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第五卷、风流与雄才兼备的野心家—完颜亮卷 (11-12)
送交者: 老土[♂★和气抟抟★♂] 于 2013-08-11 22:13 已读 452 次 2 赞  

老土的个人频道

回答: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作者 东吴春秋 由 老土 于 2013-08-11 22:03

第五卷、风流与雄才兼备的野心家—完颜亮卷

 十一、美梦终于“采石”了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师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十二月,完颜亮命令出使南宋的代表团暗中描绘了一幅临安府的城郭图,并命名为《临江吴山图》,完颜亮将这幅图悬挂于墙壁之上,日思夜想,渴望早日能够得到南宋的大好江山。

    有感而发,完颜亮诗兴大起,遂在《临江吴山图》是亲自题诗,发出了“提师西湖,立马吴峰”的豪言壮语!

    既然心动了,那么就要有行动,两年后,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九月初,完颜亮经过了精心的军事备战,终于发出了四路大军大举进攻南宋的总攻命令!

    西路徒单合喜和中路刘萼的军队最多只能起到牵制南宋四川、荆襄一带的兵力,要靠这两路军队去消防南宋,完颜亮自己都不敢相信。

    海路苏保衡的金国海军是完颜亮的一着通海奇兵,但如果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奇兵身上,那么往往奇兵也就会变成弃兵。

    所以解决南宋问题还得靠完颜亮亲自率领的三十二路总管兵,共七十万大军。

    在临行出发前,完颜亮特地召开了他一生之中的最后一次君臣宴会,在宴会上,完颜亮为了给所有准备出征的将士鼓舞士气,还特地谈到了二十年前金国战神兀术南征的故事。

    “想当年我们的战神皇叔兀术同志为了消灭南宋,连续发动了数次对南宋的战争,结果是旷日持久,劳民伤财,非但没有消灭南宋,还消耗了我们金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我们这次征伐南宋绝对不会像兀术那样旷日持久,劳民伤财,我保证最多用三个月时间,也许有可能只用一个月时间,我们就可以消灭南宋,到时大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南宋的金钱、土地和美女,所以为了大家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大家必须同心协力、不怕艰险、排除万难、勇往直前”。

    如果说完颜亮前面两句口号还称得上能够对出征将士的士气有所帮助的话,那么完颜亮的第三句口号则让大部分官员们普通垂头丧气、心怀不满。

    “因为这次出征南宋的运输工具包括车辆、舱只数量有限,为了保证粮草的正常运输,所以所有出征官员们,不论职务大小,都不得携带任何随从和仆人。”

    虽然完颜亮的出发点是为了整个战争着想,但他的这一口号彻底得罪了军中的所有大小官员,大家虽然表面不说,但心中开始对完颜亮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一场本应该是出征宣誓大会的宴会,就这样被完颜亮搞得不欢而散,完颜亮在非常不合适宜的时间、地点,说了一番非常不合适宜的言论,给自己的最终命运埋下了伏笔。

    不管下属高不高兴,反正自己是皇帝,自己的话就是圣旨,不满意也得服从,完颜亮在结束了自己的最后一次宴会后,开始安排出征前后方的事宜。

    新的都城汴京城必须要由自己最为放心的人来留守,什么人最放心,那么只有自己的老婆和儿子了,完颜亮任命皇后徒单氏和自己唯一仅剩的儿子也就是金国的太子完颜光英担任汴京城的留守。

    在这里,非常有必要提一下完颜亮的几个儿子们,否则我估计是没有机会再写完颜亮的子嗣情况了。

    完颜亮共有四个儿子,长子光英、次子元寿、三子矧思阿补、四子广阳,其中元寿、矧思阿补、广阳均少年夭折,所以光英作为完颜亮的唯一嫡长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完颜亮指定的唯一皇位继承者。

    完颜亮对自己的这位皇太子非常的喜爱,天德四年(公元1152年)年仅三岁的完颜光英就被任命为金国皇太子,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三月,完颜亮为了给光英庆祝生日,甚至在京城大摆宴席宴请文武百官,赐京师大酺一日,正隆四年八月,年仅十岁的光英在打猎时无意中射中了几只乌鸦,完颜亮都非常当回事,还赏赐了光英马一匹、黄金三斤。

    甚至完颜亮还曾经产生过这样的念头,等儿子光英长大成人,年过十八后,自己情愿将皇位交给光英去管理,自己可以抱着美女、喝着美酒整天游玩于山水之间,当然这一切有个必要前提,那就是必须在自己的三大愿望实现之后。

    所以完颜亮选定光英作为汴京城的留守是给自己留足了后路,万一自己在南征途中发生什么不测,那么儿子光英可以立马继承皇位延续自己家族的统治。

    但光靠生性善良的徒单氏和年仅十二岁的小孩子光英,显然无法胜任汴京留守这个重要职位,完颜亮必须要给这母子两人配备合格的辅佐帮手。

    完颜亮选择了三文一武共四位大臣共同辅佐光英母子镇守汴京城,其中三位文臣是尚书令张浩、左丞相萧玉、参政知事敬嗣徽,大家一看就知道都是完颜亮平时最信任的文臣,而武将的选择则颇为意料,完颜亮居然选择了一位名叫陀满讹里也的武将担任太子少师兼河南统军使,具体任务便是利用军事手段来负责保卫太子的安全。

    陀满讹里也只不过是金国武将中的一员普通将领,毫不知名,如果不是在关键时刻得到完颜亮的充分信任,担任光英的太子少师的话,他的命运也就是那么的平谈无奇。

    而完颜亮却再次犯下了非常严重的用人错误,在前次选派讨伐契丹撒八的主帅时,他派走了自己最为可靠的两位大臣,而在这次选派汴京城的军事统帅时,他继续着自己的用人错误路线。

    虽然完颜亮对陀满讹里也怀着充分的信任,也给予了陀满讹里也极高的荣誉和地位,但事实证明陀满讹里也是位非常靠不住的家伙,他完全辜负了完颜亮的信任,在两个月后的军事风波中,这位陀满讹里也非但没有保护好光英太子,相反却要了光英太子的性命!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九月二十七,完颜亮戎马乘服,临征前最后一次向自己的妻子儿女告别,在送行的途中,徒单氏和太子光英纷纷痛苦流涕,依依不舍,搞得完颜亮都忍不住声泪俱下,掩面而泣,一切都似乎预示着完颜亮的这次南征将充满着坎坷和波折。

    但是完颜亮是天生不相信命运的,他安慰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这次南征是上天要求我去完成的使命,所以我必须要完成上天的使命。

    离别过后,完颜亮又恢复了自己既爱江山、又要美人的本性,居然携带自己最为宠爱的五位妃子,率领着三十二路总管军浩浩荡荡地向淮河边境进军。

    别人连一个随从、仆人都不能带,而自己却可以带五位美人出征,随行的将士们对完颜亮充满了怨恨之情,这股情绪一直充斥着整个完颜亮的南征旅途,直到完颜亮生命的终结。

    而对于完颜亮所携带的五位美女,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无法得知这五位美女的资料,在随同完颜亮出征的一瞬间,这五位美女的命运便注定要和完颜亮永远地捆绑在一起了,直到最终成了完颜亮王朝的殉葬品!

