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老萨谈抗战军人魂--中正剑
送交者: azz99[★☆北国君☆★] 于 2014-08-07 16:37 已读 2712 次 2 赞  

azz99的个人频道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抗战中的冷兵器数量并不多,但有一款冷兵器却让所有人都有深刻的印象,也出现在所有的抗战电影中,这就是著名的中正剑。中正剑又称为军人魂,成仁剑,自杀剑,将军剑,黄埔军魂等等。中正剑是抗战中,真正军人荣誉的象征。在当时,一个军官如果能够获得一把蒋介石赐予的中正剑,就是一个极大的荣耀。时至今日,一些留在大陆,年逾百岁的老国军军官,冒着极大的危险,历经建国后历次动乱和运动,保存下来了自己的中正剑。下面就听老萨来说说。

 正剑的起源很有意思

 

黄埔军校自1924年建校以后,很快培养了一批卓越的黄埔毕业生,并且在随后的革命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他们迅速扫平在广东割据的军阀力量,建立了北伐基地,并且在2年内北伐成功,统一全国。

蒋介石认为,北伐之所以成功,并非黄埔生为主力的北伐军在武器装备或者兵员数量上强于北洋军阀。

北伐之所以能成功,在于黄埔生精神力量远远强于北洋军阀的雇佣军士兵。

 

任何一个团里要想长时间生存,并且雄霸一方,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个精神力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埔精神。

 

所谓黄埔精神,就是一种为了挽救国家和复兴民族,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不惜牺牲自己的一种献身精神。

 

蒋介石自己说:简言之,即牺牲、团结、负责,亦即牺牲的精神团结的精神以及负责的精神,还要砥励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的志节。

黄埔军校本身就是在艰难困苦中,发展起来的!

孙中山先生为建立一支革命军队,呕心沥血,不仅领导创立了黄埔军校,而且亲自为军校制定了办校宗旨和校训,还提出并倡导团结牺牲奋斗等革命精神,为黄埔精神的产生与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孙中山先生亲自撰写的总理训词,并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宣读: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勇矢勤,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这个训词,也是后来中华民国的国歌。

 军校时,各种东西都是奇缺。由于开始还没有苏联援助的军费,所有费用都靠广东省财政厅和广州市政府供给,而众所周知当时广东有很多敌人,所以经费经常被这些军阀截留。

 当时黄埔军校教学的器材几乎没有,武器弹药更是极少,只有一些清末的老套筒步枪,甚至连师生一天三餐的伙食费都没有着落。学生的服装只是一套灰布衣服,没有鞋子,也没有袜子,只能赤足穿草鞋,非常寒酸。

 学生们住的房子很简陋,年久失修,晴天闷热潮湿,雨天漏雨滴水,比广州平民窟的房子还要差劲。

 当时黄埔生自嘲说:吃了上顿没下顿,500杆破枪打天下!

 物质条件如此,军校所面临的政局更令人担心,黄埔3期张治中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所说:那时除了黄埔小岛是我们的势力范围之外,其余四面都是敌人,没有哪 一个军队,哪一个军阀不是处心积虑来消灭我们黄埔的。

 当时盘踞广州的滇粤军阀头子们甚至嘲笑孙中山说:你们搞的什么鸟军校!我派一个营去,就能缴了你们几千人的枪!

 就是这样,硬是训练出一支强悍的部队。其实相比武器弹药,黄埔军相比北洋军阀,那是差的远了。

就以东北王张作霖来说,东北军有海陆空三军。他们的坦克,飞机,重炮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甚至可以和列强对抗。

而张作霖还有自己的沈阳兵工厂,1929年时,该兵工厂日出辽1379步枪130枝,枪弹41万发,全年出17式轻机枪300梃,13式重机枪50梃,还可以制造大口径重炮。

 黄埔生有什么?他们只有一些苏联援助的步枪,机枪很少,火炮更少,制造武器能力也根本为0,根本不是一个水平线的对手。

 黄埔生有的,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是有信念的知识分子。法国的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信念。老萨说:有信念的人,1个人可以抵得上没信念的1000个人!1个人没有信念,他就等于没有灵魂,他的生命是无意义的!

