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44
送交者: 屠小七[布衣] 于 2012-09-03 7:39 已读 23 次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回答: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1 由 屠小七 于 2012-08-21 11:50

一 王霸一夕谈
  
  霸,由月亮引起
  
  春秋时期的主要历史内容是争霸和霸政,一个“霸”字,概括了春秋历史的主旋律。所以我们讲春秋,要先从这个“霸”字讲起。
  “霸”字的原义,是一种月相,就是月亮的形象。周人根据月亮在一个月的盈亏明暗的不同的形象,来表示不同的日期。在周代金文中,主要有标志性的既死霸、既望、既生霸三种月相,由此又衍生出旁(方)既生霸,旁(方)死霸、旁(方)既死霸、旁(方)生霸等等。
  周代金文中的“霸”字,在文献中又写作魄,大约“霸”是原字,“魄”是假借字,二者因为古音相同,所以可借用。但也可能“魄”是别名。
  古人好写假借字,今天称为写别字,今人以写别字为错误,考试卷子上出现别字要扣分,而古人却是允许的,甚至写别字竟成为一种潮流,许多大学问家也写别字。其实这是一种陋习,不足为训。
  今天在网络上,也出现了写别字的风气,如版主写成斑竹,悲剧写成杯具,我写成偶等等。这些网友并不是文化根基浅,而是为了赶时髦。但既然有正字可写,为什么要写别字呢?网络上的这种风气,是不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的。有话好好说,有字好好写,干嘛要标新立异?
  霸,是一种什么月相?古今学者有不同的解读。
  有些学者认为:霸,或魄,指月轮的黑暗面。
  《汉书。律历志》孟康(三国魏人)注:“魄,月质也。”
  月质,指月亮的本体。月亮的本体不发光,借太阳的照射发光,所以黑暗面是月亮本体的属性,而这黑暗面就称为霸(魄)。
  《尚书。武成》孔安国(汉人)注和孔颖达(唐人)疏(对正文的注解叫注,对注的再注解称疏)都认为霸(魄)是月轮的黑暗面。
  东汉,张衡《灵宪》说: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霸)生于日之所蔽。”
  《隋书。天文志》说:
  “月者,日光照之则见其明,日光所不照则谓之魄(霸)
  二者都认为霸(魄)是月轮的阴暗面,而且都揭示了月光来自日照的事实。
  但东汉的大经学家马融和《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却持相反的意见,认为“霸指月轮的光明面。马融说:
  “魄,月出也。”(月出:音匪。)
  什么叫月出 ?《说文》:
  “月出,月未盛之明也。”
  “未盛之明”,就是开始发光的新月。
  许慎说:
  “霸,月始生霸然,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说文》)
  他的意思是:霸,是月亮开始生成时的光明面。如果上月是大月,这个月开始生霸的日子是二日;如果上月是小月,这个月开始生霸的日子是三日。开始生霸,就是出现月牙。
  乾隆时期,江声撰《尚书集注音疏》,王鸣盛撰《尚书后案》,都祖述了马融、许慎的观点,认为“霸”是月轮的光明面。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有关月相的观点,影响最大。他根据马融、许慎等人“霸”为月轮光明面的说法,又通过自己对西周青铜器铭文的 研究,写作了《生霸死霸考》一文①,提出了月相四分法,认为在阴历的一个月当中,最基本的月相是“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具体说就 是:
  初吉:一日至七八日,由月牙初生到逐渐变大。
  既生霸:八、九日至十四、五日,月轮的光亮部分逐渐变大,直到全圆。
  既望:十五、六日至二十二、三日,月轮的光亮部分由圆而亏,黑暗部分逐渐加大。
  既死霸:二十三日以后,月轮的光亮部分变小至消失。