    就在完颜亮出征的前一天,为了给完颜亮的主力部队进行侧应并顺便起到声西击东迷惑南宋的作用,汉南道兵马都统制刘萼和副统制仆散忠义率领十万大军向荆襄前线的通化军发起了突然袭击。

    刘萼是金国老臣刘彦宗的四子,比起父亲刘彦宗和大哥刘筈,这位刘萼同志的各项能力值都不堪一提,个人素质更是相当之差劲,史书对他的品行是八个字“纵无行、贪墨狼籍”,这两个成语的意思不用我多解释,全部是贬义词,而且是极度贬义。

    而更可笑的是刘萼同志当选中路军主帅的滑稽过程。

    完颜亮在选择中路军主帅时,曾经有过在当朝宰相中选择一位宰相来担任主帅的想法。

    不过还没等完颜亮开始海选,我们的刘萼同志便迫不及待的毛遂自荐,强烈要求自己来担任中路军的主帅。

    完颜亮同志在选择将领方面显然没有赵构同志来得神奇,赵构是选帅如选神,百选百中,毫无败笔,而完颜亮基本上是错误百出,海军司令选择了庸才,南京留守选择了叛徒,而中路军主帅则选择了一个贪财好色之徒。

    比起赵构同志在选帅方面的神奇手笔,完颜亮在选择主帅方面的思路只能用混乱不堪来形容,赵构敢启用毛遂自荐的李宝,当然完颜亮也敢任用敢于出头的刘萼。

    刘萼同志戏剧性地得到了中路军主帅的职务,但没有金钢钻也照样可以揽瓷活,因为他有个好帮手,副统帅仆散忠义。

    仆散忠义,又名仆散乌者,上京拔卢古河人,是阿骨打宣献皇后仆散氏的侄子,史书对他的评价是“忠义魁伟、通晓兵略”。

    天眷三年(公元1141年)夏,年青的仆散忠义跟随战神兀术南下大举进攻南宋,并在攻克大名府的战争中立下战功,被兀术预言为后世的名将。

    仆散忠义没有辜负兀术的期望,二十多年后,他和纥石烈志宁、徒单合喜并称为金国中期的三大名将,为金国的对内对外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仆散忠义升为博州防御使,仆散忠义到任后,尽职尽责的处理公务,从不进行一切游玩活动,深得当地军民的称赞。

    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则使仆散忠义在整个金国名声大振。

    某个夜黑风高、乌云密布的夜晚,博州城监狱内的一群囚徒密谋进行越狱,而且他们可能已经胁迫了部分监狱的看守。

    由于事情太过突然,仓促之间,博州城内的将官们都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关键时刻,我们的仆散忠义同志挺身而出,当然他绝对不是去当什么镇压囚徒的大英雄,而只是做了一件看似非常简单的事。

    他命令监狱外的看守们开始敲更,但不是正常的敲更,而是将敲更的时间提前,也就是在半夜时刻敲凌晨拂晓的更声。

    监狱中的囚徒们由于无法知道监狱外的实际情况,听到更声以为天已经接近拂晓,自己不敢再贸然发动暴乱,很快就被束手就擒。

    仆散忠义利用智谋轻而易举地镇压了这次监狱暴动,从此以后仆散忠义在金国名声大振,皇统八年(公元1148年),仆散忠义入朝为官,担任兵部尚书。

    在完颜亮弑君登基后,仆散忠义同样表现出了他的高风亮节,他并没有一味的投靠迎合新君完颜亮,甚至在完颜亮的某次酒席宴会上,他当众用言语凌辱完颜亮的八大功臣之一,仆散忽土。

    完颜亮对仆散忠义的这种不合作的消极态度极不为满,所以仆散忠义的政治仕途遭遇了第一次重大挫折,从兵部尚书的高位,被一下子贬为震武军节度使。

    是金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光,仆散忠义即使遭受贬官降职,仍然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

    因为就在他担任震武军节度使期间,有位名叫李铁枪的哥们在火山一带聚众起兵,并且乘震武军兵力空虚之际,率领几百名骑兵偷袭震武军。

    李铁枪的偷袭行动激怒了仆散忠义,仆散忠义决定教训一下不知好歹的李铁枪,他的教训方式非常冲动,那就是单枪匹马挑战李铁枪。

    当然仆散忠义的冲动并非是盲目的冲动,因为战斗进行的很简单,因为在仆散忠义率先射杀了冲在最前面的数十名骑兵后,李铁枪的数百名骑兵居然全线溃败,被仆散忠义一个人彻底击退。

    在博州闪了会光的仆散忠义再次在震武军闪光,完颜亮眼睛再不好,也不能熟视无睹了,于是完颜亮再次启用仆散忠义,忠义先是相继被任命为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平阳尹、济南尹,直到被任命为中路汉南军的副统帅。

    有了仆散忠义的辅佐,刘萼同志对荆襄的进攻可以一帆风顺吗?

    位于京西南路的荆襄前线自从二十年前被岳飞收复后,逐渐成为了南宋的重要军事基地,而皇统年间金国和南宋主要在两淮及陕川东西两条战线展开激战,荆襄一带成为了难得的和平地带,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和平状态。

    因此,南宋方面对荆襄一带的军事防御显得非常薄弱和空虚,并没有派遗得力的主将常期驻守荆襄前线。

    直到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八月,完颜亮已经完全显露出了南征的意图,赵构深感荆襄前线的深度军事危机,终于决定派遣猛人驻守襄阳。

    这次赵构选择的猛人同样也是猛人的后代,南宋的猛人很多,但父子俩人都是猛人的情况不是很多,吴玠父子便是特例。

    吴拱是吴玠的长子,吴玠病逝后,虽然弟弟吴璘继承了吴玠的衣钵,但作为吴玠的长子,“虎父无犬子”,吴拱同样是位非常厉害的名将。

    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吴拱升任枢密院副都承旨,后任利州西路驻御前中军都统制,阶、成、西、凤州副都总管兼成州知府。

    鉴于襄阳在南宋军事方面的重要地位,赵构临时抱佛脚,决定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成立襄阳军区,任命吴拱为鄂州驻御前诸军都统制,正式成为南宋中部地区的最高军事统帅。

    不过还没等吴拱来得及消化这次突如其来的升官晋爵,我们的刘萼同志便乘荆襄防御空虚之际,向荆襄前线发起了一系列突然袭击。

    通化军位于襄阳城北(今湖北老河口市附近),是襄阳城的北大门,如果通化军失守,襄阳很可能不保,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是赵构同志居然没有在通化军安排正规军队驻守,而且通化军城中也没有指挥将领。

    上天给了刘萼的汉南军一个大饼,刘萼才不管这个大饼是从哪儿掉下来的,他的任务便是吃掉这块大饼,虽然刘萼对打仗基本上是两窍不通,但吃掉这块大饼对刘萼来说应该是件傻子都能完成的任务。

    刘萼的智商虽然远远超过傻子,但通化军这块大饼同样不好吃,因为刘萼的对手能力超强,而且是曾经令金国将士们胆战心惊的猛人的儿子,一位猛人的另类复制品!

    吴拱虽然已经被任命为鄂州驻御前诸军都统制,但这纸任命来得太迟,还未等吴拱从利州赶到襄阳进行全面布防,刘萼的汉南军已经兵临通化军城下。

    兵贵神速,吴拱似乎继承了他老爸的光荣传统,在刘萼满心以为通化军的一太帮老弱守军们会主动出城投降之时,吴拱已经火速命令游奕军统制张超火速赶到通化军火速组织城防工事。

    张超的火速果然是火速,因为他率领的援军刚进入通化军城中时,坏消息也接踵而来,刘萼的汉南军先锋部队数百名骑兵也在同一时间进入了通化军城中。

    通化军的失守就在眼前,两强狭路相逢,智勇者胜,张超急中生智,命令手下士兵将通化军的谯门关闭,目的很明确,关门打死狗。

    城中的街道和小巷非常不利于金国骑兵的作战,张超迅速组织通化军的居民和士兵对这进入通化军的几百名金国骑兵进行围歼,很快这几百名金国骑兵便成了通化军城中的第一批阵亡者。

    智勇双全的张超保住了岌岌可危的通化军,同时也保住了通化军后面的襄阳城,张超立即代理通化军主将。

    一块到嘴边的大饼一步之差便成了一块难啃的铁饼,刘萼同志仅仅是差了一步,便兵败通化军,但也许仅仅是这关键的一步,使得刘颧彻底错失了攻取襄阳的最佳时机!