 曾经有两名年纪70岁的老太太:一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于是,后者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25年里,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后来,她还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的最高年龄 记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而准备好后事的老太太,很快就去世了。

 影响我们人生的决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持有什么样的信念。  

老萨谈抗战军人魂--中正剑

-------------------信念的力量是强大的。

老萨谈抗战军人魂--中正剑

由于有着复兴国家,挽救民族,不惜牺牲自己的信念,黄埔生同中国军阀的军人相比,在精神外貌上就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军人更有着一股特殊的锐气和英气!这种军人的精神,往往跟随他们一辈子,八路军,解放军的军人也是一样。

 老萨看过采访一些黄埔老人的视频资料,这些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明显不同于普通的老人。

诸如孙元良将军这种年过90的老人,采访1,2个小时期间,他的坐姿始终端正,腰板笔直。而其他那些风烛残年的老黄埔军官,有的甚至已经中风过,但他们走路的时候,仍然挺胸昂头。台儿庄战斗英雄仵德厚,90岁高龄去台儿庄纪念馆参观。在看到李宗仁塑像的时候,本来已经行动困难,需要人搀扶的仵老突然本能的两脚并拢,腰板用力挺直,敬礼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他们的这些都是精神意志下的本能反应,这些都是在他们青年时期的黄埔养成的。黄埔一期生郑洞国回忆说:当时黄埔的学生,果真成了革命的骨干,真正做到政治教官安体诚了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卧薪尝胆,血洒中华。他们在作战中的表现,正是黄埔精神的充分体现。黄埔军校历届毕业生,毕业的时候都要宣誓。而第四期毕业生典礼上,全体毕业生宣读的誓词也就是黄埔精神最好的概括。誓词全文为: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而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续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整个北伐战争中,北洋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孙传芳总兵力超过200万人,而北伐军中黄埔生加上桂军,晋军,西北军这三大所谓革命军阀的总兵力,才不过25万人。

但就是这样,北伐军几乎一路势如破竹的击溃北洋军阀的部队。为什么呢?军阀的雇佣军们打仗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他们的主子张大帅,吴大帅之流本身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些大帅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他们打仗只是为了争权夺利,保证自己奢侈富裕全力无边的生活,甚至为了自己做皇帝。

所以军阀的士兵们,没有人会傻到真的为主子拼命,做炮灰。而黄埔生则不同,他们是受过三民主义思想洗礼的革命军人,他们为了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一洗百年国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而北伐正是国父中山先生《建国大纲》中所设想的军政、训政和宪政三步骤中的“军政”,是以武力扫除一切施行宪政之障碍。所以统一中国是孙中山希望在中国实现宪政的第一步,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这一步走完了,下面两步也就容易多了。

话句话来说,北伐是复兴中国最重要的第一步,为了北伐成功,付出任何的牺牲也是值得的,这是每一个参加北伐的黄埔生的信念。

这样一来,北伐仅仅在2年内就成功,也就不难想象了。北伐期间,在湖北,江西,江苏,广东都有大规模的激战,北伐军在这些会战中,就实力上完全不占上风,但是却能以少胜多,靠的就是意志的力量。战斗中,北洋军阀的军官打仗都在二线,随时准备逃走。当时在军阀孙传芳部队中做顾问的冈村宁次回忆:有一天,周边近距离响起枪声,周围的大量孙部官兵瞬间就消失了。我急忙背着行李向长江奔跑,因为那里有日本的军舰。而北伐军中的黄埔系军官,全部身先士卒冲锋在第一线,伤亡也最大,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湖北汀泗桥战役,南昌战役,龙潭战役,徐州战役等等。

整个北伐战役中,以及之前为北伐准备的几个战役中,参战的黄埔1期到5期毕业生,伤亡939人,占参战黄埔生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六,这个数字在全世界来说,也是极为可观了!

老萨谈抗战军人魂--中正剑

----------------------黄埔和黄埔精神

老萨谈抗战军人魂--中正剑
中正剑的意义

 随着北伐胜利,接着又是消灭新军阀割据力量,然后又是剿共,还有对日本的128上海会战,长城会战等等。战争一晃就持续了7,8年时间!大家也许并不觉得,其实战争持续7,8年,对一个军人来说就是几辈子。因为战争是很可怕的一种状态,军人在战争中完全是度日如年。 《高山下的花环》中写道:敌人射来的子弹暴雨般在我们面前倾泻,蝗虫般在我们身边乱跳。有几个战士又倒在堑壕边牺性了。每分钟内,我们都承受着上百次中弹的危险! ……战争,这就是战争!它把人生的经历如此紧张而剧烈地压缩在一起了:胜利与失败、希望与失望、亢奋与悲恸,瞬间的生与死……这一切,有人兴许活上十年、五十年。不见得全部经历到,而战争中的几天、甚至几小时、几分钟之内,士兵们便将这些全部体味了!著名电视剧《兄弟连》中,军士对新兵回忆以往,痛苦的骂道:1年了,我在这个鬼地方居然快1年了。其实美军这1年来,除了阿登战役都是顺风战,又算得上怎么艰苦!

