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任冲昊等:苏联的存与亡都是我们的营养(下一)
送交者: lucama[♂★★布衣1★★♂] 于 2015-08-31 16:44 已读 815 次 1 赞  

lucama的个人频道

对苏联解体的解释,常见的说法是戈尔巴乔夫被美国人忽悠了。也有人说苏联官僚想私分国有产业。不过,文化上的失败也好,小集团的密谋也罢,恐怕都不能左右历史大势。大国的兴衰,一般来说只取决于两点:经济和军事。苏联在军事上没出问题,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苏联的经济有致命缺陷。
  
  苏联经济的核心是重工业。从重工业的使命来说,首先是给整个工业体系(包括重工业自身)提供机械供应,保证工业能够迅速扩张。这一点苏联的重工业非常称职,冷战后期在规模上世界第一,在门类上齐全程度仅次于美国。这是苏联国有经济模式的结果,也是苏联霸权的原因。
  
  不过,重工业还有另外一个职能一一技术升级。工业时代和农业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技术不断进步。一个国家如果只是能保证现有水平的工北设备更新,那么至多几十年,就会在军事和经济上被对手的新技术全面压倒。所以重工业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制造出更精密、效率更高的新型机器,带动全面的工血升级。苏联在这一方面就要差得多。
  
  技术升级,开发新一代机械设备,是向未知领域前进,需要大量地试错,投入庞大的资金和人力用于汗发,只有在足够多的可能技术路线上砸了钱,摔了跤,才可能得到少量的可行技术路线。
  
  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比其他国家早了近百年,在资源、人口、经验教训和技术储备上占绝对优势,所以总是在技术升级中领跑。虽然因为一波波的经济危机限制了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才使得其他国家能够追赶欧美的工业优势,但毋庸置疑,200年来,西方世界始终领先世界。
  
  整个地球的科学技术原理都是一样的。对于走苏联道路的国家来说,工北升级可以直接学习先进国家的发展道路。如果能从发达国家得到技术转让,那就更方便了。因为苏联模式最适合踢开市场限制,把少量新设备和新技术迅速复制,让整个工业体系的绝对水平跟进到这些新技术“种子”的水平上。
  
  从意识形态来说,欧美国家是苏联的对手,应该尽量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免得苏联变成世界霸主。但实际上,由于欧美国家奉行私有制工业化路线,总是爆发经济危机,每隔上十几年二十几年欧美为了救市,就会让苏联得到一次廉价的技术转让。
  
  苏联总共不到70年的历史,至少得到了4次这样的发展机会。所以苏联不用进行耗资巨大的技术开发,就能跟上最前沿的技术进步。再加上苏联的计划经济采用指令调拨,不必担心购买力对工北发展的限制,可以挖掘出这些先进技术最大的应用潜力,苏联获得比西方国家更快的发展速度是理所当然的结果。这也止是苏联模式的成功之处。
  
  但反过来说,苏联模式要想发挥出最高效率,又离不开西方的配合,必须有西方不断地向苏联出售最新的科技成果。从20世纪的历史看,这个前提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能成立,所以苏联蒸蒸日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末,以美国领导的西方忽然出现了一个政策转折。1979年,美国搞了一个《出口管理与控制法》,宣布今后不仅美国公司的技术贸易要归美国管,其他用了美国技术的公司也必须听美国的话。由于此前美国的工业技术领先了世界几十年,又通过世界大战还把欧洲、日本的技术也搜刮了个底朝天,这个法案基本上等于宣布全世界的高科技出口都要归美国管。
  
  紧接着,美国借着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始用这个法案禁止向苏联出口高技术。原来的巴黎统筹条约只是限制向苏联出售军事技术,现在的管制范围扩大到计算机,电子部件。光纤、半导体和冶金工艺等民用技术,限制西欧盟国在苏联集团国家投资建厂。随着廉价技术流入的减少,苏联的经济增速开始放缓。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经济增长平均只有70年代的1/3。
  
  苏联进入衰退,经济增长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6%下降到80年代前期的3%,再下降到80年代后期的,60年来,苏联第一次出现了增长率低于西方的情况。197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相当于美国的67呢,1988年则下降为64.4。为了维持生活水平不变,苏联几十年攒下的2000吨国库黄金被抛出去救命,还被美国联合南非黄金财团阻挠。苏联人因此失去了自信,开始怀疑自己的制度是否合理,甚至打起了破罐破摔的主意,无始寄希望于推倒重来。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官僚们分家单过的小心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冒头的。
  
  这一点说起来很奇怪。苏联当时已经是一个门类完整、技术人员充足的工业国,资源无所不有。这样的国家能得到廉价技术转让算是天上掉馅饼,得不到也应该不是致命的问题,完全可以像其他工业国一样自行开发升级。就算升级要付出一定的开发成本,也不至于导致80年代的全面衰退和90年代的彻底崩盘。为何苏联仅仅十几年就从发展顶峰走进解体的深渊呢?
  
