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第二卷 白山黑水间的真命天子——阿骨打篇 (10-11)
送交者: 老土[♂★和气抟抟★♂] 于 2013-08-11 22:37 已读 353 次  

老土的个人频道

回答: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作者 东吴春秋 由 老土 于 2013-08-11 22:03

第二卷 白山黑水间的真命天子——阿骨打篇

 十、燕京风云

    从公元1120年春,宋金“海上之盟”谈判成功至公元1122年三月,阿骨打对辽国的腹地发动了摧枯拉朽式的进攻。

    1120年一月,辽国上京攻破。

    1121年一月,辽国中京攻破。

    1121年三月,西京守将向金国投降,同月辽皇耶律延禧逃入云中夹山,神秘消失,辽国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阿骨打已经按照“海上之盟”的规定从北边向辽国发动了攻击,并实现了自己对宋国的保证,占领了上京、中京和西京,那么做为结盟的另一方宋国此时又在干什么呢?

    很奇怪,宋国的赵老师在阿骨打和辽国进行生死决战时,却没有任何的反应,而整个国家连任何要进行对外作战的军事准备都没有。

    到底是何原因呢?那还得问赵老师和他的一帮“聪明”学生们。

    自从与阿骨打签订了“海上之盟”后,赵老师着实兴奋了一阵,但到后来,阿骨打真的出兵攻辽时,赵老师又有点反悔了,他又不想出兵攻打辽国了。

    主要原因是他对金国的军事实力还心存疑虑。

    这次宋金结盟共同对付辽国,如果打胜了那也就算了,一旦宋金联手不能战胜辽国,反过头来耶律延禧找自己算总账,那就麻烦了。

    赵佶是这么想的,他的学生们也有同感,于是这帮风流才子们对阿骨打和耶律延禧耍了回小聪明。

    暂时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如果金国取胜,那么宋国便乘机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辽国;如果辽国取胜,那就不承认与金国所签订的合约,继续和辽国和平相处。

    这种坐山观虎斗的做法不能说不对,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实力去打老虎,如果你的实力连病猫都打不过,还谈什么打老虎呢?

    因为以宋国目前的军事实力,根本不可能击败辽国,更不用提金国了。

    而且,赵老师的这种做法既得罪了金国,也得罪了辽国,两边不讨好。

    另一个不出兵的原因是赵老师自己家的“后花园”着火了。

    着火的根源还在赵老师自己身上,前边提过赵老师身边有七个身怀特殊技能的学生,而这帮学生平日里专做坏事,不干好事,整天想着欺压百姓,搜刮民财。

    而其中有个叫朱勔的,是童贯的心腹,他发现赵老师又有了新的爱好—石雕,为了讨好自己的老师,便出了个搜主意,那就是在江浙一带的百姓家中征集奇花异石,送到东京汴梁府,供赵老师欣赏。

    赵老师对朱勔的这个想法非常满意,特地在苏州开了个“应奉局”,派朱勔亲自坐镇,将搜罗来的花石用船运到汴梁府。

    由于汴梁府离江南路途遥远,为了运送这些花石,朱勔征用了大量的民夫,日以继夜不停地在江河中运送花石,这些运送队伍被称为“花石纲”。

    江南的老百姓这下子可遭殃了,朱勔手下的士兵们在征集花石时,乘机敲榨勒索、欺男霸女,许多百姓被害得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这时,浙江睦州青溪县有个叫方腊的佃户,由于家中也经常被官府以征集花石为名进行敲榨,方腊便对官府怀恨在心。

    公元1120年十月,方腊纠集了一帮自己家乡的农民,举起了反抗宋王朝的大旗,方腊自称“圣公”。

    义军的矛头直指朱勔,起义不到十天,浙江一带的百姓纷纷响应,义军瞬间便聚集了几万人马,很快便打到了杭州。

    远在汴梁城内的赵佶闻听自己的“后花园”失火,是大为震惊,因此便任命自己的得意学生“童公公”为主帅、王渊、辛兴宗为副将,率领十五万禁军前去镇压。

    禁军是宋国皇帝的亲兵部队,其战斗力和装备均比其它部队要高,赵佶这次为了消灭造反派,不惜动用了自己的精锐部队。

    而作为这次出征江南的主帅,童公公是心怀鬼胎,方腊造反的根本原因就是“花石纲”,而“花石纲”的发起者朱勔则是自己的心腹。

    朱勔之所以如此嚣张,归根到底是自己在背边撑腰,追究起原因来,自己才是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

    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童贯主动请缨出战,为老师分忧。

    一到苏州,童贯便假腥腥地对当地百姓宣布取消征集“花石纲”,撤消朱勔的职务。

    百姓毕竟是百姓,不可能有很高的思想觉悟,许多人被童贯的花言巧语所蒙蔽了。

    童贯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于是一声令下,十五万禁军向方腊的起义军发动了进攻。

    方腊的赵义军无论在人数上还是装备上都远远落后于宋国的禁军,几次交锋后,方腊的赵义军战败,不得不退守自己的老家清溪县。

    作这主帅的童贯又使出了他一贯的伎俩,派人收养起义军中的软弱分子,从内部瓦解起义军。

    公元1121年四月,青溪县被宋军攻破,方腊起义正式宣布失败。

    而在攻打青溪县的战斗中,有一名青年小将表现非常出色,并且只身追入荒山野岭,新手抓获了方腊,此人是王渊手下的一名偏将,名叫韩世忠!

    汴京城中的赵佶得知“后花园”的火灾已经被自己的得意门生童公公扑灭后,心情大为愉悦。

    而不久以后,北方也传来了好消息,金国在与辽国的生死决战中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辽国的领土大面积沦丧,就连辽国皇帝耶律延禧也在四处逃窜。

    看到痛打落水狗的时机已经成熟,赵佶老师令旗一挥,下令攻打燕京府。

    已经和平相处一百多年的宋辽边境又开始重燃战火。

    由于成功地镇压了方腊的叛乱,赵老师对童同学的期望值已经达到了顶峰,而童同学对自己的“军事才能”的自信也达到了顶峰,因此这个宋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复仇任务的重担便交到了童同学身上。

    而赵老师之后又有惊人之举,那就是任命蔡京之子蔡攸为副统帅,和童贯一起出征北伐,这个蔡攸是何等人呢?

