河。于是,日俄双方投入了更多兵力,进行了更为惨烈的攻防战,沙河会战长期胶着无果。

  让我们回到旅顺战场。且说,第三军在乃木希典率领下于7月30日向旅顺要塞挺近,大本营之所以挑选乃木攻打旅顺,是因为乃木曾在甲午战争时攻下过旅顺。为表必克旅顺之决心,乃木将其长子胜典、次子保典都带上了战场,出发时还带上了三口棺材。
  面对日军大兵压境,旅顺俄军一方面要求陆军加强要塞防御,一方面要求海军杀出重围。8月10日,俄国太平洋舰队突然冲出旅顺港,意图驶向海参崴,日本联合舰队则迅速出击予以拦截,双方在黄海之上展开了大海战,两军都出现了一定伤亡,俄舰最终不敌日舰折返旅顺港。又四天后(8月14日),俄国海参崴分舰队南下,试图接应旅顺港分舰队,而当它驶抵朝鲜东南侧蔚山海域时与日本联合舰队遭遇,双方展开了激烈交火,俄舰终因寡不敌众除一艘自沉外其余折返海参崴。

  此役后,海战告一段落,而陆战进入高『潮』。
  在旅顺战场,乃木希典布置第三军像铺地毯似的向俄军要塞压了过去,俄军则在自西而东的二〇三高地、松树山、二龙山、盘龟山、东鸡冠山、白银山等要塞上严阵以待。一时间,旅顺地区集结了十万陆军,日俄双方各占一半。除兵士以外,日俄两军还都把最先进的武器拉到了战场之上,日军拉来了原位于东京和大阪的18门28寸榴弹炮,此炮光是一枚炮弹就重达300公斤,俄军更是把重型机枪和便携手榴弹配置到了每一座要塞。这注定是一场血流成河的战争,是一场两个国家、两大民族、两批青年的癫狂对决。

  8月19日,乃木希典下达攻城命令,第一次总攻开始了。在这次攻击中,日军出动兵力高达5万,俄军出动兵力也达到了3.4万,双方在二〇三高地、二龙山和东鸡冠山等要塞展开激烈争夺,日军在阵亡五千负伤一万后再难为继,败下阵来。一役居然就折损了近三分之一战力(死伤合计),这大大出乎了乃木希典、东京大本营以及全体国民的预料。
  在这个当口,从欧洲又传来了一个天大消息: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在组建波罗的海舰队,将于不久后驰赴远东以增援困于旅顺港的太平洋舰队。这一消息令日本上下极度恐慌,原来,在4到6月间,俄国海参崴分舰队曾经抵近过对马海峡,还击沉了多艘日本运输船,甚至一度出现于东京湾,把当地的居民吓了个半死。对于大本营而言,要想稳住民心并保持民众对战争的支持,就必须让海军阻止住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旅顺太平洋舰队和海参崴分舰队会合,而要达成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首先摧毁旅顺港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也就因之需要第三军在陆地战场上予以配合。

  在海军和大本营的压力下,乃木希典被迫于10月26日向旅顺俄军发起第二次总攻,作战代号为“决死の肉弹战”。乃木之所以未战先言“死”,是因为第三军不但没有俄军那样的马克沁机枪和便携手榴弹,而且缺乏最起码的弹药补给,上阵几乎等同于自杀。可是没有办法,有道是民意不可忤君命不可违,第三军最终还是向俄军发起了自杀式冲锋。乃木希典将本次总攻的重点放在了日俄对峙线的东侧,主要进攻松树山、二龙山、盘龟山和东鸡冠山,终在阵亡一千一负伤两千七后败下阵来。这样的战果令大本营的决策者们恼火异常,要知道,波罗的海舰队已于10月15日正式从芬兰湾起航向远东进发了。

  联合舰队官兵的情绪开始躁动,他们指责乃木希典指挥不利,强烈要求第三军放弃全面夺取旅顺要塞的作战计划,改而全力进攻日俄对峙线西侧的二〇三高地。提出这一作战方案的是海军参谋少佐秋山真之,他认为,日本当时最急的敌人不是旅顺要塞内的俄国陆军,而是旅顺港口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一旦摧毁了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就成了孤魂野鬼,也就不足为虑了。那么,日军要怎么样消灭俄国太平洋舰队呢?秋山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夺取日俄对峙线西侧的二〇三高地,因为那里是整个旅顺防卫体系的制高点,其视野及炮程可以覆盖整个旅顺市和旅顺港。由于旅顺要塞的火炮射程远且火力强,因此只要俄国太平洋舰队龟缩在旅顺港内,日本联合舰队就拿它毫无办法。可若是他们夺得了二〇三高地,他们便可以陆地为基摧毁港内俄太平洋舰队,就如同1895年他们在威海卫陆基摧毁清北洋舰队。

