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对比解放战争初期粟裕的苏中战役和李先念的中原突围(转)[讨论]
送交者: 拒绝注册[★品衔R5★] 于 2012-07-13 13:13 已读 109 次  

拒绝注册的个人频道

最近一个叫中原突围的电视剧搞得如火如荼,好象是不得了的大胜利。其实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原来是不必要突围的。我们先看一下在处于中原局类似情况下粟裕的表现: 

由“苏中突围”演变的“苏中歼灭战”

在国军的全面进攻中,华东是重点区域(以后一直如此)。在薛岳和李默阉指挥时期,一下子就上了45万人的正规军。这些部队有些是全美械师(不过不像新1军那样由美国教官训练),有些是半美械师,而其中,就有五大主力的新5军、74师、11师(后来才变成18军。当时的整编师,相当于军),还有桂系的第7军。这些部队一拥而上。华东怎样?本来新四军的活动区域在江苏、浙江、安徽,势力都已经很大。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于是八路军的115师在山东的主力调到了东北(1,2,7师),新四军第3师也到了东北。新四军一分为二,军部及一半左右,由陈毅带到山东,另外一部,由粟和张鼎丞带领,在苏中根据地。当时叫做华中,但实际上华中因为中原突围,只剩下苏中这一块了。这里有个粟让司令的事,即原来中央是想让粟大帅当华中军区司令的,粟说,还是张来当吧(在当时新四军里,比粟资格老的人有好几个),于是粟只做了华中野战军司令,还兼着老新四军的主力第1师的师长。

当时的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各3、4万人,加上胶济一带的八路军,也就10来万人,连所有的地方武装算上,也就40万左右。而国军第一次进攻,就已经是45万了。国军的进攻主要是淮阴、淮安一带,以三大主力加上第7军(这也是国军中另外一个最强的组合了,其强度估计要超过东北新1、新5和71的组合)而粟大帅所在的苏中根据地,有12万人的军队进攻。主要的对手是49、69、25整编师。

开始时,中央想让粟不战而退出苏中,粟的意见是先打一仗再撤,后来中央同意了。从1946年6月底的战略态势看,苏中呈突出状,且靠近南京。这地方是很难守住的。若让李德来指挥整个战争的话,当然历史又要改写了。苏中是新四军的最后的一块根据地啦,不战而退,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不过,如果粟与地共存亡,那也不是粟了。这种改变中央布置的事,是不能轻率提的。粟的打了再走,带有立军令状性质。我管这种精神,叫作“敢于胜利”。我前面说了,失败是要承担责任的,陈毅在泗水一次不大的失败,就险些被“以粟代陈”或者改派徐向前来鲁南指挥,后来估计是徐的身体不行,才形成了后来华东野战军的格局,中央要华东的6个人紧密团结,战役指挥由粟大帅负责。粟对陈一直很尊重,后面还让过一次司令,(只作代司令)。其实在新四军时,粟和陈就已经是这种关系了,黄桥一战,是粟指挥的,陈在下象棋。这是我们小时候看革命故事时就看到了的,当时宣传的是大将风度。

我很喜欢粟的这种做人处事风格及性格:低调、朴实、厚道。但骨子里,又有一种坚定和自信。 将军受命之时,则忘其家,临阵如何如何(我忘记了原话,意思是冒着危险擂鼓之类的),则忘其身。如果一个将领,在作决策时,更多地考虑的是自己的荣辱得失,我觉得是不会成为优秀将领的。粟大帅的苏中请战,体现了另外一种坚强。

苏中战役的大致情况

苏中国军由李默庵指挥5个师约12万军队。从长江沿岸地区进攻,目标是占领如皋、海安,然后北进,与从徐州南进的74师那一大坨主力夹击苏皖解放区首府淮阴。粟当时的部队有3万多人,后来谭再带来一个旅加一个团。估计总共4万左右吧。(虽然跟林彪一出手就十多万不可比,但已经不少了,当时共军的正规部队(野战军),总共才66万哪。

