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史前文明天空中的超新星
送交者: APQ[★品衔R6★] 于 2017-03-22 9:55 已读 3556 次 2 赞  

APQ的个人频道

中国史前文明天空中的超新星——陕北神木石峁大型城址探访记





  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北墩台南壁立面图

 

  2011年至2012年期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位于陕北的神木县发现了一座4000年前的古城——石峁遗址。这座古城以其超过400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一举刷新中国史前城址的纪录。不仅如此,其完备的防御体系、独特的石砌建筑结构、关键的地理位置、扑朔迷离的文化内涵和地位,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考古界的目光。

 

  这座史前古城的独到之处在哪里?所进行的考古工作和研究有何特色?带着这些疑问,由本报牵头、多家中央媒体组成的记者团来到陕北的黄土高原,近距离目睹了这座宏伟古城的容颜,并切身体会到了考古人的辛勤与智慧。

 

  墙缝里抠出来的“玉器之城”



 

  石峁遗址无疑是近几年来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新发现之一,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石峁被学术界逐渐发现和认识的历程却长达八十余年,其中曲折的经过令人感叹。

 

  早在上世纪初,西方的一些中国古物收藏家之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闻:在陕北榆林,能收到很多中国古代玉器。1929年,时任科隆远东美术馆代表的美籍德国人萨尔蒙尼(A. Salmony)曾在北京征集到陕西榆林府的农民出售的牙璋等玉器42件,其中最大的一件——长53.4厘米的墨玉质 “刀形端刃器”即经萨氏之手,为德国科隆远东美术馆收藏,但这些玉器的具体出土地点和年代一直是一个谜。

 

  直到1976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戴应新先生根据神木县高家堡公社提供的线索调查了石峁遗址,并于同年9月进行复查,征集到一批极具特色的陶器和百余件精美的玉器。经过与关中地区的史前文化进行比较,调查者认为,这些玉器和陶器都是龙山时期的,遗物的出土地石峁遗址是一处规模宏大、遗存丰富的龙山文化遗址。更令人称奇的是,当地农民称,在高家堡镇附近的黄土梁上,有很多石块垒砌的墙,经常可以在墙缝中找到一些玉器,也就是说,石峁的很多玉器,都是“从墙缝里抠出来的。”

 

  1981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对石峁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发现了房址、石棺葬、瓮棺葬、灰坑等遗迹并出土了一些有确切层位关系的遗物。2009年10月,罗宏才对石峁遗址展开考察,公布了一批特征明确、造型独特的石雕或石刻人像,数量多达20余件,均砂岩质地,大部分为头面部像,还有一些半身像或全身像,其中不乏头戴尖帽、高鼻深目者。学界逐渐认识到,石峁遗址是中国北方地区一处极为重要的史前遗址,其数量庞大的玉器、风格独特的陶器及石雕人像等器物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关于石峁遗址的规模、年代及文化背景等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2011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县文体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石峁遗址进行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201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考古队在复查了前期调查成果的基础之上重点发掘了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及城内部分遗迹。直到这时,这座沉睡长达4000年,因玉器而逐渐被人们所知的史前“玉器之城”才真正展露了其惊人的面貌。

 

  中国史前文明天空中的超新星





 

  离开秃尾河畔的平坦公路,汽车一路颠簸上行。记者注意到,虽然与河谷距离很近,但到达遗址所在的黄土峁上并非易事。随着汽车的爬升,一幅沟壑纵横的壮观图景展现在人们面前。梁、塬、峁,这些教科书上黄土地貌的典型名词浮现在记者的脑海里。“石峁”,黄土峁上的石砌之城,倒是名副其实。

 

  汽车渐渐攀升到了黄土峁顶部,一组气势恢宏的石砌建筑群跃入眼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孙周勇和石峁遗址考古工地现场负责人邵晶热情接待了记者团,向记者们详细介绍了这几年的考古发现。

 

  据介绍,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所看到的这组石砌建筑群正是外城的东门。这是一座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筑造技术先进的城门遗址,包含内、外两重瓮城、砌石夯土墩台、门塾等设施,以及附属于城墙的马面和角台。

