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16
送交者: 屠小七[布衣] 于 2012-08-23 8:09 已读 26 次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回答: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1 由 屠小七 于 2012-08-21 11:50

一四 圣王狂想曲
  
  儒家道统说
  
  禹、汤、文、武被称为“三代圣王”,禹、汤、武又合称“三王”。按照古代的历史观,在三皇五帝之后,三王是继起的黄金时代,三代圣王是帝王的经典,千古帝王的偶像。唐代大文豪韩愈在《原道》中说:
   “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 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善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 长。’”①
  (有人问:‘你这个道,是什么道呀?’我说:‘我所说的这个道,不是一般所说的道家与佛家的道。尧把它传给了舜,舜把它传给了禹, 禹把它传给了汤,汤把它传给了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传给了孔子,孔子传给了孟轲,孟轲一死就没有传人了。荀卿对儒家学说的选择不精当,扬雄 的阐述过于简略。从周公往上,继承这个道的都是上面的的君主,所以能够推行;从周公往下,继承这个道的都是下面的臣民,所以学说得以弘扬发展。’)
  这就是有名的儒家道统说。在韩愈以前,汉初成书的《礼记。中庸》也说过:“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追述尧舜的理念,弘扬文王、武王的典章制度),可以算是儒家道统论的滥觞,但并没有韩愈说得那么明确。
   从儒家创始人孔子开始,把尧、舜、禹、汤、文、武看成是古代圣王而表示尊重与崇敬,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以此作为儒家的道统,在孔子的观念里还不那么明 确。《论语》艳称尧、舜,而对于汤、文、武则称述不多。在《论语》二十篇中,汤出现一次,文王一次,武王一次,文武之道两次。大量地称述禹、汤、文、武, 是从《墨子》开始,而且明确地称之为“三代圣王”;与之相对应的,则称桀、纣、幽、厉为“三代暴王”;这就在古史上树立了一正一反的两组典型。到了孟子 时,这种理念进一步升温,尧舜和三代圣王几乎成为他的口头禅。在《孟子》一书中,汤出现34次,文王35次,武王16次,可见称述之多远远超过《论语》, 道统观念便呼之欲出了。 www.6park.com

成汤革命
  
  《易经。革卦。彖传》说: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把成汤伐桀,武王伐纣,都当成“革命”行动。这样一来,成汤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家”了。
  但这个古老的“革命”的概念,和近现代的“革命”概念是不相同的。正如中国古代的“封建”,和近现代所说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概念不同是一样的。《新华词典》对“革命”一词的解释是:
  “社会革命的简称。指被压迫阶级和人民群众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败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
   而《易传》所说的“革命”,是改变天命的意思。中国古代认为帝王统治天下的权力,是上天赋与的,也就是秉承了天命。如果帝王荒淫无道,上天便要收回成 命,由有德的人重新受命,这便是“革命”。成汤伐桀、武王伐纣,便是这样的一种“革命”,所以被看成是既顺从天意,又顺应民意的一件事。这就给汤、武的征 伐,涂上了一层神秘而合理的色彩。
  据《孟子》记载:成汤的地盘最初只有七十里,后来通过征伐,扩大了领土。他的用兵从征伐葛国开始。
   成汤原先居住在亳(今河南商丘北),与葛国(今河南宁陵北)为邻。葛伯不遵礼法,不祭祀鬼神。汤派人去问:“你们为什么不祭祀鬼神?”回答是:“没有牛 羊作祭品。”汤便派人送去牛羊。葛伯把牛羊吃了,却不用作祭祀。汤又派人去问:“你们为什么不祭祀?”回答是:“没有上供的粮食。”汤便让亳地的百姓去为 他们耕种,老弱的人往田地里送饭。葛伯却率领百姓拦住送饭的人,抢夺了酒饭,不给的便被杀掉。有一个小孩去送饭和肉,葛伯竟杀了小孩,夺下食物。《尚书》 记载了这件事,称为“葛伯仇饷”(葛伯仇视送饭的)。②
  汤因为葛伯杀了小孩而去征伐他,天下人都说:“汤的征伐不是为了贪图财富,而是为百姓 报仇。”汤从征葛开始,出征十一次,天下无敌。出征东方,西方的夷人便抱怨;出征南方,北方的狄人便报怨,说:“为什么把我们这里放在后面?”老百姓盼望 他前来解救,好像大旱盼望雨水一样。成汤征伐到哪里,市场上不停止交易,锄地的人照样干活。成汤杀掉他们的君主,安抚他们的百姓,真好像下了一场及时雨, 老百姓皆大欢喜。《尚书》上说:“徯我后!后来其无罪!”(等待我的君主!君主来了我们便不受罪了!)(《孟子。滕文公下》)
  从上面所征引的孟子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成汤的对外征伐没有任何私利,他所进行的是解放战争,受到了各被征伐国家的百姓的欢迎。他灭亡了许多小国,力量壮大之后,又一举灭掉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吕氏春秋。慎大篇》说:
  “汤立为天子,夏民大悦,如得慈亲。朝不易位,农不去畴,商不变肆,亲衣如夏。此之谓至公,此之谓至安,此之谓至信。”
  (汤做了天子,夏朝的老百姓皆大欢喜,好像得到了慈爱的父母。夏朝的官员照样上朝,农民照样在田地里干活,商人照样守着自己的货摊,对商朝像夏朝一样亲近。这就叫最大的公正,就就叫最大的稳定,这就叫最大的诚信。) www.6park.com

