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48
送交者: 屠小七[布衣] 于 2012-09-03 7:44 已读 30 次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回答: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1 由 屠小七 于 2012-08-21 11:50

天子求乞
  
   周王室东迁后,由于地盘缩小,财政收入有限,而各诸侯国又很少向天子进贡,而天子的排场又要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下去,这就使得王室在经济上经常处于捉襟见 肘,入不敷出的地步。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有向诸侯乞讨了。当时与王室关系最密切的是鲁国,据《左传》记载:周王室向鲁国求乞的事就有数起:
   鲁隐公三年(周平王51年,公元前720),平王死,周王朝派人向鲁国“求赙”(音富)。《玉篇》:“赙,以财助丧也。”求赙,就是向别人乞求丧葬的费 用。看来东迁仅仅半个世纪,王室已经穷得连为平王出殡的经济能力也没有了。当然,为天子出殡,排场甚大,随葬品也很多,开支是很惊人的。
  鲁隐公六年(周桓王3年,公元前717),“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
  这是周王室的地盘上发生了饥荒,周王室没有饭吃了,只好向鲁国求助。而鲁国似乎也没辙,只好向别的国家“请籴”。买谷为籴,“请籴”就是请求这些国家出卖粮食给王室。至于谁花钱,传文不详。大约周王室是买不起的,可能是鲁国出钱,各国打折优惠吧?
  鲁桓公十五年(周桓王23年,公元前697),“天王使家父来求车。”家父,周大夫。这时周桓王连车子也置不起了,只好向鲁国乞讨。《左传》评论说:
  “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
  但天子已经穷得没辙了,是否合乎礼制就不必较真儿了。
  鲁文公九年(周顷王元年,公元前618),“毛伯卫(周大夫)来求金。”求金,就是讨钱。周襄王去年8月死,这时还没有入葬,讨钱是为了办丧事,和隐公三年的“求赙”一样。
   从《左传》的记载来看,天子求乞,基本是面向鲁国,其它国家则少见记载。据《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这一年(周景王18年,公元 前527),周景王的王后穆后逝世,晋国派大夫荀跞(音洛)参加葬礼,以籍谈为副使。安葬完毕之后,周景王设宴招待晋国使者,把鲁国进贡的壶做为盛酒器。 周天子对荀跞说:
  “伯氏,诸侯都向王室进贡礼器,惟独晋国没有,这是为什么?”
  荀跞一时很尴尬,无词以对,便向副使籍谈作揖,让他回答。籍谈回答说:
  “当初诸侯受封的时候,都从王室接受了礼器,以镇抚其社稷,所以能把彝器进献给天子。晋国住在深山里,与戎狄为邻,而远离王室,天子的威福达不到这里,征服戎狄还来不及,怎么还能进献彝器?”
  周景王说:
   “叔氏④,你忘了吧!当年唐叔是成王的同胞弟弟,难道反而没有分到赏赐吗?密须的鼓和大路(车名),是文王通过田猎用来检阅军队的,阙巩国所出的甲,是 武王用来攻克商朝的,唐叔都接受了,居住在晋国,境内有戎狄。以后襄王所赐的大路,戎路(二者都是车名),斧钺、香酒、彤弓(红色的弓)、勇士,文公都接 受了,有了南阳的土地,安抚和征伐东方各国。这不是分到赏赐又是什么?子子孙孙不要忘了这些事,这就是所说的福。不记住这些恩赐,叔父还算是有心之人吗? 从前你的远祖孙伯黡(音眼)掌握晋朝的典籍,所以称为籍氏。及至传到辛有(平王时人)的次子董到晋国,就有了董氏的史官。你是司典的后代,怎么就忘了 呢?”(以上是按照原文翻译,略有删节。)
  籍谈被周景王数落得哑口无言。他们走出去之后,周景王说:
  “籍谈的后代恐怕不能兴旺吧!数典而忘其祖(举出典故,却忘记了祖先)。”