 

  记者走到外城东门下,看到不论是墩台、门塾,还是马面、角台,均为内实夯土,外砌石块。令人惊异的是这些石砌墙体均非常平整,连墩台拐角处都呈直角。据介绍,这些石墙均由经过打磨加工的砂岩石块砌筑而成。如此整齐的建筑,令在场很多人难以相信这是4000年前的建筑杰作。

 

  站在墩台之上,整个东门建筑群一览无余。连接墩台、马面的是一道宽约两米多的城墙,皆为石砌。沿着山梁向远处延伸,犹如长城一般。据考古人员介绍,依据地形差异,石峁城址墙体建造方法略有差异,其构筑方式包括了堑山砌石、基槽垒砌及利用天险等多种形式。在山崖绝壁处,多不修建石墙而利用自然天险;在山峁断崖处则采用堑山形式,下挖形成断面后再垒砌石块;在比较平缓的山坡及台地,多下挖与墙体等宽的基槽后垒砌石块,形成高出地表的石墙。

 

  尽管了解到砌筑城墙的石块多为当地出产的砂岩石块,但在上山途中,记者注意到这些砂岩石块多在黄土峁下的冲沟内露头,从这些深达几十米的沟壑中采集石块再搬运到遗址上,恐怕比更远距离的平地搬运还要困难,没有集中大量人力及具有高度的组织恐怕无法完成。孙周勇告诉记者,为了计算古代修建城墙所耗费的人力,他们组织工人不借助现代机器,单靠人工去修复一段长仅20多米的倒塌城墙,30个工人足足干了一个月,也就是900个工作日。而整个石峁古城,内城城墙现存5700米,外城城墙现存4200米,整个城墙现存长度近10公里, 更不用说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城门系统和马面了。

 

  此时,在场所有人都被石峁先民的高度组织力、精巧的建筑技术以及百折不挠的意志所折服,记者也不禁由衷感谢这些古人。中国史前的城墙绝大部分都只是夯土筑造,经过几千年岁月的剥蚀风化,很多在地表已经荡然无存,仅留城墙根基,依靠考古发掘才能揭露出来。而正是因为石峁先民采用石块砌筑城墙,才能够屹立4000年不倒,至今在东门可以看到高出地表7、8米的巍峨墩台,以及连绵不绝的城墙,堪称史前文明的奇观。

 

  根据石峁古城的独特形态,在地形如此复杂的制高点上筑造宏伟坚固、防御设施完备的城墙,其军事防御色彩较中原的史前城址更加厚重。更惊人的是,在城门早期地面之下发现了众多女性头骨,大部分枕骨被打碎,加之将宝贵的玉器埋入石砌墙体内的做法,极有可能与城建过程中奠基活动或祭祀仪式有关。结合东门已发现的几何纹壁画,更增添了石峁古城的神秘色彩。

 

  参观完毕,人们陆续走下城墙,返回汽车。但记者依然不忍离去。此时无有人语,只有风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向城外极目瞭望,远方群山万壑,高一些的黄土梁上,古代的烽燧一字排开。站在石峁东门巍峨的墩台之上,记者感觉自己也仿佛成为4000年前站岗的士兵。战争,似乎自古以来就没有和这片土地绝缘过,也造就了石峁极为独特的史前文化景观。

 

  离开东门,记者团一行又来到了位于石峁内城的韩家圪旦遗址,这里是2014年度考古发掘的重点地区,一座座墓葬和房屋基址已经展现了容颜,其中很多房屋的白灰面依然保存很好。工地负责人邵晶介绍说,这里的墓葬规格较高,但多数被盗一空。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惊人的发现,如玉-铜齿环组合,与山西陶寺出土的遗物颇为类似。 

  

  孙周勇认为,石峁遗址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中国早期文明格局和中华文明起源的传统认识,为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对进一步理解“古文化、古城、古国”框架下的中国早期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记者忽然想到,按照苏秉琦先生关于中国史前文明是“满天星斗”的比喻来说,石峁遗址以其超大的城址,令人耳目一新的发现,多种文化交汇融合所形成独具特色的面貌,堪称中国史前文明天空中一颗耀眼的超新星。