  如此仁君,古今少有
  
  从古书的许多记载来看,成汤是一位少有的仁君。《吕氏春秋。简选篇》说:
  “(成汤灭夏后)于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
  (于是施行大仁大慈的施政方针,以抚恤百姓;一反夏桀的作法,信用他的贤臣,顺从百姓的愿望,因而远近都来归附,成为天下的帝王。)
  这也就是《国语。鲁语上》所说的:“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成汤以宽松的办法治理百姓,而除去夏桀的暴政。)
  成汤励行修身进德,对自己要求甚严。他有一个洗澡盆,上面的铭文是: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③
  (如果每天能够去污自新,天无坚持下去,那就会日新又新。)
  这是汤的座右铭,就是以洗浴来比喻人的修身进德,不断洗涤自己的污秽,克服自己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接受新鲜的事物,完善自己的德行,每天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这就是“日新月异”这个成语的源头。
  古人认为:作事有天的因素,有人的因素。用今天的话来说:天,就是客观条件,先天素质;人,就是主观的努力,后天的修养。《吕氏春秋。慎人》说:
  “夫汤遇桀,武遇纣,天也;汤、武修身积善为义,以忧苦为民,人也。”
   意思是说:汤、武能够取得天下,是因为遇到桀、纣这样的暴君,他们受到人民的唾弃,历史的惩罚,因而不难把他们推翻,这是客观时势、天的因素;而汤、武 王能够修身积善,为天下百姓忧苦,因而受到了广大百姓的欢迎、各国诸侯的拥戴,这是人的因素、主观的努力,道德力量的感召。
  据说成汤施政的特点,是善于采纳意见、以弥补缺陷,改善不足。《孔子家语。六本》载孔子的话说: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
  谔谔,正直之言;唯唯,听从之貌。大部分君主、上级,都讨厌前者,欢迎后者,而汤、武则相反,喜欢谔谔,不喜欢唯唯,所以他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喜欢唯唯,不喜欢谔谔的桀、纣却灭亡了。
  根据古代传说,采纳建议,接受批评,是一切圣王明君的共同特点。《吕氏春秋。自知》说:
  “尧有敢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
  欲谏之鼓:《淮南子。主术》作“敢谏之鼓”,想要进谏的击这个鼓。
  诽谤之木:宫前立一大木,臣民可以把君主的过失写在上面。华表就是由此发展而来,但后代的华表仅仅是宫廷建筑的点缀,专制皇权的象征了。
  司过之士:《淮南子。主术》作“司直之士,司同伺,这是一种专门伺察君主过失的官员。
  戒慎之鞀:鞀,音桃,拨浪鼓。宫前放置这种鼓,想给君主提意见的人摇动它,君主闻声而召见。
  看来汤的司过(直)之士,是传说中层次最高的监察官员。它和今天中央监委的职权不同,是专门监察国家第一把手的。
  关于成汤的仁民爱物,有两个故事历来为人所称道。
  一个是:献身祈雨。
  相传成汤在位时期,有七年(一说五年)大旱。汤带头在桑林(桑山的树林)祈雨,以自身为祭品,剪掉头发,用木棒夹住手指,命人把自己捆绑好,放在祭坛上,然后祷告说:
  “我小子履(汤名),敢用黑色的公牛,祭告皇天后土说:现在天气大旱,事情应在我的身上,也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天地。别人有善我不敢埋没,自己有罪不敢赦免。考察善恶,上帝心里有数。天下臣民有罪,由我自己承担;我自己有罪,不要连累天下臣民。”
  汤刚刚祷告完,天就降下了大雨。(《墨子。兼爱下》)
  另一个是:网开一面。
  这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又作“网开三面”。说是成汤出行,看见有人四面张网,扑捉飞鸟,嘴里还念念有词地祷告说:
  “从天上落下来的,
  从地里走出来的,
  从四面八方飞过来的,
  都进入我的网里!”
  成汤说:“唉,这就把飞鸟完全扑尽了。不是桀,谁能这样?”便命令扑鸟人撤去三面网,只留下一面。让他这样祷告着:
  “先前蜘蛛做网,
  如今人们来模仿。
  鸟儿啊,想往左就往左,
  想往右就往右,
  想高飞就高飞,
  想落下就落下;
  那不听话的,
  就进入我的网。”
  诸侯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说:“汤的仁德,惠及禽兽了。”于是便有四十个诸侯国(小国或部落)归附了他。
  《史记。殷本纪》所写的这个故事,还见于《吕氏春秋。异用》,司马迁大约是取材于此。《吕氏春秋》接下来还评论说:
  “人们四面张网,未必能扑到鸟,汤让人撤去了三面网,却网罗了四十个诸侯国,不仅仅是网罗鸟儿啊。”
   这个故事表现了古代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我们现代人也很有有警示作用。如今地球的环境日益恶化,许多动植物资源已经濒于枯竭,这是和人类过度扑捞,猎 取或采摘利用分不开的。重温一下这个故事,对于保护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是大有好处吗?《伊索寓言》反对杀鸡取蛋,我们古人也反对“竭泽而渔”, 说这样一来,明年就没有鱼了(《吕氏春秋。义赏》。现在我国水产管理部门明令限制网眼过密,其意义也在于此。其实,原先我国渔民也以 网眼过密为禁忌,说那是“绝户网”,谁这么干是要断子绝孙的。 www.6park.com

