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二战德军十大王牌武器
送交者: 正视历史[☆品衔R3☆] 于 2015-03-29 9:04 已读 4302 次 1 赞  

正视历史的个人频道

10:MP40冲锋枪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MP40冲锋枪,及其原型枪MP38冲锋枪,是不同于传统枪械制造观念具有现代冲锋枪特点的方便批量生产而设计的第一种冲锋枪。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使用最广泛、性能最优良的冲锋枪。它曾经被称为“施迈瑟冲锋枪”,其实与德国枪械设计师胡戈·施迈瑟并无联系,他并没有参与该枪的设计。

MP40冲锋枪,具有现代冲锋武器的几个最显著的特点:

制造的简单性和造价低廉。

MP40取消枪身上传统的木制固定枪托、护木组件以及枪管护筒等粗大笨重的结构,主要部件都是钢片压制成,连唯一较费工时的木质枪托,也由钢制折叠式枪托代替。全枪没有复杂的工艺,钢片压制的枪身可在一般的工厂的流水线中随意制造,一般的初级技术工人依靠工具即可制造;机匣的下半部则以重量很轻的铝材制造。甚至对于枪的表面也没有什么磨光,总之,一切复杂的工艺全部取消。这样的设计思路,使得MP40可以在德国各地的大小工厂中大量制造。

射击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二战期间大量装备的冲锋武器中,MP40冲锋枪具有较高的精度。由于后坐力很小,MP40在有效射程内的射击非常精确,在持续射击中的精度更是无人能比。 一把连续射击中的苏联波波沙和英国司登都是很难控制,而任何一个德国新兵都可以控制住猛烈射击中的MP40。在较近距离作战中提供密集的火力。

这主要还是来自于MP40的设计思路。它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复进簧装在三节不同直径套叠的导管内,导管前端为击针。射击时,枪机后坐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 另外,它使用9mm口径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和该枪射速较低也是其射击精确的原因。

在苏联波波莎冲锋枪出现之前,MP40仍然是世界最顶尖的冲锋枪。由于它的成熟和可靠,直到60年代仍然有一些国家使用它。

9:ME-109战斗机

二战期间,德军的“闪击战”得意屡屡得手,与其拥有强大而先进的空中机群是分不开的,这其中,著名的Me 109战斗机功不可没。

梅塞斯密特Me 109(又叫Bf 109)战斗机是德军二战中的主力战斗机,它从战争爆发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从欧洲一直打到非洲,参加了德军所进行的所有战役。从技术上讲,它达到了活塞式飞机的最高水平,曾创造实用的螺旋桨飞机陆上飞行速度的最高的世界纪录。

德国巴伐利亚公司由著名飞机设计师维利·梅塞斯密特教授主持,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他们潜心研究,博采众长,在1935年,隆重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Me 109战斗机。Me 109战斗机采用全金属的结构,下单翼,单座,装一台DB.601活塞发动机,1100马力,带动一副三叶螺旋桨。后3点起落架,主起落架可收至机翼内其形体细长,流线型突出。机身长8.8米,翼展9.8米,机高3.6米,起飞重量2605千克。与德军早期的战斗机相比,它采用了2种全新的设计。一种是无支撑的下单翼;二是起落架可收放。

Me 109战斗机充分显示了坚固、轻巧、可靠、灵活的特征,攻击能力比同时期的战斗机要强许多。操纵十分方便,不会轻易地进入螺旋,这是一种很有实战价值的飞机。

二次大战前,Me 109战斗机已经开发出系列产品,并大量投入批生产,其中主要的型号是D型和E型,前者战前生产了235架,后者战前生产了850架。E型是战前开发的最新机型,最高时速达550千米,装有2挺7.9毫米口径机枪和2门20毫米口径的机炮。

战争爆发后,公司又不断推出新的改进型,主要包括各类E型、F型、G型和K型等。其中G-6型为例,装备了戴姆勒-奔驰公司著名的DB-605A大马力液冷发动机(1475马力),最大飞行速度达630千米/小时,火力系统为2挺13毫米的机枪和3门20毫米的机炮,攻击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种G型飞机共生产了2万1千多架。1944年推出的K型,最大时速更是超过了700千米,已经接近了活塞式飞机的速度极限。Me 109系列战斗机总共生产了3万余架。除了德军外,还提供给同盟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等国,西班牙仿照生产了数百架。1944年后,由于集中力量开发Me 262喷气战斗机,所以Me 109系列终止了进一步改进。