  既不能靠休假式治疗,也不能靠休克式治疗
  
  苏联在衰退面前无所作为的原因说起来是个很大的话题,恐怕再写几本书也说不清楚。
  
  不过苏联历史总共不过69年,每隔一二十年就能得到一次廉价工业技术转让。苏联的管理层在潜意识里形成了对这种技术转让的依赖。一旦有人想靠试错搞点创新,肯定是苏联国家计委物资、财政平衡表上最难看的一栏。
  
  而苏联计委本身又要以完成计划作为考核标准,显然不希望计划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冒出来一项新技术,迅速淘汰掉某个行业,让投入巨资的某个生产设施变成废铁,导致已经做好的“五年计划”完不成。
  
  苏联的计划经济是斯大林建立的,斯大林忘了一件事,他建立的体制他自己能说了算,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有他自己承担风险。换了别人不是他斯大林,既无手腕也无勇气,上上下下就没有人能站出来承担决策风险比如“二战”前苏联人准备把柴油机装到坦克上,这在省时还是没人做过的技术冒险,事实上当时苏联人研制坦克柴油机也确实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于是斯大林亲自拍板,让整个苏联最优秀的飞机发动机专家米库林去帮忙,终于赶在“二战”前为1-34坦克装上了32柴油机,有更大的马力才能在坦克上安装更大的主炮、更厚的装曱,动力强劲可靠耐用的82发动机让1-34坦克成为划时代的战争利器,连德军都把击毁的了-34修好了继续用。
  
  “二战”后82系列的改进型继续保持领先,当初斯大林下给米库林的任务是“保持领先30年”,按理说30年之后总该有下一代更先进的坦克发动机问世了吧,当然也确实有,不过不是苏联的,而是当初吃了7-34坦克和82柴油机大亏的德国人的。
  
  德国在“二战”后也学着斯大林的样子,把各种发动机厂商合并成一个公司,全称叫”发动机和涡轮引擎联合体“,不光是造飞机发动机和坦克发动机的,连汽车和船用发动机厂商都包括在内。经过20年磨一剑,到20世纪70年代,这家发动机超级联合体终于使用大量航空技术推出划时代的1500马力柴油机,武装了同样划时代的“豹2”主战坦克。
  
  到了这时候苏联人还在82发动机上修修补补,把功率从“二战”时候的500马力增加到了840马力,装备这种发动机的1-72坦克马力比对手小了近一半,自然再也没有了当年1-34横扫千军打虎驱豹的威风,苏联人只能以增加数量维持装曱部队优势,造成了军事工业不断挤占基础工业和民用工业资源的恶性循环。
  
  最近几年俄罗斯喜欢怀旧,红场阅兵经常要派几辆了-34走走,用”二战“胜利的辉煌唤回民众的心气,一同走在队列里的俄罗斯最新型主战坦克7-90,用的还是82发动机的改进型,依然是修修补补再加一两百马力。一款斯大林亲自拍板搞定的发动机被世界最大装甲部队当老本吃了80年,这到底应该算是苏联和斯大林的成功,还是失败呢?
  
  斯大林一辈子赶上了1929年大萧条和“二战”两次机会对西方进行产业、科技大抄底,为了快速消化这些抄来的技术也建立了一套很有效的体制一一国家一级的各专业科学院负责基础技术科研,设计局、研究所负责工程设计,生产企业负责落实工艺细节,把图纸和样机变成可以大规模制造的产品,计委则进行总体规划和总体调度。
  
