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相关资料:
送交者: zhiyuanjun[♂☆云山☆♂] 于 2015-09-28 8:32 已读 153 次  

zhiyuanjun的个人频道

回答: 科普:美莱村屠杀 由 zhiyuanjun 于 2015-09-28 8:30

事件经过[编辑]
背景[编辑]
1967年12月,美军第11轻步兵旅第20志愿步兵团第一营的C连(Charlie Company)抵达南越,虽然他们的第一个月里没有与敌军发生任何直接的交火,但后面的几个月里直到1968年3月中旬,却连续遭到了28次袭击,包括小陷阱和地雷等埋伏,一些人因此而受伤,并且有五人丧命。
春节攻势(Tet Offensive)发生在1968年1月份的越南农历春节之际(越南使用的农历与中国一样,也过春节),当时美军情报认为已撤退的越南民族解放阵线第48营正躲藏在美莱村。
1968年3月15日,在发动攻击的前夜,美国陆军上尉恩斯特·麦迪那在作战指示会议上告诉手下士兵说,北越第48营就驻扎在被他们称为“平克维尔”的美莱村,几乎村子里所有的居民都会在大概早晨七点的时候离开村子去集市,所有留在村子里的人都将视为民族解放阵线人员或他们的支持者。
麦迪那当时到底是如何下的命令,连队对此存在着矛盾尖锐的不同看法。有个士兵后来作证说,麦迪那命令连队“杀死村里的一切活口”。另一个士兵则说,麦迪那命令不要抓俘虏,但有七个人肯定麦迪那没有下令杀妇女和儿童。麦迪那还被问到过,这是否包括可以杀妇女和儿童,在场的人后来也对麦迪那的原话给出了不同的陈述。包括排长在内的一些人后来作证说他们所理解的是“杀死所有游击队员和北越战士以及‘可疑人员’(包括妇女和儿童,甚至动物),烧毁房屋,炸毁地下掩体和地道。”也有人认为麦迪那说了“他们都是越共,去杀了他们”,并且在听到“谁是我的敌人?”的问题后回答:“敌人就是从我们身边跑开,躲着我们,看起来像敌人的任何人。如果一个男人在跑,直接开枪射击;而如果一个女人拿着来福枪在跑,也直接开枪。”
查理连负责进入这个小村庄,由一排作为先头部队。另外两个连主要由特遣部队组成,负责在村庄周围布置警戒线戒严。
杀戮[编辑]

这张照片拍摄完之后,照片中的妇孺立刻死于枪口下。
1968年3月16日的早晨,C连在短程炮兵和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来到了美莱村。尽管一路上美军并未发现任何敌人,但是许多士兵仍旧怀疑在越共的妻子或年迈父母家里的地下藏着民族解放阵线士兵。于是这些美国大兵们,包括由威廉·凯利中尉率领的一排,就开始朝着他们认为有敌人的地方开枪。
在第一个平民被杀掉之后,士兵们就开始用枪、手雷、刺刀等放开手对村子里所有的人和动物实施屠杀。BBC新闻如此描述屠杀场景:“成堆的人被聚集到水渠里或者其他地方,然后被美军用自动武器杀掉。”在村子中央,大约70至80个人的人群,被一个排包围起来,然后凯利下令将他们全部杀掉,凯利还从不肯服从命令杀平民的下属手上夺过枪屠杀了另外两群人。二个排在向美莱村北半部和Binh Tay村(位于美莱村往北400米左右的一个小村)扫荡的过程中,杀了至少60至70个越南人。不过第二排因为地雷和陷阱而有一人死亡、七个人受伤。一排和二排“清洗”过一遍之后,三排负责处理任何“有生力量”,于是三排就立刻开始屠杀所有他们能找到的活着的人和动物。包括之前藏起来又出现的、躺在死人堆里呻吟的人。三排还把约7到12名妇女和儿童聚集起来进行扫射屠杀。
直升机介入[编辑]
有美军侦察直升机目击屠杀经过,机师休斯·汤普森(Hugh Thompson)发现美莱村血流成河,于是降落查看。直升机于一条壕沟旁降落,汤普森发现整条壕沟都是尸体和伤者。汤普森请一名陆军中士大卫·米切尔(David Mitchell)帮忙把伤者从壕沟抬出,米切尔却表示会帮伤者解脱。汤普森感到震惊,并向中尉威廉·凯利(William Calley)查询,凯利表示只是服从命令。汤普森驾走直升机时,见到有美军向壕沟开枪。其后在上空,汤普森见有美军正向平民靠近。汤普森连忙降落并指示机员,如果美军向平民开火,他们就要向美军开火。汤普森则把平民分两批用直升机载走。Frederic W. Watke少校称发生的事为“谋杀”和“不必要的杀戮”,汤普森在过程中一直试着呼叫救援来村里帮助伤者。
掩盖与调查[编辑]
第一份战事报告里声称,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交火后,美军在美莱村共杀死128名越共和22名平民,驻越美军司令官威廉·威斯特摩兰(William C. Westmoreland)将军称赞这是一次“杰出的胜利”。正如隔天美国陆军部的官方报纸《星条旗报》(Stars and Stripes)头条新闻所报道的:“美军经过一整天的浴血奋战,消灭了128名越共份子。”
对美莱村行动的最早的调查,是由第11轻步兵旅指挥官亨德森(Henderson)上校奉美军主任参谋George H. Young少将的命令所进行。亨德森与参与行动的几名士兵进行了交流,然后于4月末写了一份书面报告,认定行动中的22名村民是无意中杀死的,美国军方此时仍旧将此事件描述为一次剿灭128名敌军士兵的军事胜利。
