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曹操运河考--兼反击颂扬隋炀帝热潮
送交者: 正蓝旗[☆无关小岛蓝绿☆] 于 2014-02-24 18:24 已读 3940 次  

正蓝旗的个人频道

曹操运河考--兼反击颂扬隋炀帝热潮

 ----寻觅更伟大的曹操运河

  曹操比隋炀帝早四百年借运河运输远征塞上,可是平虏渠的相关史料竟零零星星、一鳞半爪,成为历史的谜题。

  现在伟大的隋唐大运河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热潮中,我们不由得怀想起曹操运河的曲折和艰难,为了探索曹操运河的真面目,我借助网络的便利得到了前人的成果,在军事,经济,地理,工程,水利推理中与权威部门的勘察结论相印证,推理出曹操平虏渠的路径的轮廓:

  首先说一下曹操开凿北方运河网的历史背景:

  曹操是白手起家,靠大家伙集资、兄弟扶持才拉起了队伍,东征西讨,艰苦创业,而且他面对的袁绍也是一个强敌。

  袁绍怎么强呢?单靠数据罗列有点乏味,我们可以用他的敌人来证明袁绍有多强。

  袁绍灭掉的一只割据势力是公孙瓒,公孙瓒号称白马银枪,横扫塞北乌桓契丹等少数民族,其白马义从是最早的特种部队,三国演义之中虚构的在长坂坡重围中杀得七出七入的赵云赵子龙就曾是公孙瓒手下的一个无名将领。

  你说公孙瓒厉害不?可是他一样败在袁绍手下。

  怎么败的呢,袁绍先是外交上团结公孙瓒的敌人:乌桓,鲜卑,刘虞,等等,从军事上避免与公孙瓒骑兵正面交锋,把公孙瓒引到骑兵不容易发挥战斗力的沼泽水网之地作战,多次打败公孙瓒后,公孙瓒龟缩防守,挖十层壕沟,筑很多土山,土山上建高高的楼,公孙瓒有兵有粮有城,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袁绍截断了公孙瓒的内外联络,消灭了公孙瓒的援军友军,历经多年,最后挖地道用木柱支撑挖到到公孙瓒城下,最后把用来支撑地道的木柱点燃,使城墙塌陷,《后汉书.公孙瓒传》里描述:袁氏之攻,状若鬼神,梯冲舞于楼上,鼓角鸣于地中,……。

  所以《三国演义》小说里刘备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首先提到的就是袁绍。

  袁绍这么厉害,曹操在袁绍大军压境之前,还能转身去击溃刘备的部队,再回来又打败了数量远在曹军几倍之上的袁绍军队。

  只能说那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公孙瓒用鲜卑,乌桓,黄巾军,刘虞来证明了自己的勇武,袁绍用吞并公孙瓒来证明了自己的强大,曹操则以劣势兵力,战胜了家世,声望,官职、兵力、财力……都远胜自己的袁绍,证明自己才是胸怀天下之志的英雄。

  曹操以弱胜强,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他本来就不大的根据地的人口锐减,曹操的《蒿里行》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所以曹操不得不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粮食生产和运输问题,生产粮食就是用屯田的办法,而运输就是我们今天要详细讲的曹操的伟大之处—开挖运河,疏通瘀塞荒废的河道,来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

  曹操攻邺灭袁绍后,大兴运河之利,利用舟船,克服军阀混战、民生凋敝,人口稀少的困难,建木枋扼淇水以入白沟-黄河故道。沟通连接黄河,沿河顺流而下,远征南皮。

  南皮城池坚固,兵员众多,粮草充足,难以攻克,曹操军粮耗尽,进退两难。

  一代枭雄曹操,筑假粮台以安军心,欺骗震慑城内袁军,背水决战,险险地攻破南皮。

  攻破南皮之后,并州还有高干,河北还有常山,中山,河间景成……等富庶之地,还要追击逃往故安的袁尚袁熙,袁熙盘踞在涿郡的故安,(建安九年,袁谭败袁尚于中山,尚走故安,依袁熙。)


  在历史上,东西走向的滹沱河因为南北走向的山经黄河和禹贡黄河、西南东北向的秦汉大河的北流影响,在黄河北流形成的高大沙堤前,形成不少的巨大泊淀,由于山洪的爆发,“高河”屡次被“滱水”冲决,多次改道决口,形成了在华北平原上,纵横如渔网一样交错的无数古河道。