Me 109战斗机在战时德国各年生产数量

1939年-449架 1940年-1693架 1941年-2764架 1942年-2665架 1943年-6274架 1944年-13786架 1945年-2696架 总数:30573架  

8: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几乎每一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录片都有这样一个镜头:一群象兀鹰一样的飞机遮天蔽日而来。猛然间,它们以近乎与地面垂直的角度向下俯冲,发出尖利的怪啸声……。这就是著名的JU-87斯图卡。

JU-87 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于1940年5月正式进入了世界航空专家和军事家的眼中。在夏季的天空中,斯图卡黑色的身影给地面上成群结队后撤的法国军队和难民带来了数不尽的恐惧。在奉命轰炸交通枢纽,尤其是摧毁可以阻碍盟军集结的桥梁的任务中,斯图卡上的飞行员常常发现他们的目标上,布满了逃难的法国难民。然而斯图卡在伴随着尖利刺耳的警报声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精确轰炸之后,再一次用机载机炮轰击残存的生还者。

在进攻波兰的战役中,超过300架斯图卡轰炸机参与了对波兰的空袭行动,并且有相当出色的表现。而在1940年进攻法国和低地国家的行动中,斯图卡的表现则让世界为之震惊。英国、法国、比利时以及荷兰的军队数量和坦克数量都超过了德军,而德国空军牢牢地掌握着制空权,这使得德军地面部队能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向前推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这之中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斯图卡就像一门会飞的火炮,具有大范围的作战能力和灵活的攻击性,在盟军的阵线后方集结的法军装甲部队常常在运输途中就遭到了斯图卡毁灭性的打击。在一战中德军始终无法突破西线协约国军队的防线,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防御的一方总能迅速的调集大量的援兵去填充战线的缺口。然而,斯图卡颠倒了这个程序:德军可以利用装甲摩托化部队快速的挺进,而盟军则在自己的防区中举步维艰,盟军部队犹如爬行般的行进速度是因为德国空军不停顿的反复空袭所造成的。然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之所以有出色的表现,还是得益于当时德国空军具有压倒型的空中优势。

少量的斯图卡战机进入了非洲军团和意大利空军服役,但所造成的影响十分有限。而在东线,Ju 87充分的展现了其优良的攻击性。在1941年,苏联空军彻底被德国空军所压制,290架之多的斯图卡轰炸机在前线根本没有任何受威胁的感觉而从容的对目标发动攻击。Hans Ulrich Rudel,希特勒最宠爱的飞行员之一、德国空军最高荣誉的获得者在对Kronstadt的空袭中成功的用斯图卡轰炸机击沉了苏联战列舰Marat号,接着,他在使用了装备着37mm反坦克炮的号称“坦克棺材”JU-87G型斯图卡轰炸机之后,取得了击毁519辆坦克的惊人纪录。

如果目标的距离能够使斯图卡轰炸机群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轰炸。那么Ju 87可以携带一枚1800 kg(3968 lb)炸弹用于执行这个短程的作战任务。然而这种单引擎的飞机发动的空袭显然远远无法与美军四引擎重轰炸机对德国进行的战略轰炸相比较。在俄国的作战经验表明,斯图卡轰炸机携带重磅炸弹直接命中坦克的战法是很不实际的。在俄国前线,标准的反坦克武器是SD-4-H1型 4 kg的子母弹,共有78枚小型炸弹被内置在炸弹载体中。其威力可以穿透任何盟军坦克的装甲--甚至包括1945年苏联红军使用的JS-2型重型坦克。

7: 88毫米高炮

二战德军十大王牌武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广泛使用一种Flak 88毫米火炮。它既可以当高炮用,也可以当反坦克炮用;既有牵引式,也有自行式。它以威力大、打得准而著称。在著名的北非阿莱曼战役中,隆美尔兵团的88毫米火炮,给兵力占优势的英军以沉重打击,成为“英国坦克的克星”。就连二战题材的电脑游戏软件中,88毫米高炮也是明星兵器之一。

