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从九一八到西安:少帅如何走上坑爹之路
送交者: 红朝笑笑生[♂☆★★★先天下忧而忧★★★☆♂] 于 2015-05-24 16:30 已读 11754 次 8 赞  

红朝笑笑生的个人频道

第一章 云山雾罩的东北军 

据说在北洋军阀混战的时候,唯一海、陆、空军制齐全的,是盘踞东北的奉军,总司令叫张作霖。 

张作霖的发家史是比较奇怪的。他本来是清军的一个哨长,后来加入了绿林土匪,接着又组织了保安队,负责附近几十个村子的治安,最后重新加入清军,还在这段时间里同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等人结成了兄弟,成为新一代的政府军。 

如果奉系的东北军革命成功,我朝的历史书上,肯定只会写些张主席(或总统)同张总理、汤元帅间深厚革命情谊的故事,更会写一些,张主席从小苦大仇深被逼上梁山,后来保境安民义满云天之类,或者汤大帅如何除暴安良的美好传说。而作为一名光荣的东北军士兵,他们肯定接受的教育也是,革命道路上其他派系军阀都是反动代表,只有东北军是正确路线;而在东北军的革命历程中,其他人都是错误连连,甚至经常发表右倾反动言论,或者他的结拜兄弟也要质疑大旗还能打多久甚至背叛革命,而张主席则永远信心十足,每次都能挺身而出,及时指明革命的正确方向和路线,最终克服所有的困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的正确历史观。 

仅仅因为东北军后来失败了,所以大家都敢拿着放大镜去看它的历史;也正因为相关资料全都公开了,大家才会知道,张大帅的发家史,纯粹就是一部土匪流氓的发家史。 

土匪出身的张作霖为什么会当保安队队长呢?表面上看,自然是张大帅为民请命、代表了底层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实呢,也就是扯蛋。 

作为一名土匪,最理想的情况不是抢钱,而是有人乖乖把钱送上门来。例如宋江时不时就要带着兄弟们出门去“借粮”,说白了就是到附近村子收保护费。可惜的是,通常收保护费的都是官府,土匪只有很少数情况下,才能获得这种上位的机会,平时都只能把脑袋拴在腰带上,四处抢劫谋生。 

1900年闹义和团,俄国进攻东北,张作霖趁清军逃走的当口,成功地由黑漂白,建立了一支保险队,负责当地的治安秩序。只要明白了土匪的性质和运作,我们就该明白,这绝不代表张作霖已经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了,更不代表说,他开始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了。事实上,他就是一个从私下收黑钱的人,变成了公开收黑钱的人而已。因为,拉队伍和拉土匪都是要吃饭管工资的,而羊毛,从来也不会出在狗身上,它只会出在羊身上。 

在从黑土匪变成白土匪的过程中,张作霖认识了几位大哥,例如张作相(名字相近,没有亲戚关系)、张景惠、汤玉麟等,这也是东北军最津津乐道的地方。要知道在当时,中国的主流还是北洋军,而北洋军阀间的关系那是相当不好,动不动就亮出刀来拚得你死我活,东北军几位大佬却是一幅兄弟情深的样子,总之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就想同年同月同日死,大家都是光荣的大家庭成员,有什么事兄弟们说一声就可以了;甚至双方起了矛盾,打得你死我活到最后,也是磕几个响头、喊几声大哥就可以免罪,回头该干嘛干嘛。对比蒋委员长极其野蛮的清共,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啊。 

对这种现象,张作霖是很有几分自豪的,因为按照通行的说法,这就叫做义气。总之在险恶的江湖中,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杀来杀去,东北军却有关二爷在头顶上罩着,有什么事都是你推我、我让你,一幅江湖好汉的作派。当然,大家平时讲的也不是什么今天杀了多少人、明天抢了哪些货之类,而是都请了文化人来当师爷幕僚,满嘴的礼义廉耻,当众讲话也是象模象样,很有点督军、大帅之类的风度。 