文王之德
  
  文王也被认为是古代仁君的楷模,而且比成汤的名气还大得多。
  据说文王的形象也与众不同。《帝王世纪》说他 “龙颜、虎眉、四乳、日角(两眉之间叫天庭,日角就是天庭的骨头隆起),鸟鼻。”《孟子》说他身长十尺(《孟子。告子下》)。文王没 有留下真实的画像,这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我们实在难以想像。单说他长着一张像龙一样的怪脸,鼻子像鸟鼻一样塌陷,又是两米左右的大个子,胆小的人见了 他,不吓个半死才怪。但我们也不必太认真,文王不会长成这个样子,后人这样传说,不过是认为凡是古代的圣君,必有奇特之相而已。
  若说文王的素 质和德行,那可是出类拔萃的。《淮南子》说:“文王智而好问,故圣;武王勇而好问,故胜。”这是说:文王很聪明,但并不自以为是,好向别人请教,所以才圣 明;武王很勇敢,又好向别人请教,所以才能打胜仗。该书又说文王“不待学问而合于道”,他的优良素质是天生的。还说“文王闻善如不及”,总觉得自己做得不 够。④
  文王提倡孝道,他本身就是一个孝子的楷模。《礼记。文王世子》说:文王作太子,每天三次探视父亲王季。鸡叫就起来 穿好衣服,到父亲的寝房门外,问服侍者:“父王身体好吗?”侍者说“好”,文王便高兴。中午和晚上来探视,都是这样。如果王季的身体不好,侍者告诉了文 王,文王就很忧伤,连走路也不正常了。王季身体好转,文王又恢复了正常。饭菜端了上来,文王必然要亲自检查凉热;饭菜撤了下去,文王必然要嘱咐膳宰(伙食 管理员),下一次不要把剩下的饭菜端上来。
  文王继位之后,很重视人才。《吕氏春秋。报更》说:
  “国虽然小, 它的食物足以供养天下的贤人;它的车足以拉天下的贤人;它的财力足以礼聘天下的贤人,与天下的贤人为党徒,这是文王能够称王的原因。……古代建立大功名与 安定国家,免除灾祸的,没有别的秘诀,必然是这个原因。对于那些达人高士,是不能用骄恣的态度使他屈服的。”
  正因为文王重视人才,有礼贤下士之风,所以在他的手下人才济济。《尚书。君奭》说他手下有五位贤臣:虢叔、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括。这五个人都是当时最优秀的人才,辅佐文王奠定了周朝的基业。此外,文王请太公的故事,更是古代有名的佳话。
  文王也是勤政爱民的典型,心中只有老百姓。战国时,齐宣王问孟子说:
  “文王的狩猎场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说:
  “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说:
  “真有这么大吗?”
  孟子说:
  “老百姓还嫌小呢。”
  齐宣王说:
  “寡人的狩猎场,方圆四十里,老百姓还嫌大,为什么?”
  孟子说:
   “文王的狩猎场方圆七十里,割草打柴的可以去,打鸟扑兽的也可以去,与老百姓共同使用。老百姓嫌它小,不是应该的吗?臣开始进入齐国的边境,把齐国重大 的禁令问清楚了,然后才敢进入。臣听说在齐国都城的郊外有四十里方圆的狩猎场,杀麋鹿与杀人同罪。这是在国中设立了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陷阱,老百姓认为它 大,不是应该的吗。”(《孟子。梁惠王下》)
  据《孟子》说:文王的狩猎场称为“灵圃”,另外还有一个“灵台”,有个水池称为“灵沼”。因为这些地方都对百姓开放,与民同乐,类似现代的公园,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修灵台时,老百姓都来干活,人们的干劲很高,所以很快便修成了。《诗经》上说: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修建灵台,测量规划,破土动工。