88毫米高炮扬名立万的著名战役是北非战役。德军炮兵部队往往在英军坦克的射程之外来攻击英军坦克。英军的坦克兵往往是还没琢磨过味来,坦克就被德军的炮弹击毁了。这令英国大兵十分恐惧。其心理震撼作用远远大于实际毁伤效果。在1941年6月17日哈尔法亚高地争夺战中,以5门88毫米高炮为核心的德军守备部队在兵力和装备上明显劣于英军,但是,他们顶住了兵力占优势的英军的轮番进攻,共击毁了80多辆英军“范伦泰”坦克,创造了骄人的战绩。

在东部战线,88毫米高炮主要用于抗击苏联红军的优势坦克,同样取得了可观的战绩。二战后期,盟军和苏联红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向德国本土进军,此时的88毫米高炮主要用于本土的对空作战,直到二战结束。

6:俾斯麦战列舰

俾斯麦号战列舰(Bismarck battleship)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主力水面作战舰艇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建造的火力最强的战列舰。是德国海军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一号舰。1940 年服役,排水量52600 吨,航速30节,舰上人员1600名。舰上武器有8门380毫米火炮,12 门150毫米火炮,16门105毫米火炮,16门37毫米炮和4架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用此舰袭击大西洋交通线,1941年5月27日被英国海军舰队击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在《凡尔塞条约》的严格监控下被禁止建造战列舰。1933年独裁政府上台,德国海军开始秘密进行新型战列舰的研制工作。1935年3月希特勒宣布废弃《凡尔赛条约》,恢复征兵制,德国再武装正式开始,同年6月,为了表示无意向英国挑战,德国主动向英国提出把德国海军的吨位限制在英国海军的35%,英国马上同意并签订了英德海军条约,这解除了德国海军的最後一条枷锁,德国海军开始扩军,可以在建造5只旧战舰的替代舰的同时,在1936年度开始建造“F”号战舰一只真正的战列舰,这艘德国海军大规模扩军计划中代号“F”的第一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海军自1918年以后建造的第一艘真正的战列舰。英德海军协定允许德国的新式战舰装备十六英寸主炮,但是德国还没有制造这种口径舰炮的经验,德国人在这之前所研制的最大口径舰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380毫米口径舰炮,为了避免风险和设计难度拖延进度,决定新开发一种380毫米口径主炮装备俾斯麦号战列舰。

俾斯麦级舰体受穿越基尔运河水深限制,适度加宽舰体减少吃水,长宽比为6.67∶1,上层建筑比较紧凑,提高了舰体的稳定性。由于是德国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首次建造纯正的战列舰,为了降低风险,保证研制进度,尽量采用现成的技术,决定采用双联装380毫米口径舰炮,主炮塔采用前后对称呈背负式布局各布置两座。其主炮理论射速很高,达到同期战列舰的最高水平,主炮穿甲弹采用“高初速轻型弹”,在中近交战距离拥有很好的威力,但远距离着靶存速性能相应降低。其装甲防护沿用“Incremental Armor Scheme”的设计模式(称为“全面防护”),拥有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防护尺度,其主装甲堡侧壁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和56%的舷侧高度,同时装甲总重量达到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此外,该舰在实现大防护尺度的同时,依赖大防护尺度提供的空间补偿,主水平装甲安排在第三甲板,让其与主舷侧装甲一同重叠于弹道上,使舰体要害部位的防护也得到了强化,超越同期建造的战列舰。

1936年7月1日,俾斯麦号战列舰在汉堡港的布隆--富斯造船厂(B&V)正式开工建造,俾斯麦号以普鲁士王国首相和德意志帝国总理人称“铁血宰相”的奥托·冯·俾斯麦候爵(1815年-1898年)命名,1939年2月14日,俾斯麦号举行下水仪式。俾斯麦候爵的孙女——多萝西亚?冯?洛伊文费尔德女士被请来参加下水仪式。1940年9月15日,俾斯麦号完成了晒装工程,通过基尔运河前往波罗的海进行海试,1940年8月24日俾斯麦号战列舰正式服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1年3月为了破坏英国人的海上命脉——大西洋航线,德国海军计划了大规模被命名为“莱茵演习”的海上袭击战。德国海军原计划分成两线出击,驻扎在法国布勒斯特港“沙恩霍斯特”号和“格耐森诺”号战列巡洋舰将初先期出航破坏英国大西洋海上航运,同时吸引调动英国皇家海军舰队主力,之后,最新锐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也将投入作战,将利用时机突入大西洋执行破交作战。但是“沙恩霍斯特”号与“格耐森诺”号先后因故障与受伤无法出击,1941年5月19日“俾斯麦”号战列舰与“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单独出航执行“莱茵演习”。