虽然东北军给义气笼罩了各种神秘色彩,但所谓义气,实在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例如,鲁智深会跟林冲讲义气,也会跟偷菜的泼皮讲义气,但是绝不会跟卖酒的小贩讲义气,甚至史进要不是武功够强,在赤松林就被他砍死了;当然郑屠如果武功够强,同鲁提辖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两个人肯定也是“跳出圈外”,相互议礼讲起义气来。而宋江虽然满口都是义气,但他把青州城外几百户人家全部杀光的时候,肯定不会想起这两个字,因为他那时只想着,怎样逼秦明承认他的义气,给他鞍前马后做小弟。 

强盗的所谓义气,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只要你够强、够狠,你就有资格跟我讲义气,甚至还能八拜为交。普通人跟强盗讲上了义气,一开始效果也不错,因为强盗并不总是抢来抢去的,劫富之余偶尔也会济个贫,甚至落难时来个江湖救急。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种义气有多了不起,因为它永远也不能超越利益存在。普通人收了大哥的好处,关键时刻是要拿命垫给大哥还帐的,否则就是不讲义气;而强盗收了强盗的好处,自然也要有来有往,不然别的强盗来抢地盘的时候,你找谁搭帮手呢? 

在早已不流行单挑的群殴时代,不管是强盗还是官军,都需要互相帮助才能生存下去。官军有统一的指挥和纪律,相互间还能划拨地盘交易,土匪讲不起那一套奢侈,义气就成了最好的借口。反应到书本上,自然就是大哥义薄云天,小弟们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五湖四海汇到一个地方,在大哥的率领下毅然加入绿林大学,开创出东北军新事业的那一套了。 

所以张作霖是土匪,汤玉麟也是土匪,汤玉麟却愿意跟着张作霖的指挥棒转,听他的话打天地,绝不是因为张作霖手上有三尸脑神丹或豹胎易筋丸,只不过因为汤土匪相信,按照张作霖的意见去办事,可以最大化地保障自己的利益而已。 

在早期的创业生涯里,张作霖先后同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等人结拜为兄弟,并通过自身能力的展示,取得了东北军的领导权,成为这支部队的武林盟主。但是同正规军不一样的是,张盟主虽然是东北军里最大的一支,也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力,有两个禁区却是不能碰的:

第一,他不能随意吞并加盟小弟的地盘;

第二,他不能随意插手加盟小弟的人事安排。 

不管是土匪还是军阀,这两件东西都是权力的根本,也是利益的源泉所在。张作霖是全体东北军的领袖,只不过意味着他对外说话时,可以加上全体小弟的份量而已,绝不代表他可以在东北军为所欲为。事实上张作霖在巩固自己实力时,也从来不敢直接赶小弟走人,都是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例如他需要打压汤玉麟,就拚命拉拢张作相,并逼得汤玉麟在1917年主动造了反;而他虽然恨得汤土匪咬牙切齿,最后还是在另几位元老的求情下,两个人竟然又握手言和了。 

汤玉麟不光是奉系的创业元老,还是张作霖的救命恩人,当年张作霖还在当保安队长的时候受到土匪进攻,全靠汤玉麟及时救援才幸免于难,那时的汤玉麟自己也是土匪。保安队长需要土匪救援,后来又拉一派打一派,把对方逼出了自己的地盘,看过这样的案例,还会对官与匪的性质,有丝毫书本式的幻想吗?! 

只要看清里面的利益交织,我们自然会明白,东北军其实不过是一个黑道出身的军阀联盟体。在这个联盟里面,每个领导的背后都是一大票小弟,只要你能建立自己的班底,让你的部下相信追随你才有前途,你的安全和前途自然就有保障,即使大帅把你抓起来了,其他人也会纷纷劝阻,忆往昔峥嵘岁月,希望大帅义气为重;但如果你不能建起自己的核心班底,或者你的实力已经耗损完了,那你的存在就是可有可无的符号,哪一天大帅不高兴了,随时可能让你血溅五步,而围观群众也只会说,惜哉、惜哉,其实这小子还是挺聪明的。 