    通化军城下的小小挫折并没有使金国中路的汉南军丧失战斗信心,虽然刘萼同志的军事才能平平庸庸,但副统帅仆散忠义却是个不可多得的良将,

    仆散忠义认为通化军的失利纯属偶然,因为吴拱对襄阳战区的全面布防还未进行,南宋在通化军及信阳、蒋州几个前线城池的防御力量其实非常薄弱,只要汉南军十万大军同时攻击通化军、信阳、蒋州几个城池,多点攻击、多面开花,搞得吴拱首尾不能相顾,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金国。

    可以说仆散忠义对战争形势的分析非常中肯,刘萼随后调集所有汉南军主力部队对通化军、信阳、蒋州等前沿城池发起全面攻击。

    南宋方面的军事压力陡然猛增,很快通化军、信阳、蒋州全部被金国的汉南军攻克,吴拱从四川带到湖北的三千精锐官兵也伤亡迨尽。

    南宋方面在荆襄战区再次陷入了严重的军事危机之中,这时候,我们的赵构同志再次犯了对战场局势的判断性失误,他误认为金国此次进攻南宋的主力部队都会集中在荆襄前线,于是他一方面命令吴拱放弃襄阳,固定荆湖,另一方面他又任命原韩世忠部将成闵担任湖北、京西制置使,率领三万大军驻守武昌,摆出了一副想在荆州、武昌前线同金国主力部队进行决战的态势。

    赵构的军事战略方针总结起来,就十个字,“防江不防淮、重点守荆湖”。

    赵构的再次犯错给完颜亮的六十万东路大军提供了可乘之际,既然南宋的主力部队被刘萼的汉南军成功地吸引到了荆襄前线,那么南宋在两淮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肯定非常薄弱,进攻两淮时不我待!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十月十日,当完颜亮率领的三十二路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金宋边界淮河时,南宋方面却出奇的平静,边境几乎无兵防守。

    很快完颜亮便在涡口(今安徽怀远县东北)架桥系船,轻而易举地渡过了淮河,攻击寿春城,大军正式进入了南宋的势力范围。

    时隔二十年后,金国和南宋在江淮战场再次展开激战,进行了多年军事备战的金国军队在战争初期便显示出了非常强劲的战争欲望和战斗实力,金国军队大有一举攻破长江、夺取临安府的强劲势头!

    面对汹涌而至的金国三十二路部队、六十万大军,南宋方面又将采取什么应对之策呢?

    西线陕川山区可以依靠四川的头号猛人吴璘,即使金国的海上奇兵海军部队也有勇将李宝出面抗衡,但如果面对六十万金国大军,即使当年的岳飞、韩世忠在世,也未必就能化解这场自南宋建国以来最为险恶的战争灾难。

    岳飞死了、韩世忠死了,吴玠死了,张俊也死了,参加过二十年前金宋大战的南宋将领几乎已经死亡怠尽,南宋方面面临着严重的将才凋零现象,面对咄咄逼人的完颜亮,谁来救南宋?谁来救南宋?

    赵构已经几乎无将可用,万般无奈之下,年过六旬的老将刘锜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将再次踏上江淮的硝烟战场。

    刘锜的威名在金国都是家喻户晓,在金国简单就是个神话人物,甚至在金国群臣中间大家都不太愿意提起刘锜这个名字,当年不可一世的战神兀术和金国的特种部队铁浮图、拐子马都曾经败在刘锜的手下,当年跟随叔父兀术一同南征的完颜亮对这段往事应该是非常的记忆犹新!

    二十多年前顺昌防卫战的英雄刘锜将第三次踏上南宋的军事舞台,不过二十多年前以两万军队击退十万金国铁骑的那位青年英雄刘锜已经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一位年过六旬、体弱多病的老人。

    不过虽然年老体弱,但我们的老刘同志报国之雄心不死,国家有难,当然应该挺身而出,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八月,赵构任命刘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负责指挥江淮前线的所有军队,而如何应付完颜亮的六十万大军,成了摆在刘锜面前最为艰巨的任务!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九月,刘锜率兵驻守扬州,开始了自己一生之中的最后一次战争博奕。

    不过刘锜虽然名声显赫、威名远扬,但毕竟年老体衰,和正处壮年、野心勃勃、雄才大略的完颜亮相抗衡,刘锜似乎并无绝对的优势。

    正如刘锜的好友,吴璘所担心的那样,在得知刘锜出任江淮前线的总指挥后,吴璘曾经对刘锜有过这样一段评价,“信叔(刘锜)有雅量、无英概,天下雷同誉之,恐不能当逆亮,璘窃忧之”。

    吴璘对刘锜的担忧不幸成为了现实,在刘锜的最后一次战场博弈中,他的表现非常的不成功,最终败在了完颜亮手中。

    而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国大军,刘锜同志对两淮战局的悲观和失望之情流露无遗。

    由于南宋的最高领导赵构同志的优柔寡断,迟迟未能进行军事备战,导致被完颜亮抢得先机,两淮战场全局陷入被动。

    一方面赵构被完颜亮的声西击东之计所迷惑,将防御重点放在了荆襄前线,另一方面赵构根本未能料想到完颜亮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聚集六十万大军进攻两淮。

    所以,我们的刘锜同志在扬州病倒了,是身体有病,同时也是心理有病,当赵构派去的使者到扬州前线慰问刘锜时,刘锜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同时,刘锜的病情加剧恶化,甚至不能吃饭,只能以粥为食。

    但即使身体状况如此恶化,刘锜仍然重病出征,率兵进军淮河南岸的盱眙军。

    当得知完颜亮的金国大军开始在涡口渡淮后,刘锜火速命令南宋在淮西前线的主将王权死守寿春,不惜一切代价阻击完颜亮。

    王权的职务是建康都统制,相当于是建康军区的司令员,统率着淮西的十万南宋大军,是南宋在淮西地区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但这位仁兄却是个十足的胆小鬼加窝囊废,早在一个月前,刘锜就要求王权亲自驻守寿春城时,这位仁兄就表现出了他的胆小怕死的“优良传统”。

    因为他知道寿春紧靠淮河前线,如果金国军队发动攻击,寿春首当其冲要受到攻击,所以这位仁兄居然做出了令大家都嗤之以鼻、哭笑不得的表演举动。

    他先是和自己的妻妾儿女们痛哭流涕、伤心离别,然后又将自己的全部家财运到和州、说是犒劳军队,最后又请江东转运使李若川向朝廷上奏,要求让他驻守和州。

    一句话,王权同志就是不想去淮河前线,最危险的地方仍然还是最危险的地方,即使和州都不安全,最好能退回江南去,这就是王权同志的真实想法。

    在胆小怕死这一点上,王权同志和昔日“中兴四大将”中的刘光世同志颇为相似,不知道一向用人如神的赵构同志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位废物来担当如此之重任。

    不过王权比起刘光世更差劲,刘光世好歹还打过几次胜仗,王权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绝对是超级的水货、超级的窝囊、超极的饭桶、超级无耻!

    面对王权的胆小怕死、懦弱退缩,作为江、淮前线的总指挥刘锜同志是怒不可遏,连续发出几道催促令,基本上是一天一小催,三天一大催,要求王权立即发兵淮河前线。

    而王权同志除了具备水货、窝囊、饭桶、无耻四大特点外,还具备忽悠人的优点,既然上级领导发话了,那么总得作作样子,于是王权隔三差五地派出几百名官兵开赴淮河前线,不过王权所谓的“淮河前线”离淮河的距离确实有点远,在离淮河约二百多里远的庐州(今安徽合肥市)。

    面对王权的不听节制、畏缩不前,刘锜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便是不停地发出催兵符,但催兵符不是催命符,要不了王权的命,所以王权基本上是虚心接收、屡催不动。

    就在刘锜和王权为出兵之事针锋相对、争论不休之际,完颜亮可就要笑纳南宋王朝的这份大礼了!