    蔡攸是蔡京的长子,但和蔡京的关系并不和睦,还经常互相拆台,因为父子俩都在书词、绘画方面有一定的水平,都得到了赵佶老师的宠信。

    由于老蔡京年事已高,不太可能担任作战的统帅,为了表示对老蔡家的弥补,赵老师便任命小蔡担任童贯的副手。

    但这位小蔡哪里懂什么军事啊?压根没带兵打过仗,还不如童公公。他的主要专长在娱乐界,因为这位仁兄专门组织一些歌舞表演活动,如果在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个非常出色的娱乐行业主持人。

    但让主持人去打仗,结果可想而知。

    赵佶也知道光凭这两个学生去打辽国是没有必胜把握的,冲锋陷阵还得靠武将,于是他又指派了两名武将作为主将。

    一名是赵佶出兵的坚决反对派西北名将种师道,虽然小种经常和赵老师唱反调,但毕竟人家能打仗,在西北一带多年作战,有着同少数民族交手的丰富经验,和辽国作战少不了他这类人物。

    另一名也是镇压方腊起义的大功臣,辛兴宗,这位仁兄虽然是个武将,但人品却很差,打仗不行,但很会抢别人的功劳。

    在前面提到的与方腊作战时,这位仁兄就干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他看到韩世忠亲手抓获了方腊,便起了嫉妒之心,居然派兵在半路拦截韩世忠,抢走了方腊,得到了头功。

    后来有人告发,真相大白,韩世忠还是得到了头功,但赵老师对辛兴宗的这种无耻做法却听之任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相反,这位仁兄又得到了出征的机会。

    所以说,赵佶的昏庸和耶律延禧真的有一比,明明有个优秀人才韩世忠在眼前,视而不见,却还去任用一个无赖将军。

    因此,我们看赵老师所安排的北伐阵容,除了一个种师道还算合格外,其余三人根本不是打仗的料,而且种师道还不是主帅,凡事都要听童贯和蔡攸的指挥。

    宋国宣和年间的伐辽,从一开始的主帅任用就犯了严重的错误,这也就注定了此次北伐的悲惨结局。

    但宋国上下都对此次北伐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从皇帝赵老师到主帅童公公、副帅蔡公子,再到出征的小兵和平民百姓,大家都对这次北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我们的蔡公子甚至还有这样的美好想法,那就是只要宋朝大军兵临城下,已经奄奄一息的辽国肯定会俯首称臣,说不定还会夹道欢迎宋军的到来。

    公元1122年四月,赵佶以童贯、蔡攸为北伐军主帅,种师道、辛兴宗为东西两路军都统制,率领十万禁军,向宋辽边境的雄州进发。

    面对咄咄逼人的宋朝大军,已经濒临绝境的辽国又将作何反应呢?

    在这里就要简单介绍一下同时期辽国的状况。

    自从金国攻破辽国中京以后,耶律延禧为了躲避金兵的追击,一路狂奔,躲进了长城以北大青山的夹山之中,一时间,音迅全无,生死未知。

    国不可一日无君,燕京城里的辽国群臣们开始为辽国的命运展开了争论。

    首先站出来的是辽国的叁政知事李处温,这位仁兄是辽国头号大奸臣萧奉先的好友,能得到这个职务也多亏了萧奉先的帮忙。

    自从当了辽国的官后,李处温唯一做的“正事”便是拼着命的贪污受贿,疯狂敛财,大有超越萧奉先的趋势。

    而正值辽国群龙无首之际,李处温觉得自己大干事业的机会来了,于是率先提议,由魏王耶律淳继任辽国皇帝,继续与金国对抗。

    从表面上看,李处温是为了辽国的前途和命运着想,实际上李处温和萧奉先是一路货色。

    他急于拥立耶律淳,无非是为自己博取政治资本,将来可以以开国元勋自居,说不定还可以把持朝政,权倾朝野。

    虽然李处温有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但这个提议在当时的环境条件是是挽救辽国的唯一办法。

    光李处温一个人站出来还不够,于是他联络了德高望重的文人宰相张琳,要求得到他的响应。

    但张琳天生胆小,这种随便更换皇帝的大事他哪里敢做主?他的建议是现在耶律延禧生死未知,最好让耶律淳担任摄政王。

    张琳的暧昧态度可把李处温急坏了,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李处温的计划就无法实现了。

    关键时候,有一位辽国皇室的青年人站了出来,坚决支持李处温的提议,此人名叫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字德重,是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

    虽然是皇家子弟,但这位青年特别好学,同时精通多国语言,在辽国天庆五年还中过进士,由此被封为辽国的翰林学士,目前的职务是辽国兴军节度使。

    看到辽国在和金国的对抗中节节败退,耶律大石是万分悲痛和失望。

    如今自己国家的皇帝都不知所踪,整个国家群龙无首,辽国已经处在亡国的边缘,耶律大石终于挺身而出。

    他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整个国家的命运。

    有了皇室成员的支持,李处温的计划成功的概率大增,奚王萧干(回离保)也站在了耶律大石一边。

    而对于魏王耶律淳来说,并非是他不想当皇帝,在六年前耶律章奴派人劝他称帝时,他也曾犹豫不决过。

    但当时的时机并不成熟,耶律延禧还掌握着辽国的命运,而此时情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耶律延禧生死未知,即使活着,也不太可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于是,这次耶律淳不想再错过机会了,在群臣的拥护下,即位称帝,自称天锡皇帝,改元建福,历史上把耶律淳所建立的国家称为“北辽”。

    拥立有功的李处温被封为燕京太尉,萧干封为北院枢密使事,而耶律大石为军事负责人,负责“北辽”所有的军事活动。

    “北辽”从一建立便处于宋金两面夹击的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耶律大石提出了与宋国和好,向金国称臣的策略。