  春秋战国时有一个国家叫中山,位于滹沱河上游,是疆土不大却文化灿烂的小国-就是依赖航运发达,商贸繁荣才可以和赵国魏国抗衡几百年,他们到齐国有便利的航运通道,应该就是在滹沱河故道上。

  所以我认为:曹操出于政治家军事家的考虑,应该从南皮循滹沱河故道而上,经过富庶的景城,古河间(今献县河城街)补充粮草给养,收复常山中山等地发展经济,壮大自己,选择在饶阳,沿原来滹沱河北支故道凿渠通泒水(今潴龙河)北上,到达蠡县高阳,过白洋淀到易州(今雄县),收复涿郡,沿永定河北上幽州,夺回被乌桓占领的幽州。

  大家读三国应该知道乌桓也是很强大,曹操远征乌桓,险胜。曹操征服乌桓后,乌桓铁骑成为了曹操的又一只战斗力极强的主力。

  回军时,军师郭嘉病逝于易州。这段曹军两过易州的重要史实,证明争议中的曹操平虏渠是从饶阳沿滹沱河故北支入泒水北上,假如像一些专家学者认为的,曹操平虏渠是远在饶阳东部四百里外的青县木门店北上天津,有如此便捷通路,郭嘉怎么又绕路远走易州并在易州病死?

  方志史料记载:

  东汉时,幽州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幽州治所在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隋炀帝大业初罢州置郡,故改幽州为涿郡。

  涿郡的繁荣,必然是缺不了运河之功。

  重要了解一下曹操北伐的重要节点—汉易县(今雄县):

  雄县:……汉易县地,属涿郡。后汉属河间国。

  东汉:易县属涿郡,永元二年(公元90年)改归河间国。

  三国魏:易县更名易城县,属河间郡。

  晋:易城县属河间国。

  废易县「在今县北三十五里。本燕故邑也。……汉因置易县。后汉建安十一年,曹操征乌桓,至易,留辎重,轻兵兼道而进。(本文作者注:因为曹操同意军事郭嘉的看法,必须击破乌桓以永绝后患,否则养虎遗患,后患无穷)

  又《括地志》曰:归义废县东南十五里,有故易城,乃汉易县治云」。

  易京城「在县西南。……后汉末,公孙瓒据幽州,有童谣云: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间可避世。瓒以为易京地当之,遂徙镇易,为固堑十重,于堑里筑京,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后汉史》:瓒筑易京城,修营垒楼观临易河,通辽海(有待考证:这是不是曹操凿渠通海的说法来源?),以铁为门,乃曰:兵法,百楼不攻。今吾诸营楼橹数十重,积谷三百万斛,足以待天下之变矣。

  及为袁绍所攻,瓒南界别营,或降或溃。绍军径至其门,为地道穿楼下,施木柱之,度足达半,便烧之,楼辄倾倒,稍至京中。瓒与子书云:袁氏之攻,状若鬼神,冲梯舞于楼上,鼓角鸣于地中。竟为绍所破。

  这就是被动挨打早晚必被消灭的历史教训。

  易京城东面,就进入了巨大的雍奴薮

  《尔雅?十薮》注曰:“薮,大泽也。”大泽,即今所谓沼泽湿地。故雍奴薮也称雍奴泽。辞海注释是生长着多草的湖泽

  自今黄骅县西南境、沧县北境起,北经青县静海、唐官屯,西转大城北侧,任丘东界,文安西界,再北至霸县南境而东折信安、策城、王庆坨、韩家墅,又北折杨村、大良镇及宝坻西界、北界,复东经玉田县大安镇、鸭鸿桥与丰润县唐河甸、大漫港,以抵丰南县北界,是一条海拔5米的等高线……这一边长屈曲千里的巨大洼地,便是雍奴薮的范围。(以上摘自《中国运河史》)

  这雍奴薮里有一个雍奴城,在现天津武清境内大宫城,因为在雍奴薮之北,又称雍阳。

  雍奴泽至唐代也无大变化,故《新唐书?地理志》中说鄚县(今任丘县北鄚州村)以北有99淀。今天尚存的有武清三角淀,宝坻东北的青淀洼,丰润县和丰南县的大黄浦洼、黄庄洼、里自沽洼、唐河殿、油葫芦泊、草淀、宁河县的七里海,以南的贾口洼、黑龙港、团泊洼、鱼津洼、北大港、文安洼、溢流洼、东淀、白洋淀等等,便是这些淀泊的遗址。