  这种自上而下的科技研发体系适合通过层层落实,把基础技术变成产品。但问题也同样明显,计委比科学院地位高,科学院比设计局高,设计局比工厂高。发号施令总比听下面诉苦容易,生产第一线的情况反馈回科学院,计委的时候经常是已经把最让上级头疼的问题过滤掉了。有斯大林事必躬亲的年代,这种弊端还能得到控制。等他一死,苏联的科学家越来越难以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需要进行基础研发,苏联发展的方向也就被彻底锁死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航天技术的发展成绩斐然,实际上在加工精度、信息控制能力、精细化工水平上并没有超出在“二战”后期从美国那里得到的设备和技术。只是苏联工业部门在科罗缪夫这种工程学天才的领导下,率先在航天部门把这一波基础技术发挥到了极限,所以得以暂时领先于世界,把人造卫星和加加林送上了天。等到火箭的吨位逐渐增加,重型设备的发射从地球轨道延伸到月球轨道,苏联四五十年代的基础工业就不太能支撑大型火箭了。
  
  苏联只能把越来越多的火箭捆绑在一起来进行重型发射。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们火箭,第一级就是由30多台发动机共同驱动的。苏联没有先进的微型计算机来协调这些发动机之间的推力,所以事故率随着发动机数量的增加而指数化上升。町火箭在20世纪60年代连续引发大爆炸,有一次在发射台上就炸死了上百名技术骨干,直接导致苏联没能在登月竞争中胜过美国。在1969年美国登月成功后,苏联放弃了登月计划。
  
  其实就制造水平而言,则火箭的水平相当不错,工业空心化的美国直到最近几年还频繁进口町火箭剩余的发动机来发射卫星。只是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的基础工业既没有能力制造更大的发动机,也不能制造高性能的计算机来协调这些发动机之间的动力。所以町火箭在1976年下马。直到苏联把70年代从西方得到的先进设备初步消化,才在80年代造出了能登月的“能源”火箭。几年后苏联解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和“能源”火箭一起被扔进了垃圾场。
  
  类似的还有苏联的…8-25战斗机,平时可以飞2.8倍音速,紧急情况下可以飞到3.2倍音速^至今也是唯^种可以飞3万米高、三倍音速的战斗机。60—70年代,苏联飞行员依仗…3-25的速度优势,频频挑战西方的防空网,被追踪后就加速杨长而去,把飞机甚至导弹都轻松地甩在身后。西方为此大惊失色,以为苏联在新材料、发动机、雷达等方面全面赶超了西方,即苏联实现了独立于西方的工业升级。
  
  但实际上,苏联完全是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西方获得的工业基础技术造出了旧目-25。…8-25的机体只使用了微不足道的钬合金,从整体上说,…8-25就是一块几十吨的不锈钢,电子设备用的都是过时的电子管,发动机是牺牲了寿命获得了高推力。只是因为苏联人配合自己的国土防空系统,把五六十年代的基础技术发挥到了极致,用最优化的工血设计把庞杂的系统组合到一起,这才在低技术水平下达到了高性能。比如说…疒25的油箱就必须兼作液冷系统给发动机散热。
  
  疒25的成功,是工程学上的胜利,也是基础技术的失败。苏联人没有世界领先的基础工业技术,总是靠优化设计来挖掘现有技术的极限,而规模过于庞大的应用工程开发、制造又挤占了基础科研、基础工业生产领域的投入,逐渐进入了恶性循环。只是由于西方不断地出现经济危机,每隔十年二十年的就要向苏联转让一次廉价技术,才掩盖了这样的恶性循环。
  
  美国人的想法就简单得多:“只要动力足,板砖也能飞”,这是美国飞机设计的基本思路。他们相信,只要不断进行产血升级,开发出更强大的新式发动机,制造物理性能更强的新型材料,用精细化工生产更高级的燃料,即便气动外形和内部优化没有做到最佳,飞机性能也能一代代提其实美国人在航空航天、基础材料之类基础科研领域用的模式和苏联差不多,都是由国家主导,用财政拔款调动企北、大学。研究所集中力量办大事,美国的国家宇航局,国防部高科技发展局,能源部〖负责核武器和核能技术)这些部门都是专门管科技研发的。但和苏联不同的是,美国的大部分工程设计和基础科研都集中在几个超级寡头企北里,从生产第一线向研发部门反馈问题的渠道比苏联那种三级结构要通畅一些,因而美国科学家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工作。
  
  当然,对于苏联或者任何一个大国来说,采取美国的模式未必更好,因为从1928年苏联开始搞工业化到1941年德国人发动进攻,中间只有短短13年,就算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也只有24年。如果像美国那样按部就班地发展,把有限的科研能力分散到各个企业,国家只是拿着拨款居中调控,相当于分散了兵力,形不成拳头,以苏联落后的工业基础,到时候搞不出什么来。等1941年夏天希特勒的500万大军,3个集团军群,4个装曱集群,5个航空集团军打过来,几个冲锋就把整个苏联踏平了,我们也就不用费心讨论苏联的成败得失了。
  