“俾斯麦”号出航的情报很快被英国海军得到并加强了戒备。5月24日在丹麦海峡遭到英国海军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拦截。在丹麦海峡海战中,双方交火六分钟后,“俾斯麦”号在15000米的距离上命中了“胡德”号,“胡德”号弹药库发生发生爆炸沉没。随后五分钟“威尔士亲王”号受伤退出战斗,“俾斯麦”号则被“威尔士亲王”号击伤,导致一个锅炉舱进水航速下降为28节,燃油舱漏,水上飞机弹射装置损坏,被迫终止作战行动,驶往法国。英国海军调集主力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击沉“俾斯麦”号。当日夜间“胜利”号航空母舰起飞的鱼雷轰炸机攻击了“俾斯麦”号,一枚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舯部,但爆破威力被其TDS(鱼雷防御系统)完全吸收,没有造成内舱伤害。“俾斯麦”号曾一度甩掉了英国海军的跟踪,但26日重新被发现,遭到英国海军“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起飞"剑鱼"式鱼雷轰炸机攻击。一枚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艉部,方向舵被卡死,迫使“俾斯麦”号以螺旋桨速差来保持航向,航速降为7节,为英国舰队追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5月27日,“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为首的英国舰队追上了丧失了操控能力的“俾斯麦”号。经过数小时的激战,10时40分,“俾斯麦”号沉没于距法国布勒斯特港以西400海里的水域。在沉没前,“俾斯麦”号抵挡住了90发左右英国战列舰主炮炮弹和310发左右其它炮弹的直接命中(只有四发击穿其主装甲带),同时承受了6-8枚各型鱼雷的打击。再加上自行打开通海阀两小时后沉没。其强大的威力和防护性能给英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被丘吉尔誉为“造舰史上的杰出创造”

 

5:狼群-U型潜艇

1906年,德国的日耳曼尼亚造般厂为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潜艇“U1”号成为大西洋上最令人恐惧1906年初,德国人建造了以柴油机为动力的U型潜艇。1914年9月5日,德国U21号潜艇用一枚鱼雷击沉英国军舰“开路者”号,250名官兵葬身海底。1914年9月22日,德国U9号潜艇在比利时海外用不到90分钟的时间就击沉3艘12000吨级的英国装甲巡洋舰,舰上1500人死亡。到1915年末,德国潜艇击沉600余艘协约国商船;到1916年和1917年,被击沉的商船总数已分别达1100艘和2600艘。仅1艘U35号德国潜艇就独自击沉了226艘舰船,总计达50多万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击沉的商船总数达5906艘,总吨位超过1320万吨。据统计,整个第一次世界大占中用潜艇击沉的各种战斗舰艇共达192艘,其中有战列舰12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39艘,潜艇30艘。战争中各参战国共建造了640余艘潜艇,德国建造的潜艇就有300多艘,其中U型潜艇以其卓越的水下机动性和作战能力在海上了尽了风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潜艇成为主要的水下战舰。战前,各参战国共有潜艇496艘,战争中建造了1669艘,潜艇总数达2100余艘。战争期间,潜艇击沉的作战舰艇达395艘(含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17艘、巡洋舰32艘、驱逐舰122艘),击沉的运输舰船达5000余艘,2000余万吨 。德国依仗性能先进的U型潜艇,大大西洋海域有效地攻击了盟军的商船队和护航船队。指挥德国潜艇的海军上将卡尔·邓尼兹发明了“狼群”战术,用6—12艘潜艇组成水下舰队,白天尾随护航队,黄昏时进入攻击阵位,夜晚钻入护航队中用直航鱼雷实施近程攻击。1940年10月,一个由12艘潜艇组成的“狼群”就击沉了32艘舰船,而自己安危无恙。到1941年,德国用潜艇击沉盟军舰船的总数已达1150艘;到1942年上升到1600艘。1943年以后,盟军在舰艇、飞机上加装了反潜雷达,使舰船沉没数量降低了65%,到1944年只有200艘舰船被击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共建造潜艇1131艘,加上战前造的57艘,共1188艘。这些潜艇击沉了3500艘舰船,造成45000人死亡。