张作霖自然希望,东北军都是自己的直属部下,不要分成这一派、那一派;不需要任何深奥的道理,大家也明白,一支职业化的军队比分散的山头更有战斗力。但是改革没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把道理说得透而又透,而要落到自己身上时,大家的态度肯定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总之改别人是应该的,改自已是不行的,因为自己肯定有各种特别的军情、政情,不适用那些大道理。对这一点,你可千万别说,这都是大家觉悟不够的结果,因为你要有觉悟,你手上的那票小弟也要有觉悟才行,改革改到他们饭碗的时候,小弟们认得大哥,小弟们手上的刀,可不认得大哥。

第二章 张作霖死后的那些日子 

一九二八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了。 

傻子都知道,张大帅的死就是日本人干的;傻子也都知道,当时的关东军就一万来人,而东北军有二十万,一人扔一块砖,也能把鬼子兵活埋了。但是东北军就是什么也没干,只管蒙着眼睛,装作什么也没看到。 

东北军对领导的死不闻不问,绝不是因为他们睡着了,而是因为,他们此时最需要的不是报仇,是选出一个新头领来。 

作为土匪大联盟,东北军绝对不缺有领导气质的人。问题是张作霖在世的时候,平衡玩得非常好,现在他突然撒手走了,联盟里谁也不能服众,选盟主就成了大问题。大家最初的议案,是让另一个土匪头子张作相任武林新盟主,而给张学良留了一个保安司令的虚职。 

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决定。张作相当东北军统帅,表面上意味着,他可以合理地接收张作霖留下来的军政资源,包括地盘、军队等,也就意味着,他可以成为比张作霖势力还要大的东北军大帅,怎么看,这都是件好事啊。但是张作相显然不敢有这么乐观的估计,因为多年的明争暗斗,他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东北军里面,没有任何人的名字叫活雷锋。 

大家推张作相当东北军统帅,是因为他的实力最强。任何人上任之后,东北军都会陷入新一轮争斗之中,大家都有拥立之功,也都需要论功行赏,张作霖留下来的地盘、军队自然是瓜分的目标。而在未来的争斗里面,张作相没有把握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消灭其他反对势力,相反很可能出现,东北军分崩离析、其他人联手把自己赶下台枪毙的惨剧。 

张作相即使当了大帅,他也不能插手其他人的地盘或人事,而接收张作霖留下来的军政遗产,他又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慷慨激昂地提出,他为人是最讲义气的,为了忠于少主张学良,要让张学良当新一任东北军统帅。 

在张作相表态之前,张学良已经接到了下岗通知书。 

由于怕日本人再炸车,张学良不得不剃了个大背头,装成普通士兵连夜赶回沈阳。奔丧之余得到的消息,是张作相即将当东北总司令,而他的新职业,是东北城管大队长。 

对几位叔伯的这种做法,张学良没有丝毫疑惑,因为他父亲手上的军政遗产,并不是他能随意控制的,而那帮土匪叔伯的人品,更不用有丝毫幻想。张作霖死了之后,他直属的军队没有喊出,我们只忠于张大帅一家的口号,他管理的地盘,也没有丝毫只忠于张大帅家庭的意思;总之只要保障我们的利益,给谁打工也一样,张少帅能涨工资是最好了,张少帅要是不涨工资,我们就去涨工资的地方递求职简历。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自然只能呆在他的屋子里,听凭叔伯们安排新工作了。 

本来让张作相当新一任统帅,是为了他实力最强,有助于应付东北军在关内受到北伐军压迫、关外被日本逼迫的局面。但是张作相对整合张作霖的军政资源实在没有信心,对这帮土匪同事的义气是怎么回事更没有信心,因此他最终决定,树起忠于少帅的大旗,在张学良领导下继续革命。 

张作相的这个举动,没有多少人反对,并不是因为大家都忠于少主,而是大家对强势的张作相,实在也没有多少信心。现在让弱势的张学良当头,接管已经削弱的那一份遗产,不仅不会对大家的既得利益产生危害,还有助于东北军内部山头的势力平衡。所以在张作相提议之后,大家都点头同意奉张少帅子承父业,继续挥舞东北军的大旗。 