先是在宣家堡、泰兴的攻城战,向83师的一个旅发起攻击,歼敌大半个旅。后是突然转兵东向,昼夜急行军近180多里(现在美军3师在巴格达一天走100多公里,评论家都说很快了),那时是跑步啊,哈哈。在如皋以南将49师的大部1.5万人歼灭。这次战斗因为部队疲劳,攻坚能力还不强,自身伤亡0.5万,还不能将一个整师全歼。我记得有位老兄说,粟不会用“速度”来取胜。其实,一开始,就用了。 之后主力在海安休整,国军认为粟上次战斗伤亡过大,已经不能再战,于是想两路夹击海安,与粟的主力决战。此时,谭的援兵到了。主力部队在海安北休整,一部在海安运动防御后放弃海安。再之后,国军开始清剿了,兵力开始分散。李堡之战,趁敌两个旅换防之机,再歼灭敌1.5个旅,这次是漂亮的歼灭战。 之后又在讨论到底要不要北移,最后应该算是中央情况不明,决定过一会再向淮阴援兵。这下粟有机会歼灭5个交警大队。 之后在如皋、海安一带,用围点打援的标准战术,歼敌(69师)的两个半旅,1.7万人。之后敌人的25师被迫南撤退。 www.6park.com

这是苏中战役的简要过程。研究战役,一般要看地图的,我一般在看这种书的时候,要同时看地形图和政区图的。否则对战役过程不好理解。不过我们这里是论人,因此知道个大概就行了。陈毅一句话说出了苏中战役那种有点神奇的结果:“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自己的部队还多”。虽然交警部队那种“数目”有些水份,但其中的成建制旅以上的,四-六个是没问题的。这种结果,老毛当初都不怎么相信,特意发电报问:打的是不是真的某某师?意指国军的有美械装备的正规部队。

苏中战役可以看到粟开战初期的那种自信。对手虽然不是最强的,算是二流强队吧,但数量众多,是自己的3-4倍。新四军当初是怎么来的?是长征留下的部队发展起来的。不会强到哪去吧。初战小胜,还不算啥,随后就敢长途奔袭敌之一个整编师,胃口多好?自己也就3万多人。李堡战役,算是敏锐地捕捉了战机。之后的围点打援,又是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苏中战役华东野战军自身的意义就很大,打仗后的缴获,是此后更残酷的战斗的重要基础,我们不要忘了,整个国共决战,共军基本上是“因资于敌”的,即你的装备,要靠打胜仗的缴获来实现(林彪的东北有点例外)。因此你必须不断地打胜仗,尤其是歼灭战。 至于战略层面上的意义,就更不得了了。

1、创造了共军的“盈利模式”。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说将的重要性。但比良将更重要的,是“盈利模式”,不对,在战争里,是“致胜模式”,即持续地打胜仗的办法。而且是可以复制的办法。虽然粟的“致胜模式”并不稀奇,红军时期就已经在用,在这方面甚至可以说林彪还是粟大帅的老师呢。但面对新装备的对手,新形势下敌人,致胜模式当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战争的致胜模式,说白了不就是“以实击虚”吗?但如果告诉你,股市的“盈利模式”是“高抛低吸”,你以为就行了吗?整个国共决战期间,共军的致胜模式,是从老毛的军事思想发展出来的,用最简略的话来说,就是:人民战争、党指挥枪、运动战。(这可不是乱说的啊,我看过毛泽东军事思想史的硕士教材,当然啦,毛泽东思想,并不是老毛一个人的思想哈)。 但是,军事是一门艺术,它更注重的是对原则和方法的运用,尤其是对上述三个方面的整合性的运用。 粟的苏中战役,几乎就是整个三年国共决战的缩影,战争,也有一种分形结构。哈哈。