  秋山真之的这一作战方案最终为大本营所采纳,大本营责令第三军务必以全军之力尽速拿下二〇三高地。乃木希典对秋山方案十分不以为然,这就惹怒了海军和大本营,有人提议,干脆解除掉乃木希典对第三军的指挥权。显然,第三军的指挥权已经成为左右战局的关键。
  挺乃木,还是弃乃木,这是一个问题。在这个紧要问题上,明治天皇做出了最终裁决,他说乃木之长子胜典在参加第二军作战时阵亡了,而一旦我们下达换帅令乃木也必将自杀,如此安排有伤士气恐寒人心,不妥。
  最后,大本营就第三军指挥权问题达成妥协,具体方案如下:乃木希典仍然担任第三军司令,也仍指挥对东侧要塞的作战,与此同时,任命儿玉源太郎为二〇三高地之攻坚总指挥,乃木务必全力配合儿玉。
  儿玉是陆军的总参谋长,此前曾多次催促乃木与敌决战。与乃木相比,儿玉更加聪明,但也更加冷酷。儿玉到任后马上调整榴弹炮的位置,集中对准二〇三高地。儿玉从各师团中抽调出3000多人,组成了六个营编制的敢死队,他在战前还进行了一场士气大动员。11月下旬的旅顺天寒地冻,3000多名敢死队员在寒风中整齐地列队,每名队员的头上都绑着白布条,身上斜挎着“X”型白布条,高台之上,乃木希典拖着沉重的病体扯着沙哑的嗓子伤感而坚定地训话,所有兵士都摆出一副“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架势。儿玉为这支敢死队设计了“舟波式攻击”冲锋法,也就是每隔十五分钟向高地发起一次冲锋,禁止任何队员后撤。换句话说,儿玉企图用持续地重炮攻击和持续的自杀式冲锋将二〇三高地的俄军炸晕拖垮。11月26日,乃木希典下令向俄军发动第三次总攻,次日则全力主攻二〇三高地,日军曾一度拿下该高地,但因缺乏后援又被俄军夺了回去。12月5日,在儿玉源太郎的指挥下,第三军的敢死队再次向二〇三高地发起总攻。这一次,儿玉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定要拿下该高地,他对所有后退者杀无赦。只见,日军一批批冲上去,一批批倒下去,一批批又冲上去,一批批又倒下去,眨眼之间,尸横遍野。这一可怖景象惊呆了二〇三高地俄军,望着那一批批倒下去的日军,俄军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末日。最终,日军以阵亡五千负伤一万二的代价拿下了二〇三高地,而俄国守军也战斗至最后一兵一卒。

  夺取二〇三高地后,日本陆军联合海军迅速集结重型榴弹炮轰击旅顺港内俄太平洋舰队。只见,顷刻之间,旅顺港内炸声四起、硝烟弥漫,火舌吞没了俄国海军在远东的一切家当。此后,第三军又在一个月内连续攻下了其他要塞,12月18日下东鸡冠山,28日下二龙山,31日下松树山,次年1月1日望台俄军不战而降,2日双方签署投降协议,旅顺口易主了。
  我们把视线拉回北部战场。话说,日本陆军之第一、第二、第四军自1904年10月初与俄军对峙于奉天以南的黑沟台与沙河一线,到1905年1月底时,黑沟台已经被日军攻克并成功守住,俄军地盘就只剩下沙河和奉天了。到2月下旬,第三军已从旅顺驰赴至前线,准备从西边包围奉天,与此同时,鸭绿江守军也从摩天岭赶至前线,准备从东边包围奉天。就这样,日本陆军的5个军、25万人、1082门大炮以及200挺机枪在奉天战场集结完毕。到这个时候,俄国陆军也已退无可退,其在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的总指挥下集结起左、中、右3个野战集团军、33万人、1266门火炮以及56挺机枪。想象一下,近六十万年轻人,操持现代化武器,在第三国土地上,进行一场争夺生存空间的命运对决,这是一幅多么壮阔、讽刺而又残酷的历史画卷啊!

  在奉天城外,日军已经拉起对俄军东南西三向的包围圈,双方在包围圈的两侧激烈对峙。到3月初,日俄两军已经十分贴近,双方甚至一度爆发白刃战。及至3月中旬,东西两线之第三军与鸭绿江军开始收紧包围圈,并形成切断俄军北撤后路之态势。为了防止日军收死口袋,俄军只好选择撤退,先是撤离了沙河,然后放弃了奉天,最终逃向铁岭方向。此时,日军也已到达战力之临界点,全军疲惫不堪且弹药不足,再无余力追击俄军了。于是,日俄两军沿四平街一线对峙起来,双方分别占领“南满”和“北满”,陆上战局就此定格。

