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重拾民国“有温度”的教育
送交者: 道门[知县★] 于 2014-02-16 19:16 已读 354 次 1 赞  

道门的个人频道

重拾民国“有温度”的教育        

                
                
我把民国的教育称为“有温度的教育”,温度就是人与人之间有生命的交流,有那种爱的关怀,有怜悯。

——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




傅国涌/文





我主要研究中国近代的政治转型和社会转型,但是政治的根基在教育,所以我从政治追溯到经济,从经济追溯到教育。




我一直倡导,无论经济、文化还是教育,都不要走捷径,要走一条最笨的道路,脚踏实地,我喜欢用一个词“得寸进寸”。这个词蕴含着我对中国未来社会变革的一种态度,我不赞同一步登天,一夜醒来一切都改变了。




我非常关心中国的教育往何处去,因为教育往何处去就是中国往何处去,教育到达哪里,中国的文明就到达哪里。今天靠孔夫子的那一套已经不管用了,我们必须寻找孔夫子以外的资源重新建造中国的根基。




教育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 一个人的生命能否展开,起点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学校教育给一个人提供最初的翅膀,他的生命是无法展开的。




20世纪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非常重要的人物,有不少人只读过小学、中学,没有读过大学。比如范用,中国最优秀的出版家之一,三联书店的前总编辑、总经理,是小学毕业;著名的作曲家周大风,十几岁就开始谱曲,他也只读过小学;金克木,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也是小学生;中学生里面,后来成大气候的有钱穆、叶圣陶、梁漱溟等人。




他们受到的中小学教育,足够给他这样的翅膀。所以我常常认为,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它的高等教育,而是基础教育。




民国的教育家



晚清有个状元张謇,南通人,他是一个实业家,也是教育家,他有句名言叫“父教育、母实业”。在他看来,教育比实业要更重要。他本来想办教育,但是没钱,就先办企业,挣了钱再办学校。




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就是他于1902年创立的,比官办的师范学堂要早很多。他到日本考察,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把门窗比例、桌椅板凳的高矮都记下来。连厕所、厨房的门都量,还有他们的器具,回来以后照着做。




他发现,很多最简单的东西中国人都做不了,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他一开始就模仿日本。中国最早的教科书也是请日本人帮助编的,就是1902年到1904年完成的第一套完整的小学教科书。




大多数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校长,今天的人已经不太熟悉他们的名字了,除了个别像陶行知、经亨颐、张伯苓大家还知道。林励儒是北师大附中校长,后来做北师大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副部长;赵君达,天津耀华中学校长;高凤山,汇文中学校长;周厚枢,扬州中学校长;王人驹,做过浙江永嘉县、海宁县的教育局长,他一生最重要的职务却是,永嘉县永昌小学的校长;刘百川,镇江一个小学的校长,后来是江苏省教育厅的督学。这些人有的当时非常有名,但我们已不知道他的名字,比如刘百川我是今年才知道,今年刚刚出版了他的《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非常精彩。王人驹的后人自编了《王人驹文集》,寄了一本给我,我才知道原来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温州籍的教育家,他不光有理念,而且有实践。




这些有名的和无名的,名校的和非名校的,一同构成了一个灿烂的教育家群体。




如果一个时代只有那些有名的大教育家,那个时代的教育还不一定就有多好,只有出现大量不太有名的、普通的,具有教育家气质、能力和情怀的人,这个民族的教育才是真正值得肯定的。




民国的校歌




教育都是人的教育,而不是非人的教育,学生、老师、校长都可以在学校里快乐地学习、生活、工作。




民国时代的老师,普遍认为学生身上有巨大的潜能,他们愿意在一个自由、舒展、开放的状态下跟学生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交流。所以,我把民国的教育称为“有温度的教育”。温度就是人与人之间有生命的交流,有那种爱的关怀,有怜悯。学习是一种生命状态,不是技术性的,你把它变成技术活儿,大家都会很苦。我们看一看那个时代的校歌,就知道那时候的中小学是什么样的。




