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日记式靖难之役总结【原创】
送交者: dannyconan[♂布政使★★☆♂] 于 2014-01-17 10:30 已读 3708 次 2 赞  

dannyconan的个人频道

靖难之役总结


1399年(建文元年)
————阶段一:燕军扫清北平及周边区域。 


七月四日:朱棣从北平燕王府起事,燕军攻九门。 

七月五日(公历8月6日):燕军顺利夺取北平九门。朱棣于北平誓师,发檄文,正式宣布对抗朝廷,起兵造反。 

七月六日:攻打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通州卫指挥房胜率众投降,不攻自破。 

七月八日:攻打蓟州(今天津市蓟县),指挥使马宣,镇抚曾浚兵败被杀,守城指挥献城。潜入遵化(今河北省遵化市,属唐山市管辖),大军进城,遵化卫指挥蒋玉,密云(今北京市密云县)卫指挥郑亨投降。 

七月十一日:燕军攻占居庸关(怀来以东北处5公里),官军几千,北平都指挥使余瑱失守居庸关,退至怀来(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 

七月十六日怀来之战:燕军八千,官军三万多。都督宋忠,都指挥余瑱被俘后杀,此战官军报销几千,其余俱降。 

七月十八日:燕军指挥孟善攻打永平府(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守将指挥陈旭,指挥佥事赵彝,千户郭亮献城投降。


————阶段二:朝廷正式开始发兵伐燕,官军占据绝对优势。


七月二十四日:朝廷商议,决定发兵,削夺燕藩,方孝孺起草伐燕檄文,向全国发布。同日,建文帝任命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兵三十万,先行十三万挥师北伐。 

七月二十七日:为防大宁(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军侵扰,朱棣使离间计除掉大宁都指挥卜万,卜万下狱,至此燕军兵力达到数万,北平周边扫清。 

八月十三日:耿炳文所率官军十三万抵达真定(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八月十五日:燕军攻破雄县(今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官军报销九千。燕军于月样桥设伏,活捉由鄚州驰援的都指挥潘忠,杨松。朱棣亲率百余人攻鄚州(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镇),官军一万多俱降。 

八月十六日:燕军回驻白沟河(今河北省雄县、容城、定兴一带),耿炳文部将张保来降,透露官军虚实。 

八月二十四日:燕军抵达无极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 

八月二十五日真定之战:燕军三万,官军十三万。官军出城与燕军对战,期间朱棣带一队人马侧面夹击官军,官军乱,朱能率三十敢死之士追击数万官军,官军左副将军驸马都督李坚被燕将薛禄活捉,右副将军宁忠,左都督顾成,都指挥刘遂全都被俘。官军败,急逃入城,龟缩不出,燕军攻城三日不克,返回北平。此战官军投降三千,报销三万余,剩余十万。


————阶段三:李景隆替换耿炳文,朝廷优势逐步丢失。


八月三十日:李景隆出征,建文帝亲为其饯行。 

九月一日:永平守将郭亮报,江阴侯吴高,都督耿瓛率六万辽东兵攻打永平。 

九月十一日:李景隆以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为大本营,调集各路官兵并收编耿炳文残兵,共计五十万,抵达河间府(今河北省河间市)。 

九月十九日:朱棣率军驰援永平,二十五日击败吴高,官军报销数千。燕军二十八日遂向大宁进发。 

十月二日:燕军避开松亭关(今喜峰口),抵达刘家口(卢龙县北34公里),百余守军降,六日抵达大宁,朱棣一人居于大宁城与宁王一叙数日。 

十月十三日:朱棣告辞,宁王郊外送行时被俘,都指挥朱鉴,宁府长史石撰不降,力战而亡,燕军入城俘获都指挥房宽,杀死狱中卜万。松亭关守将陈亨,营州中护卫指挥徐理,右护卫指挥陈文投降,大宁军尽数归降燕军。 

十月十五日:李景隆率军十万攻北平,都督瞿能及其二子即将攻破张掖门,为李景隆所忌,不发援兵,功败垂成。 

十月十六日:朱棣收到朱高炽报告,决定回援北平。十八日与收编之宁王军同赴北平。 

十月十九日:燕军抵达会州(今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以南)进行整编,重新编排队伍,任命将领。二十一日入松亭关。 