 很多人认为二战时候的日军意志力是最强的,但东史郎也在日记中抱怨到:这是战争的第三年,当初谁能想到会是这样?国军的作战基本都是以弱对强,从北伐开始打到抗战结束(不谈第二次国共内战),前后就有接近20年时间。20年时间啊,一个哇哇啼哭的婴儿也可以娶媳妇生孩子了!人的精神再强大,终究不是机械人。黄埔生经过这么长时间战争的折磨,精神意志上开始有了大幅度的削弱。尤其在剿共期间,蒋介石的爱将张辉瓒被红军包围后投降(后被红军斩首,头颅装在木笼里面顺赣江飘下,恐吓国军),最精锐的18军等一些部队,也有一些人在遭遇伏击以后举手投降。这是北伐和中原大战中,没有的现象!到了1934年,红军被老蒋打的被迫长征,全国六大苏区中的五个都被摧毁,蒋认为红军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现在,中国又有一个更强的敌人,就是日本。

蒋介石认为和日军的决战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对部队进行思想上的重新塑造。他在著名的《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中说道:敌人的情形,就军事上来看,可以说无论那一方面,都准备齐全了;回头来看我们自己的情形如何?我们抵抗敌人的条件,有没有完备呢?我们自己可以很简单很沉痛的答复一句话:一点也没有。不仅是在物质上和实力上没有具备,就是在我们思想上、精神上也都没有统一!我们要知道,革命军队和反革命军队来作战,我们要战胜敌人,不在武器,不在物质,而在我们的精神!

随后,蒋介石为了整训军官们,连续办了三期庐山军官训练团,共有7598人受训。

用蒋介石的话来说就是:这次训练其唯一的目的,是要先寻着我们军人的灵魂,再来挽回我们整个国家的灵魂!。

 这个著名的《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就是在这个训练团上的讲话。

后来我党攻击庐山军团训练团是为了剿共,其实当时蒋介石早已不把红军当做对手,他的整篇演讲中根本没有提到红军,而是始终再说如何同日寇决战。所以,《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这篇文章在大陆是很难看到的,在历史上撒谎并不容易,要下很多苦功夫才行。

当时在庐山训练团团址海会寺,寺前约两百公尺处,还专 门建造了一座木牌坊,做为军训团的大门,高悬蒋委员长手书“军人魂”三个大字。

蒋介石对庐山军官训练团很满意,他说: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周,对军事上帮助不大,但对军官们精神上的帮助很大。他们进团之前和进团之后的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了!

当时陈诚等心腹认为,既然训练团是培养黄埔精神,那么按照西方和日本的一贯做法,军官必须有一个象征性的饰物,由军队最高领袖亲自授予这些军官。

这是凝聚精神力的最好辅助品,可以时时刻刻的提醒他们。当时日本军官是佩戴武士刀,欧洲军官大多配备仪仗刀剑,比如纳粹德国的帝国之鹰短剑,陈诚建议是否也效仿他们搞一件装饰武器。

