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35到74岁:他拍了一辈子火车,在车厢中记录中国的时代变迁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17-08-26 23:39 已读 1205 次 3 赞  

hgao的个人频道

王福春常说自己是“离人最近”的摄影师。

他将车厢视为一个“微缩的小社会”。39年了,他搭乘火车来往于神州大地,穿梭于列车车厢之间。旅途生活、人生百态,被定格在他的作品里,历久弥新。

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王福春的镜头,再次登上90年代的绿皮火车,去看看那些“火车上的中国人”。

“火车上的中国人”是王福春最负盛名的纪实摄影系列作品,也是他坚持拍摄最久的主题之一。

1977年,在哈尔滨铁路局三棵树车辆段做工会宣传干事的王福春,因一个给劳模拍宣传照的机会,偶然拿起了一台双镜头的海鸥相机,自此踏上摄影之路。1978年起,作为铁路职工的他开始拍摄铁路。

摄影师王福春

“我是铁路职工,坐火车不花钱,随便坐。到后来有一张免票更是让我跑遍全国。我利用坐车机会看到很多车上的故事,也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就都拍下来了。”

久而久之,王福春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可以勾勒出一条铁路发展、时代变迁的历史脉络。于是,这个专题他坚持拍摄了近40年。他见证了蒸汽火车(the steam locomotives)、绿皮火车(the green diesel units)的退场,也见到了动车组(the electric bullet trains)的启程、迭代与提速。

如今,74岁高龄的他仍抓住每一次外出参展、讲学、参加活动的机会乘火车、拍故事。

2001年,《火车上的中国人》首次结集出版。据王福春回忆,至今共出版过5个版本,其中包括一个英文版本。

今年8月出的新版,绿色封皮,像极了80、90年代的绿皮火车,王福春很喜欢这样的安排。

《火车上的中国人》

作者:王福春

版本: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8月

The 1990s was a decade with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country experienced great changes thanks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It was also the period when Wang’s works became mature, exhibiting aesthetic and historical value.

上世纪9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东风,我国经历了(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飞快变革的十年。这个阶段亦是王福春认为火车上的故事最多、其作品最成熟的阶段。他的摄影逐渐兼备了美学与史料价值。

翻开摄影集《火车上的中国人》,90年代的时代特征跃然于影像间:

绿皮火车还未实行对号入座,提着大包小包的乘客争先恐后地往火车里挤,为了求快有的便爬窗进入。

1994年 哈尔滨站

1995年 兰州站

一位上车后无座的乘客甚至躺在了硬座的椅背上,为保持平衡,用手紧抓着行李架。

1995年 武汉-长沙

那时,商人用起了大哥大。

1994年 沈阳-大连

时髦女人烫了发、穿着印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头像的T恤。

1998年 哈尔滨-吉林

软卧车厢的一张小桌上,一只馋嘴的宠物狗直勾勾地盯着眼前吃泡面的小姑娘。90年代,宠物尚能被带上火车、与主人待在一块儿,而如今,这样的场景再也见不到了。

1995 齐齐哈尔-北京

影像是黑白的,人情是彩色的。

王福春一生最崇拜作家,“高尔基曾说,文学即人学。我觉得摄影也是一样的。”在王福春的作品里,火车上的乘客们相遇、离别、吃饭、睡觉,阅读、打牌,独处、交谈。真实的生活场景、生动的人物表情,人生的酸甜苦辣咸都被复刻在那一瞬间,而他也认为,只有五味俱全了,人生才能圆满。

The carriages in the 1990s could be crowded, muggy and smelly, ye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assengers neutralized the bitterness.

90年代的卧铺车厢拥挤、闷热,散发着汗臭味,但人们之间的互动中和了这种苦闷。

绿皮车厢里,人们对面而坐。为了打发漫长的时间,他们聊天、打牌、分享烟和酒、逗逗邻座的小朋友。

1994 北京-沈阳

1996 广州-成都

1999年的一节卧铺车厢里,乘客们一字排开、集体做广播体操活动筋骨。

1999 北京-乌鲁木齐

上世纪末,火车成为“流动中国”的标志之一。中国人大多乘过绿皮火车,对那段经历有着充分的共鸣。加上了“回忆滤镜”,那些看似痛苦、煎熬的时刻,也因相互间的人情味儿而弥漫着幸福感。

A young woman looks deep into her lover’s eyes as they hold together in a narrow bed, sharing one blanket, in a sleeping carriage of a train from Guangzhou to Chengdu.

一辆由广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一位年轻姑娘深情注视着他的恋人。他们合盖着一床毛毯,窝在卧铺车厢狭窄的小床上。

热恋中的人们,一个眼神就足以动人。

1996 广州-成都

“幽默摄影”是王福春经常提起的概念,有趣也是他取景的一条重要标准。

他说:“(我搞摄影)之前是搞美术、搞宣传。我最喜欢漫画,把它融入到摄影作品里。我拍的全是故事,有情节、或者好玩儿的。”

有看不见人的车厢:

1996 北京-呼和浩特

有集体在化妆的:

1996 广州-成都

有秀婚纱照的:

1998 哈尔滨-齐齐哈尔

也有缩脑袋搞怪的:

1995 西宁-格尔木

初次见到王福春的人,往往会惊讶于他的热情、活力,丝毫看不出眼前这位摄影师已经年过古稀。

幼年失去父母或许曾为他的人生抹上一层灰色,但在铁路工作的哥哥嫂子悉心抚养他成人,“逼”着他考铁路司机学校,为他今后的成就奠定下最初的基础,也从此结下了他与铁路的不解缘分。

实际上,王福春早年也拍过东北“雪乡”和东北虎,都收获了很多名气,但后来都舍掉了。

他说:

“这个世界太大了,不可能都属于你。我就觉得属于你的,你把它抓住,不放,耕种好,丰收了,就赢了。”

“人这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我选对了。”

原因之一,能把兴趣做成事业。为了专心拍摄火车上的中国人,王福春多次拒绝提干,还提前了五年退休。

“我觉得我不退下来,有些耽误我拍照片。那时候已经什么都不想了,就是退下来就解放,解放以后我就可以拍自己的照片。”

原因之二,成为独一无二的历史记录者。“没成想铁路发展那么快,把我给成全了。”

“我的影像,不是拍得很好的,但是今天看来不好都成好了。它已经成为不可复制的历史了,而且通过这些图像可以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变化。作为一个摄影师,我很幸运在这里面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1995年 武昌-南宁 小朋友站着睡着了

1996年 广州-成都 卧铺车厢里拉二胡的姑娘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30 银元!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