    由于王权没有在寿春城驻扎重兵防守,因此完颜亮的六十万大军居然浩浩荡荡、轻轻松松地跨过了淮河,并一举攻破寿春城。

    在攻取寿春后,完颜亮通过南宋俘兵获知了南宋方面的最新军事情报:淮西主将王权的主力部队全部驻守在庐州,兵力共有五万人,而江、淮总指挥刘锜同志率领的淮东部队则驻守在盱眙、淮阴前线防御。

    因此完颜亮根据战场上的最新形势及时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兵分三路取江淮。

    第一路由万户萧琦率领十万骑兵从花靥镇出发,经定远县、藕塘关、清流关、滁州、真州,最后的目的地是扬州,一方面攻取扬州是为了从扬州渡江,直取建康,另一方面也可以切断盱眙、淮阴一带刘锜部队的后路,给予刘锜部队沉重打击,彻底击跨刘锜不败的神话传说!

    第二路由完颜亮亲率主力部队三十万,以武平、武胜、武捷三路总管军为先锋,由寿春出发,经庐州、巢县,最后攻取和州,将和州作为渡江的主要基地,一举渡过长江。

    同时,完颜亮命令进攻淮阴的徒单贞部在盱眙清河口附近渡淮,对刘锜进行试探性攻击,牵制刘锜在淮东的兵力,让刘锜的部队无法增援和州和扬州。

    应该说完颜亮的这次超大规模的军事部署确实非常精彩,完全展现出了完颜亮的军事才能,三路大军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战争初期完全展现出了金国军队的超强战斗力。

    萧琦在金国的众多武将中间毫无知名度可言,甚至在《金史》的列传中也无法找到这位仁兄的个人简历,唯一可以得知的确切信息是萧琦是原辽国贵族,目前在金国军队的职务是万户。

    历史的车轮很快可以将这位仁兄彻底忘却,但我认为在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的这场金宋江淮大战中,萧琦注定是个不甘寂寞、大放异彩的人物,他的命运也将随着这场战争而发生改变。

    属于萧琦的战争时间开始了!

    十月十日,萧琦率兵攻破定远县以南的藕塘关。

    十月十二日,初战告胜的萧琦同志更是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狂妄举动,仅派出几百名骑兵围攻滁州的西大门清流关。

    萧锜的狂妄完全于对战争局面的超强自信,因为南宋军队根本无法抵挡金国的骑兵,“南军无与战者”。

    清流关是滁州以西的重要关隘,也是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地势险要,易攻难攻,但我们的萧琦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两天后清流关被金国军队攻破。

    两天后,萧琦率领十万大军由清流关进军,直抵滁州,南宋的滁州知府陆廉自知无法抵挡,干脆弃城而逃,萧琦轻而易举地得到了滁州。

    在从定远县出发前,萧琦其实对这场长征奔袭战是没有抱多大大取胜希望的,因为在萧琦看来,南宋方面再不济,也会在诸如藕塘关、清流关之类的险要关隘派遣重兵驻守,但实际情况是南宋方面在这些关隘、要塞的防守都相当空虚,萧琦的十万骑兵长驱直入,所向无敌,如入无人之境。

    甚至萧琦同志在攻取滁州后,还煞有介事的贴出安民告示,俨然已经把滁州当成金国的地盘来对待,我的地盘我做主,为了响应完颜亮的号召,收买江淮地区的民心,萧琦还约定所有部队经过之处,不得烧杀掠夺,一切都要表现出一支仁义之师的姿态。

    十月十九日,萧琦的仁义之师由滁州出发进军真州,当来到滁河旁边的瓦梁时,萧琦同志终于遇到了自出兵以来的第一个困难,如何渡过滁河?

    萧琦同志找到了一个名叫欧大的当地人作向导,这位欧大先生为了不让金国军队毁坏当地民居搭设浮桥过河,便想方设法戏耍了萧琦一回,他带着金国军队从竹岗镇绕道过滁河进军六合县。

    原本只要一小时的路程,被欧大这么一折腾,浪费了萧琦半天的时间,但萧琦同志还来不及和欧大算帐,因为他碰到了自出兵以来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对手,南宋真州守将邵宏渊!

    邵宏渊是继中兴四大将之后赵构提拔的中生代将领,虽然打仗能力值也算可以,但缺点也非常鲜明,“心胸狭隘,争强好胜”。

    和平的岁月对于南宋的很多将领来说确实漫长了点,邵宏渊同样没有真正经历过战火的冼礼,正当萧琦的金国骑兵向真州进军之时,我们的邵宏渊同志正在真州城中饮酒自斟。

    论起作战杀敌,邵宏渊比王权要强得多,再得知萧琦的十万骑兵即将兵临真州城下后,邵宏渊立即组织抵挡,双方相遇于真州附近的胥浦桥。

    狭路相逢勇者胜,邵宏渊关键时刻毫不手软,命令手下的三名将官率兵固守胥浦桥。

    但萧琦同志在这场战争中的辉煌表现远没有终结,首先他命令手弓箭队向驻守胥浦桥的南宋军队发起箭雨般的猛烈攻击,然后萧琦命令精兵部队用稻草填河,踏着稻草抢渡胥浦河。

    邵宏渊同样不是萧琦的对手,激战过后,三名驻守胥浦桥的南宋将官全部阵亡,南宋守军阵亡者不计其数,邵宏渊只得率领亲兵毁闸桥,退守扬子桥,彻底放弃真州城。

    真州城就在眼前,萧琦可以唾手可得,但萧琦同志居然过真州而不入,因为他的终极目标并非真州,而是淮东重镇扬州,如果因为占据真州而耽误攻占扬州的最佳时机,萧琦就得承担贻误战机的罪名,何况萧琦接下来要面对的对手是金国将士们都为之丧胆的南宋名将刘锜。

    所以萧琦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过真州而不入,率领大军直扑扬州!

    萧琦的十万大军在江淮间纵横驰骋、所向无敌,十天之内连下三城、两关,其迅猛的进军势头终于引起了刘锜的惊慌!

    驻守淮阴的淮东主帅刘锜在面对金国徒单贞的战争中同样表现不佳。

    徒单贞在金国的众多将领中间毫无名气,能混到一路统帅的职务,也就是占了大舅子完颜亮的光,如果连徒单贞都搞不定,刘锜的一世英名可就要毁在徒单贞手中了。

    所以刘锜决心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徒单贞,十月十四日,和刘锜隔河相持了数天的徒单贞终于按捺不住寂寞,率先派出数百艘战船从清河口出发,向濠州、扬州一带运送军粮。

    徒单贞虽然打仗不在行,但很有点小聪明,他为了迷惑刘锜,命令每个士兵抱草一束做成马头放在船头,让刘锜误以为这些都是徒单贞的运兵船。

    但和刘锜玩心眼,徒单贞似乎还嫩了点,刘锜立即在当地招募善识水性者,将这些运粮船凿沉,

    初战胜利的刘锜决定主动出击教训徒单贞,因为刘锜一向相信这样的一个道理,只有进攻才是最佳的防守,在顺昌城下刘锜做到了这点,而在二十多年后的淮队,刘锜再次采取了主动进攻的防守方式。