  “数典忘祖”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现在用来表示忘本或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这个著名的故事表明,在春秋时代,像晋国这样的姬姓大国,对于王室已经不进贡了,周王室的寒酸可想而知。周景王以鲁壶为名,对晋国的使臣发了一顿牢骚,暗示让晋国进贡,实在是枉费心机,那种万邦来朝的局面,已经成为在梦里追寻的历史陈迹了。
霸主听讼
  
  东迁后的周王室,由于国力衰落,权威扫地,与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往往自己难以解决,要依靠霸主的干预、调解,甚至通过诉讼的方式加以解决。
   周顷王六年(鲁文公14年,公元前613)春,周顷王逝世。《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和《晋世家》都记载了“公卿争政”四个字,但内 容不详,只有《左传》记载了事情的经过。原来争夺政治权势的是太宰周公阅和卿士王孙苏。周公阅是周公旦的后代,王孙苏是周僖王的孙子,二人都是王族。周朝 的太宰,总管王室事务,是王室的大管家;卿士主管朝政,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宰相,周王室设卿士二、三人。周朝的官制异说甚多,我们现在已经很难搞清了。总 之,周公阅和王孙苏在朝廷中地位都很显赫。新登位的周匡王,对于二人的争端,也无力解决。匡王起初许诺帮助王孙苏,后来又变了卦,改为帮助周公阅。匡王派 遣卿士尹氏和大夫聃启到晋国替公孙阅告状,晋国派执政大夫赵宣子(赵盾)来调解,“平王室而复之”,就是帮助王室把事情摆平,让周公阅和王孙苏二人都恢复 原来的职位。
  此外,在《左传》上,还有这样两则记载:
  鲁宣公十五年(周定王13年,公元前594),王孙苏又与另外两个卿士召戴 公、毛伯卫争夺政治权力,王孙苏派人杀了召戴公和毛伯卫,王室大乱。到了第二年秋天,召、毛的亲族和党羽进攻王孙苏,王孙苏逃奔到晋国,晋国又帮助他回 国,恢复了职位。冬天,晋景公派执政大夫士会到王室来,调解了卿大夫之间的矛盾。
  鲁襄公十年(周灵王9年,公元前563),周王室的两个卿士 王叔陈生与伯舆争夺政治权力。周灵王袒护伯舆,王叔陈生一怒之下离开了京师。走到黄河边上,灵王派人挽留他,而他没有回去,就暂时住在黄河边上。晋悼公派 大夫 士匄(古丐字)到京师来处理此事。士匄坐在王庭,受理双方的诉讼。王叔陈生的家宰(大管家)和伯舆手下的大夫瑕禽代表二人在士匄面前对质。最后士匄判决伯 舆胜诉,王叔陈生逃到晋国去避难。
  通过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到:周天子已经无力平息内部的政争,只好请霸主来调解或裁决。更有甚者,连周天子本人 也要在霸主那里打官司。鲁成公十一年(周简王6年,公元前579),周简王与晋大夫却至争夺鄇田(鄇地的土地,鄇,在今河南武陟西南),周简王派刘康公、 单襄公代表自己到晋国去打官司。在晋国,双方争论了一番之后,晋厉公为了照顾天子的面子,命令却至不要争了。尽管在这次诉讼中,周天子赢了官司,但堂堂的 周天子,为了一小块土地,竟要到诸侯那里去打官司,面子已经丢尽了。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我们以上所 谈的周天子权威衰落,是贯穿于整个春秋时期的一个渐进的过程。这里有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在周桓王十三年(鲁桓公5年,公元前707)周郑繻(音儒)葛之战 以前,周天子的权威还没有完全扫地,诸侯还轻易不敢冒犯他。这是一种习惯的力量,一种旧的秩序,旧的观念,往往不能一下子改变。这就叫“百足之虫,死而不 僵”(《文选。曹冏(六代论)》)⑤。华国锋上台后,提出“按过去方针办”和“两个凡是”⑥,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说在繻葛之战以前,周天子的权威还没有完全扫地呢?请看下面的几个事例:
  1、《诗经。王风。扬之水》所反映的背景是:周平王为了防范楚国侵犯周王室的南部屏障申国(都城在今河南唐河县境内)和吕国(都城在今河南南阳市境内),派兵去戍守。表明在平王时,周王的军事力量还不算太弱。