  问题只是在于,为什么苏联在”二战“之后依然不能及时改变自己的旧模式,掌握工业进步的主动权,从跟随、抄底变成自主发展。
  
  冷战决胜靠工业人口
  
  苏联是建立在沙俄废墟上的一个新兴国家,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太多沙俄的惯性。15世纪,俄罗斯人从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下获得独立之后就开始了扩张,最终把国境线推到了蒙古人的家门口,实际上从蒙古独立到苏联解体,苏军一直驻扎在蒙古。
  
  对于自己在扩张中遇到的宿敌瑞典、土耳其,俄罗斯人也一直不忘时时敲打。当德国人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时候,苏联照例举行国庆阅兵,荷枪实弹的苏军唱着古老的军歌走过红场开赴前线,歌词第一句就是”瑞典人和土耳其人记得我们“。而斯大林则在演说中坚定地表示“战争将在柏林结束”。
  
  苏军之所以在战争之初被打得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苏联人对十月革命之后波兰趁火打劫侵占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片领土耿耿于怀,伙同希特勒报仇,瓜分了波兰,但是苏军主力为了进占波兰领土,离开了原有的边境防线和后勤支持,把自己暴露在了德军的空地打击面前。
  
  苏联这个国家从建立之初就带上了太多帝国色彩,只许自己抢地盘不许别人惹自己。在主观上,苏联很难平等地对待一个朋友。结果是苏联的工业体系控制的国家和人口始终不如美国体系多。
  
  在前面,笔者虽然不断强调工业化是机器造机器,但是设计建造机器的,操作机器的最终还是人。如果不以三五年、十年,二十年为单位去看历史,而是以一个更大的尺度去看待整个工业化时代,决定一个工业化社会未来的最终还是人,主要是工业化人口。不管是在美苏,还是德日,或者任何的工业社会里,工业人口数量不仅直接决定了工业经济的规模,也和工业体系的复杂程度,或者说先进程度密切相关。
  
  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是分工越来越细,产品越来越复杂,基本配件越来越多。要保证工业的正常运转,把工艺锁在图书馆里,指望用到的时候再去查是不行的。就算查到了还有个熟能生巧的问题,更不可能有进步――没有人能基于不懂的知识进行二次开发。
  
  因此,在工业的核心部分里,平均每个基本配件要至少对应一个专职人员来储备并改进生产工艺,这个人还要带一个徒弟,花上十几年时间口传心授把工艺诀窍传承下去。随着工北化的发展,核心产业所占用的工北人口和工业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基本配件数量在同比例增长。
  
  核心产业并不能自己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还需要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行政、军事、社会保障等第三产业,以及采矿、农业等初级产业部门的劳动力来配合。这些人配齐了,整个工业体系才能顺畅地运转,同时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拥有相对轻松而丰富的生活。再加上这些劳动力抚养的子女和老人,我们大致可以估算出一个独立工业体系所需的人口大约是基本配件数量的10倍,最少也不能少于5倍。
  
  19世纪中后期,工业体系只有蒸汽机这一种动力,当时最复杂的工北品无非是铁甲舰,一条铁甲舰有几十万种零部件,所以当时的一个工业国需要近百万人来满足核心产业,最小的工业国比利时也有400万人口。
  
  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增加了电器和化工两个大门类,工业体系的基本零部件种类也随之翻了几倍,已经要近千万核心产业劳动力才能维持工业体系完整了。此时列强中已经不再包括比利时之流,人口最少的法国是4000万人,而且法国的工业体系也不完备,被6000多万人的德国打上门来就必须在英美的支持下打第一次世界大战。
  
  到“二战”期间,基本部件增加到几百万种,对应的是6500万人的德国可以发动战争,法国则在开战后一个月出局。但德国也必须放弃研制生产诸如战略轰炸机。航空母舰和原子弹这样的超级武器,人口规模差不多的日本能造航母却造不出像样的坦克,日本造的机枪和手枪连伪军和土八路都鄙视。海上地面两边都行的只有人口上亿的美国一家。苏联在海军技术上缺乏储备,不过造坦克。大炮、火箭炮总能压德国一头,等到世界进入核时代,一套完整工业体系需要由上千万种工业基本配件构成,这决定了只有人口上亿的工血国一一也就是美苏才有资格成为世界一级,其他工业国只能做附庸。这段时间尽管英法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战略核武器,但也只能面对江河日下的命运。
  