  曹操本来就粮草不足,怎么会在军粮供应不足之时,去沼泽之中,费劲巴力凿渠呢,挖过渠的人知道,泥浆比流沙更讨厌,而水草比泥浆更难挖,在沼泽中根本无法形成适宜航运的通道,(船无风无流要靠纤夫拉)在这种泥沼之地开渠去攻击敌人坚固的城池不是自寻死路?在几百里沼泽中,几万大军吃什么?怎么扎营?在泥沼中人马如何通过?船只会不会搁浅?河道挖好会不会又被淤泥瘀塞?被人家堵在沼泽中半渡而击怎么办?我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完全不符合军事常识的道路。

  在黄骅西南的故县古章武治所,是西汉黄河的入海口,盐业税司所在,足可出海,比挖运河还要近便。

  东汉时期的景城、河间(今献县)、瀛洲是富庶之地,易州涿州是古督亢沃土,曹操这人平时穷的不择手段,以至竟用挖坟掘墓来搜集军资的人,怎么会不走近便之路,不走富庶之地,去当时青县这沼泽之地中去劳民伤财斩草挖泥?


  《魏志》中关于这条的记载是:“建安十

  一年??…凿渠,自呼池(滹沱)入泒水,名平虏渠。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平虏渠”胡注日:“瓜,音孤。贤日:呼沱河旧在饶阳南,至曹操因饶河古读决,令北注新沟水,所以在饶阳县(今河北饶阳)北。”今人张习孔《曹操传》(1960年版)亦云:孤水,即沙河,为猪龙河之上游。按:猪龙河为河北大清河之南支,沙河为猪龙河一支流,正在饶阳北一带。

  后来建安十八年开凿利漕渠,沟通了漳水和白沟,魏太和二年又在此处向南开凿白马渠,沟通滹沱河与漳河,使真定涿州幽州水路到洛阳不用再绕道南皮,又是证明了平虏渠在此的有力证据。

  白马渠,又叫白马河[注:《太平寰宇记?深州?饶阳县》白马渠下引《水经?滹沱水注》。《水经?浊漳水注》叫白马河。],自滹沱水东引过乐乡县(在今深县东三十里)北,饶阳县(在今县东北二十里)南,又东南过武邑郡(在今旧武强县)北,东入衡漳(漳水),入漳处叫交津口。这是沟通滹沱、漳水的渠道。这条历史记录也是注解了平虏渠在饶阳,凿白马渠可以和平虏渠串联起来,便利真定中山涿郡幽州到洛阳的水路。

  而且大家公认,隋朝永济渠早中晚期行经各不相同,早期的永济渠就是依曹操的运河故道,所以才有史书记载隋大业七年,伐高丽,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高阳。

  所以我怀疑永济渠应当在今雄县到卢沟桥的白沟位置上。

  历史资料证据有:《后汉书?光武纪》更始二年光武自饶阳南至呼沱河,李贤注:“呼沱河旧在饶阳南,至魏太祖曹操,因饶河故渎决令北注新沟水,所以今在饶阳县北”。《通典?州郡典》深州饶阳下注同。《方舆纪要》晋州饶阳滹沱河条下引《通典》此条后,又引宋白曰:“决处即平虏渠也。”又在饶河条下云:“本滹沱之支流,昔时引而北注,合乎易水,魏武开平虏渠,饶河为滹沱所夺。”……………。不再赘述。

  至于沧州东北青县木门店附近的平虏渠,应该是唐神龙中,河北道支度营田使姜师度主持下所开,此时因黄河归故已久,雍奴泽逐渐干涸萎缩,人烟开始稠密,物产丰饶,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才傍海穿渠,借以避免海运的艰险。与曹操平虏渠是两回事。只是说唐征高丽是效法曹操征辽东而已。

  静海县志:公元前47年(西汉元帝初元二年),“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为海水所渐”。海水吞没了静海地区,东平舒县迁至后大城县内,东平舒文化消失了。90年(东汉元和二年),属河间国;219年(建安末年),属章武郡;三国时(220年—280年),属魏国冀州刺史部章武郡;265 年(西晋太始元年),属章武国;东晋十六国(317年-420年)时,属冀州章武郡;南北朝(420年—589年)时,属瀛州章武郡;[5]487年(北魏太和十一年),东平舒县去“东”字,称“平舒县”;