对张学良来说,从没有实权的保安司令上升到东北军统帅,自然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大好机会。他虽然不能吞并其他派系的地盘,但却可以接手父亲留下来的军队和地盘,并对外代表整个东北军整体,在全中国政治舞台上纵横开阖。 

对普通人来说,赚到一生用不完的钱,大概就可以收手了;但是对张学良来说,这一切显然是不够的。 

他十六岁就在老爹军队里当兵,出操站岗读军校都体验过一遍,二十一岁就指挥旅级单位参加军阀大战,二十三岁当上军长,打的也是硬仗恶仗。普通人家的孩子这时工作还没几年,官二代张少帅却早已身经百战,小兵初上战场时的恐惧与困惑他经历过,大将决战关头的紧张与兴奋他也经历过,可以说是一步一堆血印走过来的。从这种考验中走出来的人,如果还没有沉沦怕事,心胸都会象天地一样宽广。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多少钱已经不过是一个符号,一个县城、一座城市也容不下他们的抱负,只有坐镇一方、逐鹿天下才能让他们感到满足。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遥想当年,太祖在井冈山带着几百人马打土豪时,如果不留神中了流弹挂掉,可能历史书上也不会留下他的位置。因为人们都会说,那个叫毛润之的书呆子太傻了,竟然跑到山沟里去胡闹,结果几个民团就要了他的性命; 

遥想当年,孙中山为了宋教仁的死同袁世凯决裂,国民党几乎被一扫而空。如果他没有跑掉,人们自然也会说,孙中山实在太蠢了,明明没有实力,却非要充大尾巴狼,结果把自己和国民党都搭了进去。当然那时北洋军阀就会成为胜利的代表,而孙中山等人的形象,肯定是漫画中的,一小撮境外扶持的分裂势力。 

所以对二十七岁的张学良迎难而上、重新举起东北军大旗的行为,讥笑他的后人不是高明,而是心胸达不到他的宽广,只满足斗室的偏安生活,看不到欲上云台最高处的追求。 

但是,很不幸,张学良有宽广的心胸,却没有足够的实力。最后的结果,是他使尽混身解数,却是把自己折腾得,什么也不是了。 

 

第三章 少帅很努力,大帅很伤悲 

张学良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带着全体东北军,处理奉军同国民党政府间的危机。 

虽然国民党此时也是军阀林立,但是局势非常明显,北洋政府已然垮台,东北军就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不管冯玉祥还是蒋介石、李宗仁,都对东北的地盘跃跃欲试,而日本和他有杀父之仇,此时又拿着一些张作霖签过的协议咄咄逼人,很难指望得上这种盟友。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军支持北洋还是归顺国民政府,绝不是信仰哪个主义、挂哪个旗那么简单,而是如何保障自己独立军政利益的问题。 

归顺国民政府,很可能导致日本翻脸攻打;自成一系独立,则会引来李宗仁、蒋介石等人的群殴。从理论上讲,东北军面对如此重大的矛盾与危机,最需要团结一致,但事实上,大家好象谁也没把张学良当回事。因为就在不久之后,镇守热河的奉系元老汤玉麟直接宣布,本省换了青天白日旗。 

前面提到过,汤玉麟曾经被逼着反出张作霖。他后来在另几位元老的力保下重新回到组织,并通过战功分到热河省的地盘。这个结果本身就说明,东北军其他元老的势力十分强大,即使是组织内部明目张胆造反的人,张作霖有时候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因为单纯不计前嫌的话,汤玉麟最好的结局无非是成为一名打工仔,走职业军人的道路;而汤玉麟竟然可以独霸一个省,控制关内到东三省间的咽喉要塞,绝不是靠工作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要知道汤玉麟再亲,他也不是张作霖的儿子,而张大帅对自己的宝贝儿子,也给不出这么丰厚的奖赏。 

汤玉麟能控制热河,是因为元老系其他人欣赏他的能力,所以给他莫大的支持。张作霖是64号被炸死的,张学良也是6月上任的,而仅仅在719号,汤玉麟就宣布了归顺国民政府,甚至没有申请张学良的批准。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对张学良上任时的地位和状态有多巩固,还用有疑问吗? 