4: 纳 粹 屠 刀 MG-42通用机枪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人类枪械史上永恒的经典--MG-42通用机枪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得规定,战败的德国不可以制造重机枪。

德国在一战后,国家实力迅速恢复。随着国力的恢复,曾经有着欧洲最强陆军称号德国军方--自然不甘心受条约的限制,永远成为一支半保安性质的部队(只有10万人,不可以装备先进武器)。其实上,几乎从刚刚结束战争开始,德国的各项科研活动转入地下,研制的步伐虽然有时候放缓但是始终没有停顿。

不过德国始终是一战的战败国,如果明着去违背凡尔赛条约规定,一定会立刻遭到西方盟国的严厉处罚。所以,这根红线是不敢碰的,既要隐讳,又要发展,这好像就难了。

所谓愿者不难,德国人很快以自己特有的精明,巧妙的迂回过了条约的限制。他们研究了一种从传统眼光看来,完全不是重机枪的通用机枪。

这挺通用机枪,如果它使用二脚架,配备75发弹鼓就可以作为轻机枪使用,跟随班排作战。它如果使用重机枪的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就可以作为重机枪使用,成为营连的支援武器。如果装上了装甲车或者坦克,它又是车载机枪,成为盟国步兵的恶梦。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同于马克希姆重机枪的采用水冷降温的方式,而是和轻机枪一样采用气冷式,通过迅速更换枪管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

代表作是德国枪械专家施坦格研制的MG34机枪,该枪1934年设计定型,由著名的毛瑟兵工厂生产,采用和毛瑟步枪相同的弹药(7 .92 x 57 毫米子弹)。它有很多划时代的亮点之作,如:既可用弹链供弹,又可换装75弹鼓供弹,使用弹链供弹左右都可进行,能双枪联装使用(可以对付飞机);主要零部件都很容易装卸,操作简单,可迅速变换射击方式(机枪能够迅速转移阵地在实战中特别重要);该枪理论射速为 800到900 发/分;有两根备份枪管,一旦枪管过热可迅速更换。作轻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800 米;作重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1000米。

MG34大量装备德军部队各级部队,也是德军的各种装甲车辆的制式武器。

在实战中,MG34的可靠性和出色的射击性能,都得到德国军方的相当肯定,它是德国步兵的火力支柱。

但是MG34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它的结构较复杂,复杂的结构直接导致制造工艺的复杂--耗费更多的工时和材料。

在实战中,需要的是可以大量制造和装备部队的机枪,而根据MG34的生产能力,即使所有工厂全部开足全部马力,也没法满足前线的需要

德军方一直要求武器研制部门对MG34进行改进。德国专家针对MG34有过多种改进方案,其中一种据说是受波兰战役中缴获波兰的一款机枪设计图的启发,由德国金属冲压专家格鲁诺夫博士完成,对MG34进行了多项重要的改进。这个方案由于自己的超出其他改进方案的优异性能而很快中标。这就是MG42通用机枪。

MG42研究成功,其实是枪械生产技术的一次重要的突破。格鲁诺夫博士本人并不是枪械设计师,他是一名金属冲压技术的专家。当时由于德军一线部队对机枪的需要量很大,他以专业的眼光认为按照传统枪械制造工艺,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它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铣床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很多工时)。他认为机枪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是必然趋势。实际中,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MG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这对于金属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非常实际的。

不过MG42刚刚诞生并且装备部队的时候,在西方潜伏于欧洲的谍报人员来看,这实在是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当时雪片一样的报告飞告华盛顿和伦敦,内容都是同样的:德国已经不行了,他们极端缺乏原材料,连他们战术核心的机枪,都采用如此简陋粗糙的制造技术。

不过,当美英的枪械制造专家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却是大吃一惊。他们清楚的知道,采用冲压技术的德军在机枪这个方面,已经远远领先了他们。在后来的实战中,也很好的证明了这点。

无论在苏联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还是诺曼第低矮的灌木丛林,是北非炎热的沙漠,还是柏林的碎石和瓦砾堆,MG42都是德军绝对的火力支柱,也是盟军士兵的恶梦!