   但近些年来,有些学者指出:王国维的月相四分法,是错误的。②尽管这种说法为近现代许多学者所宗奉,甚至也被“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而实际上却是一 种误导。霸,是月轮的黑暗面,王国维却以光明面释之,这本身就把事情弄反了。而初吉,是历法用语,指每月的第一天,并不是月相。既生霸、既望、既死霸,都 是一两天之内的定点月相,王氏却延长为6—8天,以符合四分之数,都是主观臆断。他是中国近代的国学大师,对国学贡献甚丰,但任何人也不能一贯正确,这也 就是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
  西周有关月相的词语甚多,研究起来非常麻烦。最基本的月相有三种:既死霸、既望、既生霸。简单地说,就是:
   初二、初三,光亮部分开始产生,出现了月牙,黑暗的部分逐渐被遮盖,以后光亮的部分愈来愈大,黑暗的部分愈来愈小。到了十四、十五日,光明的部分充满月 轮,黑暗的部分完全消失,这种月相称为望,也称为既死霸。既,是事物终止,结束的意思,是说霸(月的黑暗面)已经走完了它的死亡过程。
  望的下 一天称为既望,意思是望的结束。从此以后,光明面逐渐消失,黑暗面由小变大,开始了霸的生长过程。到了二十九日(小月)或三十日(大月),光明面完全消 失,黑暗面占满月轮,我们就看不见月亮了。历法称为晦日,月相称为既生霸,意思是:生霸的过程结束了。到了下月初二(小月)、初三(大月),又开始了生明 死霸的过程,如此循环不已。
  《楚辞。天问》: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月光有什么德行,死了又复生?)
  在古人的观念中,月亮有一个死亡和复生的过程。总之,月相以既望为分界线,上半月是明生霸死的过程,下半月是霸生明死的过程。
霸,原来并无贬义
  
  我们在上面谈了那么多月亮的事,这和争霸、霸权有关系吗?答曰:毫无关系。只是因为要追究这个“霸“字的原义,才打了这么一个小段,就算介绍一点国学的入门知识吧。
  争霸、称霸、霸主、霸政的霸,是一个假借字,它的原字是“伯”,就是诸侯之长,在一个地区为天子管理诸侯,相当于现在的大行政区兼大军区的首长。《国语。郑语》:
  “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
  这是说:相传在夏商时,就有昆吾(今河南濮阳市东)大彭(今江苏铜山)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等成为诸侯之长了。尽管那时的所谓诸侯不过是一些部落联盟或原始的小国。
  商朝未年,周文王为“西伯”,就是西方的诸侯之长。
  据《左传。僖公四年》记载:齐桓公率领鲁、宋、陈、卫、郑、许、曹诸国之师伐楚,楚成王派遣使者来到军中说:
  “君王居住在北海(北方),寡人居住在南海(南方),是‘风马牛不相及’(双方的马牛发情追逐,也跑不到对方的地界去)。没想到君王竟长途跋涉到我们这里来,这是为什么?”
  管仲代表齐桓公回答说:
  “过去召康公向我的先君太公望转达天子的命令说:‘周围所有的诸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以便辅佐王室。’赐给先君征伐的范围,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棱(今湖北麻城市一带);北到无棣(今河北卢龙一带)。”
  可见在西周初年,齐国曾经是东方的诸侯之长。
  直到秦汉之际,项羽灭秦后,还自封为西楚霸王,也就是西楚(都彭城,今江苏铜山)的诸侯之长。
  上面所说的夏伯、商伯、西伯等等,用假借字来写,自然可以像西楚霸王那样写成夏霸、商霸、西霸等等。霸,就是伯,当初没有任何贬义,不是个坏字眼儿,不然项羽也不会自称霸王了。
   早期的那些伯,也就是诸侯长,是天子所册封的,是奉天子的委托管理本地区的诸侯的,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但自春秋以后,“伯”(霸)不是由天子所册封, 而是靠武力争夺而来的,这就是争霸。往往在争霸成功以后,走一走天子册封的过场。天子或者因为畏惧霸主的权势,或者主动巴结霸主,以便得到霸主的庇护,总 是会对争霸成功的霸主,追认其身分的。在这种形势下,天子由天下共主变成了霸主的傀儡,被霸主玩弄于掌心之上,天子和霸主的关系,名义上还是君臣,实际上 已经是反臣为君,反下为上了。
  《吕氏春秋。谕大》:
  “五伯(霸)欲继三王而不成,既足以为诸侯长矣。”
  这是说:五霸虽然没有成为禹、汤、文、武那样的王者,却起到了诸侯之长的作用。
  总之,尽管在春秋时期,霸主对天子已经不能恪守臣道,但“霸”字还不是一个贬义词。荀子说:
  “上可以王,下可以霸。”(《荀子。王霸》)
  “尊法爱民而霸。”(《荀子。强国》)
  可见荀子作为战国时期的学者,认为称霸也是一种政治上的正当的选项,“尊法爱民”是作霸主的条件,霸主还是一个正面的形象。
   但由于争霸的过程是一个血腥的暴力的过程,是一种以强凌弱的行动,与儒家的“德政”、“仁政”理念是矛盾的,所以霸政、霸道便逐渐变成了贬义词,变成了 横行霸道,变成了强权、暴力的代名词了。现在我们常说的“抢男霸女”、“霸占”、霸气十足“、”南霸天“、”北霸天“之类的词语,那就完全是贬义词了。
  
   www.6park.com


  早期儒家对霸政的态度
  
  生活在春秋末年的孔子,对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和霸政,是有切身体会的。但他并没有明确地提出有关王、霸的概念。我们从《论语》中所透露的信息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认真地研究:
  第一,孔子的主要政治倾向是维护西周的礼制,维护作为天下共主的天子的地位。他说: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的诏命都出自天子;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的命令都出自诸侯。)
  春秋时代,王权衰微,霸主迭兴,是一个“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孔子当然是反对这种局面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他的理想政治。
   第二,但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时代,天子的权威毕竟是不可能恢复了,孔子面对现实,也不得不降低他的政治标准;因而对于一个能够安定秩序,造福人民的霸 主,孔子也抱着肯定的态度。在《论语》中,对于春秋的霸主,孔子只提起过齐桓公和晋文公。当子路认为管仲不仁时,孔子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的会盟,不使用兵车,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贡也怀疑管仲不是仁者,孔子说: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管仲辅佐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维护天下的秩序,人民直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早就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成为夷狄了。)
  可见孔子在称赞管仲的同时,也肯定了齐桓公的霸业。
  孔子还说过:
  “晋文公谲(音决)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论语。宪问》)
  (晋文公奸诈而不正直,齐桓公正直而不奸诈。)
  对于齐桓公的道德品质,孔子也给与了正面的评价。
  可见孔子并没有完全否定霸政,对于好的霸主,他还是称赞的。但在孔子的时代,王、霸的概念还不那么明确,还没有作为不同的政治范畴被强调起来。
  在早期儒家中,严明王,霸之辩,首先把王、霸的概念强调起来的是战国中期的孟子。孟子大力提倡王道。齐宣王问孟子说: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您可以讲给我听吗?)
  孟子回答说: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孔子的弟子没有谈论桓,文的事迹的,所以后世没有流传下来,臣也没有听说过。若不然的话,还是谈一谈王道吧!)
