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31
送交者: 屠小七[布衣] 于 2012-08-31 14:31 已读 77 次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回答: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1 由 屠小七 于 2012-08-21 11:50

是谁之咎?
  
  对于上述的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笔者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暂且抛开亲情不说,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看,周幽王、褒姒、虢石父等是一个反动腐朽的统治集团,闹得众叛亲离以至于最后覆灭,是历史对他们的惩罚。并不能从亲情的角度掩盖和淡化他们的罪恶,他们并不值得同情。
  第二,幽王废掉太子宜臼,还要赶尽杀绝,进攻申国要杀死宜臼,申侯联合犬戎反击,杀幽王于骊山之下。从亲子关系来看,起因不是子不孝,而是父不慈。这场灾难是幽王自己造成的,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
  第三,宜臼是不是参与了弑父之谋?是否应该承担弑父的责任?这要看他当时年龄有多大,是否成人。用今天的法律概念来说:他是不是具有行为能力的人。据《搜神记》卷六十记载: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是岁有马化为狐。”
   《搜神记》,晋人干宝撰。为志怪小说,内容多为神话,但多源于古书。上引“马化为狐”的事,见《竹书纪年》,说是幽王生在这年,大约也是根据《竹书纪 年》,不过现在所看到的《竹书纪年》,仅有“马化狐”的记载,却没有“幽王生”的内容,可能是在传抄过程中漏掉了。如果幽王生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 795年),他死的时候(公元前771)不过25岁,就算他18岁有子,那年宜臼不过8岁,有什么行为能力?宜臼9岁即位,在位51年,死在公元前720 年,终年应该是60岁。古人的寿命一般要比现代人短,活到60岁就不算短命了。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在当时的政治博弈中,不过是别人手上的一张牌,只是个符 号,连傀儡也不够,因为傀儡还能在别人的操纵下活动,他连这点活动能力也没有,怎么能把“弑父”的帽子扣在他的头上。《史记》说“犬戎杀幽王”,这个记载 没有错。杀死幽王的是犬戎,策划者则是申侯,与平王毫无相干。
  第四,关于“二王并立”。虢公翰是什么人,我们还不十分清楚。但不外乎是虢石父 或虢石父的儿子,只有这两种可能。不管他是老虢也好,小虢也好,总之是幽王、褒姒的同党,是最腐朽的政治力量的代表。而这个王子余臣,不过是他们手上的一 张牌。幽王和伯服虽然死了,褒姒被虏也下落不明,但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并不甘心失败。另开一个店,拥立携王,是他们垂死挣扎的表现。
  我们说幽王一党不好,并不等于说平王一党就是好的。这不过是统治集团内部的博弈,那种保守与改革,进步与反动,非此即彼的思维方法,在这里是用不上的。
   谥法:“治而无眚(音省,过错)曰平”,“执事有制曰平”、“布纲治纪曰平”,这是一中上等的谥号,算是一个7-80分的帝王。而班固的《汉 书。古今人表》,却把平王和厉王、幽王画了等号,都列入“下下、愚人”栏内。这大约是从“弑父不孝”、“引敌灭国”的角度来衡量的。 但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那不应该是平王的过错。
平王东迁的原因
  