  而苏联人口始终保持在美国的80%左右,所以尽管底子薄,也能逐步地和美国达到战略平衡。不管美国造出什么样的先进武器,苏联也会在几年后迅速赶上,而且数量上往往还要压倒美国。
  
  到了冷战中后期,工业配件数量进一步增加到3000万种以上,美苏各2亿左右的人口被各种工业部门完全占满,很难再往更复杂的工业社会发展了。同期的世界上,日本的工业人口1亿出头,尽管在“二战”期间日本的工业实力完全不能和德国相比,但到了“二战”后却超过德国,成了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可见对于工业化而言,工业人口规模比技术、产业基础更重要。欧洲最终走向一体化进程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当时的中国虽然还在奋力补此前工业化的欠账,不过勒紧裤腰带揽起来2亿多工业人口,让中国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二战”前的苏联。
  
  不过此时美国和苏联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如果这两个国家的工业人口都不足以应付下一次产业升级,那么整个世界的基础工业技术发展势必将进入停滞。但在冷战军事争霸的背景下,美苏双方都绝不甘心维持这种两极世界的局面,都希望继续扩大工业力量,研制更多的新式武器,拉长产业链,继续提高自己的工业复杂程度,在技术上压倒对方,即把更多的工业人口纳入自己的冷战对抗体系。人口多的一方多半能取得胜利。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把民用产业向国外转移,同时用金融手段继续占有这些工厂的产品,养活本土人口,集中力量和苏联搞军备竞赛。这相当于在不引进移民,不增加农业和社会福利压力的前提下,增加了本国工业人口。通过这种方式,日本。德国还有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都为美国贡献了冷战所需的工业劳动力,增加了美国一方的工业复杂度,促进了美国的而苏联一方的人口只有自己的两亿多加上东欧几千万,要和美国控制下的全球体系竞争,只能延续“二战”前那种更适合于进行战备的科技产北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应用技术方面获得高效率,从而使自己的工北体系丧失了自我升级的能力。
  
  另一方面,人口缺乏也使苏联不得不把有数的人口都集中到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上,到苏联解体,美国的工业雇用了3000万人,是其历史最高点。而苏联则有7000万产业工人,而这时候苏联的总人口只有2.8亿,平均4个苏联人就有1个产业工人,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军重工部门服务。这样一来,还有谁去生产消费品,还有谁从事服务业呢?20世纪70年代以后,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再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升,努力工作之后得不到回报,任谁也会失去耐心的吧。
  
  当然苏联人的耐性还算好,俄罗斯大婶以擅长排队闻名于世。笔者的一位朋友在俄罗斯求学期间有一次排队,站在寒风里几个小时,冻得全身冰凉了,前面的大婶们穿着裙子仍然谈笑风生。一位大婶回过头来笑着对他说:“小伙,你鼻涕过河了。”伸手一抹,可不是吗,鼻涕都流到下巴了,脸已经没知觉了。
  
  但是缺乏消费品和服务业导致无休止的排队,每个家庭主妇每天花上几个小时排队买面包买菜,同样浪费了大量人力。沙俄最后几年,因为战争消耗‘也是造成了严重短缺,主妇们经常花上几个小时排队却一无所获,只好换一家店继续排队。终于有一天莫斯科的面包店全部售罄,全城的主妇两手空空,只有跑到沙皇家门口排队,讨要面包。沙皇的警察试图驱散人群,反倒被身强力壮的俄罗斯大婶全体放倒,于是沙皇政府派出了近卫骑兵队用马刀砍翻了几百人。前线的官兵听说自己老妈被沙皇的近卫军砍了,顿时全线崩溃,沙皇俄罗斯也随之土崩瓦解。
  