张学良上台后,书上经常夸奖他的功绩,叫东北易帜。 

很多人看书的时候,没有查一下时间地点的习惯,好象张少帅一上台就积极靠拢中央,并把东三省换上了青天白日旗。事实上他上台的时间是286月,汤玉麟直接易帜的时间是7月,而东三省宣布易帜的时间,是129日。也就是说,东三省换面旗,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 

就我的理解,换面旗要用这么久时间,主要还是因为,各方面都在进行利益博弈。 

一切是显然的。国民政府如果要打东北军,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控制了大半个华北的桂系李宗仁。但是李宗仁显然对这一仗没多少信心,因为桂系刚刚吞下这些地盘,立足还不稳,而他的身后有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等人,都对他的地盘很有兴趣,甚至可能联合东北军吃掉他;万一前门打虎、后门进狼,李司令很可能连哭都哭不出来。 

李宗仁不敢打,其他人自然也不敢打,因为带兵穿过桂系的防区、远程进攻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以国民革命军当时的后勤能力,估计是看不到出路的。谁要不知死活干这种事,最可能的结果,是自己白白损失一支重要的战略兵团,并在后面的军阀混战中被其他人吃掉;而大家集结一支联合兵团,又缺乏相关的信任。 

国民革命军不敢随便进攻,东北军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蒋系军队加起来有近七十万,奉军能拉出的最多只有二十万,而且内部几派随时可能倒戈。如果非要对抗到底,日本政府又不是活雷锋,不可能免费派兵给他们守卫边界,死硬到底的结果,很可能是内部有人出现反水,勾结国民革命军或日本,吃掉东北军。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只有反复谈条件了。 

东三省易帜,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因为它仅仅是换了一面旗,其他方面的利益都没有明显的损害。但是这样一个结果,也要经过半年才能达成,绝不是张学良做事拖拉,或者蒋介石办公效率低下,它是在几方都不停地提出各种要求、达成各种共识,最后把局部共识汇到一起之后,才形成的一份整体声明。如果不是外界压力实在太大,这个声明再拖一年半载也不稀奇。 

张学良易帜后,很快枪毙了一个叫杨宇霆的人,同他一道被杀的,是杨宇霆的好友常荫槐。 

无论是谁都认为,杨宇霆、常荫槐并没有犯什么错,更不没有枪毙的理由,因此对张学良的做法,大家都是相当不以为然。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张学良绝对不是一个喜欢杀戮的人,他做一件事,必定有他自己的利益和理由。制造杨宇霆冤案,绝不是简单的个人喜好,而是有着深刻的利益需求。 

杨宇霆在张作霖时代的作用,大概相当于润滑轴承。各位大哥对利益分配有想法的时候,都会通过自己的幕僚,向张大帅的幕僚委婉反馈意见,这样信息沟通比较平和,免得动不动就是一群土匪围在桌子上,脸红脖子粗地吵架。而杨也会充当中间层,综合替张作霖分析各种势力平衡和分配,上传下达,保障东北军的统一和平稳运行。 

在土匪军阀里当中间人,绝对需要极高的情商和智商。因为张土匪和其他土匪都不是善人,且不说意见领会错误的后果极其严重,即使是意见表达到位了,也可能出现,大哥为了平息小弟的不满,硬拿手下的人头当出气筒的事情。杨宇霆能在土匪窝里混出名堂和声望,本身就说明,他是一个擅长平衡各方面关系的政治高手。 

张作霖时代群强林立,所以需要杨宇霆平衡势力;张学良时代却是一个弱势少主+强势部下的格局,这种格局下杨宇霆不仅没有用处,还会因为他同各方面的友好关系,成为张学良的替代品,因为张学良固然是一面旗帜,杨宇霆的人脉和人缘比起张少主,却也差不到哪里去,只不过是少了一个好爹罢了。 

如果杨宇霆手上有兵权,张学良当然不敢动他一指头,但是杨宇霆毕竟只是一个官僚,因此张学良就果断下手,把这个潜在的替代品除掉了。总之,你们谁也不要以为,我张学良只是一个白目二代,要知道姓杨的对我不敬,我身为总司令,现在就敢行使生杀予夺的大权;再总之,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张司令现在就是放火了,谁要在这件事上乱说乱动,老子现在就豁出去跟他拚了,看哪个敢不服气! 