   2、《左传。隐公四年》(周桓王元年,公元前719)记载:卫庄公庞姬的儿子州吁杀了庄公的嫡子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州吁暴虐无 道,国人不服,向大夫石碏(音确)询问安定君位的办法,石碏回答说:“王觐为可。”意思是:只有朝觐周天子,取得合法地位,才能使君位安定下来。石碏所 说,是当时通行的观念。
  3、周桓王时,晋国在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都城在翼(今山西翼城县东南),而在曲沃(今山西闻喜东),还有一股割据势 力,其力量大于晋侯。据《左传。隐公五年》(周桓王2年,公元前718)记载:这年春天,曲沃庄伯联合郑国、邢国伐翼,周桓王也派兵 帮助。翼侯(就是晋鄂侯)打败,逃到随(今山西介休东南)。但到了夏天,曲沃庄伯却背叛了周桓王。于是桓王命令虢公带兵征伐曲沃,收复了翼,立鄂侯之子为 晋君,就是晋哀侯。
  由此可见,周桓王还有力量参与晋国之事,用武力打败了曲沃庄伯,立了一个新晋侯。
  4、《左 传。隐公九年》(周桓王6年,公元前714)记载:“宋公不王”,就是宋殇公不来朝觐天子。于是在周王室任左卿士的郑庄公“以王命伐 之”,在第二年,郑、鲁、齐等国联合伐宋。《左传》认为郑庄公是“以王命伐不庭”。不庭,是不到朝庭来朝觐的意思。又因为郕国(在今河南范县一带)没有响 应号召共同伐宋,冬天,郑,齐的军队又攻入了郕国,“讨违王命也。”当时还把“王命”当回事。
  从以上的四个事例可以看到:在东迁之初平王、桓王时,周天子还有一定的威信和实力。而到了繻葛之战(鲁桓公5年,周桓王13年,公元前707)郑庄公打败了周天子以后,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实力也日趋削弱,在下坡路上滑下去了。
  “百尺之虫,死而不僵”,只是个暂时的现象。
  关于繻葛之战,我们在下面还要详细介绍。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周本纪》、《晋世家》、《十二诸侯年表》
  2、《左传》有关部分
  3、《论语》:《八佾》、《颜渊》、《季氏》
  4、《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下》
  5、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
  ------------------
  ①酒泉:地不详。不是今天的甘肃酒泉。应在今陕西省东部。
  ②仲子,鲁惠公的夫人,鲁桓公的母亲。鲁隐公和鲁桓公是同父异母。桓公是惠公的嫡子,隐公是庶子。惠公死时,桓公年纪小,由隐公代替桓公摄政,所以隐公要祭祀桓公的母亲。
   ③这个“道”字,有学说、道德、真理、主义、本体等义,也指理想中的政治理念,规范,用现代词语很难对译,可以会意,不可以言传。所以我们就不硬行翻译 了。“有道”、“无道”的说法,现代人都明白,但又不能用另外的字句准确地表达。杨伯峻把“天下有道”译为“天下太平”(《论语译注》),也有译为“天下 政治清明”的(北京出版社:《论语》),皆不确。
  ④周王对于同姓的诸侯或卿大夫常称呼“伯氏”、“叔氏”或“伯父”、“叔父”,是一种习惯的称呼法,与当时的辈份没有直接关系。
  ⑤百足,虫名,就是马陆。约一寸长,躯干20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⑥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说的都是对的,凡是毛主席的指示必须坚决执行。 www.6park.com


  四 京师窝里斗
  公卿争政
  
  东迁之后,在整个春秋时期,周王室内部矛盾重重,争斗不断,几乎没有多少消停的时候。这种窝里斗,是严重的内耗,使本来就衰弱不振的王室雪上加霜,更加速了它走向没落的步伐。
  周王室的窝里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司马迁所说的“公卿争政”,一个是王子的叛乱。
  先说公卿争政。争政就是争权。《史记。周本纪》在这方面记载很少,我们根据《左传》的记载大体上梳理一下,主要有五件事。其中有的事件我们在上面已经提到过。为了更加系统化,我们再重新排比一下。
  1、周、王争政。
  鲁文公十四年(周顷王十二年,公元前613),顷王死,太宰周公阅与卿士王孙苏争夺政治权力。晋卿赵宣子(赵盾)作了调解,二人各复其位。