  直至晋隋以前,静海这里仍为“渤海西南隅一泽国”。隋朝初期,海水逐渐退去,但仍为一片沼泽。

  自曹魏以来,滹沱河水运的便利,催生了无数城市,比如白沟源头枋头坞曾兴盛百年,曾经是古深州所在地的饶阳鲁口城,因为是平虏渠入口而繁盛到宋朝,因为平虏渠的衰败而消逝。

  北流的运河,让滹沱河北支的地域繁荣起来,北魏三王斗富就是高阳王元雍,河间王元琛,章武王元融。

  经历了南北朝的不断征战,到了隋朝,河间郡首府就迁离了今天的献县,迁到滹沱河北道众水围绕的瀛洲。

  依靠运河的便利和物产丰饶,隋末窦建德在献县建都,迅速崛起在中国北方,虽然被李世民在战场上击败,但窦建德统治下地区,经济的繁荣富足也是历史学家公认的。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流星。

  还有同样在历史上繁荣兴旺的景城,同样也是在这滹沱河故道上。直到清朝随着滹沱河故道的淤塞,景城才衰败下去。

  后周柴荣崛起,从契丹手中夺回瀛洲鄚州,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开封,滹沱河故道水运更加繁忙,因为雄县三关口就是前线,南方的大军草料屯集在古沧州,今沧州东旧州镇,滹沱河故道就是前方军需的运输咽喉要道。

  御河主要负担宋朝河北边防军粮之送达,江南漕粮由汴入黄,运至黎阳(今河南浚县)转入御河,至大名府东、西济胜仓下卸存储分配,再自大名顺御河转入胡卢、滹沱河及新开凿的深州新河、定州嘉山新渠、保州漕河诸运河分别送至沿边州军。岁运近百万斛,乃备边之命脉。

  元朝虽然开凿了直通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滹沱河故道运粮的任务减少了,但是很快明朝崛起,疏浚滹沱河故道,号称铜帮铁底朱家运粮河。

  河北地理研究所吴忱先生所著的《华北古河道考》中,认为滹沱河中道--堤口河头到高川一段自秦以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动,虽然历史沧桑,但是这历经一千八百年历史的依然清晰的运河河道,应当是历史上十分罕见的。

  综上所述,连接南皮到饶阳的滹沱河故道是曹操运河的一部分,曹操伟大就在于他不仅开凿了运河把南北水系连通起来,造福后代,而且是顺势而为,用最小的投入,最经济的办法,使已荒废的古河道废河道帮助他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当时在邺城的市场上,就有来自各地的特产,如雍丘(今河南杞县)之梁,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之梨,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南)之棠,中山(今河北定县)之酒,信都(今河北冀县)之枣;繁荣昌盛的经济无处不在宣扬着运河的功劳。

  又及:相对来讲,隋炀帝这个官二代空有父亲留下的偌大隋朝人力财力,挖运河却搞的民怨沸腾,打仗也打败了,国也亡了,实在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有曹操如此的高明老师不学习,不因地制宜,不顺势而为、不因势利导,不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财大气粗的隋炀帝以隋帝国的强盛,竟然在挖运河强征高丽中导致国破家亡,是多么强大的反差和教训。


  注释:

  本文绝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因为本人是一个石油工人,写此文完全是业余爱好,古文基础太差,没有阅读原著古籍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文献资料,只在网上搜到了简体的《水经注

  》,《水经注疏》和谭其骧先生的《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又参考了家藏吴忱先生著的《华北古河道考》和简体版《太平寰宇记》并在网络上摘录了中山国考古的报道

  我估计曹操大军从南皮到平虏渠的路径大概经过:今运河冯家口--大白杨桥--滹杨码头村-韩码头村-王码头村浦马头村—马连坦(滩)--高川—高官—东洋村--西洋村—淮镇—东李口—张淹村—双坦(滩)--流海码头—河城街—前沿后沿陈圈孟圈—乐善桥—南河头—文都(渡)村--朱家庄村--沙洼村---刘堤村--南堤南村--北溪村--溪沿湾村--五公镇


  秦东兴

  2014-1-10于沧州献县

  联系QQ68419902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5 银元!

喜欢正蓝旗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正蓝旗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