杨宇霆死得很冤,但是东北军各路军头虽然跟他关系良好,却不肯为他说话,本身就说明,杨宇霆同他们的交情,那是真的只有利益交换;同样也是因为,大家知道张学良需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默许了他的这种行动。当然,再出格一点的事情,例如得罪东北军的实权人物,张学良是不敢干的,因为手下这帮叔叔伯伯们是什么货色,他比别人都清楚。 

一个军政大佬干掉另一个军政大佬,多半不是因为简单的私人恩怨,而是利益冲突到了影响根本的地步,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当然,反应到台前,普通人最能理解的,就是张三没有给大哥敬礼,张三踩了大哥的影子,甚至是张三摆架子不肯跟大哥合影,结果被大哥干掉了。 

 

第四章 军阀混战,一部节操碎尽的折腾史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枪毙杨宇霆的时候,关内的国民军失掉了共同敌人,很快转入轰轰烈烈的大内讧中。李宗仁被蒋介石打败了,冯玉祥几个手下也被蒋介石收买了,最后关内的局面,是蒋介石开始独大了。 

面对军事、政治都明显强出一头的蒋介石,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有几个选择。他们可以同反对派联合一气,也可以向蒋介石积极靠拢,或者同蒋介石保持距离,维持自身的独立性。 

同反对派联合,似乎是看不到结果的,因为从战国时代开始,远交近攻就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而且一切也很明显,李宗仁、冯玉祥等军阀的军政能力,同蒋介石不在一个档次上,强行支持邻居坐大的结果,多半就是引火烧身。 

同蒋介石保持中立,也容易出问题,因为东北军本来就派系林立,如果自己不能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扩大自己的影响,内耗和猜疑就有可能毁了这支军队,甚至可能毁了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决定向蒋介石积极靠拢了,而看到张小弟对自己的友好,蒋介石也飘飘然了。因为很快,蒋介石就大力撺啜张学良对苏联大打出手,强行收回了中东路。 

中东铁路是沙俄强行在东北修的铁路,因为日俄战争分成两半,北段归俄国,南段归日本。张学良一九二九年要收回中东路的时候,苏联已经放弃了北段铁路周边地区的主权诉求,整段铁路在性质上已经下降到经济冲突的地步,而日本却在南段沿铁路几十里划地盘,还派驻有所谓的关东军,制造了一个国中之国,满州铁路株式会社更是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如果从维护国家主权角度考虑,张学良自然应该先收复南满铁路的主权。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东北军的发展壮大,那就是日本大力扶持的结果,众多军政头领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张学良敢在日本问题上动刀,不用日本人出兵,元老院首先就会让他栽得灰头土脸。因为仅凭张学良的嫡系军队,是没有办法同日本抗衡的,但要拉大伙一齐下水,他的能量还远远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终于决定拿苏联开刀了。 

从杨奎松的文章里可以看出来,张学良和蒋介石都很相信,苏联国力有限,不可能在远东大打出手。问题是,在反复警告交涉无果之后,斯大林终于还是全力出手了,而且一打就把东北军打回了原形。 

东北军在苏军进攻下的失败,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东北军无能的结果,当然也是张学良无能的结果。但我们要知道,面对苏军的进攻,张学良是不惜把自己的嫡系人马王树常、胡毓坤派往前线支援边防旅的,可是这两路人马碰到奉系元老张作相、万福麟的地盘时,两位元老都告诉他们,不要再往前走,不然会有意外! 