    可惜,耶律大石的计划未能实现,宋国的赵老师看到辽国有难,急于想收复幽云十六州,断然拒绝了辽国的要求。

    而金国的阿骨打自然不会放过辽国的残余势力。

    于是,耶律淳放弃了的希望,决心以哀兵之势迎战信心十足的宋兵。

    实事求是的说,耶律淳确实比他位白痴侄子强多了,如果耶律淳早点当上辽国老大的话,说不定辽国局面会发生逆转。

    耶律淳比耶律延禧厉害的地方在于知人善用,他懂得挖掘人才,前面说过的怨军首领郭药师便是他挖掘的第一位辽国人才。

    而这次为了对付宋兵,他挖掘出了辽国末代最厉害的两位军事人才,一位便是耶律大石,另一位是奚王萧干。

    公元1122年四月,也就是“北辽”刚刚建立才一个多月,耶律淳便发动了他登基以来的第一场战争,战争的对手是企图入侵燕京的宋朝大军。

    事关“北辽”王国的生死存亡,耶律淳将所有的赌注压在了耶律大石和萧干两位年青人身上。

    而与此同时,童公公和蔡公子率领的十万宋朝北伐大军也开到了宋辽边境的雄州。

    童公公派前军统制杨世可出兵白沟,迎击辽军。

    辽国这边耶律大石派出了自己的副手萧干迎战。

    战斗的结果是萧干大胜,杨可世大败。

    而辽国统帅耶律大石见好就收,再次派使者来到宋军营中,极力陈述两国交战的敝端,希望能再次同宋国和平相处。

    宋军高级指挥人员中只有种师道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经过同耶律大石的初次交手,他深感对方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北辽”也绝非童公公等人所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

    出于对自己国家的忠心,种师道也劝诫童公公作个顺水人情,乘机与“北辽”和好,耐心的等待时机。

    但童贯等人已经被膨胀到极点的自信心充昏了头脑,对于种师道的好言相劝置之不理。

    童公公不相信北辽这只“病猫”还能打败自己大宋朝的王者之师,于是他再次派西路都统制辛兴宗出兵范村。

    而经验丰富的老将种师道由于不听话,被童公公打发到了“替补席”上观战。

    耶律大石被童公公的傲慢态度激怒了,于是这位辽国的杰出青年亲自上征,在范村大胜辛兴宗。

    这下童公公彻底傻眼了,他不曾想到自己“英勇无敌”的大宋军队居然连北辽这只病猫都打不过,而且更要命的是这只病猫在耶律大石这只老虎带领下,乘胜追击,大有一举歼灭宋军的趋势。

    关键时候,还得老将出马,种师道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果断的率领精锐部队断后,阻击耶律大石,避免了宋国全军覆没的命运。

    宋军北伐失利的消息传到了汴京城内,赵佶老师这回又显现出了他懦弱胆小的性格,由于生怕北辽会乘机攻打中原,他连忙命令童公公和蔡公子立即从雄州撤军,班师回朝。

    宋国这次北伐,虽然占据天时、地利,但在人和方面不如北辽。

    首先,虽然北辽正处在灭亡的边缘,但在耶律淳和耶律大石的带领下,君臣上下同心,士气旺盛,而我们的赵老师和他的那帮学生们根本没有认真地进行备战,直到金国的阿骨打一再催促,才匆忙上阵,焉能不败。

    其次,在将领方面,辽国派出的是同时期最优秀的两位军事人才,而宋国派出的却是“公公”和“主持人”,明显不是一个档次,怎么能取胜呢?

    至于这次北伐失利的责任,童公公很自然地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了不听话的种师道身上,结果是种师道被降职留用,其余人等毫发无损。

    宋军撤兵的消息并没有给危在旦夕的北辽带来多大的喜悦,因为北辽的最高统治者耶律淳去世了。

    这位辽国末期辽国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仅仅在位三个月,便一命呜呼,撒手而去了,这不能不说是辽国的一个重大损失。

    在临死前,耶律淳向李处温交待了自己的遗嘱:任命李处温为汉马步军都元帅,耶律延禧之子秦王耶律定为自己的接班人,其妻萧德妃为皇太后,主持军事。

    而李处温这种人事实证明是不能委以重任的,因为耶律淳的死使他认识到辽国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了,他需要为自己留下后路,他的后路就是刚刚吃了败仗的宋国军队。

    于是,李处温便秘密策划挟持萧德妃向宋军统帅童贯投降,可惜最后事情败露,最终李处温便萧德妃处死。

    得到了耶律淳的死迅后,童公公和蔡主持又开始得意忘形了,他们再一次怂恿赵佶出兵北辽。

    经过上次的大败后,赵佶有点厌战了,但经不住童公公和蔡主持的花言巧语,决心再次北伐。

    公元1122年九月,宋国发动了对北辽的第二次进攻,童公公和蔡主持仍然是主帅,主将则换成了同样西北地区的刘延庆。

    这位刘延庆出身名将世家,经常在西北一带同西夏人作战,可以说是一员猛将。

    但此人的缺点也很突出,骄横自大,军纪很差,这似乎是那个时代宋朝将军的通病。

    此次北伐,宋国动用了二十万大军,其中大部公都是国内的精英部队——禁军,赵佶老师对于此次北伐是志在必得,因为他不相信连皇帝都死了的北辽还能有什么抵抗力。

    童公公和蔡主持包括刘大将军的想法和赵老师相同,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信息。

    那就是虽然耶律淳死了,但最北辽最厉害的两位仁兄耶律大石和萧干还在。

    不过在第二次北伐的初期,宋国军队却出人意料的顺利,沿途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而令童公公和蔡主持更加高兴的是,有个辽国的高级将领居然主动向他们投降了。

    这可是一百多年来,辽国向宋国投降的第一位武将,而且此人也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他就是辽国怨军的首领之一,郭药师。

    我们前面说过,怨军是耶律淳一手建立的私人武装,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抗金国,但后来怨军发生了内哄,再加上被金国多次痛击,实力大受损伤。

    蒺藜山大败后,怨军跟随耶律淳退守燕京,负责燕京南部军事防御。

    而作为怨军首领的郭药师,在耶律淳刚即位时,确实也得到了耶律淳的特殊照顾,被耶律淳任命为涿州留守,负责抵抗宋国的进攻。

    可惜好景不长,主人耶律淳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热,便去见了自己的祖先,而郭药师的怨军便失去了以往的光环,成了不受萧德妃欢迎的野蛮武装。

    郭药师是个战场上的赌徒,他很善于看准时机下赌注,在前面几年中,他将赌注压在了耶律淳身上,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目前赌桌上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三国对弈的一方,辽国败局已定,不可能再有获胜的机会了。