  百姓齐动手,不久便告成。
  本来说是不要急,百姓却一拥而至,自愿效忠。)
  这真是君主与百姓同乐,百姓诚心拥戴君主的一幅动人的画卷。
   据说文王修建灵台,民工挖土挖出死人的尸骨。有关的官员向文王报告,文王说:“把它迁葬到别处去。”官员说:“这是无主的尸骨。”文王说:“拥有天下 的,是天下之主;拥有一国的,是一国之主。寡人就是他的主,还要到哪里去找?”于是便命人准备衣棺,把尸骨埋葬起来。天下人听说这件事,都说:“文王真是 一位贤君啊,他的恩泽施及枯骨,何况是活人呢!”⑤
  《国语。晋语四》载有晋国大夫胥臣(司空季子)对晋文公讲的一段话,概括了文王的仁德和人际关系:
   “大任娠文王不变,少溲于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疾焉。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勤,师处弗烦,事王不怒。孝友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于诸弟。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于是乎用四方贤良。及其即位也,询于八虞,而谘于二虢;度于闳夭,而谋于南宫;诹于蔡原,而访于辛尹;重之以周邵毕 荣。亿宁百神,而柔和万民。”
  前几句话是说:文王的母亲大任怀孕文王的时候,文王在妈妈的肚子里很老实,大任的身体没有什么变故。她到猪圈里去小便,生下了文王,也没有得什么病,母子平安。
  我们再把下面的话分别解释一下:
  文王在母不忧:在娘胎里就没有让母亲犯过愁。
  在傅弗勤:小时候没有让傅(辅导员)费过什么事。
  师处不烦:学习时没让老师闹过心。
  事王不怒:长大后事奉父亲王季,没让父亲生过气。
  孝友二虢:对自己的弟弟虢仲、虢叔很友善。
  惠慈二蔡:文王的儿子管叔、蔡叔都曾封于蔡,称为二蔡。文王对他们很慈爱。
  刑于大姒:与自己的妻子(王妃)大姒相处不失礼法。
  比于诸弟:亲爱同宗的弟弟们。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出于《诗经。大雅。思齐》。意思是:对妻子彬彬有礼,在兄弟之间也这样和睦相处,更推广到全国各地。
  用四方之贤良:用各地的优秀人才来辅佐自己。
  (以下是即位以后)
  询于八虞:周有八个著名的士人,都任虞官(管山泽之官,相当于今之林业部,水利部官员),称为八虞,都很有谋略。文王常向这八个人谘询。
  谘于二虢:向两个弟弟谘询。
  度于闳夭、谋于南宫:请贤臣闳夭、南宫括出谋画策。
  诹(音邹,商量)于蔡原而访于辛尹:蔡公、原公、辛甲、尹佚都是史官,文王常常向他们请教。
  重之以周邵毕荣:周文公(即周公旦)、邵康公、毕公、荣公都得到重用。
  亿宁百神:文王做事,百神放心。
  柔和万民:老百姓安居乐业,全国一片和谐景象。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到:文王从娘胎里开始,就是一位仁人;出生后是父母的好儿子,辅导员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弟弟的好兄长,儿子的好父亲,妻子的好 丈夫。即位后处理国事谨慎认真,博采众长,向所有的贤臣、名士、兄弟谘询请教。连神仙都对他一百个放心,老百姓更是非常拥护敬仰这位爱护百姓、为民造福的 君主。
  这真是一位高大全的人物,比样板戏里的高大全还要高大全。 www.6park.com