 

  四千年文明的交汇地


 

  从石峁遗址下来后,当地干部把记者团带到了附近秃尾河畔的高家堡镇,这座小镇始建于明正统四年,是一座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古镇,钟楼、城门、城墙和一些古代民居依然保存了下来。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便曾在这里取景。据介绍,高家堡镇因位于连接塞外和关中的商道而兴盛一时,又因为交通的改变一度衰落,很多居民纷纷迁到大城市中居住。不过最近几年,由于榆林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外迁的居民又选择回来居住。记者看到街边的工人正在为一座小楼浇筑水泥,据说就是回迁居民在扩建自己的住宅。站在高家堡镇的城墙上,听到不远处半山腰上机器轰鸣,热闹非凡,原来是连接神木、佳县和米脂的神佳米高速公路正在紧张施工。记者不禁感到,我们固有的陕北贫穷、落后和闭塞的印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看实在是太狭隘了。早在遥远的史前时代,这里就是一座文明的中心,古代先民用巧夺天工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造就了石峁这座傲立史前的古代石城,如今,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正在我们手中创造。4000年的石峁、500年的高家堡、即将飞速奔驰的神佳米高速,文明之光在这里交汇融合,薪火相传……

 

  现代考古学研究的圣地  

  

  石峁遗址在发现之初,便引起了中国甚至世界考古学界的注意。石峁遗址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向北便是草原和沙漠,自古以来就位于农牧交错带,古代民族交往密切,战争频繁,这就意味着其拥有比史前中原腹地复杂得多的经济、种族、文化形态,以至于学界产生了对该遗址的不同解读,究竟是政治中心还是军事堡垒,是农业文明的北界还是游牧民族南下的前哨……在历史文献完全缺失的情况下,解答这些问题自然要依靠考古学,而且是多学科、多种科技手段的全面介入,石峁遗址自然也成为了现代考古学研究的圣地。  

 

  上天入地,一览无余



 



  

  在石峁这样一个规模超大,地形起伏的遗址开展工作,传统的皮尺加罗盘的测绘方式显得力不从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的建筑群也不是网格绘图所能短期内完成的,因此利用现代化的测量、照相、显示和绘图技术就成为了工作的需要,石峁遗址正是这些技术运用的集中展示。

  

  正当记者团来到韩家圪旦遗址的时候,技术人员正在用无人机俯拍考古工地。记者看到,无人机带有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可以在空中任意位置悬停拍摄。据考古人员介绍,石峁遗址广泛采用了无人机航测,采集了地表三维信息、高分辨率影像信息,并生成了该遗址的DOM正射影像、DEM数字地面模型、DLG线划图等。采用三维摄像,卫星测控等方法,完成发掘现场的详实记录工作。并用这些方法对石峁遗址的城墙进行了测绘,生成了立体直观的三维效果图和精确的线图,这在以前用传统方法是很难实现的。

  

  勘探方面,在大范围常规钻探的同时,应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探地雷达,重点对外城东门和内城东门进行勘探。 

 

  动物考古与植物考古:经济形态研究的领路者

  

  古代人类不论是采集、狩猎,还是农耕或者游牧,都会遗留下来相关的动植物遗存,对这些遗存进行系统的研究,考察其种类,分析其分布,都会对古代经济形态有所了解。石峁遗址的动物考古研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除传统的动物种属,性别,年龄等鉴定工作外,还开展动物食性分析,对牙齿部分进行系统采样,提取淀粉粒和脂肪酸进行分析。

  

  植物考古则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展合作,全面系统地浮选植物残留。

 

  人骨研究:解开古代种族谜团的钥匙

 

  石峁遗址所在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史前的石峁人属于什么种族自然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这有赖于对发掘出土的古代人骨的研究。传统的研究是对古代人骨进行测量和比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为此类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陕西考古研究院就石峁出土的人体骨骼,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及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展合作,传统和现代方法相结合。目前的工作重点为骨骼中人体DNA的提取和初步研究。《中国文物报》

评分完成:已经给 APQ 加上 50 银元!

喜欢APQ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APQ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