    要作一名成功的赌徒,郭药师必须跟对主人,站对阵营,否则他就只有和耶律淳一样,成为辽国的殉葬品。

    于是,我们的郭药师决心更换主人,他这次将赌注压在了宋国身上,也就是童公公身上。

    所发还没等宋朝大军发动进攻,他便很主动地向童公公献出了涿州城和易州城。

    我们的蔡主持也终于获得了夹道欢迎的殊遇。

    胜利来得如此容易,使的童公公和蔡主持迫不及待地想出兵攻打北辽的最后据点——燕京,他们要求刘大将军率领十万大军立即攻打燕京城。

    而刚刚投降的郭药师为了讨好自己的新主子,便自告奋勇当向导,率领自己的五千怨军共同进攻燕京。

    眼看胜利就在眼前向自己招手,童公公和蔡主持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心情,在军营中开始了庆祝的准备活动。

    但燕京城内的北辽残余势力并不想就此束手就擒,萧德妃虽是个女性,但她还是继承了耶律淳的一贯宗旨,那就是在军事上完全信任耶律大石和萧干两位重要支柱。

    闻听宋国乘着自己主人逝世,前来挑衅,耶律大石非常恼怒,他决定再次教训一下无耻的宋国人,于是他命令萧干率兵出战刘延庆。

    宋辽双方的大军再次战于良乡,发生激战,而此时北辽由于刚刚失去了老大,士兵们的士气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战斗力明显不如第一次与宋兵作战。

    而所谓的宋国精锐部队的战斗力却是惊人的差劲,居然再一次败在了辽兵手下,刘延庆是第一次同辽兵作战,以往神气活现的大将军此时变成了缩头乌龟,再也不敢出战了。

    一同跟随刘延庆作战的郭药师看到宋兵的窝囊表现后,是又气又急,他没想到宋军的能力居然是如此的低下,他有点后悔自己可能压错了庄家。

    但事已至此,后悔也没用,他还得想办法帮助宋国,否则他的赌注将血本无归,于是他来到刘延庆的营中,向刘大将军说出了自己的破敌良策。

    郭药师的良策其实很简单,就是偷袭,乘着双方大军都在良乡对抗之际,派小股精锐部队偷袭防守空虚的燕京城。

    这个偷袭计划相当完美,如果安排得当,成功的机率相当大,郭药师为了赌赢这盘棋,不惜充当宋军的炮灰,自我推荐率领手下的怨军和部分宋军偷袭燕京城。

    刘大将军被郭药师的“忠心“深受感动,立即批准了郭药师的请求,同时也命令自己的次子刘光世率领一部分军队作为援军,天明时刻在燕京城外接应郭药师。

    一切安排就绪,郭药师开始了他的冒险计划,他率领着六千精兵,乘着夜色偷偷渡过了永定河,到第二天早上,郭药师的偷袭部队已经到达了燕京城外。

    一声令下,郭药师下令全体攻城。

    燕京城内的主力部队都被萧干带出城去迎击刘延庆,守城的不过是些老弱病残之流,根本无法抵抗宋军的进攻,很快郭药师便率领六千多人攻入了燕京城内。

    这是宋朝军队一百多年后首次来到燕京城内,许多士兵为了发泄激动的心情,大肆屠杀中的契丹人。

    而郭药师则派出了使者求见城中的最高统治者萧德妃,要求萧德妃立即投降。

    要说这位萧德妃还真是不一般,可能是继承了她的祖先萧燕燕萧大姐的某些基因,关键时候,毫不慌乱,一边假装答应郭药师的劝降,一边派人飞速通知萧干,火速回援燕京城。

    郭药师被萧德妃的假投降迷惑了,以为北辽彻底的完蛋了,便放松了警惕,在燕京城内高兴的等待刘光世的到来。

    然后,刘光世没等到,却碰到了急速回援的萧干大军。

    这下郭药师可傻眼了,但没有任何办法,郭药师只能带着不足五千宋军迎击萧干的辽军主力。

    结果可想而知,宋军大败,郭药差点儿被射死,最后只带了几十名残兵逃出燕京城,而所谓的宋朝援军到此时还未出现。

    而这此偷袭燕京失败带来的后果则更严重,远在良乡的刘延庆大军得知郭药师失败的消息,便军心大乱,无心作战。

    适逢有一次辽国军营起火,刘延庆便认为这是辽军发动总攻的信号,连忙率领主力部队末路狂奔。

    耶律大石和萧干可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萧干率领辽军在宋军后边穷追猛打。

    宋军的第二次北伐比第一次败的更惨,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所有的军需物资毁于此役。

    这些军需物资都是当年神宗时期一代名相王安石进行改革变法的结晶,结果被赵老师的这帮无能学生们彻底葬送了。

    作为宋国第二次北伐失利的直接责任人刘延庆父子自然得到了赵老师的严利处罚。

    刘延庆被贬为镇海军节度使,后来宋金爆发战争,刘延庆再次被起用,负责汴京城的防御,这位大将军再次发挥了逃跑的长处,但运气不佳,被金兵所杀。

    作为一名武将,虽然在战场上的表现非常差劲,但能够战死沙场也算死得其所了。

    而他的儿子刘光世则比其父亲幸运多了,小刘的第一次军事演出虽然非常失败,至于其为何失约郭药师,史书中未有记载,我们也无从考证其原因,但后来他却飞黄腾达,成就远远超过了其父。

    小刘虽然也被降级,但宋金战争爆发后,他很快得到了重用,成了宋国军事舞台上一名重量级人物,尤其受到新主人赵构的宠信,在宋金战争中多次担任重要角色,也参加过多次重要的宋金大战。

    而且小刘还被后人称为南宋中兴“四大将”,另外三位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岳飞、韩世忠、张俊。

    但实际上小刘的名气比他的其实能力更大,说难听点就是徒有虚名,并无实才,虽然担任着重要的军事职务,但取得的成就远远不能和另外三位老大相提并论。

    童公公和蔡主持率领着一群残兵败将退守雄州,虽然赵老师还未对他们哥俩进行处罚,但目前的这个烂摊子总得有人来收拾。

    而且童公公和蔡主持在出征前是向赵老师写过“不成功、便成仁”之类的豪言壮语的,如今却搞的一塌糊涂,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去见赵老师了。

    虽然不成功,但童公公和蔡主持是绝无可能去成仁的,为了避免被赵老师处罚,他们俩人又开始动起了坏脑筋。

    童公公的主意比较“高”,那就是既然我们打不过辽国,那就请伟大的阿骨先生出面攻打燕京,辽国人一向比较惧怕金国人,对于金国来说,攻下燕京城是不费吹灰之力,大不了我们多给阿骨打一点辛苦费罢了,反正宋国有的是钱。