一面是苏军陆军立体进攻,一面是两个边防旅孤军奋战,友军全都跑得远远的,空军全部不肯参战,这种仗可以说,不用打就知道结果。面对惨重的失败,张学良既不能处理抗命的元老,又不能处理夹在矛盾中的嫡系,最后只能接受惨败的事实,硬着头皮签定伯力协定,恢复中东路北段的战前状态。 

元老张作相、万福麟不让援军通过自己的防区,显然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得罪苏联,也不愿意卷进对苏作战中去。因为中东路北段苏联早就放过话,只要中国肯付款,赎回铁路并不是问题,张少帅派兵去抢的结果,无非是省了少帅家一笔开销而已,元老们犯不上为此贴进自己的家当。张学良新官上任,想同蒋介石联手树立自己的威信,结果却一头撞在石头上,损失极为惨重。 

如果换到一般人,面对这种结果,早就气得要死要活了。因为,张学良完全有理由质问:国家主权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几个老头子也敢阳奉阴违,还有没有一点底线了?边防旅的友军每天都在流血,我都没有要你们出兵,只是让人去支援一下,你们竟然拦着路不让通过,以后还怎么一块愉快地玩耍呢?甚至冲动一点,还可能直接把嫡系兵马拉出来,向几位元老兴师问罪。但张学良的心理素质显然高过一般人,因为他咬着牙同苏联签订了协议之后,接下来还是跟没事人一样,每天当他的东北军统帅,没有多说一句话。事实上,他也绝对没有办法多说一句话,因为那帮元老们,显然是摆明了给他脸色看的。 

从表面上看,张学良的反应很憋屈,其实呢,一个人能忍到这个地步,至少说明他不是一般人。事实上,他还真不是一般人,因为短短一年之后,他就在中原大战里重新支持蒋介石,顺利夺取了大半个华北。 

有人说,张学良出兵华北,是一个大败笔,因为它分散了东北军的实力,并导致后来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大批精锐不在本地,不能及时保家卫国。说这种话的人显然不明白,东北军的安全,是靠自身实力决定的,如果军阀混战的时候,奉系军阀不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和地盘,那么下一步蒋大帅削藩时,他们手上没有筹码,就会变成被削的对象。而事实上,如果没有华北的支援,仅凭东三省加热河的实力,想对抗蒋介石统一华南华北之后的军事、经济、政治压迫,也是看不到希望的。 

从整个中国的整体利益来讲,自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符合所有人长远利益;但从奉系军阀的角度来讲,自然扩大自己的地盘、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最符合自己的利益。对这一点,你可千万不要嘲笑他们觉悟不够,因为后来的历任军阀、总统、主席乃至我朝革命家,都有着相同的认识。 

出兵山海关,是张学良最得意的军事行动。这一着棋下得又准又狠,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摧毁了阎锡山、冯玉祥军事集团,占领了大片地盘,又成功地从蒋介石那里勒索到大笔金钱,整个东北军也随之改头换面,成为控制半个中国的军政大集团。一个二十九岁的年轻人,能主导这样大的军事行动,从蒋介石的盘口里抢到如此大的肥肉,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而张学良也终于在东北军元老面前,扬眉吐气地翻了身。 

数一数张学良控制的地盘、军队,人们仿佛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他已经成了中国最有权力的人。因为扳着指头算一下,中华民国的元首也只有江浙几个省,其他地方都是听调不听宣,张学良却控制了整个东北和大半个华北,地方官比中央腰杆还要粗,你觉得,哪个才是中央呢? 

普通人在说到权力的时候,往往会忽视权力的本质。因为普通人没有可博弈的空间,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上面有什么规定,下面就执行什么规定,最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已,任何一张盖着大印的纸都能管得自己服服帖帖。但是作为军政各级领导,权力就是一种可以讨价还价的空间,当权者必须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胡萝卜,让其他大小头目相信,只有听自己的话才有前途、才符合自己的最终利益。抛开这一层,权力不过是符号罢了,各级官员一齐跟你玩无间道的时候,最高统帅往往是什么脾气也没有的,因为到现在也有一句话,叫政令不出中南海,而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则叫枪杆子里出政权。 

张学良的困境,就在于他无法控制东北军,因为他是弱势的少主,几个军政头脑对他的命令,都是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他能在扩张中扶持自己的少壮派势力,其他元老也在拚命扩大势力,不让张学良把手伸进自己的地盘、人事里;更严重的事情还在于,东北军一直就是日本扶持起来的,各级军政大佬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一支军队靠土匪起家,硬生生干挺了政府军,独霸富饶的边境,还能独立玩外交,要说没有外国势力支持,那是骗人的鬼话。但是东北军同日本的联系,同别的军阀实在有些不大一样。 