  2、三卿士争政。
  鲁宣公十五年(周定王13年,公元前594),周王室的三个卿士王孙苏(又是这个王孙苏)与召戴公、毛伯卫争夺政治权力。王孙苏派人杀了召、毛,王室大乱。第二年,召、毛的亲族和党羽进攻王孙苏,王孙苏逃到晋国。晋国派士会入周调解。
  3、楚、舆争政。
  鲁成公十一年(周简王6年,公元前580,周公楚(可能是周公阅的后人)与伯舆争权,周公不胜,怒而奔晋。
  4、二卿士争政。
  鲁襄公十年(周灵王9年,公元前563),两个卿士王叔陈生和伯舆争权,晋悼公派士匄(范宣子)去断案,结果王叔陈生败诉,逃到晋国去。
  5、拥立佞夫之乱。
   周灵王逝世后,景王贵继位。景王二年(鲁襄公30年,公元前543),灵王的侄子儋(音丹)括作乱,想要拥立景王的弟弟佞夫,这个计划佞夫本人并不知 情。景王知道了消息,指使尹言多,刘毅等五个大夫杀了佞夫;儋括和参与此事的王子瑕逃到晋国去。这件事情的实质是儋括和五大夫的争权斗争。《春秋》的作者 认为:这件事佞夫并不知情,他是没有罪的,所以写作“天王杀其弟佞夫”,表示罪在周景王。
  对于周王室的公卿争政,清人高士奇在《左传纪事本末》中有过一番评论。他说:
   “人臣对于国家,职责不能废弃,但也没有专擅政治的权利。虚心为公,对国家做贡献,同僚之间和谐共处,那便都能取得政绩,而天下可以享受平安无事之福。 周朝兴起时,周、召二公同心协力,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国人暴动后,大臣们互相倚重,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国家也得到治理。东迁之后,郑、虢争权,王室便 衰微了。从这以后,动乱不断,常蹈覆辙,都因为大臣们如同水火之不容,而国势也随之衰败了。权这种东西,是左右政事的一种威力。不能公正地掌握它,就必然 要相争,相争就会两败俱伤,毁了家,害了国,已为历史所证明。即或没有形成大的祸患,却以有用的精神,不为国家建功献策,叽叽喳喳地把精力浪费在门户之争 中,实在是可惜的。”(以上是译文。)
  他最后叹息说:
  “吁!平,桓以下,王室蠢蠢,威福下移,相倾相轧,棼(音坟)若乱丝,而不理也,是谁之过欤?”(《左传纪事本末》卷三《王臣之事》)
  (唉!平王、桓王以后,王室不安定,天子的权威下移,大臣们互相倾轧,乱得像一团乱丝,而不能梳理,这是谁的过错呢?)
   从古至今,争权夺势,互相倾轧,是官场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甚至可以说是顽症,痼疾,今天不也有为了争夺权位而雇凶杀人的吗?高士奇的这番议论,今天的 官员也不妨认真地读一下,并且认真地进行反思,如果你还有良心的话。至于“是谁之过”,那问题可就复杂了,有道德问题、法制问题,还有体制问题,归根结 底,主要是体制问题。古代不能解决,近现代也难以解决的官场痼疾,我们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能不能解决呢?让我们拭目以待,乐观其成吧。
王子克之乱
  
  周王室的窝里斗,最严重的是王子之乱,史称庶孽之祸。周王室实行嫡子继承制,嫡子以外的王子是庶子,也称为庶孽。孽,通蘖,原指树木旁生的树杈,用以代称庶子。
  在春秋时代,王子之乱主要有四次,就是王子克之乱、王子颓之乱、王子带之乱、王子朝之乱。
  先说王子克之乱。这件事《史记。周本纪》的记载比较简略,结合《左传》来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王子克,又称子仪,是桓王的庶子,庄王的弟弟。桓王在世时,庄王是太子,而桓王非常宠爱子克,他的享受和排场和太子没有什么区别。桓王把子克托付给大臣 周公黑肩,让他做子克的傅。那时大贵族的子弟有师有傅,师是教师,傅相当于今之辅导员,负责照顾其起居并进行品德教育。大夫辛伯看到子克的骄纵成性,预感 到事情要不妙,提醒周公黑肩说:
  “并后(姬妾等同于王后),匹嫡(庶子和嫡子不相上下),两政(二卿的权力相等),耦国(封地的城邑和国都一样大),乱之本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他的意思是:让周公黑肩约束子克,教育他做人要低调,不要有野心。但周公黑肩本人就是一个野心家,怎么会听得进去?