2、鼓舞了士气。从老毛对打的是谁的重要性,就可以知道了,因为此前,所有战场上都没有对国军美械师交战的哪怕是稍大一点的胜利的记录。林彪的东北战场是打得早的,但拿得出手的“胜利”,是以6个团歼灭敌人4个营的秀水河子战斗。之后的上党战役、平汉战役,打的是阎老西的部队,那是真正的弱旅,不是以后的重要交战对象。而华北的一战绥远,是以失败告终的。在随后刘邓的定陶战役之后,新华社的有一个“蒋军必败”的社论,它是根据“中原突围、苏中战役、和定陶战役”写的。估计是老毛的手笔。苏中战役后,被总结成经验,在全军中学习(这是“致胜模式”的是重要的价值。)

3、“打强”了队伍 。别以为共军的部队士气就不会波动。士气是靠胜利来鼓舞的。粟的部队在苏中战役中既获得了宝贵的物质基础,还获得了更重要的对敌作战经验。凡是跟艺术相似的东西,经验总是第一位的。

1946年6月26日,中原军区解放军在河南、湖北交界的罗山、大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队围攻后,转战鄂、豫、陕地区,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帷幕。史称中原突围。

纪念中原突围60周年,首先应该纪念的是在突围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他们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在突围中牵制了大量敌人,配合和支援了其他解放区军民的武装斗争,他们的事迹和英明永垂不朽!

如何评价这一 历史事件?过去一直认为中原解放军取得了伟大胜利。如今,60年过去了,是应该还历史的真实的时候了。

我们应该承认在中原突围中,我军损失惨重。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拥有六大解放区,中原解放区是其中之一,经过中原突围,中原解放区丧失了;号称5万雄师的原新四军五师部队,只剩下7000人部队(所有突围部队保存下来的大约近2万人。其中,原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皮定均旅7000余人向东突围成功,进入豫皖苏解放区;原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王震所部突围后有2000余人回到延安,原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转战鄂西北地区,保留下来3000余人,原新四军五师保留下来7000余人 )。所幸中原突围时,负责围攻解放军的敌方指挥官是国民党有名的“福将”刘峙,所谓福将大约的本事不大而运气颇好的将军吧。如果蒋介石派个凶悍的将领指挥,可能中原解放军受到的损失还要大些。 www.6park.com



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仗失败或者失利了,就应该承认。譬如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和红四方面军的西征的失败,解放军在东北四平的失利,都是可以说的,为什么中原突围就那么忌讳说失败了或是失利了?如果说中原突围胜利了,为什么在延安蓝家坪召开的总结中原突围的会议上,中原局领导人受批评?为什么“五师的干部”会感到“灰溜溜的”?为什么在山西晋城召开的高干会议上干部们互相埋怨、互相指责?如果胜利了,那应该庆祝才是,士气应该大振才是啊!

中原解放军为什么要突围?在中原地区敌我力量对比真的到了非突围不可的局势了吗?

为什么要突围?有人说是因为敌我力量悬殊,无法坚持中原斗争。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内战爆发时,国民党总兵力约430万人,其中正规军约200万人,特种兵、海空军及后勤机关、军事学校156万人,非正规军74万人。解放军总兵力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地方部队及后方机关共66万人。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对比,解放军的数量处于1:3。4的劣势。

中原地区国共军队之比是多少?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说:“国民党军队22万人” 进攻中原解放区。“中原军区下辖河南、江汉、鄂东三军区和第一、第二野战纵队,组成了6万余人的中原解放军。” 敌我力量之比是3。6:1。如果算一算中原军区各部兵力,应该在 7 万人以上。中原军区部队由新四军五师、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八团四支部队合编而成。抗日战争结束时,新四军五师“解放人口1300余万,建立了38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活动地区计有60多个县2000万人口),建立了拥有七个军分区的鄂豫皖湘赣军区,主力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五万余人,民兵达30余万”,“抗击了十五万日军和八万多伪军” ,号称是“五万雄师” 河南军区部队1945年10月与新四军五师部队会师时,共有兵力1。5余人,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4000人,冀鲁豫军区八团2700余人。 如果按7万人比22万人,那应该是1:3多一点。不高于全国国共两党总兵力之比。