十一月五日郑坝村(北平与通州之间)之战:燕军击败官军哨探部队陈晖骑兵一万,后连破李景隆七营,李景隆败走德州。 

十一月七日:燕军抵北平,消灭剩余围城官军,解北平之围。郑坝村北平两地,官军报销十万。燕军至此已达三十万。同时朝廷罢免齐黄。 

十二月:朱棣设离间计借朝廷手除去吴高,其被发配广西。杨文独守辽东,朱棣解决了后方之患。 

十二月十九日:燕军发兵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二十四日抵广昌(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广昌守将汤胜不战而降。


1400年(建文二年)


一月一日:燕军抵达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守将王忠、李远投降。 

二月二日:燕军攻大同,不克,李景隆西出紫荆关(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以西北处45公里),进发大同,燕军被迫从居庸关返回北平。原宋忠部下,大同都督陈质收复广昌和蔚州,李景隆鉴于天寒,撤回德州。同月,保定知府雒佥投降燕军。 

二月二十三日:朱棣派二子三子祭祀十万阵亡官军将士。 

三月一日:朱棣阅兵,准备大战。 

四月二日:李景隆从德州誓师北伐,郭英、吴杰从真定誓师,合计六十万兵力,直趋白沟河。同日,朱棣召集诸将共议,五日誓师出战。 

四月二十日:燕军驻于苏家桥(今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以东处20公里),天降暴雨,延缓了双方战事。 

四月二十四日白沟河之战:平安、郭英,瞿能率官军小胜燕军,郭英埋下地雷袭击撤退燕军,死伤甚众。 

四月二十五日白沟河再战:燕军十万,官军三十四万。瞿能诛杀数百燕军,黄昏时分,瞿能再次诛杀数百燕军。妖风突起,燕军乘势放火,火借风势,官军大败,瞿能父子殒,李景隆郭英撤逃。此战官军投降十余万,报销数十余万,仅存十万残兵。 

四月二十七日:燕军进攻德州。

五月七日:李景隆撤逃至济南。 

五月九日:燕军都督陈亨,都指挥张信入德州收编,都指挥陈旭留守。


————阶段四:铁铉、盛庸替换李景隆,南北胶着,相持不下,双方攻守形势逐步逆转。

五月十五日:燕军抵达禹城(今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县),于城北二十五里驻扎。 

五月十六日:燕军攻至济南,李景隆十万残兵溃败,李景隆单骑而逃,燕军围攻济南,济南城内官军残兵不到一万。 

五月十八日:朱棣决定决堤灌城,铁铉诈降,朱棣轻信受骗,入城迎降被暗算,铁铉失败,朱棣逃回。 

七月:都督平安率兵二十万进军河间,切断燕军粮道,并派兵五千渡河攻德州。 

八月十六日:燕军攻济南城三月未果,被迫撤回北平。德州光复,济南解围。 

九月十日:建文帝下旨擢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特进兵部尚书,陈晖、平安为副将。命大将军盛庸守德州,都督徐凯屯兵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副将平安、吴杰出兵定州(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县)。 

十月四日:燕军回到北平,朱棣整顿军马,重新任命将领。

十月十六日:燕军三十万再次出师。 

十月二十五日:朱棣声东击西,由通州折向沧州,谎称征辽东,实为攻沧州。 

十月二十七日:燕军行至盐仓,遇官军数百哨骑,全数诛杀。突袭沧州,官军败。此战官军报销万余,三千投降,后被燕将谭渊坑杀。总计报销一万三千。 

十一月四日:燕军抵德州,盛庸坚守不出,朱棣佯装撤退,引官军数百出城袭扰,燕军回杀,此战官军报销数百人。 

十一月十二日:燕军抵达临清(今山东省临清市)。 

十一月十四日:燕军抵达馆陶(今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侦知盛庸进驻东昌(今山东省聊城市),官军先锋孙霖领兵五千驻滑口(今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以西南处15公里)。后朱棣命都指挥朱荣、刘江、内官狗儿率兵三千突袭,官军都指挥唐礼被俘,此战官军报销数千。 