北师大附中的校歌是这样的:

附中,正正堂堂本校风,

我们莫忘了诚、爱、勤、勇。 


你是个海啊,含真理无穷。

你是个神啊,愿人生大同。

附中,太阳照着你笑容,

我们努力读书和做工。




多美好,北师大附中是中国顶级的中学,有110年历史,很多名流都从这里毕业。20年代的校歌让我们看到它的从容和自信,校歌的背后是学校,是老师、校长、学生,校歌的背后就是人。




再看天津南开中学的校歌: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汲汲锓锓,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

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上海位育中小学的校歌:

黄浦江,水泱泱,大小朋友聚一堂。

用我手,用我脑,大家工作一齐忙。

莫怕工作忙,身心俱康强。

国旗兮飞扬,庭树兮芬芳,琴韵兮悠扬。

爱我国,爱我校,爱我先生,爱我同窗。

人生目的不可忘,将来国事谁担当?

创造,创造,生长,生长,位育意义深且长。




位育有中学也有小学,至少出过8个大学校长,有同济大学的,有北京大学的,有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校长,还有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校长。




浙江省立临时联合初中的校歌:

群峰围广地,绿草碧如湖。

患难来求学,勤勉倍往初。


试一问:三忠高镇名圣湖,烟雨轻笼鸳鸯湖,英冢胜光碧浪湖,千秋胜景今如何?

不堪敌马纷纷踹,无奈灾黎惨惨呼。

忍令河山遂改色,誓倾汗血洗尘污。

伯兄居前导,仲昆更后扶。

钱江冲浪过,策马入名都!




这所学校是由四所中学组成的,包括浙江省高级中学,浙江省嘉兴中学,浙江省湖州中学,杭州女子初中。抗日战争时期,杭嘉湖地区沦陷,这四所学校都逃到了丽水碧湖山里面。在这里组建了两所学校,浙江省立临时联合初中和浙江省立临时联合高中。钦本立、金庸等都曾就读于这所学校。




我们今天读起来可能有点累,那个时候的初中生就能接受这样的半文言。这是他们的校长、一位数学老师写的,音乐老师谱的曲,全校传唱。第三句中的三个湖,指的是三个地方——杭、嘉、湖。三忠高镇名圣湖,是杭州西湖。为什么叫三忠高镇?杭州有三忠, 岳飞、于谦、张煌言。烟雨轻笼鸳鸯湖,是说嘉兴南湖。英冢胜光碧浪湖,是湖州。因为蒋介石的一个把兄弟陈其美是湖州人,他的墓在湖州,所以叫英冢。英是英雄嘛,英雄的墓在这碧浪湖畔。 




下面是浙江衢州中学抗战时期的校歌,金庸的高中最后是在这里毕业的:

三衢要冲,九峰巍立,万壑争流水滔滔,

聚千百英豪修学励行习体操,适应抗战中需要。

狮子般力量,骆驼般精神,勇猛、沉着,钢铁般意志,陶冶、训练、不屈不挠,

哪怕世界狂涛,哪怕顽敌凶暴,

同学们,增进智能,负起责任,期把我国家重新建造。




江苏镇江穆源小学的校歌:

大江之滨古谷阳,浩气贯朱方。

书声琅琅,弦歌一堂,桃李芬芳。


春风吹,钟声扬,莫负好时光。

江水泱泱,山光茫茫,前途永无疆!




河南省第四小学的校歌:

是人都当上学,上学就是学做人。

小朋友啊,你看这校宇空敞,园景美丽,唱歌跳舞何等有趣。

我先生,我同学,努力、努力,愿我河南省立四小,人人快乐,永享荣誉。




“人人快乐”,这多美好,小学生喜欢这样的歌词。




下面是江苏省县立第五小学的校歌,汪曾祺的母校,因为他的缘故,这首校歌就流传下来了:




西挹神山爽气,

东来邻寺疏钟,

看吾校巍巍峻宇,

连云栉比列其中。

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

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

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这是他们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写的,这位老师成了汪曾祺一生的惦念。他60岁以后还以这位老师为原型写了一篇小说。他认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位老师,第一就是这位老师,第二才是沈从文先生。没有这位老师,即使后来遇到沈从文先生也可能没用,因为你少年时代没有那根线布在那里。少年时代一定要有一根线索,大了以后遇到能点亮你的人,那根线点起来了,生命的灯就亮了。













我看多了很多校歌,其中有自信、自尊,有追求知识的庄严美好的感受,我感到这些校歌中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地域性、审美性和人文性。




对学校所在地域的山水草木的描述,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中,世世代代都是非常重视的。 地域文化正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清兵南下,横扫整个中国的时候,江南的士大夫领导民众起来抵抗,靠的是地域文化的一种积累。单纯的武力抵抗是没有力量的,真正的抵抗还是文化。日本人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为侵略中国几乎做了50年的准备。在这50年当中,他们对中国地域、矿产、文化等各个方面,做了地毯式的调查,各种调查报告的细密,水平之高,用力之深,让我们今天看了仍触目惊心。




日本人对中国的了解真是到了骨髓里。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他们进攻上海,首先想炸毁的不是军事基地,而是商务印书馆,因为商务印书管是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的。把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摧毁,这个民族就被摧毁了。




但是今天,中国的地域文化正在被削弱、被摧毁。这是一个非常不祥的信号,因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很大意义上不只是经典的传承,更是地域文化的传承。有什么全国文化吗?孔子文化不就是鲁文化吗?屈原文化不就是楚文化吗?正是他们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如果没有了地域文化,就没有了个性,没有了差异,没有了不同的面孔,没有了从各自地域生长出来的风俗、思想。地域性其实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根脉。




审美性是超越于现实之上的东西,我们看到那些校歌里面都有很美的一面,都有桃李芬芳的一面。桃李芬芳最初并不是用来比喻教书育人的,只是对纯粹自然的描述,慢慢变成了教书育人的一个比喻。





人文性刚才已讲了很多,就是蕴含在校歌背后的东西,他们的那种自信,对知识的追求。




民国教育的特征





我把民国教育的特征概括为两点,第一,是人的教育。




人不是工具,人是目的。殷海光曾说,“自由的伦理基础就是把人当人”,我把这句话借过来,教育的伦理基础是什么?也是把人当人。




第二就是,解决了教育的独立性问题。我们今天的小学是为中学而存在的,中学是为大学而存在的,各自都是不独立的,只不过这个流水线上的一环。




但在民国,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自成格局。小学就是小学,中学就是中学,大学就是大学。因为,更多的小学生不一定读中学,更多的中学生不一定读大学,那个时候受教育的机会也少。由此反推,小学阶段要完成一个人成为公民,成为一个社会人的使命,他要到社会上去工作,要成为父亲、母亲,那就必须在这个阶段接受应有的教育。




中学也一样,都要完成本阶段应该完成的目标。杭州高级中学不是为浙江大学而存在的,北师大附中不是为北师大和北大而存在的。作为一所中学,它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的体面,骄傲地存在于这个社会。它的学生无须因为考上某个名牌大学而为母校争得荣誉,他在这个阶段所受的教育,滋养了他的一生,装备了他的一生,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因为学生分数考得高,这个学校才是好学校,而是因为这个学校养育出来的人品质好、学习好,在社会上口碑好,这个学校才是好学校。他们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有自己独立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背后是什么?就是整个社会的一套价值体系。如果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扭曲了、失衡了,一切就都变态了。




教育应该是正能量,为这个社会提供建设力。民国时代,虽然兵荒马乱,山河破碎,但是人心没有碎,那个时候的学校教育是在为社会建设提供正能量。




我们看到今天这个社会有很多负能量和破坏力,如果我们加大这个正能量和建设力,负能量和破坏力就减弱了。每一个人做一点,整个格局就撑开了,空间是撑开的,时间是争来的,一切都在自己的作为。




(作者系著名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
喜欢道门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道门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