 卑躬事纣
  
  有一个成语叫做“韬光隐晦”,也作“韬光养晦”,原称“韬晦”,出自《旧唐书。宣宗纪》。意思 是:把亮点(才能、实力)隐藏起来,不使外露,保持低调和不显眼的状态,以麻痹对手,等待时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如越王勾践卑身事奉吴王夫差,刘备 种菜等等;但韬光隐晦的祖师爷,在这方面做得最突出的,应该是周文王。
  据《史记》殷、周两本纪以及其它古书记载:纣王时,西伯昌(文王)、九 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个漂亮女儿,献给纣做妃子。而这个女人却不解风情,不够淫荡。纣王大怒,杀了这个女人,同时杀了九侯,剁成肉酱(这叫醢刑。醢,音 海)。鄂侯起而抗争,言辞激烈,纣王又杀了鄂侯,制成肉干(这叫脯刑)。文王明面上不作抗争,背地里却叹息不已。但这也被谗臣崇侯虎知道了,向纣王做了汇 报。还说“西伯积善累德,诸侯都倾心于他,对于大王不利。”纣王听信了崇侯虎的话,便把文王抓了起来,囚之于羑(音有)里(今河南汤阴北)。文王的大臣泰 颠、闳夭、南宫括、散宜生等人到羑里探视文王,文王向他们眨巴右眼,暗示纣王好色,拿弓把敲打自己的肚子,暗示纣王喜爱宝物;又跺一跺脚,暗示要他们快 办。他们回去后,千方百计,不惜千金,求得有莘氏美女,驺虞(白虎黑纹,尾长于身,不吃活物,不踩活草,是一种仁兽),骊戎之文马(又叫鸡斯之乘,项上的 毛好像鸡尾巴,目如黄金,据说骑上它可以活一千岁),有熊氏之九驷(四匹马为一驷,这是三十六匹骏马),玄豹黄罴(黑豹黄熊),青犴(音酣)白虎(犴是一 种野犬,可以追逐老虎);还有数量巨大的玄玉,大贝,文皮(有花纹的兽皮)等等珍奇之物;通过纣王的嬖臣费仲献给了纣。纣非常高兴地说:
  “只是这有莘氏之美女就可以释放西伯,何况还有那么多好东西呢!”
  于是便赦了文王,赐给他弓矢斧钺,有征伐之权。文王乘机献出洛西之地,请求纣撤去炮烙之刑,纣答应了他。⑥
   另据《帝王世纪》记载:纣囚禁文王后,又让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到商朝作人质,给纣王赶车。不知怎么得罪了纣王,纣王命人把他杀死,煮成肉羹。纣把肉羹赐给 文王吃,文王便吃下去了。纣王对人说:“谁说西伯是圣人?圣人是不吃他儿子的肉羹的,他吃下去还不知道。”这个故事在流传中又有所发展,说得就更玄乎了。 元。佚名《武王伐纣平话》说文王明知道是儿子的肉,却假装不知道吃了下去。然后逃出羑里城,下马以手探口,把肉吐了出来,这肉都变成 兔儿。这件事称为“文王吐子”,至今在汤阴附近还有吐子冡。这当然是后人的附会。
  尽管纣对文王不仁,而文王对纣却不能不义。《吕氏春秋。顺民》说:
  “文王在歧,事奉纣王很周到。纣王虽然冤枉侮辱了他,他却谨守诸侯之礼,昼夜不敢怠慢,进贡适时,祭祀商的先祖毕恭毕敬。”
   在文王时期,周的疆土不断扩大。仅就《史记。周本纪》记载,就有征伐犬戎(今陕西凤翔西),密须(今甘肃灵台),耆(今山西黎 城),邘(音于,今河南沁阳),崇(今陕西户县东)等战役。在文王在位时期,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了。尽管这个说法有夸大之嫌,但这时周的疆城已经具有 相当的规模则应该是事实。而终文王之世,并没有伐商的行动或规划,仍是“恭谨事纣”(《吕氏春秋。顺民》)。《逸周 书。程典篇》说:
  “文王合六州之侯,奉勤于商。”
  《左传。襄公四年》载韩献子的话说:
  “文王率殷之叛国以事纣,惟知时也。”
  上述记载都表明:文王作为诸侯之长,只是扮演了一个率领众诸侯事奉纣王的角色。而这时已有许多诸侯国归附了周,纣王更为孤立了。散宜生审时度势对文王说:
  “殷可以征伐了。”
  而文王并不允许。(《吕氏春秋。大乐》) www.6park.com