    童公公的主意是一举两得,既不用出兵,又能得到燕京城,靠金国的力量来完成他毕生的伟大功绩。

    蔡主持和童公公是一类人物,于是俩人一拍即合,立即偷偷摸摸派谴使者前去金国商谈此事。

    我们的阿骨打先生自从攻克辽国中京后,一直忙着追捕金国的头号敌人耶律延禧,但耶律延禧似乎很擅长于长跑,一路狂奔,躲进了深山老岭中,金国的将士们一下子还真难把他找到。

    但阿骨打也并非一无所获,他居然碰到了自己多年未见的“老朋友”---阿疏先生。

    我们前面提到过阿疏先生是女真纥石烈部有首领之一,由于和阿骨打的叔叔盈歌发生矛盾,他便逃入了辽国,而且是不断的和完颜部作对,一心想致完颜部于死地。

    完颜部从盈歌到颇剌淑再到乌雅束,无不对此人恨之入骨,但碍于辽国的保护,一直拿他没有办法。

    直到阿骨打即位并打出反抗辽国的旗号后,金国便把讨回阿疏作为每次与辽国作战的最大借口。

    而阿疏先生是铁了心不想再回女真部落了,他满以为靠着耶律延禧的庇护可以在辽国安度晚年。

    但他也没想到阿骨打居然统一了整个女真部落,并发动了对辽国的战争,不到七年时间便攻破了辽国的四京。

    因此我们的阿疏先生已经无路可逃了,很快他便被金兵抓获,带到了阿骨打面前。

    看到自己昔日的仇人站在眼前,阿骨打反而没有了想要报仇雪恨的感觉,这个阿疏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还帮了阿骨打的忙,因为每次阿骨打攻打辽国,都会把阿疏先生作这头号借口来使用。

    于是,在一片笑声中,阿骨打把这个自己的叔叔和兄长们追捕了几十年的逃犯无罪释放了,因为这个小人物的生死已经对于阿骨打和金国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

    阿疏先生在一片奚落声中黯然神伤地离去了,他虽然从身体上还活着,但他的精神已经死亡了。

    已后阿疏先生走在上,凡是碰到有人询问他时,他都会傻笑着说:“我是破辽鬼、我是破辽鬼。”

    是的,阿疏先生的存在与否已经不重要了,也没人会去关心他的死活了。

    而耶律延禧还“畏罪潜逃”,成了阿骨打的心头大患,但辽国内部的变化又引起了阿骨打的注意,魏王耶律淳居然在燕京自立为皇帝,在耶律延禧生死未明的时候,建立了自己的小朝廷。

    但使阿骨打倍感恼火的是按照“海上之盟”的规定,燕京城应该是由宋国负责攻打的,但金国已经按照盟约规定攻下了中京和上京,西京也已经投降,而宋国却似毫没有出兵的迹象。

    难道宋国想靠着他们金国不劳而获,吃现成饭,和阿骨打捣浆糊可是找错了对象,于是阿骨打派遣使者到宋国严厉催促宋国出兵,否则金国将不再帮助宋国。

    后来,赵老师和童公公等人总算是出兵攻打燕云,阿骨打总算松了口气,但他对宋国的印象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那就是宋国的统治者们不太讲信用,并且爱贪小便宜,这也为以后宋金爆发战争埋下了伏笔。

    而目前阿骨打的主要任务还是追捕“逃犯”耶律延禧,于是他再次派娄室、完颜宗望、完颜杲等猛将继续搜寻耶律延禧的下落。

    但耶律延禧没找到,却等来了宋国的使者,而宋使带来的消息对阿骨打来说即是坏消息也是好消息。

    说坏消息是因为宋国已经两次被奄奄一息的“北辽”击败,宋军的战斗力简单是一塌糊涂,根本帮不上自己的帮,还净帮倒忙,简单就是自己的累赘。

    而好消息是宋国要求阿骨打出兵帮他们攻打燕京城,条件是每年给金国增加岁币,这对建国还不到十年的金国来说,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为了自己利益的考虑,也为了帮助宋国消灭共同的敌人---辽国,阿骨打决心出兵帮助童公公和蔡主持攻打燕京城。

    但阿骨打也提出了帮忙的条件,那就是宋国要将燕京城每年的租税一百万交给金国,作为金国将士们的慰劳金。

    为了得到梦寐以求的燕京城,童公公和蔡主持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能拿下燕京城向赵老师请功,就算花再多的钱也值得。

    公元1122年十一月,阿骨打发动了对辽国燕京城的进攻,在进攻前夕,阿骨打再一次发动了对辽国的政治攻势,他亲自下达了劝降诏书。

    诏书适用的对象是所有燕京城内的百姓和文武百官,诏书的内容是只要向金国投降,就赦免所有人的罪,所有官员继续留用。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阿骨打在政治方面的经验比赵老师和童公公等人高出不是一个档次。

    公元1122年十二月,阿骨打命令完颜宗望为先锋,率领七千人马和迪古乃攻打得胜口,银术可、完颜娄室、婆卢火率兵攻打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区),两面夹击攻打燕京城。

    燕京城内的北辽残余势力虽然两次打败了宋国的进攻,但自身实力的损伤也相当严重,南边宋国的威胁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北边金国的威胁却使北辽国惶恐不安。

    女真人可比宋国人强多了,“女真满万不可敌”的传言已经深入到每个辽国士兵的心里,几乎每个辽国士兵都不想与金国作战。

    所以,金国的先头部队刚攻克居庸关,就有辽国将士很配合地献城投降了。

    十二月底,完颜娄室和银术可的部队已经来到了燕京城南门下,北辽大势已去,萧德妃和耶律大石等北辽的高级管理人员已经失去了对燕京城的控制。

    萧德妃、耶律大石、萧干等辽国的骨干人物纷纷落荒而逃,整个燕京城内群龙无首。

    大兵压境,北辽的一大批文武大臣集体向金兵投降,包括辽枢密院左企弓、虞仲文,枢密使曹勇义,副使张彦忠,参知政事康公弼,佥书刘彦宗。

    而其中之一的刘彦宗最后成为了金国的大将,为金国的南征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北辽”国仅仅存在了九个多月,便寿终正寝了。