  苏联人当然记得沙皇是怎么完蛋的,当苏联主妇再次大排长龙的时候,苏联政府就再也坐不住了,于是急病乱投医,先是商量出个从东德撤军的办法,东德的苏军一撤,东欧也都不愿意为苏联分摊工业品生产任务,纷纷要求苏联撤军撤顾问。苏军撤下来,家里却没有那么多建筑工人给他们盖房子住,也没有民用工业为他们生产必需品。就算这些撤下来的军人稍加训练就可以是第一流的劳动力,但是苏联的民用工业长期萎缩,各种配套体系一时也建立不起来,暂时无法为这些人提供工作。方寸大乱的戈尔巴乔夫政府也拿不出铁腕来压服各加盟共和国分摊这些负担,各加盟共和国反倒以独立相威胁。从经济条件最好的波罗的海三国开始,要求独立引发的社会动荡席卷整个苏联,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拒绝人民就是拒绝胜利
  
  大国崛起不是请客吃饭,说到底是一个工业体系和另一个工业体系之间的生死战。假如我们买了一个1/2英寸的螺钉,自然不可能再买一个13毫米的螺帽配上去。任何人,任何企业,任何国家,只要选择一个工业体系就必须放弃另一个。
  
  选择谁,最终取决于谁的东西造得更多更好更便宜。苏联的崩溃,说到底是美国靠人口优势完成了自己的产业升级。之所以是美国而不是苏联率先发起这次产业升级,除了前面说的各国内部因素外,地理一历史因素也相当重要,甚至可以说起了决定性作用。
  
  随便找个地球仪,咱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联是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陆地大国,用地缘战略学家的话说,是处于世界岛的中心;美国则被两个大洋包围,在西半球没有任何强大的陆地邻国。
  
  地理环境的区别决定了苏联必须是一个陆军大国,美国则必然是海军大国,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完全是一场陆地强权和海洋强权之间的战争。冷战40多年,美国从来没有能力在大陆上保持一支能和苏联对抗的陆军,苏联也从来没有打造出一支能和美国海军正面冲突的舰队。
  
  从军事对峙的角度来说,美苏双方的海陆对峙算是平手。但是,从经济和贸易的角度来说,掌握海洋的一方占有天生的优势。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海运成本是所有运输方式中最廉价的。数倍的物流成本差异决定了大部分工业物资交流都是通过海运来进行。美国掌握了海洋,所以可以同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进行工业交流。苏联只掌握陆地,从战略安全的角度来看,苏联不太可能通过美国掌握的海洋来扩大自己的工业体系,只能在自己的邻国中寻求更多的工业人口。其实,苏联在这方面一度做得不错。
  
  苏联的邻国中,人口最多的显然是中国。冷战开始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内战之中的农业国。等到GCD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七舰队跑到台湾海峡,中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全面倒向苏联,苏联也立刻对中国进行了援助,帮助中国建立自己的工业社会。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技术转移。中国获得了一套20世纪中期的工业体系,工业水平一步跃进了100年。
  
  当然,苏联人给的只能算是工业的骨架,中国人还得用一代人时间丰满其肉身和肌理,真正消化掉这次技术转移,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至于实现工业升级能力,尚是遥远的目标。
  
  但是,中国具备的工业能力迅速改变了亚洲的战略平衡,中国人很快就能对周边施加强大的影响。本来东南亚是英法殖民地,当肥羊转交给了美国,可工业化的中国一插手,立刻就成了冷战的前线。1953年法国人还没走,中国的工业建设刚刚开始,越南人在中国军事顾问和武器的支援下就能打出奠边府战役这种歼灭战。等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工业建设初见成效,美国就得亲自参战来保证东南亚不彻底崩盘了。
  
  1966年的时候,美国在越南驻军42万,从航母到战略轰炸机全部上场,还是镇不住越南人。甚至美国自己的兵力不够用,还得逼着韩国、日本。中国台湾、西德等十几个傀儡派出数万部队去越南送死,顺便屠杀了上万越南平民。这期间虽然中苏不再结盟,但在反对美国霸权的立场上,中苏完全一致。所以,中苏一面互相指责,一面合力支援越南。
  
  在越南战争中,苏联只需要出战斗机、防空导弹这些高端货色,而卡车,大炮、轻武器这些一般的兵器自有中国负责。中苏双方也都很高兴一个小小的越南就能拖住美国几十万大军。十年打下来,美国在越南花了250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5万亿美元不止〕,死了5万人,另有30万人受伤。
  
  长期奉行小型陆军政策,依靠募兵制来维持军事力量的美国被迫搞起了义务兵役制。为此在国内激起了持续数年的剧烈政治动荡。最后美国灰溜溜撤军回国,发现中国和苏联的势力已经深入了非洲和西美国被迫承认现实,向苏联低头,乖乖战略收缩,同时向中国示好,要求改善关系。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lucama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