十二月二十五日东昌之战:官军胜,燕军报销万余人,大将张玉殁。 

十二月二十六日:燕军再败。


1401年(建文三年)


一月一日:燕军退至威县(今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同日,建文君臣于奉天殿祭天地宗庙,并恢复齐黄官职。 

一月五日:燕军退军途中击溃官军侵袭,十六日抵达北平。 

二月九日:朱棣祭祀东昌之战殒殁将士。 

二月十六日:燕军再次出师南征。 

二月二十日:燕军驻于保定,商议战事。二十一日移师紫围八方。 

三月一日:燕军驻于滹沱河(贯穿河北省中部),并派游骑赴定州、真定迷惑官军,寻求战机。 

三月十二日:朱棣担心盛庸二十万德州官军与真定官军会合,燕军反复往返渡河于陈家渡,求速战,未遇盛庸。河侧反遇一虎,咆哮不止,燕军格杀之。 

三月二十日:燕军侦知盛庸驻于夹河(流经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挥师夹河求战,距盛庸官军处四十里外扎营。 

三月二十二日夹河之战:燕军至夹河,率兵一万五出战,燕军折大将谭渊,官军折都指挥庄得,双方死伤相当。 

三月二十三日:朱棣十余骑误在敌阵中扎营,清早醒来才发现,朱棣从容离去,官军不敢杀之。 

三月二十四日夹河再战:双方激战七八小时,死伤相当。妖风突起,燕军乘风追杀,官军不敌,此战官军报销十万余。盛庸退德州,平安、吴杰本欲率真定驻守官军十万与庸会合,得知败,退真定。朱棣 定计,欲引平安、吴杰出真定迎战。 

闰三月四日:因夹河之败,朝廷再次罢免齐黄。

闰三月七日:燕军都指挥郑亨、李远侦知吴杰、平安军驻于滹沱河北,离燕军七十里。 

闰三月九日:两军于藁城(今河北省藁城市)相遇,略战后双方收兵。 

闰三月十日藁城之战:平安搭建木楼为指挥塔,于塔上指挥官军万箭齐发,燕军死伤甚众。妖风突起,燕军乘势追杀,官军都指挥邓戬、陈鹏被俘,吴杰、平安退守真定。此战官军报销六万余。 

闰三月二十四日:燕军遂驻于大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河北诸郡县多叛降。


————阶段五:朝廷优势所剩无几,斗争策略转为战场内外并用。双方互有攻守,战事仍处胶着状态。 


四月十六日:朝廷派大理寺少卿薛岩出使燕军,随身携带数千小黄纸传单发送燕军将士,明令朝廷上谕。 

四月二十日:盛庸令吴杰、平安率兵会合于德州,杀死数百燕军与运粮卒,俘获指挥张彬。 

五月十五日:官军再袭燕军粮道,朱棣派燕山卫指挥武胜出使朝廷,后者被投入锦衣卫狱,朱棣从此便对外交不再报任何希望。 

六月十五日:燕军都指挥李远,身着官军军服,每人身后插一柳枝以分辨敌我,抵达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焚烧官军军粮百万石。官军派兵三万阻击,被村中燕军伏击,此战官军报销万余人。 

七月二日,燕军扰彰德府(今河南省安阳市),都指挥张礼率兵千余攻尾尖寨,守寨军士投降。 

七月九日:林县(今河南省林州市,属安阳市管辖)亦降。朱棣招降 彰德都督赵清,赵清要朱棣攻克南京后便臣服,燕军遂放弃攻占彰德。 

七月十日:平安自真定出发,袭扰北平,朱棣派都指挥刘江率兵千余驰援北平。 

七月中:方孝孺派锦衣卫千户张安赴北平使反间计,遂败。

七月十五日:盛庸命大同守将房昭率兵袭击保定即周围郡县,驻守易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水寨,朱棣闻讯班师回援保定。 