MG42式7.92mm通用机枪原称为M39/41式标准机枪。1942年德军开始装备该枪,命名为MG42式机枪。它是1939年由德国的格鲁诺博士根据波兰设计图纸研制的。格鲁诺博士的主要贡献是大量采用冲铆件,大大地提高了武器的生产效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该枪已生产100万挺。

50年代,联邦德国将该机枪改进成使用北约7.62×51mm枪弹,并重新命名为MG1式。该型号与原型不同之处仅是枪机结构和供弹机构作了些改变。一些原型MG42机枪也改成使用北约7.62mm枪弹。MG42式机枪的另一重要改型枪是MG3式,它的供弹机构不仅使用标准的DM1式弹链,也使用DM6式和美国的M13式弹链。

在意大利生产的MG1式改称为MG42/59式7.62mm机枪,同时装备意大利军队。前南斯拉夫仍生产7.92mm口径原型NG42式机枪,并命名为M59式7.92mm机枪。

该枪可作轻机枪使用,也可作重机枪使用。作重机枪使用时,安装在与MG3式机枪同一类型的简化枪架上。

3:Me-262喷气式战斗机

Me-262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种用于实战的喷气式战机。它那呼啸着的喷气式发动机和后掠式机翼显示了战斗机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也揭开了空战史上新的一页。虽然Me-262被视作深陷绝境的德国空军施展的最后绝招,而且其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扭转战局的需求,但不到一年的实战过程却证明它不愧为一种强大的作战飞机。

Me-262的设计工作始于1938年。当时德国梅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公司的沃尔德玛博士设计了飞机的后掠翼机体(具体说是略带后掠角的下单翼),采用了BMW(宝马)公司最新开发的涡轮喷气发动机。1941年4月,原型机Me-262 V1机体建造完成,一开始采用的是著名的尤莫210G式液冷活塞发动机,11月才换装喷气发动机。1942年7月18日,温德尔上尉驾驶喷气式原型机试飞成功。德国空军于8月定型为“雨燕”(生产型是全后掠翼的)。但是由于资源短缺和盟军的轰炸,Me-262直到1943年6月才开始生产。

事情却在这时发生重大变化——希特勒在观看了Me-262的飞行表演后,只凭个人意愿便断定对它的空战能力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改变德国空军现役的战斗机编队,坚持要将全部Me-262改为轰炸机,甚至还下达了命令。就这样,德国空军企图通过生产这种新式喷气机来抵御盟军空袭的计划落空了,为的只是迎合想借此飞机投几颗炸弹的愚蠢愿望。

Me-262作为战斗机和拦截机表现优异,但奉希特勒之命开始对地攻击后成为飞行员的恶梦。开始时为提高命中率而实施俯冲轰炸,许多飞机由于受不了震动在天空解体;中队指挥官为保存飞机命令实施水平轰炸后,命中率则大大下降。据说当盟军空军指挥部门得知此消息后曾举杯庆祝,但在德国谁又敢违抗希特勒的旨意使它物尽其用呢?——后果是所有的me-262都装上了炸弹外挂架(好像给大炮上刺刀)。

火箭在Me-262对盟军轰炸机拦截的优异表现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一般的战术是在盟军轰炸机群外以两到三架me-262各自以外挂的24枚火箭集中射击,以火箭爆炸形成的弹雨大量杀敌;再高速突入机群内以4门20毫米机炮轰击(战争晚期由于工厂被毁,为保存飞机,Me-262不再冒险突击了)。

原本已经在抵御空袭的作战中有了突出表现的Me-262被迫进行了重大的改装,生产线也花了不少时间去改成轰炸机的元件尺寸。但是在轰炸机测试尚未有结果之前,希特勒又改变初衷放弃了轰炸机计划。但是由于生产的拖延,加上战争已到后期,一种型号的飞机能够改变什么?

Me-262的最终生产型被交到第44战斗机大队,它是在战争结束前最后一个月才投入防空袭战斗的。由于飞行员对这种新式飞机训练不足所造成的技术失误,Me-262在战场上自己坠落的比被击落的还要多。但是44大队的王牌飞行官们(其中有著名的“击坠王”——巴尔霍克少校)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大概击落近50架盟军战斗机、还有多于此数的轰机)。

作为世界上第一种能作战的喷气战斗机,Me-262的出现极大震动了盟军。拥有540mph的马力,它能超过二战天空的任何飞机。 me-262从1944年晚期开始少数量地服役于四个飞行中队:II/KG-51、KommandoNowotny、JV-44、III/JG-7。 me-262第一个测试性质的战斗飞行小队(EK 262)在1944年6月30日组建,9月开始me-262就与盟国空军正式作战