是不是这样的军事力量对比必须突围?不是这样的。1946年7月,粟裕将军以2。5万兵力,与进攻苏中解放区的12万国民党正规部队作战一个多月,七战七捷,歼敌5。3万余人。 1947年春,彭德怀将军指挥2万多西北野战军与国民党胡宗南的25大军在陕北地区周旋,敌我力量对比是10:1,在一个多月时间三战三胜,歼敌1。4万余人 ,以后又越战越强,到1947年底敌我力量变成5:1,始终坚持陕北地区,并最终解放了大西北。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华东、山东、东北等解放区的部队在面临国民党军队围攻时,都往延安突围、撤退,那么中国的解放战争还能进行下去吗?

有人说,中原解放军进行突围,是中央批准的。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中央对我党我军在中原地区的斗争方针是长期坚持这一 地区还是放弃放弃这一 地区?1945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指出:河南部队及五师部队留在黄河以南行动,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直接配合华北与长江下游我军之作战。9月11日,中共中央在给河南区党委的指示中强调:全党应团结在坚持中原斗争的任务之下。 9月24日、10月1日,中共中央在给鄂豫皖中央局的指示中都反复强调了“长期坚持中原”斗争的重要战略意义。很显然,中央的本意是要求坚持这一 地区的。但是,中原局领导人一直向中央报告,无法坚持。中央只好批准突围。突围以后,1946年8月9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中仍然希望“我中原军能在陕南、豫西、川东、鄂西、鄂中、鄂东、皖西等七八处地方站住脚跟,即是战略上一大胜利。”

有人认为,如果说中原突围失败了,也对不起在突围中牺牲的烈士啊!斗争的失败,不会影响烈士的伟大。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进行了许多次的革命斗争,也失败了许多次。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英勇献身。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英雄形象没有因为失败而失色。后人也正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才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不过我们应当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www.6park.com

由于领导者决策、指挥失误,所造成的不必要的牺牲,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教训吗?

中原突围的失利(姑且用“失利”一词吧),分析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总是有的吧?

一是中原局领导人的悲观右倾,没有做好打的准备,导致军心不稳(或者说军心涣散)。时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政委的戴季英1982年11月在接受党史工作者调访时这样说道:1945年10月,成立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共有十多万人在正规部队,二万多人的地方武装,二万多党员和一千多万的群众,辖20多个县。1946年3月,在宣化店召开营和县以上的干部动员大会。会上,中原局书记郑位三同志作“各逃生路”的政治报告。他在会上讲了八条:一,军队打不了;二,民力养不活;三,民主赶不上;四,合法他不准(指蒋介石不准我军合法存在);五,非法又不行;六,美蒋联合力量大;七,困难在增加;八,革命高潮还未到。他认为中原军区没有力量也不可能担负解放战争的重任。这八条在会上一宣布,全军及地方干部都认为毫无出路,希望渺茫。从这以后,部队失去了信心,逃走的人很多,部队战斗力大减,由原来的十几万人,只剩下几万人。中央不赞成这样做,先后派董必武、周恩来同志到中原解放区。董必武来宣化店后,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指示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要依托大洪山、天台山、大别山的有利条件,牵制敌人,旋回作战,在运动中消灭敌人。5月下旬,周恩来随三人军事小组赴宣化店,召集中原军区干部开会,传达毛主席的指示,鼓励我们继续坚持斗争,要看到全国的力量,不要把蒋介石的力量估计得太高,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果坚持不下去,就突围到外线去。……回到延安后,中原局的干部100多人在延安蓝家坪学习开会,中央领导人刘少奇、彭德怀、任弼时等同志参加并组织了这次学习。刘少奇、任弼时明确讲到中原局犯有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时任河南军区司令员的黄霖1986年6月在一个关于中原突围的老干部座谈会上这样说:1946年3月,中原局召开旅以上干部会,位老(郑位三)在会议室门口写“哀兵必胜”,刘子久、陈大姐(陈少敏)写了“跑,逃,叫,要”,要分散转移。有的干部就骂:什么哀兵?我们有八、九个旅,拼嘛!关于突围问题,开始讨论争议很激烈,旅以上干部在宣化店开会,突不突围?如何突围?如何坚持?多数同志认为应该把部队撒开一些,一纵有皮定钧、张才千、刘昌毅三个旅;二纵有十三旅、十五旅、三五九旅;三个军区各有一个独立旅,力量都很棒。如果在桐柏山、伏牛山、大别山、白兆山、武当山、洪湖和湘西各放一、两个旅,把打游击的面积撒得广一些,加上边区群众的支持,这样,别说国民党30万人,就是50万人也难取胜,可是最后没有这么办,主要是郑位三同志悲观加主观,才造成这么大的损失。黄霖1985年月在接受采访时还说道:郑位三这个人既主观又悲观,还不听别人的意见。他说我们这么多人吃没吃的,就是国民党不打,我们也要垮掉的。他说走不掉,打不赢,没吃的,……后来很多人都不愿意听那一套了,就这样,他也不改变他的主意,结果造成这么大的损失。