    十月十六日,刘锜命令右军统制王刚率兵渡淮寻找徒单贞作战,渡淮初期王刚小胜金兵,但随着徒单贞主力部队的增援,王刚部大败而归,战死者数千人。

    刘锜不甘心就此接受失败的结果,于是他再次派遣数千刀斧队渡淮作战,二十年前的顺昌城下,刘锜就曾经依靠刀斧队战胜过金国的铁浮图和拐子马,但如今刘锜这支刀斧队的战头力一落千丈,虽然作战很勇猛,但最后的结局是十有八九者战死。

    声名显赫的刘锜居然被无名之辈徒单贞击败,刘锜无法相信,就连徒单贞也不敢置信,就在刘锜准备再度过淮寻找徒单贞作战时,朝廷向刘锜下达了退守扬州的命令,由于完颜亮在淮西大败王权,江淮已经无险可守,刘锜的最佳防守地点便是扬州。

    十月十九日,刘锜率兵退至扬州以北的邵伯镇,但坏消息接踵而至,萧琦的十万骑兵已经击败邵宏渊,真州的失守已经既成事实,扬州的失守似乎不可避免。

    刘锜面临着自己军事生涯的第二次重大危机,第一次在顺昌城下,刘锜一战成名,而这一次,年过六旬的刘锜面临着被金国军队切断后路、身陷重围的危险境地。

    刘锜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在得知扬州所仍然在南宋军队的控制之下后,刘锜火速进军扬州,赶在萧琦进攻扬州之前逃出了金国军队的包围圈。

    但扬州的形势完全不容乐观,萧琦的十万骑兵已经兵临城下,刚刚经历过淮阴大败的刘锜的淮东军队士气低落,根本无法抵挡住勇猛无比的金国军队。

    扬州守将刘泽要求刘锜放弃扬州,退守瓜洲,但遭到了刘锜的拒绝,老将刘锜决心死守扬州,抵抗萧琦。

    但萧琦并不打算给刘锜以任何喘息之际,在击败邵宏渊后,萧琦率领十万大军屯兵平山堂,向扬州发起攻击。

    虽然身为主帅的刘锜非常希望能够在扬州对势头正猛的萧琦进行阻击,但整个扬州城的军民已经毫无战斗欲望,大家纷纷出城南逃,扬州城已经全线告急。

    万般无奈之下,刘锜终于选择了放弃,他命令全体官兵拆除民居房屋,搭设浮桥,从南门突围后退守瓜洲,守将刘泽从东门突围逃至通州,扬州城宣告失守!

    十月二十四,萧琦率领十万大军攻破扬州城。

    十月十日从定远县出发,仅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金国的万户将军萧琦便横扫江淮、攻破两关、三城,击败邵宏渊、刘锜两位南宋名将,其战果之辉煌无人能出其左右。

    但已经完成既定目标的萧琦同志在击败南宋名将刘锜、攻取扬州城后,开始被唾手可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他甚至天真的认为就凭自己的这十万骑兵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渡过长江,消灭刘锜,消灭南宋。

    所以萧琦并不打算给已经体弱年迈的老将刘锜以任何喘息的机会。

    十月二十五日,已经占据扬州的萧琦派统军高景山率军进攻刘锜驻守的瓜洲渡。

    瓜洲位于今天扬州邗江区瓜洲镇,和镇江隔江而望,瓜洲渡口是从扬州过江到镇江的重要渡口,占据瓜洲便可以抢占渡江的有利地形。

    萧琦认为昔日的刘锜已经成了老皇历、老病猫,自己可以轻而易举的击败刘锜,攻取瓜洲渡,但他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刘锜虽然生病了,不过却不是病猫,而是只病老虎。

    病猫咬不了人,但生病的老虎同样也会咬人,在获悉了萧琦的军事意图后,刘锜决定在扬州以南的皂角林一带伏击金国军队,刘锜命令统制员琦、贾和坤、吴超、率军在皂角林阻击金国军队,同时命部将王佐率强弩手设伏于皂角林。

    十月二十六日,当高景山率领的金国军队进入皂角林时,受到员琦率领的南宋军队的顽强抵抗,同时王佐的伏军向高景山发射强弩。

    本来不善于在树林作战的金国军队受到两面攻击,大败而归,统军高景山被阵亡,被俘者数百人。

    刘锜终于获得了一次久违的酣畅淋漓的胜利,他用实际战果证明了自己虽然廉颇老矣,但尚能食饭。

    而萧琦同志在江淮地区的辉煌军事战果终于在皂角林划上了一个短暂的逗号。

第五卷、风流与雄才兼备的野心家—完颜亮卷

 十二、美梦终于采石了2

    为什么不是句号呢?因为萧琦同志和刘锜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皂角林的插曲只不过是延缓了金国军队进军的迅猛势头,但萧琦的主力部队还未出动,孤军驻守瓜洲渡的刘锜仍然未能摆脱困境!

    在瓜洲驻守四日后,刘锜发现自己军队的士气非常低落,由于对金国超强军事实力的恐慌和害怕,很多士兵无心作战,大多考虑的是尽早过江,驻守镇江。

    刘锜再次面临严峻考验,这了稳定军心,刘锜决定将自己的妻儿老小全部接到瓜洲渡,以显示自己全家准备和瓜洲共存亡的决心。

    我记得在二十年前的顺昌城中,刘锜也曾发过类似的豪言壮语,誓死保卫顺昌城,否则全家**而亡。

    二十年前的豪言壮语获得了成功,那么二十年后刘锜还能重现顺昌城的一幕吗?

    历史没有再给刘锜验证奇迹的机会,还未等刘锜的妻儿老小来到瓜洲渡,刘锜本人先倒下了,由于刘锜病情加剧,已经无法指挥战斗,因此赵构要求刘锜必须渡江回镇江养病,将江淮防线移至长江一线。

    十一月初,刘锜率兵退守镇江,瓜洲渡由刘锜侄子镇江中军统制刘汜率兵一千五百人驻守,而瓜洲镇则由二十年前北伐刘豫的李横同志率领八千精兵驻守。

    鉴于刘锜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赵构决定由李横代理都统制之职,全面指挥刘锜的军队。

    但李横显然并不具备独挡一面的军事指挥才能,因为还没有等李横进行具体的军事部署,金国军队再次向瓜洲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

    虽然在皂角林小受挫折,但反而激发了萧琦的战斗欲望,萧琦重新组建军队,十万主力悉数登场,进攻弹丸之地瓜洲小镇。

    萧琦兵分两路,一路由东攻取江皋,从侧面包围瓜洲渡,另一路则直接攻取瓜洲镇。

    驻守瓜洲渡的刘汜显然并不具备他叔叔刘锜的视死如归的作战精神,他选择了退守镇江。

    刘汜的退出给驻守瓜洲镇的李横增添了不少麻烦,由于害怕被萧琦的军队来个切断后路包饺子,李横的选择也很简单,突围过江,回镇江。

    结果李横的八千精兵不战自溃,大败而逃,失败的惨状不堪入目,左军统制魏俊、后军统制王方战死,李横仅以身免,连都统制的大印都丢弃在瓜洲镇!

    至此,萧琦同志在和刘锜的这场对抗赛大获全胜,金国占据淮东大部分地区,南宋军队则放弃淮东、彻底退守镇江,专心经营长江防线!

    和萧琦的辉煌战果相比,完颜亮的三十万主力部队在淮西的战绩也毫不逊色,当然当一方面是金国军队实力占优,另一方面也要多靠“四大缺点”将军王权的鼎力相助。

    十月十日,当完颜亮率领的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从涡口渡淮时,王权便已经嗅到了极其危险的战争信号,王权自信自己肯定不是完颜亮的对手,所以他选择了逃遁,并美其名曰“保存实力的撤退”,从庐州全面撤退,退守昭关。

    不过我们的王权同志有时也会表现出他非常“故作聪明”的一面,在撤退途中,他还沿途设置了不少营寨,希望可以迷惑金军。

    但迷惑的计策是完全不可能成功了,因为王权在撤退途中抓获了一名金国的游骑,从这名金国俘虏的口中王权获知了完颜亮主力部队的真正数量,六十万!