2:虎式重型坦克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要求PORSHCE(简称POR.)和HENSCHEL(简称HEN.)提供重型坦克的设计方案。那时KRUPP负责为他们的方案设计炮塔。HEN.的设计方案基于早期VK3001(H)和VK3601(H)的设计,而POR.的是基于早期VK3001(P)-LEOPARD的设计。这些早期设计方案都没有投入生产,但它们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最初,KRUPP为POR.的VK4501设计了炮塔,该设计在经过修改后被HEN.的VK4501采用。1941年中期,HEN.决定制造VK4501(H1)和VK4501(H2)两种原型坦克。H1型装备88mmKwK36L/56炮,安装KRUPP为VK4501(P)设计的炮塔。H2型装备75mmKwK42L/70炮,安装一种新设计的炮塔——当时还仅有木制模型。1941年末,HEN.决定集中力量研制H1型,1942年4月17日,生产出了它的样车。4月19日,HEN.和POE.的样车都运抵RASTENBURG附近的一个车站,然后行驶11公里达到RASTENBURG——尽管途中不断出现事故。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在东普鲁士的狼穴,这两辆样车都出现在了他的面前。42年7月,在BERKA的坦克学校,两辆坦克都开始了进一步的测试。在测试期间,POR.的样车被淘汰,而HEN.的样车却非常成功。同月,HEN.的VK4501(H)定型,命名为"虎I",并且开始批量生产。在1942年8月29日,“虎I”第一次出现在列宁格勒的502重型坦克团第一连。

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斯附近,501重型坦克团中出现了“虎I”式坦克的身影。“虎I”被装备到一些重型坦克部队,它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1945年4、5月,参加了柏林的防御战。“虎I”装备的88mm炮威力巨大,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危险的对手,它那厚重的装甲使它几乎坚不可摧。在战争中“虎I”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和其它装备,在对手心中树立了不可战胜的神话、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44年7月,506重型坦克团第三连的指挥官在3,900m的距离上击毁了T-34坦克。“
2011-06-05 | 阅:  转:    |    |  分享 
  

1: V-2 v

二战德军十大王牌武器

“复仇天使”V2导弹 A4即V2,是由德国火箭专家维尔纳.冯.布劳恩为首的小组在波罗的海港口佩内明德研制的A系列远程火箭的一种,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

"V"来源于德文Vergeltung,意即报复手段,这是德国在遭到盟国集中轰炸后表示要进行报复的意思。V1和V2表示这两种型号仅仅是整个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驱

V2长13.5米,发射全重13吨,能把1吨重的弹头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离。火箭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燃烧工质为液氧和甲醇。发射时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后按照弹上陀螺仪的控制,在喷口燃气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倾角弹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弹上接收机发射无线电指令控制。一分钟后,火箭已飞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达每小时5796千米。此时,无线电指令控制系统指令关闭发动机,火箭靠惯性继续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大约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抛物线自由下落,击中目标。由于当时制导系统的精度所限,误差较大。 1943年初按盟国情报人员的情报,盟国发现这一计划,并由对佩内明德的空中侦查得到证实。1943年8月17日夜,英国皇家空军对佩内明德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规模空袭,毁伤了V2的地面设施。为预防重蹈8月17日灾难,德国将V2工厂迁到山区的山洞工厂,这个过程耽误了预期的火箭攻势。

1944年6月13日(诺曼底登陆后六天)V1开始攻击伦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伦敦。火箭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在六个月前对登陆部队集结地进行集中攻击而不是伦敦的话,即如艾森豪威尔将军所说,盟国将遭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对伦敦的攻击都是在上午7至9时,中午12至2时,下午6至7时交通高峰期进行的,企图吓垮英国的民心士气。可是,对经过1940年空袭的英国人民,在全面胜利已如此接近时,这种新的恐怖算不了什么。在诺曼底前线的英国士兵更尽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胁他们家庭的火箭发射地挺进。除了向伦敦发射外,在盟军9月4日占领安特卫普港后,德国向安特卫普港进行了大规模导弹攻击

V2一共生产了10000余枚,用于实战发射约5000枚。1945年德国投降前夕,布劳恩和400余名火箭专家向美军投降,后到美国,成为美国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奠基人之一;苏联也缴获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并俘虏了一些火箭专家,以此为起点,开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间计划。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5 银元!

喜欢正视历史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正视历史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