八月一日:燕军渡滹沱河,至完县(今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 

八月二日:朱棣命孟善守保定,自己率军包围房昭,房昭军久困于西水寨,斗志瓦解。

八月二十日:吴杰派官军都指挥韦谅为房昭运量,朱棣率兵三万破之。

九月中:燕军指挥朱荣率五千兵抵达定州,引诱真定官军驰援。 

九月十八日:燕军都指挥刘江与官军都督平安交战于北平,平安败,退真定。 

十月一日:官军都指挥华英领援兵三万至峨嵋山(易县以西南处50公里)。 

十月二日:朱棣率兵五千兵与赶来的围寨军会合,抄敌后,官军溃败,都指挥华英、郑琦、王恭,指挥詹忠被俘,房昭、韦谅逃回大同。此战官军报销万余人。 

十月二十四日:朱棣返回北平,辽东守将杨文率兵包围永平,以游骑万余袭扰蓟州、遵化诸郡县。朱棣命都指挥刘江赴永平驰援,刘江击溃杨文官军,此战官军报销数千人。


————阶段六:燕军调整战略思想,不顾一切直捣京城,攻守形势 彻底逆转,燕军取得战略主导优势和地位。 


十一月: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右布政使郭资、按察副使墨鳞联名上奏请求朱棣登基,划疆而治,朱棣拒绝。

同月:京城宦官因被责罚而逃至北平,告知京城虚实,朱棣豁然开朗,僧道衍支持直捣京城。

十二月:朝廷派驸马都尉梅殷守卫淮安(今江苏省淮安市),防燕军南下。

十二月二日:燕军誓师南下。 

十二月十二日:燕军抵达蠡县(今河北省保定市蠡县)汊河,意图避开真定和德州,从缝隙中插入山东直捣淮北,同时派李远率八百游骑四处侦查。


1402年(建文四年)


一月一日:李远抵达藁城,遇官军都指挥葛进领兵万余北上,李远诱敌深入,另分兵潜入敌后,放跑官军所有战马,官军大乱,李远乘势追杀,此战官军报销四千余。 

一月上:燕将朱能领一千兵于衡水(今河北省衡水市)遇平安北上官军,平安败,指挥贾荣被俘,此战官军报销七百余。 

一月十二日:燕军于馆陶渡河。 

一月十四日:攻陷东阿(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官军报销三千余。 

一月十五日:攻陷东平(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指挥詹璟被俘。 

一月十七日:攻陷汶上(今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指挥薛鹏被俘。 

一月二十二日:攻陷沛县城东门,指挥王显开城门降。知县颜伯玮组织民兵五千不敌,后自尽。随后燕将王聪攻陷萧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知县郑恕负隅抵抗,终殉国。 

一月三十日:燕军抵达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伏于九里山。 

一月三十一日:守城军不出,燕军派数个骑兵城下挑衅,守城军怒,五千兵出城寻战。朱棣率数个骑兵断其后路,官军败。此战官军报销四千余。燕军于徐州城外不受侵扰,整备一月。

三月一日:燕军抵达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继续南下,派都指挥金铭与都指挥冀英合力设计,摆脱徐州官军追击。 

三月九日:燕军抵达涡河(淮河支流,今安徽省毫州市蒙城县以北处1公里),官军此时才了解燕军战略意图,平安率四万兵返回追击。朱棣亲率两万兵于百余里外设伏。 

三月十四日淝河(淮河支流,今安徽省毫州市蒙城县以北处15公里)之战:平安率官军三千。朱棣爱将胡骑王真被包围,自刎。官军胡骑指挥火耳灰者被俘,官军败,平安退回宿州。此战官军报销数千人。 

三月二十三日:朱棣派都指挥谭清率兵百余袭击徐州官军运粮部队,小胜。宿州失守。 

四月十四日:燕军抵达小河(淮河支流,安徽境内)。 

四月十五日小河之战:平安、何福率官军五万,战初具有优势,斩杀 燕军都督陈文。然朱高煦率燕军都督张武,内官狗儿突袭,与朱棣燕军会合,官军败,此战官军报销两万余。 

四月二十二日:两军战于齐眉山(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以西南处15公里),整整激战六小时,官军小胜,斩杀燕将李斌。 