  其实,齐桓、晋文的事,并不是没有流传下来,孟子对此也不可能毫无所知,他想向齐宣王宣讲王道,所以就把霸道放在一边了。
  那么,孟子对于霸道抱什么态度呢?请听他说:
  “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
   在孟子看来,三王(禹、汤、文、武)施行王道,五霸施行霸道,五霸对于三王来说,是有罪的;而战国时候的诸侯,还不如五霸,所以对于五霸来说,也是有罪 的;当今(战国时期)的大夫,对于诸侯的错误不能劝谏,却一味地去逢迎,所以对于诸侯来说,也是有罪的。从这番话来看,孟子虽然认为春秋时的霸道不如王 道,但比起战国时候那些嗜血成性,尔虞我诈的诸侯来还是好的。这就和孔子一样,在一定程度,一定意义上,并没有否定霸道的历史地位。他又说:
  “霸者之民驩虞(欢娱)如也,王者之民皞皞(音号)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孟子。尽心上》)
  (霸主的百姓高兴快乐,王者的百姓怡然自得。百姓被杀也不怨恨,得到好处也不知感谢,每天都向好的方面转变,却不知道谁在起作用。)
  从这段话里更可以看出,他把霸道和王道并列,说二者都是百姓所拥护的。这和上面所说的“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对霸道很鄙视的态度,似乎有一些矛盾。
   生活在战国末年的荀子,对于王、霸问题谈得就更多了,在《荀子》一书中,就有一篇《王霸》。当时法家主张用霸道来统一中国,就是对内严刑峻法,对外靠武 力开展兼并战争。荀子大力提倡王道,但也不否定霸道,对王、霸采取了拆衷的态度。他主张“隆礼”、“重法”、“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荀 子。儒效》),就是把:“礼”(王道)和“法”(霸道)结合起来,取法后王的霸道、先王的王道、整齐制度,以统一全国。荀子这种理 论,改造了儒家的传统观念,以适应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汉朝“杂王霸而用之”,用儒法合流,王霸兼用的理念来治理国家,从思想的源头 来看,荀子已经开其端倪了。
  王霸的分野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战国时期,商鞅初见秦孝公,向他讲“帝道”,孝公听不进去,时时打嗑 睡。过了五天,商鞅又向孝公讲“王道”,尽管讲得头头是道,还是不合孝公的心意。又过了几天,孝公又召见商鞅,商鞅向孝公讲“霸道”,这一回,孝公感兴趣 了,有了采纳的心思。再一次召见时,商鞅向他讲“强国之术”,孝公听得非常入神,坐在席子上不知不觉地向前移动着膝盖,谈了好几天,他听起来都不觉得厌 倦。
  这个故事表明:商鞅向秦孝公提出治国的三个选项:帝道、王道和霸道。最后的“强国之术”,应该是霸道的具体化。帝道就是五帝之道。五帝还 是传说人物,他们的政治理念都是后人所伪托,不外是“无为而治”,“天下为公”之类的乌托邦,已经没有现实意义。王道其实也是一种理想,但与现实的政治毕 竟还有某些联系。只有霸道,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思想的主流,是各国在争霸战争中实际应用的统治思想和模式。秦孝公对脱离现实的帝道和王道不感兴趣,而热 衷于霸道和强国之术,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王道和霸道的主要分岐在哪里呢?古今论者对此有许多表述,大体说来,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王道讲究德,霸道讲究力。德,就是仁、义等道德理念;力,就是对内压制,对外发动战争。《淮南子。人间训》:
  “昔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
  其实,义也属于德的范畴之内,王道的主要特征是德政,三王用义,也被德所涵盖。
  《孟子。公孙丑上》: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凭借强力却假借仁义之名的可以称霸,称霸必然是实力强盛的大国;凭借道德来实行仁义的可以称王,这就不必凭借国力的强大,汤的地盘只有七十里,文王的 地盘只有百里。凭借强力使人归服的,人家并不是心服,只是因为他的实力不够。凭借道德使人归附的,人家才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位高足归附孔子那样。)
  孟子认为:仁、义,是德政的主要内容。孟子拜见梁惠王(就是魏惠王),梁惠王说:
  “叟(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回答说: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接下来,孟子便向梁惠王宣讲了王道的理念,其中心思想主要离不开仁、义。(见《孟子。梁惠王上》)
  关于王、霸之辩,荀子也谈了许多。在《荀子。仲尼》一篇中,他是这样评论王霸的:
  “然而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乡(向)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能颠倒其敌者也。诈心以胜矣,彼以让饰争,依乎仁而蹈利者也,小人之杰也,彼固何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
   (然而孔子的门下,五尺高(约合今115厘米)的小孩子,都以谈论五霸为羞耻,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是的,因为五霸不把政治教化作为治国的根本措施, 没有达到崇高的境界,没有健全的礼制,不能服人之心。他们讲究谋略,注意使民众劳佚结合,积蓄物资,加强战备,因而能够打败他的敌人。他们充满了狡诈之 心,以谦让来掩饰争夺,以仁义为幌子而追求功利,是小人中的杰出者,怎么能够在伟大的君子孔子的门下受到称赞呢?)