    我相信王权是会做简单的数学题的,十万和六十万有多大差距应该非常清楚,所以王权发出了“金军不可挡也,宜避之”的肺腑感言,他已经对战胜完颜亮不再抱有任何的幻想!

    十月十三日,完颜亮率部包围庐州城,庐州城知府龚涛弃城而逃,留下兵马都监杨春代理知府之职。

    庐州城的攻陷近在咫尺,战事的顺利使心情极佳的完颜亮忙里偷闲打猎寻求快乐,不过完颜亮的运气不佳,当他看见一只白兔时,居然连射不中,最后还是靠着众人的帮忙,才算把这只捣乱的白兔抓获。

    本来这应该是件比较丢人的事情,不过到了完颜亮这里,丑事也会变好事,完颜亮又搬出了典故来哄骗群臣,他对亲信李通说:“昔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曾经有一条白鱼跃入船中,所以周武王伐商成功,今天我完颜亮能够抓获白兔,说明我一定能够伐宋成功。

    然而庐州城的这只白兔最终并未给完颜亮的事业来好运气,不过至少到目前为止,好运一直都陪伴着完颜亮。

    十月十七,完颜亮非常轻松地攻破庐州城,为了收买淮南地区百姓的民心,为了显示自己对淮南地区百姓们爱戴,完颜亮特此亲自释放被抓获的几十名百姓,并给予钱财使之归家耕田。

    完颜亮的一切所作所为虽然摆明了是在做秀,但他同时也是在向赵构发起政治攻势,我完颜亮对南宋是志在必得,你们南宋的百姓如果归顺我们金国,肯定会受到比南宋更好的待遇。

    已经生活在南宋三十多年的百姓们对赵构王朝的感情非常深厚,自然不是完颜亮的小恩小惠所能打动的,要想征服南宋,关键还得靠强硬的军事实力。

    十月二十日,以武平军都总管完颜阿邻、武捷军副总管蒲察世杰、及神勇军都总管完颜元宜率领三万先锋部队进攻驻守在军事重镇柘皋一带的王权部队。

    完颜阿邻是金国开国名将完颜宗雄之子,和骁勇善战的宗雄相比,完颜阿邻更称得上是文武双全,非但作战勇猛,而且聪明颖悟,精通女真、契丹、汉语等多种文字,曾经受到过完颜亶的极力赞赏,是金国女真族将领不可多得的综合性人才。

    蒲察世杰原名阿撒,曷速馆斡笃河人,以勇力绝纶、力大无比而闻名,在战神兀术军中效力时,曾经用拳打死过一头四岁的小牛,还曾经用双手将陷入泥潭的粮车拔出,所以被称之为金国的“大力水手”。

    完颜亮继位后,任命蒲察世杰为自己的贴身保镖,负责完颜亮的人生安全,同时完颜亮也希望蒲察世杰能充当自己的杀人机器,铲除那些心怀异志的皇族兄弟们,但却遭到了生性耿直的蒲察世杰出的拒绝,为此蒲察世杰还差点儿被完颜亮废掉。

    最后蒲察世杰还是由于自己的勇猛而被完颜亮重新启用,担任征战南宋的主将之一。

    虽然完颜阿邻、蒲察颜世杰都称的上是金国的一代名将,但和完颜元宜比起来,他们俩在历史上的知名度显然要差的更多,因为完颜亮元宜同志在一个多月后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

    具体什么伟大事业,目前当然不能透露。

    完颜元宜,原名耶律元宜,是辽国耶律皇族的后裔,父亲耶律慎思原是辽国末代皇帝耶律延禧的护卫,天辅七年耶律慎思投降完颜宗望,耶律元宜跟随父亲从此成为了金国的正式员工。

    完颜元宜在完颜亮继位前,在金国的历史上毫无任何知名气,他的个人简历也非常简单,擅长骑射、击球,皇统二年时被封为武库署令、符宝郎。

    如果光看完颜元宜的这段简历,似乎看不出完颜元宜的超强过人之处。但非常奇怪的是在完颜亮继位之后,完颜亮居然对完颜元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先是册封完颜元宜为兵部尚书,然而还没等完颜元宜完全消化连升三级的喜悦之情,完颜亮又开始折腾了。

    天德三年,完颜亮要求所以被赐姓完颜的大臣们必须恢复本姓,不得再用完颜之姓,所以我们的完颜元宜又变成了耶律元宜,官回原职,兵部尚书自然不能再干了。

    如果历史就地打住的话,耶律元宜也就只能在金国碌碌无为,终老一生,那么我们完颜亮同志和金国的命运也许就会改变。

    但我一直认为历史是不会有也许的,因为完颜亮很快又搭错神经了,居然再次大力升迁耶律元宜,耶律元宜又一次变成了完颜元宜,并且这位完颜元宜挂着兵部尚书、劝农使和威胜军都总管的三大头衔。

    从完颜元宜随军出征南宋的那一刻起,我认为完颜亮的命运就已经无法掌握在他自己手中了!

    柘皋镇曾经是南宋军队的福地,二十年前刘锜、王德和杨存中曾经在柘皋镇大败金国军队,使的战神兀术的二次南征旅途彻底失败,从而也迫使兀术最终座在了和平谈判的圆桌上。

    但二十年后的柘皋镇不再是南宋军队的福地,完颜阿邻、完颜元宜和蒲察世杰率领的三万军队在柘皋镇遇到了从庐州落荒而逃的王权十万淮西大军。

    这时的王权同志突然又变得不会做简单数学题了,十万对六十万没有胜算,那么十万对三万呢?

    当然王权不是不会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而是不想也不敢进行这种简单的数学计算,所以十万淮西大军在王权的“英明”领导下继续选择“保存实力的撤退”。

    完颜阿邻和完颜元宜率领的三万金国先锋部队在柘皋镇完败王权的十万大军,但王权的恶梦还没有结束,因为完颜阿邻和完颜元宜率领的三万大军又向王权的驻地昭关附近的蔚子桥发起攻击。

    王权已经变得彻底麻木不仁了,他目前满脑子的念头是如何退保和州,甚至于如何过江退守太平州。

    遇到王权这样的领导,也算这支淮西军队的将士们倒霉透顶,但淮西军中还是有忠义之士挺身而出,阻击金国军队。

    王权的部将,御前破敌军统制姚兴不甘心永远充当逃跑将军,毅然率领三千名部下在蔚子桥同完颜阿邻和完颜元宜的三万金军展开决战。

    虽然王权是咬定逃跑不放松,但其实淮西军的大部分将士们还是抱有强烈的杀敌报国之心,因此在姚兴的率领下,三千淮西军奋勇杀敌,同三万金军展开激战。

    不过,姚兴的三千淮西军明显在人数上占有绝对的劣势,再加上完颜阿邻和完颜元宜都是金国的名将,因此很快姚兴便落入下风,三千淮西军陷入重围之中。

    而王权此时终于露出了他非常无耻的一面,在姚兴和金军激战之际,他居然在昭关按兵不动,完全不顾姚兴的死活,如果王权能够及时增援姚兴,那么整场战争的结局完全可以改变。

    王权完全没有任何胆量去增援姚兴,他唯一能做的工作是冷眼旁观,寄希望于姚兴能够创造奇迹击败金军。

    奇迹不是谁都能创造的,虽然姚兴和他的三千淮西军非常勇猛,但终究不是金国军队的对手,激战整整一天后,姚兴和他的三千淮西军全军覆灭,完颜阿邻和完颜元宜顺利攻占蔚子桥。

    既然金国军队的勇猛势不可挡,那么王权当然可以寻找理由明正言顺地退守和州了,不过王权的军队人数已经从庐州城的十万大军变成和州城的五万大军,未战先溃再加上落荒而逃,军队人数骤减一半。

    但完颜阿邻和完颜元宜决心痛打王权这条落水狗,十月二十日,完颜阿邻、和完颜元宜率领的三万金国先锋部队进攻和州,王权同志彻底绝望了,他目前唯一想做的一件事便是以超光速的速度渡过长江。

    王权庐州城一败于金军,柘皋镇二败于金军,蔚子桥三败于金军,说是被金军击败,其实就是一触即溃,甚至是未触先逃,简单彻底丢尽了南宋武将们的脸面。

    从到庐州和州,王权的南宋淮西部队一路逃遁,最后逃到了长江北岸的和州,离建康城只有一江之隔!