一位原中原军区领导人,在1961年前后与新四军五师战史编辑部的同志谈话时,坦然承认:当时对解放战争形势看不清,思想上有些右,只想溜,不想打(引者注:原话记不准了,这里写的是大意)。

李先念也承认在中原突围中有失误。他说:首先,在突围前对全国迅速发展的形势认识不够,估计不足。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我们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他们决不会甘心让我们呆在这里的。对国民党假和谈,真备战的阴谋,我们是有认识的,对他们要打内战是有思想准备的,尤其是王震同志从延安回来传达毛主席指示以后,思想更明确了,其他解放区可能会有一段和平时期,而中原解放区则不可能,必须立足于打。但是,当国民党军队的三十余万军队,把我们包围在方圆仅两百里的宣化店地区的时候,个别负责同志曾散布失败情绪,说什么“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打也打不赢,走也走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领导干部中加强对形势的研究和分析,正确估计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统一思想,克服错误情绪,坚定胜的利信心,并动员军民充分做好打的准备,但当时这一点做得很不够。其次,在突围前,对地方党组织、政权、群众工作怎样转入地下,缺乏周密准备,抓得也不得力,尤其是对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认识不足,部署也不周,因此根据地受到损失比较大,这些经验教训都应该总结。

二是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主要领导权威性不够,军事指挥系统不够协调。四支部队合编而成的中原军区,各部队的传统、作风、习惯以及军政事首长的性格都有差异,需要一个磨合期。但是中原地区的形势没有给中原军区各部这个磨合期,战斗配合不够协调。 www.6park.com



当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央决定将五师、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八路军冀鲁豫八团四支部队进行整合,成立中原军区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时,中央也考虑到郑位三的威望尚不能服众。中央决定派徐向前来中原任中原局书记,同时还决定派傅钟、程世才来中原任中原局委员。但因徐向前有病,未能到职,傅、程也没有来。只好由郑位三任副书记,代理书记。中原突围后,郑位三再也没有得到重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任全国政协常委的闲职。

在中原军区指挥层,军区司令员是李先念,而副司令员是王树声、王震。王树声在红军时期是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李先念当时任红三十军政委,曾经是他的部下;王震在红军时期是红六军团政委。按常理,李先念指挥起来也不会很顺手。部队突围以后,失去统一指挥,各自为战,自逃生路,谈不上互相配合支援。

三是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主要领导人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郑位三主要是政治工作者。李先念红军时期当过红三十军政委,也主要从事部队政治工作,虽然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新四军五师师长兼政委,但主要是打游击战,直接指挥部队作战的规模不过几千人,从来没有指挥数万大军进行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因而,在指挥中失误总是难免的。

四是军队在突围中保护地方干部不力,造成地方干部损失过大。

中原军区干部旅4000多干部在突围中跟随三五九旅一起行动,最后损失殆尽。十五旅政委把随军行动的38名县团级干部赶离部队。还有少数部队指挥员1946年8月7日,突围中,中原军区某领导上了敌人的当,居然派干部旅旅长张文津、旅政治部主任吴祖贻和毛泽东的侄子毛楚雄(毛泽潭烈士之子)去和敌人谈判,结果被敌人秘密杀害。在此之前,毛泽东于1946年7月7日已指示:“各地大员不要外出谈判。”