事件六个月后,第11旅的士兵Tom Glen写了封信给Creighton Abrams将军揭发此事。1969年3月,C连的成员Ronald Ridenhour另写了一份长信给尼克松总统、参联会、国务院、五角大楼和数名国会成员,除了国会议员Morris Udall之外大多数的信都没有回音[1]。9月,William R. Peers将军被任命对事件和掩盖行为进行全面调查,他的最终报告于1970年完成,对C连人员和参与掩盖的高官提出了严厉批评[2]。报告中说道:“第一排的人杀害了175至200名越南男人、女人和儿童,其中只有三、四名确认为越共。尽管还有无武装的越共混杂在平民中,且平民有许多对越共包庇的同情者和支持者,但是该次攻击行动唯一一名受伤的士兵是由于自己的武器走火。”[3]
军事法庭审判[编辑]
1970年11月17日,美国联邦军队起诉了14名军官,包括第23步兵师最高将领塞穆尔·考斯特(Samuel W. Koster),原因是他们掩盖了与美莱村事件的真相,然而大部分起诉都中途撤销。最后只有步兵旅指挥官亨德森因掩盖事实而受审,但他在1971年12月17日被宣布无罪释放。尽管凯利声称他是从麦地那上尉处得到命令,可是他仍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服劳役,尼克松总统之后下令将他保释释放,后来被改判软禁三年半。[4][5]
另外一场审判中,麦地那中尉否认了对他指挥责任的指控,但是之后他承认隐瞒证物和谎报被杀人数[6]。陆军部长Howard Callaway在纽约时报采访中说,凯利被减刑是因为他真的相信他是在执行上级命令。
幸存者[编辑]
美莱村屠杀发生40多年后的2008年3月16日,包括遇难者的家人和美国的退伍老兵们在内的共1000多人来到美莱村,纪念那些在越战因不幸而死去的人们。
影响与分析[编辑]
一些军事观察家分析美莱大屠杀后认为,军队需要有更加优秀的人才来提供强有力的领导。随着越战的进行,前线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职业军人数目也随着伤亡和战斗而不断减少。另外一些人认为是美军实行的消磨战略下,军方偏重于歼敌尸体数造成的此事件,而且五角大厦已经形成了“隐瞒习惯”[7]。
相关人员[编辑]
威廉·凯利[编辑]
2009年8月19日,威廉·凯利第一次发表公共演说表达自己的歉意与忏悔。在乔治亚州哥伦布同济会(Kiwanis Club)一次会员聚会中,他说道:“我生命中没有任何一天不为那天发生在美莱村的事情而悔恨自责,我愧对那些被杀的人、愧对他们的家人,也愧对卷入本案的美军士兵和他们的家人。我真的很抱歉。”
C连1排[编辑]
中士迈克尔·本哈德特(Sergeant Michael Bernhardt)拒绝参与屠杀平民,麦迪那还威胁他,让他不要向国会议员写信曝光屠杀真相。据说迈克尔被派去执行更危险的任务,如外出巡逻时站岗。后来他在多次采访中向新闻媒体曝光了更多屠杀现场的细节,并且作为对麦迪那审讯的起诉检举人出庭作证。在法庭上,他受到被告麦迪那辩护律师F. Lee Bailey的猛烈诘问。
Herbert Carter说自己为了搭乘医疗直升机离开这个村子而开枪打伤了自己的脚,他当时声称自己是在擦枪的时候不小心走火而射到脚的,他是整个行动中唯一受伤的美国士兵。
直升机组人员[编辑]
因为其行为,汤普森获得了优异飞行十字勋章和铜星勋章,另一机员Andreotta也得到了勋章并于1968年4月战死[8]。
1969年,美国国会对事件展开调查。汤普森作证时,被国会议员猛烈抨击,国会主席李华斯(L. Mendel Rivers)更表示汤普森应是唯一受罚的美军,因为他下令将枪口瞄准美军,但后来三名机组人员普遍被视为美国的英雄[9]。1998年3月10日,上院议员Max Cleland在上院发表正式宣言,向汤普森、柯本和Andreotta三名机组员的致敬词,Cleland说他们“是真正最杰出的美国爱国精神之体现”。
2006年1月6日,62岁的汤普森死于癌症,葬礼上有全套军礼、三枪鸣响和直升机飞过。国会议员Charles Boustany于2月发表演说纪念,说:“美国失去了一个真正的英雄,路易斯安那州失去了一个领导者和好朋友。”
照片[编辑]
与其它许多在越南的行动一样,这次屠杀也有美军相关人员进行拍照,被使用最多的照片是由美军“公共信息派遣队”的一名随军摄影师罗纳德·黑伯尔(Ronald Heaberle)在那天跟随C连时拍摄。他使用美军提供的相机,拍摄出的黑白照片由于受到美军审查制度的约束,所以在军队报刊上发布时,没有与越南伤亡人员有关的照片。不过在C连疯狂杀戮的当天,他还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些彩色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当天的状况。这些照片他一直保存,后来卖给了媒体。
媒体[编辑]
1989年,英国约克郡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美莱村的四小时》(Four Hours in My Lai),节目采访当年的越南和美国的现场目击者,揭露了关于美莱大屠杀的新证据。
参考文献[编辑]
^ The Education of a Congressman
^ Linder, Douglas (1999). "Biography of General William R. Peers". Law.umkc.edu. http://www.law.umkc.edu/faculty/projects/ftrials/mylai/myl_bpeers.htm. Retrieved 2011-06-18.
^ 皮尔斯报告 SUMMARY REPORT
^ William Calley.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City.(英文)
