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金圣叹临刑前写下的最后一句话
送交者: 州官放火[♂☆★★★樯橹灰飞烟灭★★★☆♂] 于 2016-07-08 18:45 已读 2992 次 1 赞  

州官放火的个人频道

任何一个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绕不过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金圣叹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乱世,幼年生活优裕,父母去世后,家道中落。他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因岁试作文怪诞而被黜革。后应科试,改称金人瑞考第一,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评论为乐,是文学史上少有的旷世之才。他的文学批评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他创立了较有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其文学理论及批评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作出了特殊贡献。他判定《水浒传》 后50回是罗贯中“横添狗尾”,又断言《西厢记》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也是“恶札”。其文其人,刚烈鲜明,掷地有声!

尤其是他临终之时的表现,不仅仅彰显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巨匠的铮铮铁骨和绝不屈膝折腰的品格,更显示了他卓荦不羁的万千才情。

本来,顺治十七年的时候,顺治皇帝对金圣叹的作品赞美“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他听说后,随即“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可以想象,作为一个文学家,能够得到皇帝的褒奖,实在是意气风发的快事。

可是,没有多久,他却大难临头了。苏州府吴县调来新县令任维初,他对欠税者不仅仅用重刑,又高价售出公粮于百姓,激起民怨。民众假借顺治驾崩契机,组织反贪游行,后百多名秀才于第三日往孔庙哭庙,发泄不满。后来,又向巡抚朱国治呈揭帖告发县令。谁知朱任二人早已勾结,逮捕18名核心人物,反向朝廷告秀才们抗纳兵饷,鸣钟击鼓,聚众倡乱,震惊先帝之灵,要求严惩。一帮文人被判“斩立决”,其中一人,就有伟大的文学家金圣叹。

没有人为他伸冤,他只能像那些普通的文人一样就死。但是,就在这个临终的时刻,金圣叹却给历史,给后世的文人们,留下了从容生死的凛然身影。

金圣叹为人幽默,就在他被斩首的时候,他对狱卒说“有要事相告”。狱卒以为他会透露出传世宝物的秘密或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拿来笔墨伺候。但没想到他的“临终要事”竟然是,他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这成为金圣叹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花生米与豆干同吃怎么会有什么核桃之味?不过是金先生与世界的幽默罢了。

到了行刑的时候,凄凉肃穆,方圆不大的一块阴森森空地,四周闪着刀光剑影。胸藏秀气,笔走龙蛇,蔑视朝廷的一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披枷戴锁,岿然立于囚车之上。眼看行刑时刻将到,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泪如泉涌,痛不欲生。金圣叹虽心中难过,可他从容不迫。为了安慰儿子,他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跪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肝胆欲裂,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接着念出了下联“梨儿腹内酸”。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这副生死诀别对,字字珠玑,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入化,撼人心魄。

但是,金圣叹绝世才华的表演还没有结束。伴着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刽子手刀起头落,金圣叹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地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一代才华横溢的文坛巨星就这样陨落了,他给后世留下了伟大的文学遗产,更留下了不尽的感伤。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州官放火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州官放火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