蒋介石仔细思索,决定还是使用黄埔军校生毕业时候授予的中正剑。庐山军团训练团第一期学员毕业之际,颁发中正剑(又称为军人魂短剑)1835把。第二期学员毕业之际,颁发军人魂短剑2504把。第三期学员毕业之际,颁发军人魂短剑3564把。中正剑是标准的中国剑式样,《陆军服制条例》对军人魂短剑的规格,是有明确框定的。全长三十九公分,剑柄长十一公分二公厘,护手厚三公厘,鞘长二十七公分五公厘,剑柄宽三公分,鞘口宽三公分,尾宽二公分二公厘;剑柄用玳瑁制,柄之两面 中央及顶上均包铜镀金上镌梅花纹,玳瑁部分箍以斜形金线,护手亦铜制镀金不镌花纹,鞘身为魄镀镍但鞘口及鞘尾均包铜平镌花纹,鞘口包铜长三公分二公厘,鞘 尾包铜长六公分,剑刃长二十六公分,剑柄与剑鞘相连接处置弹簧开关一。为什么选中短剑作为国军的装饰配剑呢,除了受西方和日本的影响以外,蒋介石和陈诚认为短剑最符合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有一句:宝剑赐予英雄!剑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军人精神的象征。庐山训练团毕业的时候,有蒋介石亲自参加,陈诚等人则亲手将短剑授予军官们。大家都注意到,中正剑上刻着军人魂三个字,但没有名字,需要学员自己刻上名字。陈诚在授予仪式上一再说:这把剑是给大家为主义奋斗,与敌人肉博到最后的时候,做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志士所用。其实陈诚的意思是,这把剑是一个象征性的饰物,但如果仅仅从字面了解,似乎是用这把短剑拼命,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老萨谈抗战军人魂--中正剑

-------------------------中正剑并不是用于肉搏的短剑,只是一种佩戴的饰物而已。

老萨谈抗战军人魂--中正剑

  黄埔的佩剑

其实早在庐山军官训练团之前,黄埔毕业仪式上早就开始授予中正剑。第1至第18期的毕业学生,都持有一把这样的佩剑。校方除颁发毕业证书、证章外,还特别赠予每位学生一把中正剑,作为毕业纪念。颁发佩剑时,军校常举行专门的隆重仪式,并作为对全体师生进行军人精神 教育的重要课程。在颁剑仪式上,先由校领导讲话,对毕业生提出勉励;继由毕业学生代表领剑,进行慷慨激昂的宣誓。整个会场庄严肃穆,未毕业的在校学生也在这一场景,也深受感染和影响,期待着本人毕业领剑那一天的到来。直到抗战胜利后,国军军官制服开始美式化,武装带被废除,老式的中正剑没有佩戴的地方,于是自194510月第19期学生毕业时及以后各期停止发放此剑。这种毕业纪念佩剑,后成为早期黄埔军校的标志之一。黄埔军校授予的中正剑剑体上都有“黄埔军校第某期”几个字,这说明此种剑的发放对象仅限于黄埔军校毕业生。当时凡是在校的毕业生都领取到了中正剑,仅有个别在毕业前被派出的学生未能领到。所以,黄埔系军官应该是人手一把中正剑。黄埔系的中正剑同庐山军官学校的有所不同,甚至黄埔军校毕业生每一期之间也有区别。

 黄埔系的中正剑规格大概如下:

剑鞘、剑柄合拢总长405415厘米,剑全长39厘米,剑柄长112厘米,剑柄宽3厘米;护手厚度为03厘米;剑鞘长275厘米,鞘口宽3厘米;尾宽22厘米。剑鞘由竹()片削制拼合而成,外面全部用黄铜皮包紧。剑鞘分成鞘帽、鞘身、鞘靴3个部分。鞘身一面中部有一长方形框,框内有竖向校长蒋中正赐校长 蒋中正赠”6个大字,字上端有国民党党徽;鞘身另一面有沿鞘身横向龙戏珠图案。鞘靴两面都有效忠党国”4个小字,分列两竖行。剑柄 由黄铜铸成,工艺较粗糙。木质剑柄,涂黑色或棕色漆。剑柄顶及竖向中部由黄铜皮包紧。剑柄一面竖向铜皮有竖写的校长蒋中正赐校长蒋中正赠字样, 另一面竖向铜皮上有竖写黄埔军校第壹(或贰、叁、肆、伍等)大字,字右边有竖向成功1925”“1926成仁小字,剑柄底有环包铜皮,环包铜皮一面中间有一个小按钮,用作卡住下面的剑鞘。剑柄以下的剑身一面有国民党党徽,下有成功成仁”4个字,成两竖行分列左右;另一面有的无字,有的刻军人魂”3个竖排字。

 总体来说,由于最初黄埔军校建立艰难,经费不足,物质条件很差,所以早期的中正剑档次不高,很多算是粗制滥造。如从第二期到第五期,中正剑的剑柄、剑身、剑鞘上的花纹、图案和字都不是刻的,也不是压制的,是用贴纸的方法,经化学工艺处理后而形成的花纹,这是低档刀剑的制作方法。即使是同一期的中正剑,居然也有一定的不同。

喜欢azz9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azz99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