  战争打到了这个份上,胜负已然分明,只是沙皇尼古拉二世雄心不死,他觉得自己还有最后一笔筹码——波罗的海舰队。1905年3月30日,波罗的海舰队驶抵印度洋,接下来,它将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然后一路北上杀向交战海域。
  波罗的海舰队由7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组成,舰船官兵合计1.2万人,其总司令是沙皇极为信赖的罗杰斯特文斯基。
  当时,最关心波罗的海舰队的恐怕不是俄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人的心情极为矛盾,他们一方面担心敌舰到来,一方面又盼望战争结束,最后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东乡平八郎身上。
  东乡平八郎自知责任重大,但他不想冒进蛮干。有参谋提出,联合舰队应主动迎击敌舰,以决战于国海之外。东乡断然拒绝了这一构想,他认为,呆在日本海等待敌舰是最佳方案,因为这样既可以靠近后勤补给,又可以抓紧时间演习。在东乡看来,俄军已经失去了旅顺港,为了寻求休整和补给,波罗的海舰队必定急于驶向海参崴军港。而通海参崴的航路只有三条,第一条是日韩之间的对马海峡,第二条是本州岛与北海道之间的津轻海峡,第三条是北海道与库页岛之间的宗谷海峡。东乡大胆断定,波罗的海舰队必定会舍弃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而选择通向海参崴最近的航路——对马海峡。因此,联合舰队虽应在九州岛之东西两侧均部署侦查船,但务必将舰队主力押宝于九州岛东侧之对马海峡。

  根据日军测算,波罗的海舰队将于5月20日驶抵对马海峡,这也就意味着东乡平八郎有充足的备战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东乡命令联合舰队返国检修及补给,同时,他亲自参与并监督全军进行实弹演习,所消耗之弹药竟占到当时库存的一半。东乡之所以如此重视实弹演习是有原因的:在偷袭旅顺港时,联合舰队总共发射了十六枚鱼雷,结果只命中了三枚!要知道,当时日军是在夜间而且是在港内有预谋地精确偷袭,而这次对阵波罗的海舰队是在公海之上面对运动目标而且时间不确定,如果射击的精度不高,那将很难全歼波罗的海舰队。通过近四个月的休整,东乡平八郎成功提升了日本海军的士气和技战术,他坚定而平静地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1905年5月27日,凌晨2时28分,日军侦查船“信浓丸”发现对马海峡南口150里处突然出现了冒着滚滚黑烟的一队舰船,他们断定那就是他们苦苦搜寻的波罗的海舰队,于是把消息迅速通报给海军司令部。东乡平八郎接到消息后立刻指挥全舰出动,他准备与波罗的海舰队会战于冲绳海域。13时39分,联合舰队远远望见了波罗的海舰队,55分时,东乡在旗舰“三笠号”上升起了Z字旗,旗语“皇国兴废,在此一战,诸位尤须奋发努力!”

  此时,两军舰队已十分接近,航向则正好相反,联合舰队在波罗的海舰队的前方。这是一幅壮观的海战场景,日本旗舰三笠号船头傲立着一个巨型金黄色菊花标,象征着日本帝国的权威,它正在迎风破浪地朝敌舰推进。突然,日本联合舰队改变了固有航向,在波罗的海舰队前完成了一次U型大转弯,在俄舰必经方向上一字排开,形成了一个“T”字型阵列:联合舰队就是那一横,波罗的海舰队则是那一竖。这次“敌前大转向”十分冒险,因为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十五分钟,此间日舰要经受俄舰炮击却无法对敌还击。东乡此举有违海战理论,是十分危险的自杀式战法。沉稳的东乡之所以如此疯狂,是因为他的目标不是打沉几艘俄舰,而是将其全歼,非此法无以达成目标。在大转向的过程中,波罗的海舰队不断炮击联合舰队,东乡所在的旗舰“三笠号”更是首当其冲。然而奇怪的是,直到最后一艘日舰完成了转向,东乡仍然不准日舰开火,他在等待俄舰抵近到最佳射程,他的大腿还因此被俄舰炮弹所击伤。日舰上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东乡的命令,东乡则在注视着俄舰由远而近,他在心里做着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开炮!

  一时间,火光冲天,万炮齐鸣。眨眼间,俄军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被炸成了燃烧的废船,接下来,“奥斯拉比亚号”、“亚历山大三世号”也遭受了同样命运,波罗的海舰队陷入一片混乱,有多支俄舰意欲出逃,结果除“绿宝石号”逃脱外,其他俄舰都被事先布置的日舰所击沉或俘获。
  在东乡司令的指挥下,日本联合舰队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胜利,其仅以损失3艘鱼雷艇、阵亡117人、负伤587人的代价就击沉了俄舰19艘、俘获5艘、击毙俄军4830人、俘虏5917人,包括波罗的海舰队总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这一战绩远远超过了伊东祐亨于1894年指挥的对阵北洋水师的大东沟海战,难怪日本人在战后将东乡平八郎奉为“海军军神”,更是在街上遇见东乡时都主动行鞠躬礼。
  对马海战是日俄战争的最后一场大战,经此一役,俄方输掉了所有战争筹码,日方提议道——咱们谈判吧。
喜欢北冥巨鲲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北冥巨鲲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