    燕京城的攻克对于童公公和蔡主持来说绝对是个非常好的消息,看来阿骨打先生真的是个好人,为了帮助宋国收复失地,居然还亲自出马攻打燕京城。

    既然人家拼了命帮助自己,那自己也得给别人适当的报酬,童公公认为这样做非常合情合理,而他的主子赵老师也是这么想的。

    公元1123年一月,也就是金兵攻克燕京城一个月以后,宋国派出了第一批使者来到金国,商谈回收燕京之事。

    为了尽快得到梦寐以求的燕京城,实现宋国一百多年来最伟大的扩疆事业,赵老师和童公公已经迫不及待了。

    赵老师派遣的使者是“海上之盟”的始作俑者赵良嗣,而谈判的条件是完全答应金国的要求,除每年交给金国五十万的岁币外,另将燕京城的税收按每年一百万交给金国。

    作为出使的宋国代表赵良嗣此刻的心情非常的复杂,联金抗辽的主意是他首先提出来的,现在辽国是被打倒了,但宋国在这过程中的表现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作为同盟的一方,居然连续两次被辽国打败,最后还要依靠自己的盟国来收复失地,这对赵良嗣来简直就是一种奇耻大辱,他为赵老师和童同学等人的拙劣表演深感可耻。

    但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他也只有尽力而为帮助宋国去向金国“购买”燕京城。

    对于归还燕京城的问题,在金国内部是有相当的争议的,大部分金国大臣都认为阿骨打根本不用理睬宋国,因为宋国在夺取燕京城的过程中,没有出一分力,根本没有资格来谈收回燕京城的事。

    其中反对最为强烈的是刚刚投降金国的辽国大臣左企弓,看来所有历史上的降臣都喜欢讨好自己的新主子。

    但阿骨打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从骨子里他对宋国没有坏感,人家和自己并不存在所谓的民族仇恨,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得到大量的钱物,于是阿骨打答应了宋国的请求。

    经达宋金两国多次的谈判,阿骨打终于答应将燕京城交给宋国管理,同时他还答应将幽云地区的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一起交给宋国管理。

    但阿骨打的慷慨是要有很大的代价的,那就是宋国除了要交纳每年五十万的岁币外,还要按规定向金交纳每年一百万贯的燕京租税,史称“燕京代租税”。

    以前大家的普遍观点是宋国为了收回燕京被金国狠狠地敲榨了一番,但实事求是地讲,阿骨打的这一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因为毕竟这些地盘都是他的金国士兵们浴血奋战得来的,现在要拱手送给别人,哪道问宋国拿点士兵们的抚恤金也算过分吗?

    而对于赵老师和童公公等人来说,一百五十贯的岁币根本算不了什么,当时和宋国虽然在军事上很落后,但在经济领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说难听点,只要赵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每天省吃俭用,都能凑出这点钱来给金国,何况他们是在实现自己祖辈们一百多年来都未能实现的伟大愿望!

    公元1123年四月,阿骨打按照宋金两国的约定撤出了燕京城,但他在临走时的做法却有点儿过分了。

    他下令将整个燕京城内的所有财物和人员一扫而空,全部带走,整个燕京城除了动物以外,没有一个活人,史书称此时的燕京城内是“城市丘墟,狐狸穴处”,一片荒凉、萧条不堪。

    但赵老师、童公公和蔡主持却毫不在意,他们率领“胜利之师”迫不及待地进入了这座已经脱离中原王朝统治近二百年的古城。

    收复燕京后,童公公和蔡主持立马向赵老师上奏“复燕奏”,把所有收复燕云州县的功劳全部加在他俩身上。

    整个宋王朝从皇帝到百姓无不沉浸于收复失地的喜悦之中,赵老师命令全国放假,庆祝这一宋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纷纷上朝祝贺赵老师,许多官员甚至还要求赵老师立“复燕云碑”,来记念这一历史性的伟大时刻。

    这也许是赵佶老师整个人生之中最为得意的一个时刻,因为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祖辈为之奋斗了一百多年的艰巨任务,自己即将成为宋朝历史上最有做为的皇帝,虽然这个收复失地的过程相当丑陋。

    但赵老师自己也万万没想到,他的人生密月却是如此之短暂,因为宋国的悲惨命运就将从收复燕京的喜悦中开始。


第二卷 白山黑水间的真命天子——阿骨打篇

 十一、英雄的最后岁月

    女真人的真命天子阿骨打先生从公元1114年秋到公元1123年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攻克了辽国的五个京城,金国的大军席卷了整个辽国大地。

    辽国在东北亚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阿骨打距离他抗辽的目标已经近在咫尺了。

    但令阿骨打倍感烦恼的是,已经神秘消失快一年多的辽国头号“逃犯”耶律延禧最近在阴山附近聚集人马兴风作浪,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而刚刚灭亡的北辽国“三巨头”萧德妃、耶律大石、萧干却集体逃脱,无一落网。

    刚刚占领的幽云地区各州县的契丹及汉族军民们由于不愿当金国的俘虏,纷纷起兵抗金

    耶律延禧外加北辽“三巨头”不能归案,使阿骨打寝食不安,幽云地区军民的搔扰又使阿骨打万分恼火。

    阿骨打已经五十五岁了,身体各方面都大不如已前了,为了在有生之年看到辽国的灭亡和金国的强盛,他必须尽快结束自己的这场抗辽战争。

    因此他下令完颜宗望和完颜娄室负责追击夹山之中的耶律延禧。

    但首先向阿骨打发难的却是北辽“三巨头”之一的萧干。

    萧干本名回离保,是奚族人的首领,在北辽建立时,由于坚决拥护耶律淳登基而受到耶律淳的重用,被任命为北辽军事负责人之一,和耶律大石两次击败了南方宋国的进攻,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

    但这位仁兄在宋、金、辽三国纷争的复杂局面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没有像郭药师那样,选择一个比较有把握的庄家下注,而是选择了自己直接当皇帝。

    在金兵攻克燕京城后,萧干乘乱逃出了燕京城,来到了箭笴山。

    公元1123年一月,萧干在箭笴山正式宣布乘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奚族人的王国,改元天复。

    萧干作为一名奚族人,怀着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在辽国即将灭亡之际,乱世称帝,确实也算得上是一代枭雄,但他和渤海人高永昌一样,都没能正确处理好同金国的关系。