  接下来,他以王道作对比说:
  “彼王者则不然,致贤而能以救不肖,致强而能以宽弱,战必能殆之而羞与之斗,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有灾缪者然后诛之。”
  (那些王者却不这样,自己极其贤能却能去救助那些不贤能的君主,非常强大却能宽容弱小国家,本来能够战胜对方却耻于和他们战斗,安详地以礼仪制度昭示天下,而暴虐的国家就自然地转变了,只对那些顽固不化的国家进行讨伐。)
  第二,王道讲德政,出于内心;霸道有时也讲德政,那是作秀,是一种权谋。
  上面引用过的孟子的话:“以力假仁者霸”,说的就是霸主假借仁义之名,来达到称霸的目的,这当然就是作秀。孟子还说:
  “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尽心上》)
  (尧舜实行仁义,是出于本性;商汤和周武王是以身作则;五霸是假借仁义之名来作秀;长期假借而不归还,你怎能知道不弄假成真呢?)
  第三,王道以礼治国,霸道以法治国。
  孔子说:
  “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用行政手段来引导他们,用刑罚来规范他们,人民只知躲避刑罚却没有廉耻;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义来规范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而且是诚心归附)
  荀子也说:
  “王者之人,饰动以礼义,听断以类,明振毫末,举措应变而不穷,夫是之谓有原,是王者之人也。”(《荀子。王制》)
  (王者的为人,能用礼义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按照礼制来处理决断政事,明察秋毫,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无穷,这就叫掌握了为政的根本。这是王者的为人。)
   至于以法治国的霸道,在法家的著作中,有着充分的表述。韩非子认为:治国必须“奉法”(施行法制),“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 子。有度》)韩非子把商鞅的“法”(颁布成文法),申不害的“术”(君主驾驭臣子的权术),“势”(国君的绝对权威)结合起来,形成 了法家思想的完整体系,也就是霸道的集其大成。
  在春秋时代,法家思想还不那么完善。从《左传》、《国语》等书的记载来看,法家的思想正在萌发和酝酿之中。
  第四,王道是人本主义,霸道是国家主义。也就是霸道旨在富国强兵,王道旨在以富民为基础,实现国家的富强。
   人本主义,或称民本主义,是我国古代政治理念的精华。重民、爱民、富民的思想,在《尚书》、《左传》以及孔子的言论中,时有所见。到了孟子,把这种理念 推向了高峰。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已成为千古名言。就因为这句话,他被明太祖朱元璋赶出了 孔庙。
  在孟子看来,王道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他说: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百姓生时的供养和死时的殡葬都没有遗憾,是王道的开始。)
  孟子主张君主与民同忧同乐。他说: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君主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君主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忧愁为忧愁。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却不能成为王者,这是不可能的。)
  王道的民本主义,最重要的是富民。荀子说:
  “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成,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荀子。王制》)
   (实行王道的君主使民众富足,实行霸道的君主使士兵富足,勉强存在的国家使大夫富足,亡国的君主只是装满了自己的箱子,装满了自己的仓库。箱子已经装满 了,仓库已经装满了,老百姓却贫困了,这叫作上面冒出下面漏掉。这样的国家,内不能防守,外不能征战,那么就会很快地倾覆灭亡了。)
  看来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已经把“富了什么人”当作政治上的考核标准,是区分王道和霸道的重要标志。霸道,也就是法家的富国强兵,是牺牲民众的利益取得的,一直为提倡王道的人所垢病。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搞了30年,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国力已经大为增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分配不公,两极分化严重,大多数 百姓的收入水平有待提高。最近闭幕的中共七届五中全会所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重点转向富民、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等等,实在是历史性的跨 越,我们将乐观其成。
  以上是王道与霸道的主要分野。简单地说:王道,就是君主凭借道德、礼制进行统治,对内和谐,对外睦邻友好的一种理念和模式;霸道,则是君主凭借威势、法制、权谋进行统治,对内严刑峻法,对外穷兵黩武的一种理念和模式。

喜欢屠小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