^ Found: The monster of the My Lai massacre. the Daily Mail.(英文)
^ Linder, Douglas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y Lai Courts-Martial". Law.umkc.edu.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y Lai Courts-Martial. Retrieved 2011-06-18.
^ Huffington, Arianna (21 April 1999) "Washington's culture of concealment" 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 page B-8. The "culture of concealment" wa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second war" during the Vietnam War, one fought between the media and the government.
^ Robert Fowler (August 4, 2010). "Glenn Urban Andreotta". http://www.findagrave.com/cgi-bin/fg.cgi?page=gr&GRid=55856728
^ HUGH THOMPSON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录:美莱村屠杀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美莱村屠杀
Hugh Thompson Foundation web site (501(c)(3) nonprofit founded by Lawrence Colburn in honor of Hugh Thompson): http://www.hughthompson.org
Linder, Douglas (1999) The Heroes of My Lai (first-hand report by Thompson) 美莱审判.
BBC NEWS, Friday, 13 March, 1998. http://news.bbc.co.uk/2/hi/special_report/1998/03/98/mylai/62755
Siegel, R. 2009,"My Lai Officer Apologizes for Massacre", All Things Considered, NPR, Aug 21
参见[编辑]
太平村屠杀
顺化战役
阮玉鸾
达山村屠杀
峇冬加里屠杀惨案(马来亚英军屠杀无辜村民,被称为英国版的美莱村屠杀)
分类:1968年越南1968年美国屠杀越南战争中的战争罪行
导航菜单
创建账户登录条目讨论
大陆简体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首页
分类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
帮助
帮助
社群首页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络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资助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打印版本
固定链接
页面信息
维基数据项
引用本页
左侧跳顶连接
其他语言
Afrikaans
Alemannisch
العربية
Azərbaycanca
Boarisch
Български
বাংলা
Català
Čeština
Cymraeg
Dansk
Deutsch
Ελληνικά
English
Esperanto
Español
فارسی
Suomi
Français
Galego
עברית
Magyar
Bahasa Indonesia
Italiano
日本語
한국어
Македонски
Bahasa Melayu
Nederlands
Norsk nynorsk
Norsk bokmål
ਪੰਜਾਬੀ
Polski
Português
Русский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Simple English
Slovenčina
Српски / srpski
Svenska
Kiswahili
தமிழ்
ไทย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Tiếng Việt
编辑链接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09:33。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登记的501(c)(3)免税、非营利、慈善机构。
喜欢zhiyuanjun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zhiyuanjun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