    高永昌由于自己的傲慢无礼得罪了阿骨打而遭遇了亡国之灾。

    萧干的能力值要比高永昌强,但他同样没有处理好同各位领居的关系。

    因为奚国从一开始建立,就不得人心,所有的邻国都对萧干没有好脸色,远在阴山的耶律延禧还甚至发出讨伐令,声讨这个辽国的叛徒。

    但天高皇帝远,耶律延禧最多是口头警告一下萧干,因为他现在自身难保,更别说去对付萧干了。

    萧干的真正危险是幽云地区刚投降宋国的前怨军首领郭药师的军队和燕京城附近金国的军队。

    但阿骨打仍然采用先礼后兵的做法,派使者前去招降萧干。

    但萧干显然已经忘记了高永昌的教训,断然拒绝了阿骨打的劝降。

    所以萧干的结局必须是失败,而且他的失败方式和高永昌惊人的相似。

    公元1123年五月,萧干派兵攻打景州、蓟州,被宋国的郭药师击败,奚国军心大乱,于是萧干被亲信耶律阿古哲和外甥乙室八斤杀死。

    所有奚族人全部被编入金国的猛安谋克军事组织中。

    奚王国的命运就此结束,萧干总共当了五个月的皇帝梦,他和高永昌称帝的时间和死亡的方式几乎如出一徹,也算是个巧合吧!

    而北辽三巨头的另两位也不是省油的灯,萧德妃和耶律大石在燕京城攻破的前夕,选择了另外一条出逃路线,那就是投靠夹山中的耶律延禧。

    我们前面提到耶律延禧被阿骨打的金兵几次痛碥后,一路狂奔,躲进了大青山里的夹山,很长时间杳无音迅。

    但是耶律延禧运气还不错,他选中的夹山正好出产金矿,并且此处易守难攻,的确是个理想的藏身之处,耶律延禧利用金国全力对付北辽之际,乘机招兵买马,扩张势力,以图东山再起。

    而就在耶律延禧踌躇满志的准备重出江湖之际,却碰到了前来投靠的萧德妃和耶律大石等人。

    对于胆敢背叛自己的人,耶律延禧是决不会手软的,于是萧德妃被立即处死,而耶律大石面对死亡毫不畏惧,说了一番慷慨陈辞:

    “陛下以全国之势,不能一拒敌,弃国远遁,使黎民涂炭。即立淳,皆太祖子孙,岂不胜乞命於他人耶”。

    耶律延禧自知理亏,只好亲自斟酒向耶律大石道歉。

    从中不难看出,耶律大石的确是辽国的头号强人,不但英勇善战,且胆略过人。

    最终耶律大石通过自救,保住了性命,也获得了耶律延禧的信任。

    辽国的形势开始好转,耶律延禧却又开始犯混了,他准备出兵攻打燕京,收复失地。

    为了感谢耶律延禧的不杀之恩,耶律大石再次劝阻耶律延禧应该等待时机再出手,因为目前金国的实力如日中天,别说是一个耶律延禧,就是十个耶律延禧也不是阿骨打的对手。

    但耶律延禧已经没有耐心了,他要夺回曾经属于他的一切,包括金钱、美女和土地。

    公元1123年四月,耶律延禧任命耶律大石为北院枢密使,率兵攻打奉对圣州(今河北涿鹿)。

    但耶律大石的运气很不好,如果碰到普通金国将军的话,说不定大石先生还能对付一下。

    可他碰到的是金国的“常胜将军”完颜娄室,这位仁兄是金国最能打仗的将领之一,其军事能力值超强。

    所以耶律大石在登上辽国军事舞台以来吃到了第一个败仗,而且是一败涂地,连耶律大石本人也被娄室俘虏。

    但耶律大石的传奇人生并未就此结束,四个月后,耶律大石乘机逃出了金营,回到了耶律延禧的身上,继续从事反抗金国的战斗,并因此成就了一番大业。

    耶律延禧的第一次重出江湖很失败,而且后果很严重,因为这次出兵非但暴露了自己的行踪,还激怒了阿骨打本人。

    于是阿骨打决定铲除这个心腹大患,他命令完颜宗望和娄室进攻辽国的重要据点青冢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

    以耶律延禧为首的辽国残余势力已经根本无法抵挡金国的进攻,大量的皇室成员被俘,包括耶律延禧的三个儿子,赵王、秦王和许王,辽国的传国玉玺也落入了金国之手。

    只有梁王雅里在太保特母哥的保护下,逃到了夹山耶律延禧的大本营中。

    辽国的灭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之中,但皇室内部的内哄还在继续。

    由于对耶律延禧的表现非常不满,特母哥和部将耶律敌烈居然劫持梁王雅里北逃,脱离了耶律延禧的控制。

    他们来到了一个叫沙岭的地方,这个地名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无从考证,估计应该在今天的中蒙边境处。

    公元1123年五月,耶律特烈等人在沙岭拥立雅里为新的辽国皇帝,改元“神历”。

    雅里在位初期,还颇有作为,因此很多契丹部落都来投降雅里,但时间一长,雅里逐渐对管理国家失去了兴趣,开始热爱击鞠运动,难道是受“球王”高俅的影响吗?

    因此雅里仅仅当了五个月的皇帝,便由于运动过度而生病死了,所谓的新辽国也就消失了,其它人等如耶律特烈和特母哥的结局无法得知,估计不是投降金国,便是被金国灭掉了。

    作为辽国的真正老大,耶律延禧先生做人真的非常失败,自从和金国开战以后,已经有很多的自己人和他过不去。

    古欲、耶律章奴、高永昌、耶律余睹、耶律淳、萧干、雅里

    这一纷名单都是耶律延禧的反抗者,其中包括他有心腹爱将、叔叔甚至儿子,从中可以看出耶律延禧有多么的不得人心啊!