由于缺少地方干部,突围出来的部队在建立豫陕解放区时困难重重,难以立足。

五是主要领导在困难时期离开部队。中原解放军突出敌人重围在鄂西北、豫西、陕南开辟新的根据地时,处境异常艰难。这时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主要领导人先后离开部队,到延安或华北解放区了。这些领导人离开部队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因为有病,二是跟着部队“目标太大”,对部队行动不利,等等。当然,这些领导人离开部队都得到了中央的批准,有的领导甚至还是中央主动要他们离开部队的。毛泽东在重庆谈判以后,长期有病,苏联方面希望他到苏联治疗,但中国正处在关键时刻,他没有选择离开。当胡宗南20多万大军进攻陕北时,西北解放军只有2万多人,中央很多领导担心毛泽东的安全,要他撤离陕北,但他坚持留在陕北,认为只要毛泽东还在陕北,对全国各地的解放军将士的士气就是一个鼓舞。毛泽东的目标够大了吧?可他没有离开陕北。

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领导人在部队困难时刻离开部队对士气影响较大。一些干部要求离开部队,到延安去。豫陕军区第分区司令员离队逃跑,被党中央开除党籍。中央要求中原局开展反对退却逃跑斗争,坚持鄂豫陕游击战争。1946年12月26日,中央指示鄂豫陕区党委和鄂西北区党委,要求在那里的干部必须继续坚持工作,“除有十分必要得由区党委决定离开现地区来延外,其他一切干部一律禁止来延安及到其他解放区。” 1947年1月1日,中央在给鄂豫陕区党委和鄂西北区党委的指示中强调:“禁止任何人自由散布悲观失望的理论,以便躲避艰苦斗争逃跑到陕北及其他根据地去。……不再许陕南干部到延安来。”

当时在华北解放区流传的“新四军五师是流寇”、“李先念是常败将军”的说法是不公平的。新四军五师抗战八年,建立了拥有1300万人口,38个县级政权的根据地,怎么能说是流寇?只不过根据地最后丧失了而已。李先念无论在红军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都打过不少胜仗,如在川陕根据地的奇袭达定县城、黄猫垭歼灭战,在豫鄂边区的圣场歼灭战、大悟山保卫战、白兆山战斗等,打得都很漂亮。怎么能说是“常败将军?”西路军的失败李先念是没有责任的,中原突围李先念自己主动承担责任,但主要的责任还不在他。

李先念作为政治家是杰出的。红军长征途中,张国涛分裂党,李没有出问题;建国后的多次政治运动,如批反冒进、反右派、反右倾、文化大革命运动,李也安然无恙。从省委书记逐步上升到副总理、政治局委员、党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全国政协主席,成为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为党和人民立了大功。

李先念作为军事家是不走运的。1936年10月,中央命令红四方面军一部挺进河西走廊,创建河西根据地,并伺机打通新疆。李先念、程世才率红三十军奉命参加了这次西征。这是一个注定要失败的计划。西路军(由渡过黄河的红五军、红九军、红三十军组成)22000多人在西征途中,遭到甘肃、青海两省马家军骑兵、步兵及民团十多万人的围攻,损失惨重。1937年3月,西路军主要领导人离开部队回延安,李先念临危受命,负责指挥西路军继续西进。5月,李先念率部抵达新疆时,西路军只剩下400多人。

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在豫鄂边区一支支小股游击武装汇合起来,经过八年惨淡经营,使一支没有主力红军部队作基干的武装力量发展成为五万多人的新四军五师,并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六大战略区之一的中原解放区。可惜经过中原突围,五师部队损失惨重,只剩下7000多人。这是他一生难解之结。从此,他也基本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喜欢拒绝注册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拒绝注册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