  鲁桓公十八年(周庄王3年,公元前694),周公黑肩密谋要杀了庄王立王子克。辛伯知道了消息,向庄王作了报告。庄王先下手为强,杀了周公黑肩,王子克见势不妙,逃到了南燕(今河南延津东北)。这个政变计划就这样死在胎中了。高士奇评论说:
   “子克的祸乱,起初是由于桓王的宠爱。辛伯对周公的劝谏,可以称得起恳切和直率,而周公却不知悔悟,产生了杀戮庄王之心。幸而辛伯告密,事情才没有成 功。周公是罪不容诛,子克流亡在外,也是咎由自取。对于这件事,论者未尝不表示叹息而为桓王表示遗憾啊!”(《左传纪事本末》卷四《王室庶孽之祸》,这是 译文。)
   www.6park.com


  王子颓之乱
  
  这件事,《史记。周本纪》、《十二诸侯年表》、燕、卫、郑《世家》;《左传》、《国语。周语上》都有记载。从周惠王二年(鲁庄公19年,公元前675)开始,经过了三年的时间。
  子颓是周庄王的庶子,庄王的妾王姚所生。庄王很宠爱他,指派大夫蒍(音伟)国作他的老师。庄王死,其子僖王即位。僖王5年死,其子惠王即位。子颓是僖王的弟弟,惠王的叔父。
   惠王贪婪自私。他夺取了蒍国的菜地作养兽场,边伯的房子在王宫旁边,也被惠王夺取了;还夺了子禽祝跪和詹夫的土地;另外,不知道什么原因,膳夫(官名, 宫中的伙食管理员)石速被收夺了俸禄。蒍国本来就有让子颓夺权篡位的想法,又加上菜地被夺,对惠王更加恼火,于是便联合同样在恼火的边伯,子禽祝跪、詹 夫、石速,加上自己是“五大夫”,还联合了温地的领主苏子①,共同兴兵作乱。五大夫和子颓进攻惠王没有得手,逃到了温。苏子和子颓又引来了卫和南燕的军 队,进攻惠王,打进王城(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惠王战败逃到郑国。子颓被叛乱一方立为周王。
  第二年春天,郑厉公调解惠王与子颓的矛盾,没有成功。郑军把惠王送回成周(今洛阳白马寺一带),与盘踞在王城的子颓相对峙。
   王子颓设宴招待五大夫,“乐及遍舞”,就是把六代的乐舞都表演遍了。六代乐舞,就是黄帝的《云门》、《大卷》,尧的《大咸》、舜的《大韶》、禹的《大 夏》,商汤的《大濩》(音户),周武王的《大武》。这么高级的艺术享受,这么宏大的排场,在古代算是到了极致,颇有娱乐到死的势头。郑厉公听说这件事,对 虢公(虢国的国君)说:
  “寡人听说,悲哀和快乐不合时宜,灾祸必然要临头。现在王子颓尽情地观赏歌舞而不知疲倦,是幸灾乐祸啊。司寇对罪犯行刑,天子要减损膳食,撤掉音乐,何况还敢于因为祸患而高兴呢?篡夺王位,还有比这更大的灾祸吗?面临灾祸而忘记忧愁,忧愁就一定要到来了。”
  于是二人决定帮助周惠王复位。
  周惠王四年(鲁庄公21年,公元前763),郑、虢两国共同出兵打进王城,杀了王子颓和五大夫,帮助周惠王恢复了王位。
  事后周惠王为了答谢郑、虢两国,把虎牢(今河南荥阳境内)以东之地赐给郑国,把酒泉(在今陕西东部)赐给虢国,王畿之地更加缩小了。
  这次延续了三年的动乱,究竟双方谁是谁非呢?