    北辽“三巨头“两死一伤,耶律延禧被再次痛击,只身一人落荒而逃,阿骨打的痛打落水狗计划基本上取得了成功。

    但前方胜利,金国的后院却起火了,金国刚刚任命的南京留守张觉发动叛乱,开始大举进攻燕京地区。

    这位张觉是何许人也?张觉是辽国平州义丰人,在辽国官居兴军节度副使,金兵进入燕云地区后,张觉便投降了完颜宗翰,很快被任命为平州留守。

    由于按照宋金“海上之盟”的规定,金国需要将燕京城交还给宋国,因此阿骨打便将平州改为南京,于是张觉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金国的南京留守。

    但张觉这个人的民族意识较强,虽然投降了金国,但总觉得自己作为一名辽国的汉人,在辽国即将灭亡之际,应该投降宋国比较符合自己的民族观。

    而此时,幽云地区的各族百姓们由于不愿接受金国的统治,纷纷起兵造反,平州城也不例外,成千上万的各族百姓要求留守张觉带领他们起兵反金。

    为了顺应民心,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张觉决心率先发动兵变,正式宣布反抗金国。

    平州城内的辽国降将左企弓则成了张觉起兵的第一个牺牲品。

    远在鸳鸯泺休息的阿骨打自然不允许此类叛乱的事件的发生。

    但更坏的消息是张觉已经和宋国达成了共识,张觉已经投降了宋国,将整个南京城献给了宋国,而宋国也接纳了张觉。

    这对阿骨打来说是更大的打击,阿骨打对于宋国的态度一向是比较友好的,燕京之战,宋国两次大败,靠着他们金国的力量才攻克了燕京城,而且阿骨打还遵守诺言,将燕京城和幽云地区的其它六州慷慨的交给了宋国。

    但宋国居然擅自接纳金国的叛徒,完全违反了双方作为同盟国的约定,宋国的行为称得上是“背信弃义”,简单就是无耻小人的行径。

    那么做为曾经和金国有过“海上之盟”的宋国,为何要不顾金国的感受而擅自接受张觉的投降呢?

    归根结底,还是赵老师和童公公爱占便宜的毛病坏了大事。

    张觉主动派人前来商谈投降之事,自然引起了赵老师和童公公的高度重视。

    由于接纳郭药师投降后,宋国尝到了甜头,因此对于原辽国汉将的投降,宋国是举双手欢迎的。

    但赵老师和童公公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郭药师是作为辽国将领向宋国投降的,和金国并无任何瓜葛,充其量是个辽国的叛徒;而张觉的情况完全不同,他是先投降了金国,目前身份是金国的官员,如果接纳张觉,等于是违反了宋金之间的同盟协议。

    但我们说过赵老师和童公公是爱占小便宜的人,何况张觉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大便宜”。

    首先张觉占据南京重镇,控制着幽云地区的许多州县,其次张觉手里撑握着一支数量相当可观的军队。

    赵老师甚至天真的认为依靠张觉就可以对付幽云地区的金国军队了。

    这时,赵良嗣站了出来,坚决反对接纳金国叛将张觉。

    自从那次亲眼目睹金兵仅用半天就攻克辽国上京的战斗后,赵良嗣已经深刻认识到金国军队的强大和可怕,而如今宋国的君臣们居然想为了贪一点小利而去招惹金国,赵良嗣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同意的。

    但赵佶和他的学生们已经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没有人支持赵良嗣的观点。

    所以说,人是不能去占便宜,不管是大便宜还是小便宜,否则只能自食其果。

    宋国的君臣们即将为自己的贪图小利付出昂贵的代价。

    但阿骨打却还没功夫去谴责自己的邻居,他的首要任务是迅速解决张觉的问题,否则人人学样,金国在幽云的统治就无法牢固。

    于是,阿骨打向南京城的军民们下了自己一生之中的最后一道诏书,语气恳切,主要内容是劝告南京城中的军民出城投降、不要跟随张觉作恶。

    六月中旬,在鸳鸯泺行宫中休息的阿骨打得到了好消息,张觉的叛军被完颜母击败,已经躲进了南京城中。

    阿骨打心情大悦,连忙下令班师回朝返回上京。

    但在回京的路上,已经连续征战了十个年头的阿骨打终于病倒了。

    这场病来的太不是时候了,阿骨打的年纪并非已经到了老态龙钟的地步,他还不到六十岁;而且灭辽的任务即将完成,只要再坚持个一年半载,阿骨打就能亲眼看到辽国在自己的手里灭亡。

    这就像一个万米长跑运动员已经跑了9900米,还剩一百米就要结束了,但这名运动员却倒在了离终点线的一百米的地方。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件个非常残酷、非常遗憾的事情。

    阿骨打也是如此,但长年的征战和伤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不堪重负,病魔随时都有可能夺取他的生命。

    弥留之际,阿骨打下令召金国的谙班勃极烈,也就是金国的下任继续者,他的亲弟弟吴乞买前来见他,等于是准备宣布后事。

    公元1123年八月,女真人的民族英雄及金国的第一位皇帝完颜阿骨打在部堵泺西行宫病逝,终年五十六岁。

    阿骨打临终前除了任命吴乞买为他的接班人外,并没有留下其它方面的遗嘱。

    史书上有这么一种说法,说是阿骨打临终前交待吴乞买和粘罕:灭辽已毕、准备攻宋。

    但我对此颇有疑义,阿骨打在活着的时候并没有流露出对宋国的坏感,相反他对宋国还是相当客气的,还曾将燕京等六州归还了宋国,如果阿骨打早已准备攻打宋国的话,他还有必要去归还燕京等六州,这不等于是给自己添麻烦吗?

    因此我是不相信此种说法的。

    女真人历史上的第一位民族英雄及金国的创立者---阿骨打终在灭辽的前夕病逝了,虽然他没能亲自完成灭辽的大计,但谁都不可否认阿骨打在整个抗辽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他的一生完成了一件大事,并且为另一件大事的完成做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作。

    一件大事是建立了女真人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另一件大事是为消灭辽国作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作,他的弟弟吴乞买在他去世一年多后,踩着他的肩膀轻而易举地彻底消灭了辽国。

    最后,我们该如何看待阿骨打这个人物?

    从女真民族的角度看,他绝对是女真人的头号英雄,由于他的出现,使女真民族摆脱了契丹人的残暴统治,并且还建立了女真人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在前期的抗辽战争中,阿骨的打还打出了各民族团结、反抗契丹压迫的旗号,这也为他赢得了辽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支持。

    从契丹人和辽国其它民族的角度来看,阿骨打后期的对辽战争更多是一种对辽国的侵略战争,阿骨打发动这种战争的目的固然是为了女真人的生存和发展,但不可避免的对辽国的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第二卷完)
喜欢老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老土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