四月二十三:燕军诸将因天气湿热而气躁,要求返北休整,朱能要求诸将再咬咬牙坚持一下,诸将仍徘徊浮动。朱棣怒,诸将只能继续坚持,有进无退。 

四月二十四日:朝廷因忌惮大将徐辉祖叛降燕军,遂调回京城拱卫。 

四月二十五日:因河边不易守,何福与平安会合,扎营灵璧,作长久驻守计。平安率六万兵运送朝廷五万石粮往灵璧。 

四月二十七日灵璧之战:朱棣率万余兵劫击运粮部队,粮草截断。何福率灵璧全部官军前来救援,燕军报销数千余,然而朱高煦再次出伏兵突袭,何福败退,闭守不出。 

四月二十八日:因灵璧守营粮草不济,平安与何福合计竖日天一亮突围,以三声炮响为号。再从小河补给粮草。 

四月二十九日灵璧再战:燕军率先攻营,号令恰巧也是三声炮响,守营官军听闻炮响误以为突围号令,一心只顾突围,遇攻营燕军,全军大乱,官军指挥使宋瑄战死,何福单骑逃遁。平安、陈晖等三十七员大将被俘,营中朝廷文官一百五十余一同被俘。此战官军投降十万余。


————阶段七:官军再无还手之力,燕军势如破竹,沿途纷纷叛降,朝廷彻底完败,朱棣最终获胜。 


五月一日:官军都督杨文奉召率十万辽东官军前往济南与铁铉会合,行至直沽遭燕将宋贵阻击,无一人抵达济南。 

五月七日:燕军抵达泗州(今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守将周景初举城投降。朱棣率军拜谒祖陵。 

五月九日:燕军避开淮安、凤阳(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欲渡淮河,盛庸把守淮河。朱棣派朱能、丘福西行二十里于上游先行渡河,抄盛庸后军,官军乱。朱棣遂率燕军渡淮河,官军败。燕军遂攻占盱眙(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 

五月十七日:燕军抵达天长(今安徽省天长市,属滁州市管辖),直逼扬州。 

五月十八日:扬州府监察御史王彬、指挥崇刚欲抵抗,指挥王礼反叛,设计捕获王彬、崇刚,二人不屈被杀。王礼领扬州众官员不战而降。

五月十九日:高邮、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泰州纷纷投降。 

五月二十日:建文帝下罪己诏,召回被罢的齐黄,并令齐黄及众官员四处募勤王兵。苏州、宁波、徽州(今安徽省徽州市)、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乐平(今江西省乐平市)等地官员率兵响应。 

五月二十二日:建文帝派庆城郡主前去议和,二十五日郡主过长江至燕军,与朱棣议和,遂和谈破灭。 

六月一日:燕军集合船只于瓜洲(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内官狗儿、都指挥华英为前锋抵达浦子口,与京城隔江而望,准备渡江。盛庸率军于浦子口作最后抵抗,燕军败,然朱高煦再次率燕军增援,官军败,盛庸退至高资港。 

六月二日:朝廷派都督佥事陈瑄率水军增援盛庸,陈瑄降。官军兵部侍郎陈植誓死抵抗燕军,被投降派官军都督金甲杀害,亦降。盛庸孤立无援。 

六月三日:朱棣誓师渡江,自瓜洲渡江,登岸后遇盛庸抵抗,盛庸再败,其余官军俱降。 

六月六日:燕军抵达镇江,守城将领童俊率众投降。 

六月八日:燕军驻于龙潭(今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龙潭镇)。 

六月九日:朝廷派李景隆,茹瑺前往龙谭议和,失败。 

六月十日:朝廷派谷王、安王前去议和,再败。 

六月十二日:建文帝再次命人出城募兵,失败。 

六月十三日(公历7月13日):燕军至京城金川门(南京城北门),都督徐增寿欲反叛响应,被建文帝手刃于右顺门。城内守军尚二十万有余,然把守金川门谷王、李景隆开城门投降,城内官军溃散,只剩徐辉祖带兵与燕军巷战,遂败。靖难之役结束。 

六月十七日:朱棣于京城登基。

评分完成:已经给 dannyconan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dannyconan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dannyconan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dannyconan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