    面对王权的不作抵抗、一路溃逃,作为江淮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刘锜是勃然大怒,严令王权必须死守和州,因为和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和州失守,那么金国军队就可以以和州为军事基地,横渡长江。

    三十年前的金国战神兀术便是从和州过江,开始搜山检海追赵构的,在以后的三十多年里,金国军队的铁骑再也未能踏过长江半步,难道三十年前的一幕又要重演吗?赵构会再次被完颜亮搜山检海吗?

    面对老领导刘锜的怒斥,王权同志再胆小怕事,也得拼命了,否则就要背上误国害国的千古罪名了,于是王权连夜组织几千人的敢死队向和州城一带的金国军队发起夜袭,试图通过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阻缓金国大军的南下步伐。

    但王权同志的运气很不好,除了金国的三万先锋部队已到达和州外,完颜亮三十二路总管大军也已到达和州附近,仅有不到五万人的王权军队无论从人数、士气、还是装备上都完全处于下风,所以王权的夜袭行动彻底失败。

    对于胆敢发起夜袭的王权军队,金国方面自然要进行惩罚性的措施,这次出头的是武捷军副总管蒲察世杰。

    蒲察世杰似乎根本没有把王权的五万残兵败将放在眼里,他命令儿子蒲察兀迭率领二百八十骑兵作接应,自己率领八百骑兵出战王权,在接连射杀了六十名南宋士兵后,王权的五万军队彻底崩盘,全线逃回和州城,不过军队人数再次严重减员,从五万军队减至三万军队。

    有感于金国军队超强、超猛的战斗实力,王权认为还是保命要紧,至于什么保家卫国、为国捐躯统统见鬼去吧,所以他做出了弃守和州、渡江退守太平州的“英明决策”。

    当然,王权也得为自己的这次“英明决策”寻找最为冠冕堂皇的理由,王权对三万将士的解释是,赵构皇帝要求他们渡江保存实力。

    皇帝要求渡江,当然大家不会抱有任何疑问,皇帝当然有皇帝的考虑,退守太平州,死守长江防线,其实也是可取之计。

    当然这三万将士所不知道的是他们完全都被王权戏耍了一番,因为王权根本没有接到任何朝廷要求他们过江退守太平州的命令。

    和刘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锜是接到命令都不肯过江,而王权同志是未接到命令就擅自过江,同样是一方统帅,刘锜和王权的差距咋就那么大。

    王权同志打仗的水平不行,在撤退方面同样也是个水货,十月二十四日,王权率领自己的三万残余部队慌不择路、如鸟兽散般地从和州溃逃,临走时还命令后军统制韩霖纵火焚毁缁重物品。

    本来撤退也是件非常讲究策略的技术话,如果王权能够悄然无声、神出鬼没的撤退,至少可以迷惑金国军队,起到延缓金军进军的目的。

    但可惜,我们的王权同志完全没能一方统帅的风范,撤退就是逃跑、保命,又放火、又喧闹,唯恐天下人不知道。

    所以完颜亮很快发现了和州城的混乱状况,所以金国大军再一次非常轻松的占领了和州城。

    但金国军队似乎喜欢上了痛打落水狗王权同志,蒲察世杰对溃逃至长江北岸的王权部队进行追击。

    在我看来,这似乎是王权和他手下三万军队的最后一次机会,背水而能破大敌,毫无退路可言的南宋军队如果鼓足勇气、返身死战,也许胜利的机会就在眼前。

    很可惜,我们的王权同志并不具备这样的勇气和胆量,他的选择是自己率先登船过江,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很多士兵纷纷丢盔弃甲,怀抱芦苇浮江而逃。

    三万多人的部队和和州城的大量难民争相渡江、相互践踏而死者竟数千人,将兵们对王权的不战而逃的无耻行愤怒呼号,纷纷痛骂王权。

    形势对三万淮西军队非常不利,前有大江,后有追兵,三万淮西军队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

    关键时刻又有忠勇之士挺身而出,阻击蒲察颜世杰的金国骑兵,虽然王权同志很软弱、很绵羊,但他手底下的一群统制官中却不乏少忠勇之士,蔚子桥下姚兴选择了战死,这次出头的是后军统制官时俊。

    负责殿后的时俊不想就这样被金国军队蹂躏和痛扁,因此他在金国骑兵追击的必经之路旁埋伏大量的弓弩手,等金国骑兵进入伏击范围后,弓弩手万箭齐发,金国骑兵猝不及防,伤亡惨重,溃散而逃。

    时俊同志的这胜利虽然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确保了三万淮西军免受全军覆灭的境地,不过即使如此,真正渡江逃至对岸太平州的生还者仅有不到一万五千人。

    时俊同志这场阻击战的胜利来的非常及时,也非常关键,因为正是这一万五千名溃兵败将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他们生平最大的能量,并最终改变了这场战争的结果。

    而时俊同志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也没有结束,他也将在这场战争中发挥自己一生之中最大的力量和勇气。

    随着淮西王权的溃逃太平州以及淮东刘锜的撤回镇江,整个江淮地区的南宋军队基本上全部撤回江南,淮东、淮西几乎全部被完颜亮所占领!

    南宋军队居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出师不到一个月的金国大军居然已经占据了整个江淮地区,我相信完颜亮此时心情的喜悦和幸福无法再用言语进行表达了。

    但金国军队在江淮地区初期的辉煌战果必须要感谢赵构同志。

    虽然在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五月的金国外交活动中,金国使者王纶和高景山已经将完颜亮的南侵野心昭然若揭了,但我们的赵构同志似乎已经彻底被西湖的歌舞美酒所沉醉,并未对王纶等人的外交威慑引起足够的重视。

    赵构同志一向推崇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外交政策,极其厌战,喜欢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任何争端,虽然明知完颜亮有侵略南宋的意图,但他首先考虑的还是“安边息民”,他绝对没有想到完颜亮能够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聚集六十万大军发动南征战争。

    所以赵构并没有立即进行认真的军事备战,直到三个月后的八月,赵构才匆匆忙忙任命刘锜为江淮战区总指挥,负责对金国主力的作战准备。

    但这次金国的北风非但吹的很强劲,而且来的速度空前的超快、来的强度空前的超强,打的赵构和南宋的所有军队都措手不及。

    天赐良机予完颜亮,六十万大军在江淮一带纵横驰骋,横扫无敌,终于来到了长江北岸的和州一带,对面隔江而望的便是昔日的六朝古都建康城!

    曾经有多少英雄豪杰、帝王将相在这隔江相望的地方有过美好的憧憬和希望,但又多少英雄豪杰、帝王将相能够实现自己的憧憬和希望呢?