   从传统的礼制来衡量,天子有绝对的权威,王位不可篡夺,即或天子有错,也不能造反,五大夫和王子颓当然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但在今天看来,这种观 念当然是迂腐的。如果我们抛开古代那种以礼制为评判标准的思维,就事论事,那我们可以说:周惠王贪婪腐化,倚仗天子的特权,随便掠夺大夫的土地、房屋,因 而激起了五大夫的反抗,成为产生动乱的一个重要因素,实在是咎由自取。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起兵夺权的王子颓,也不是善类。他刚刚被拥立为王,在政权还非 常不稳定,变数甚大的情况下,就耽于享受,讲求排场,遍享了六代乐舞;如果最后篡位成功,岂不又是一个昏君?因而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政治集团的斗争,谁 也不是正义的,只是古代专制政体下的狗咬狗,黑吃黑而已。
  至于五大夫,他们原来是受害者,但他们的愤怒情绪被蒍国、王子颓利用,成为人家篡位夺权的工具,最后成为殉葬品,上演了一场悲剧。
  对于周王室来说,这又是一次严重的内耗,其结果是削弱了国力,丧失了土地,更加衰弱不振了。
王子带之乱
  
  这场动乱发生在周襄王四年(鲁僖公11年,公元前649)。
  王子带,又称叔带,大叔带,因为被封于甘(今洛阳南),又称甘昭公。是周惠王的儿子,周襄王的弟弟。《史记。周本纪》说:
  “襄王母早死,后母生叔带。”
   按照《史记》的说法,子带是襄王的异母弟。但唐。孔颖达认为:根据《左传》的文义,襄王与子带都是惠后所生,二人是一奶同胞。 (《春秋左传正义》,简称“孔疏”。)清。梁玉绳《史记志疑》与现代学者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都同意这种看法。襄王和王子带的斗争, 是同父同母亲兄弟之间的窝里斗。
  惠后非常宠爱王子带,想立王子带为太子。惠王在惠后的影响下,也有废立太子的想法。太子郑(襄王)感到事态严 重,自己的地位不稳,便与霸主齐桓公取得了联系,希望能得到帮助。周惠王二十二年(鲁僖公5年,公元前655)夏,齐桓公召集鲁、宋、陈、卫、郑、许、曹 等各国诸侯在首止(卫地、今河南睢县东南)会盟,邀请周太子郑与会。《左传》记载说:
  “会于首止,会王太子郑,谋宁周也。”
  就是在会上研究稳定王室的措施。到了秋天,各国订立了盟约,对周惠王施加了影响,暂时保住了太子郑(周襄王)的地位。
   过了二年,到了周惠王二十四年(鲁僖公7年,公元前653),闰十二月,周惠王死去,惠后也在这前后死去了。先王逝世,是个夺权篡位的敏感时期,王子带 蠢蠢欲动。他在京师附近的戎人部落中很有号召力,周襄王怕他乘机发动戎人起事,没敢办理丧事,而是派人联系了霸主齐桓公,希望能设法安定王室。
  第二年春天,齐桓公召集鲁、宋、卫、许、曹等国诸侯和陈国的太子款,在洮(曹地,今山东鄄城西南)集会,和王室的代表会见,共同承认周襄王是周王室的合法继承人。会后,襄王由于自己的地位已被各诸侯国认定,这才通知各国,办了丧事。
   但王子带并没有死心,终于在周襄王四年(鲁僖公11年,前649)召来杨、拒、泉皋、伊雒等戎人部落(都在今洛阳市西南)进攻京师,打进王城,焚烧了东 门。秦、晋等国出兵救周,戎人退走。第二年春天,襄王讨伐王子带,王子带战败。秋天,逃到齐国去。冬天,齐桓公派管仲为周戎之间议和。
  周襄王六年(鲁僖公13年,公元前647),齐桓公派公孙湫(音秋)到王室来,打算让襄王兄弟之间和解,请襄王允许子带回去。但公孙湫见了襄王后,刚刚提到这件事,襄王就表示非常愤怒,所以公孙湫没有再说下去。回到齐国,向桓公报告说:
  “不行啊,天子的愤怒还没有缓解,恐怕要等待十年了。不到十年,天子是不会召他回去的。”
  公孙湫的预言果然应验了。十年以后,到了周襄王十五年(鲁僖公22年,前638)的秋天,大夫富辰对周襄王说:
  “请把大叔(子带)召唤回来吧。《诗》云:‘协比其邻,婚姻孔云’②(和邻居和睦相处,对亲族特别友爱)。我们兄弟之间还不和睦,怎么能怨诸侯不顺服呢。”
  因为事情已经过了十年,襄王的怒气早就消散了。他听了富辰的话,觉得很高兴,便派人到齐国把王子带召唤回来,兄弟和解了。
   在《左传》中,有许多预言,有的是占卜的结果,有的是智者的启示,有的是童谣民谚,有的是根据道德、礼制和事理推断,后来基本上都应验了。预言果然会这 么准确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学者们从《左传》的预言大多应验的现象上,论证《左传》一书不是春秋时人写的,而是战国时人根据春秋时代的史料改编的。
   王子带回来的情景,《左传》、《史记》都没有描述。如果我们驰骋一下想象,应该是兄弟之间泪眼相对,甚至是抱头痛哭;也可能双方都信誓旦旦地表示以后一 定要捐弃前嫌,友爱相处等等。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了,那就是悲剧变成了喜剧,符合国人审美观念中的“大团圆”。可惜事情发展的脉络并非如此,而是悲剧还在 继续上演着。
  王子带回来后,竟和襄王新立的王后,一个狄族的女人隗(音魁)氏通奸。襄王发觉后,废了隗氏王后的名号。和狄人关系密切的两个大 臣颓叔和桃子,怕因为这事受到牵连,便与王子带共同发动了叛乱,进攻襄王。面对叛军的进攻,周襄王的侍御之士(保镖)准备反击,而这一回襄王却采取了不抵 抗主义,说:
  “我若是再和弟弟动武,母后的在天之灵会怎么说我呢?还是让诸侯们想办法解决吧!”
  于是便逃到坎欿(音坎,坎欿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
   秋天,王子带在颓叔、桃子的辅佐下,带领狄人的军队伐周,大败周师。周襄王又逃到郑国去,居住在泛(今河南襄城南,襄城就因为襄王曾在这里避难而得 名)。派出使者到鲁、晋、秦等国去通报自己的处境,以求得诸侯的援救。王子带则领着原王后隗氏居住在温(今河南温县西南)。
晋文公赚了
  
  周襄王十八年(鲁僖公25年,公元前635),秦穆公带兵到了晋国的黄河边上,打算到郑国去护送天子回京师。与此同时,晋文公也出了兵,在黄河边上与秦军相遇。晋文公的舅父狐偃(咎犯)对文公说:
  “想要取得诸侯的拥护,莫如勤王(为天子效力)。既可以使诸侯信服,又合乎大义。继承文侯的事业(晋文侯曾护送平王东迁),在诸侯之中宣扬信义,现在应该着手做了。”
   晋文公又让卜偃占卜,得到了吉兆。于是辞别了秦军,抢先一步带兵东进,到了阳樊(今河南济源东南),然后兵分两路:右师包围了王子带所盘踞的温,左师去 接周襄王,护送回王城。接下来,右师在温地抓获了王子带,杀之于隰(音习)城(在今河南武陟县境)。王子带之乱至此落下了帷幕。
  平叛之后,晋文公到王宫朝见襄王,襄王用甜酒招待他。晋文公向周襄王“请隧”,就是请求在自己死后,墓地能有地下隧道。周襄王说:
  “这是天子的礼制。没有取代周室之德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叔父所反对的吧?”
  晋文公自觉理屈,就不再要求了。但周襄王在不违背礼制的前提下,还是重赏了晋文公,赐给他阳樊、温、原、攒(cuán)、茅等一大片土地。这些地方大体上在今河南新乡和焦作地区、黄河之北,太行之南,晋国称之为南阳。但并不是今河南南阳市一带。
  看来周襄王为了维护礼制,死要面子,没有在殡葬制度方面向诸侯让步,却牺牲了实际的利益,拿出一大片土地来补偿,使周王室的王畿之地进一步缩小了。身上的肉可以剜下来,面子不能不要,这就是周天子的原则性。
  在这次勤王活动中,晋文公大赚了一笔。
  第一,在诸侯之中提高了威信,吹响了称霸的前奏曲。
  第二,晋国拥有了南阳之田,国土向东南方延伸,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喜欢屠小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