举个例子,云南的龙云同法国关系十分密切,两家的军事交流合作也非常紧密,以至于,龙云的嫡系都装备了全套法制武器,还广泛学习法国的军事制度。但是滇军同法国合作再紧密,龙云手下的军官也不敢私下同法国拉交情,更不敢告诉法国说,欢迎到我的地盘里来,我可以在我的地盘里给你更优惠的政策、我讲话比龙老大管用。 

龙云的地盘里没人敢玩这一套,因为龙云把手下的军官都控制住了,谁敢不知道天高地厚,龙司令当场就可以叫他明白,什么叫天高地厚。因为,龙司令让你坐到那个位置上,绝不是想扶持一个土皇帝架空自己;你也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爹叫李刚就可以胡作非为,因为龙司令不用你的人头教育手下,肯定还会有人忘了,天是怎么蓝的。 

张学良的东北军里,大家都在跟日本玩无间道,因为张学良没有强力约束手下的资本。于是一直以来,东北军都是搞的多头政治,总之一条政令是否执行,先看张少帅怎么规定的,再看这个地方是谁的地盘,最后才能执行,执行的力度如何、打折多少,都取决于当地的权力划分。

 

第五章 温水煮死的青蛙 

东北军出关插手中原大战的时候,是一九三零年九月十八号。在那一战里,他们攫取了半个中国,成为最大的一股军阀势力,相信几个首领都是欢欣鼓舞,把九一八当成他们的幸运日。 

而在一年之后,也就是一九三一年的九月十八号,日本关东军突然发动对他们的进攻,结果张学良下令不得抵抗,乖乖退出了东三省,把大好的地盘都丢给了日本人。 

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简单地看,自然是因为,张学良就是个人头猪脑的家伙;更是因为,他从小就只会泡妞,长大后又学会了吸毒,降低了人生观世界观三民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只要相信这种想法,自然能得出,当时的军政大员都是人头猪脑的结论,更可以相信,只要稍微智商正常点的人穿越回那个年代,都可以大展拳脚有所作为。因为那种蠢人都能上位,自己这么聪明的人回去,肯定是想不发达也难。其实呢,这些都不过是,廉价的历史优越感罢了。 

日军进攻东北的时候,张学良正在北平看戏,接到报告立刻离开了戏院,连夜召开会议讨论。从工作态度上看,他的反应还算及时,只是工作结果比较离奇,因为他们开会的结果,竟然是沈阳的北大营不得抵抗,全军退出沈阳。 

北大营第七旅是张学良的嫡系,一共有上万人,沈阳更是他的大本营。张学良做出不抵抗的命令,肯定也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的,因为这样做,是把自己在东北的利益都一风吹了。问题是,他担不起对日开战的责任;问题更是,他的手下都不肯承担对日开战的责任。 

东北军应该不应该开战,这不是某个人可以决定的,因为,东北军就不是某个人可以决定去留的。从当时的历史去看,东北军大致分为左、中、右三派。 

左派,自然是希望与日军开战,因为祖宗基业誓死必保,堂堂中华领土岂容倭寇横行,即使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焦土抗战到底。右派呢,就是留在东北,接受日军改编,事实上日军占领东北之后,就是有很多人跑去找日本人,在他们手下做事。 

左派和右派,立场是没有办法调和的,因此绝大多数人选择的,都是所谓的中间派,也就是张学良代表的路线:撤出东北,等待中央政府组织中国军队,统一抗日。 

面对这段历史,我们很难简单的说,张学良对这段历史有多大的影响。因为,我们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那就是如果张学良决定留在东北与日本合作,是不是东北军就会因此大举留在东北、与日本合作呢?显然是不会的。因为,各路军政首脑选择应该怎么做,并不是真的以张

喜欢红朝笑笑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红朝笑笑生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红朝笑笑生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