    一条长江天险曾经毁灭和破碎了多少英雄人物的希望和理想,留下的只是一段伤心的回忆。

    完颜亮在占据两淮后,心情极佳,在亲自经历了两国交战的激烈场面后,于是乎他又开始大发诗兴了,《喜迁莺赐御前都统骠骑卫大将军韩夷耶》便是完颜亮由感而发的又一部作品:

    “旌麾初举,正驮騠力健,嘶风江渚。射虎将军,落雕都尉,缔帽锦袍翘楚。怒碟戟髯,争奋卷地,一声鼙鼓。笑谈顷,指长江齐楚,六师飞渡。

    此去,无自堕,金印如斗,独在功名取。断锁机谋,垂鞭方略,人事本无今古。试展卧龙韬韫,果见成功旦暮。问江左,想云霓望切,玄黄迎路”。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完颜亮霸气十足、信心百倍的精神状况,他把自己金国南征的将士比作“射虎将军”李广和“落雕都尉”斛律光,而把自己比作运筹帷幄、雄才大略的卧龙诸葛亮。

    在完颜亮心中,自己谈笑间便可飞渡长江天险,直取临安,到时临安府的全体百姓必然会夹道欢迎自己的这支仁义之师!

    完颜亮这边正在和州江边做着“喜迁莺”的美梦,而他的对手赵构同志同样也正在做着梦,不过赵构做的是“忙迁都”的恶梦。

    在得知江淮前线南宋军队全线溃败的恶梦般消息后,已经年过半百的赵构再次面临自己人生的危机时刻,于是我们的赵构经不往朝中某些文官们的七嘴八舌,居然又一次动起了迁都的念头。

    关键时刻,赵构身边总是福星高照,宰相陈康伯坚决反对赵构的逃跑路线,他要求赵构仿效完颜亮,来个御驾亲征,只有这样才能挽救南宋的命运。

    御驾亲征对于赵构来说,似乎难度大了点,但有了陈康伯的坚定支持,赵构开始对这场战争产生了希望,但要想击退来势汹汹的完颜亮大军,必须要采取一些变化措施。

    王权不战先溃,必须受到惩罚,淮西的王权军队由池州都统制李显忠负责指挥,刘锜身体欠佳,淮东军队由昔日韩世忠的部将成闵负责指挥。

    同时,赵构再次做出了一个足以改变整个南宋和整个金国历史的决定,他任命同知枢密院事叶义问负责到镇江前线督战,而中书舍人虞允文则到太平州前线犒劳军队。

    南宋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书生即将闪亮登场!

    我在前面不止一次地反复提到过赵构同志的好运气,每当赵构和南宋王朝面临危机时刻,总会有赵构同志的福星突然出现,三十年前南宋的福星是韩世忠、吴氏兄弟和刘锜,而三十年后则是李宝和吴璘。

    但对于赵构和他的南宋王朝来说,南宋历史上最厉害、最伟大的一位福星还没出场,他的出现可以说是直接挽救了南宋王朝的命运,而他仅仅是一位书生而已。

    虞允文,字彬甫,四川隆州人(今四川仁寿县),少年时代的虞允文便开始显露出自己的文学天赋,具体厉害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六岁能背九经、七岁能写文章,属于神童级人物。

    成年后的虞允文慢慢褪去了神童的光环,仅仅获得了彭州通判、黎州知府的普通官位,再加上虞允文本人对当时的南宋和平派宰相秦桧非常的不感冒,因此被秦丞相打击和压制,长期不得志。

    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亡,以往被秦桧打压的众多官员重新得到了重用,虞允文便是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入朝这官,不过担任的官职并不显贵,小小的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原本指国君、太子的亲属官员,后来专指负责传宣诏令的官员,一般都由文学造诣较高的官员担任,由虞允文担任这个职位似乎也是比较合适。

    但我们的虞允文同志显然并不甘心安于这种中书舍人的平庸生活,在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十月的一次出使金国的外交活动中,金国的官员普通看不起南宋的这群文弱书生,为了奚落南宋的使者团,金国官员居然提出了要和南宋使团成员比赛射箭的无理要求。

    虞允文同志挺身而出,连发三箭,射中靶心,令金国的官员们大跌眼镜!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六月,金国派遣王全和高景山出使南宋,明目张胆地向南宋方面提出了无理的领土要求,两国外交关系宣告破裂,战争迫在眉睫。

    但赵构显然对于金国的军事布署不甚了解,以为金国会将进攻的重点放在荆襄一带,而匆忙将大将成闵调到荆襄一带布防。

    虞允文曾经出使过金国,对于完颜亮的军事意图他其实看到很透彻,因此他便上书赵构要求加强对两淮地区的军事防御,可惜都未能被赵构所采纳。

    事实证明虞允文的判断完全正确,金国对荆襄的进攻完全是牵制和侧应,真正的主力部队全部集中在两淮地区。

    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十月,面对两淮战场的全面溃败,赵构不得不做出军事调整,由二十年前大闹西夏的孤胆英雄李显忠接替王权,韩世忠的部将成闵接替刘锜,继续固守长江前线,同时为了鼓舞前方将士们的士气,赵构还特此派出了文官督战团到前线督战。

    注定历史将降大任于虞允文,赵构在生死关头又一次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虞允文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临危受命和叶义问共赴长江前线。

    一般来说,在战争最危急的时刻,皇帝派出文官集团督战,结果往往是好事不足、败事有余,对于武将们来说,文官督战往往会使他们束手束脚,无法发挥作战能力,结果导致战争的失败。

    但这次却绝对是个例外,因为虞允文是个另类的书生.

    首先,虞允文虽然是个文官,但对军事却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超强的解读能力,在满朝文武都被完颜亮的声西击东之计所迷惑之际,他却率先识破了完颜亮的计策。

    在完颜亮分兵进攻和州和扬州之时,他非但准确地预言到了王权的溃败,而且还准确地预言到了老将刘锜的战败,可惜都未能引起赵构的足够重视。

    其次,虞允文身为文官,却心怀报国之心,不畏强敌、视死如归,早就作好同金国军队展开生死博杀的心理准备。

    另类书生虞允文虽然满怀报国杀敌之雄心壮志,不过当他风尘仆仆地来到太平州以北的采石矾前线时,眼前的情景令他大惊失色,因为采石矾战场的实际情景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可怕。

    主将王权已经逃回临安,接替王权的李显忠将军还未赶到采石矾,王权手下的一万五千多名从和州逃回江南的溃兵败将个个垂头丧气,毫无斗志可言,完全是一群散兵游勇!

    而更令人更可怕的是长江北岸的金国军队在已经和州渡口摆开阵势,完颜亮的四十万大军在和州江边安营扎寨,声势浩大、连绵几十里,随时都有可能攻破南宋岌岌可危的长江防线。

    虞允文即将接受自己人生之中最重要、最危险、但也是最辉煌的一次考验。

    他的选择方案并不是很多,第一种方案似乎比较稳妥,那就是耐心等待主帅李显忠的到来,因为毕竟自己只是犒师官,并无指挥权,指挥战斗还得靠大名鼎鼎的李显忠!

    第二种方案则比较无耻,那就是完全不顾前线的紧急状况,掉头就跑,保住性命要紧,反正自己不需要为这场战争的失败埋单。

    但虞允文两种方案都没能选择,他选择了自己发明创造的一种方案,那就是他将越俎代庖,代替李显忠来指挥这支溃散之师,去迎击强大无比的完颜亮!

    所有的人,包括我本人在内(前提是我并不知道这场战争的真正结果)都会以为虞允文同志是头脑发热,烧坏了脑子,以一万多溃败之军迎击四十万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更何况虞允文只不过是个书呆子,就算名将李显忠在场,也不会采取如此疯狂的举动!

    但要对付疯狂的完颜亮,就必须采取比完颜亮更加疯狂的行动。

    虞允文的优势在于他本人非常善于鼓舞人心,“金钱、皇命都在我这里,就等待大家去立下不世之伟功”。

    就凭简简单单的几句慷慨陈辞,就极大的提升了这支溃败之师的士气。

    但还是有人提
喜欢老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老土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