  平王东迁,是在哪一年?这是我们讨论东迁原因的一个前提。对于这件事,古书上的记载基本是一致的。
  《国语。周语上》:
  “(幽王)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竹书纪年》:
  “平王元年辛末,王东迁雒邑。”
  《史记。周本纪》:
  “平王立,东迁于雒邑,避戎寇。”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幽王十一年,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元年,东徙雒邑。”
   按照上面的说法,平王东迁是在幽王被杀的第二年,就是平王元年(公元前770)。两千多年来,并没有人对此提出什么异议;只是到了最近,有一些学者则主 张平王东迁的年代应该后推。有的说:应在晋文侯二十一年(前760);有的说:应在周平王二十一年(前750),或周平王二十四年(前747)②。他们的 主要根据是《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的一段话:
  “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辱阝。”
  他们认为:从 文意上看,先说“诸侯替之”,后说“迁郏辱阝”(雒邑,今洛阳),是表明携王被杀以后才迁都雒邑的。但笔者认为:替,废也,代也,是废掉携王,由平王取而 代之。这是说:虢公翰立携王后,申、秦、晋、许等诸侯又立平王于申,不久便迁往雒邑。另立平王,就表示废弃了携王,并没有携王被杀后才迁都的意思。
   探讨平王东迁的原因,如果把迁都的时间推迟10年甚至20多年,关中一带的政治军事形势自然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公元前770-747年之间,秦逐渐取得 了丰、镐之地,晋逐渐取得了河西之地,郑也扩大了地盘;这是论者主张平王东迁为了“避秦”、“受逼于秦晋郑”的主要根据。但推迟东迁之说只是一种主观臆 断,根据是不足的。我们还是要相信《国语》、《竹书纪年》和《史记》的说法,讨论平王东迁的原因还是要根据平王元年(公元前770)的形势、背景来考虑。 这样,由推迟东迁时间而衍生的“避秦”、“受逼于秦晋郑”等说法便不攻而自破了。
  其次,钱穆先生认为犬戎是友而不是敌,东迁不是为了避戎,表面看来好像有道理,仔细研究起来也是站不住脚的。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在传说中舜的时候,西羌(西戎)就居住在三危(今甘肃敦煌一带),“滨于赐支(今甘肃临夏以西,青海东 南),至于河首(今甘肃兰州附近的黄河上游),绵地千里。……南接蜀,汉徼外蛮夷,西北接鄯善,车师诸国。所居无常,依随水草。”
  这是西羌(也就是西戎)的早期情况,分布于今甘肃西南直到青海,新疆一带。以后逐渐东迁,和夏、商、周各朝经常发生战争。
  《后汉书。西羌传》接下来又写道:
   “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周朝衰落,戎人逼近诸夏地区)。自陇山(今陕西陇县一带)及乎伊,洛,往往有戎。于是渭首(今甘肃渭源一带)有狄、 豲(音原),邽(音规)、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今甘肃宁县一带)之戎;洛川(洛水)有大荔(今陕西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今陕西临潼,渭南一带);伊、 洛间(今河南西部)有杨拒、泉皋之戎;颍首(今河南登封一带)以西有蛮氏之戎。”
  这是说:在平王之末,西戎已经东进到陕西、河南一带。但他们的东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在宣王、幽王、平王时期,关中已经有很多戎人的部落。平王初年,平王对秦襄公说:
  “戎无道,侵夺我岐(今陕西岐山县)、丰(今陕西户县一带)之地。”
  这表明:戎人已经逼近镐京了。
   西戎部落众多,各不统属,犬戎只是其中的一支。申侯为了攻击幽王,联合了犬戎,不等于联合了所有的西戎部落。何况攻进镐京之后,犬戎也未必完全听从申侯 的摆布。就算申侯和犬戎是铁哥们儿,他和其他戎人部落也不能完全摆平。当时在今甘、陕一带到处是戎人的部落,镐京一带已在戎人的包围之中。申侯和犬戎的一 度联合,并不能得出西戎部落都是友的结论。
  《国语。郑语》载史伯语:
  “缯与西戎,方将德申,申吕方强。”
  (申侯施德于西戎,他们拥护申侯,当时申、吕等国正在强盛。)
  有人据此认为:“当时势力较强的为申、吕、西夷犬戎均属附从地位,平王何用远避?”③
  是的,与西戎的每一个部落相比,申、吕是较强的,也许犬戎与某些西戎部落处于附从地位;但当时西戎部落众多,岂能都附从于申、吕?申、吕岂能有控制众多西戎部落的能力?
   我们排除了“友戎说”,“平王东迁后移说”以及由此演绎而成的“避秦说”、“受逼于秦、晋、郑说”之后,根据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当时的政治、军事 形势,回过头来研究平王东迁的原因,觉得《史记》的“避戎寇”的说法是正确的。当时关中大部分地区被西戎各部落所盘踞,镐京附近还有一个依附于虢国(西 虢,今陕西宝鸡东)的携王政权,天灾戎祸使关中地区经济萧条,镐京出现一片残破景象;对于国力日衰的平王政权来说,镐京已经不适于居住,而且随时有被戎人 攻灭的危险。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平王需要迁到天下之中、经济条件相对好一些的雒邑去,受与王室关系比较密切的各诸侯国的保护。这些问题,本来是很清楚 的,历来是史学界的共识。只是到了现代,一些喜欢标新立异的学者,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把问题搞得复杂了,乱套了。
  反对“避戎说”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还有这样一段话:
  “然则平王东迁,特以丰、镐残破,近就申戎以自保,非避戎寇而远引也。”
   西申和南申都是西戎人的国家,不过已经都华夏化了,但有时仍被称为申戎。钱穆先生也承认平王东迁是因为“丰、镐残破”,这是对的。但认为平王是“近就申 戎以自保”,则是把两个申国混淆了。平王的外公家是西申,平王东迁后接近的是南申,在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一带。南申和王室的关系比较密切,但毕竟是一个小 诸侯国。平王东迁主要不是为了近就南申,而是近就力量更强大的晋、卫、郑等诸侯国。怎么能够否认“避戎寇而远引”的事实呢。
喜欢屠小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