君王用武也仁慈
  
  武王名发,是文王的次子。长子伯邑考早死(传说被纣王做了肉羹)。文王死后,由发继位,死后的谥号是武王。(谥 法):“克定祸乱曰武。”《大戴记》说:文王十二岁生伯邑考,十五岁生武王。《礼记》说:文王活了九十七岁,武王活了九十三岁。《史 记。周本纪》说:“西伯盖即位五十年。”以上都属于传言,未必属实。至于武王的形象,《论衡》说是“望羊”(阳),就是眼睛位置高, 不抬头就可以望见天。《春秋元命苞》说他“骈齿,是谓刚强也。”骈齿,就是长出多余的牙,现在称为虎牙。在影视剧或卡通片中,魔鬼或妖精才有这种露在外面 的长长的虎牙,而古人却认为是“刚强”之相。当然这也只是传说,现在谁能断定三千年以前的人长得什么样呢?
  据说武王也是一位仁君,与尧、舜、禹、汤、文是一脉相承的。《潜夫论。慎微》引孔子的话说:
  “汤、武非一善而王,桀、纣非一恶而亡。故一代之废兴也,在其所积。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谓误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谓误得,未足以王。”
  (汤、武不是因为做一件好事就成为王者的,桀、纣不是因为做一件坏事就亡国的。所以一个朝代的兴废,是逐渐积累起来的。好事积累多的,即或有一件坏事,那叫误失,不足以使他灭亡;坏事积累多的,虽然有一件好事,那叫误得,不足以使他成为王者。)
   武王对父亲文王非常孝顺。文王有病,武王很忧伤,经常服侍在身旁,晚上也不脱衣服睡觉。文王不吃饭,武王也不进食。文王吃一顿饭,武王也吃一顿饭;文王 再吃一顿,武王也再吃一顿。有一次,一连陪伴了十二个昼夜,文王的病才好转,武王才能好好了睡上一觉。(《礼记。文王世子》)
  武王心地仁慈,对百姓非常爱护。有一次出行,发现路边有中暑昏迷之人,便把他拉到树荫之下,左手抱着他,右手给他搧风。(《淮南子。人间训》)古人把这件事和成汤网开一面,文王埋葬枯骨相提并论,认为都是圣王仁民爱物的典型事例。
  和成汤、文王两位圣王一样,武王也善于采纳臣下和百姓的意见。《说苑。正谏》引孔子的话说:
  “武王谔谔而昌,纣嘿嘿而亡。”
  谔谔,直言;嘿嘿,唯唯诺诺。武王喜欢直言的臣子,纣王喜欢唯唯诺诺的臣子,所以前者昌盛,后者亡国。武王在宫门前放置一种拨浪鼓,叫作“戒慎之鞀”(音桃),臣民有意见,只要摇这种拨浪鼓,就可以马上被接见。(《吕氏春秋。自知》)
  武王很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臣民的表率。《孔子家语。致思》引孔子的话说:
  “武王正其身以正其国,正其国以正天下。伐无道,刑有罪,一动而天下正,其事成矣。”
  伐纣灭商,是武王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也是他所完成的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使命。围绕武王伐纣前后的经过,多数古书的记载都突出了武王的仁君的形象。
   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7),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东进伐纣。十二月戊午,军队从盟津(即孟津,今河南孟津)渡过 了黄河。据《吕氏春秋。贵因》记载:武王率军走到鲔(音委)水(今河南巩义北),遇到了商朝的大臣胶鬲,他是奉了纣王之命,在那里等 候武王的军队,以便探明情况,回去报告的。胶鬲问道:
  “西伯⑦要到哪里去?可不要骗我呀!”
  武王说:
  “我不骗你,要到殷都去。”
  “什么时候到达?”
  “要在甲子日到达殷都的郊外,你就这么报告吧。”
  胶鬲走后,下起雨来,日夜不停。武王率军冒雨急行,一刻也不耽误。军师进谏说:
  “士卒都累病了,请休息一下吧!”
  武王说:
  “我已经让胶鬲以甲子为期报告他的君主了。如果甲子日不到达那里,是让胶鬲背上不信的罪名,他的君主必然要杀了他。我急速行军是为了救胶鬲的命啊!”
  武王果然在二月甲子日到达殷都的郊外。
  这个故事表明:就是在战争的场合,武王也讲究诚信,绝不欺骗对方。
   《史记。周本纪》说:纣王听说武王来伐,出动军队七十万人⑧迎击武王。但纣王的士兵不愿作战而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跑回鹿台,自 焚而死。武王率军进入殷都朝歌,没等下车,就作了一些解救军民,褒封贤良的安排: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表彰殷贤臣商容所住的 闾巷,就是居民组);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把鹿台的钱财散发给百姓),发钜桥之粟(把钜桥的粮食散发给百姓),以赈贫弱萌隶(以赈济贫弱的百姓)。“然后 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放下武器),振兵释旅(解散军队),”表示从此不再用兵了。
  武王灭商后,在政治上进行了改革。清代学者崔述认为:《论语。尧曰篇》的“谨权量,审法度”等内容,就是武王的新政。(《丰镐考信录》卷三)具体说就是:
  谨权量,审法度,检验和审定度量衡;
  修废官:修复废弃的官职和机构,使政令畅通;
  兴灭国,继绝世:复兴灭亡的国家,接续断绝的后代。如《史记。周本纪》所说:“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南),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宁阳北),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市大兴西南),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等等。
  举逸民:荐举被埋没的人才。
  古代把“不绝人之祀”(不断绝别人的后代香火),看成是最大的仁德,所以武王的兴灭继绝以及封纣子武庚继续殷祀的作法,受到了高度的称赞。
   有一个成语,叫做“爱屋及乌”,起源于武王与太公等人的谈话,原载汉初的《尚书大传》。但该书已失传,只留下了些残缺不全的佚文,对这番谈话也语焉不 详,而《说苑。贵法》则有比较完整的叙述。这段文字对于说明武王的统治思想至关重要,所以把译文揭示于下:
  “武王克殷,召见姜太公问道:
  ‘对于商朝的旧部应该怎样处置?’
  姜太公回答说:
  ‘臣听说:喜欢一个人,会连带着喜欢他的房屋和房屋上的乌鸦(爱屋及乌);讨厌一个人,会讨厌他家的墙壁。把敌对分子完全杀光,一个也不留,怎么样?’
  武王说:‘不行。’
  太公走了出去,召公走进来。武王问:‘你说怎么办?’
  召公回答说:
  ‘把其中有罪的人杀掉,让无罪的人活下来,怎么样?’
  武王说:‘不行。’
  召公走了出去,周公走进来。武王问:
  ‘你说怎么办?’
  周公说:
  ‘让他们各自住着自己的房子,各自种着自己的田地,不分旧人新人,只是以仁德相亲。百姓有过错,要责怪君主一个人。’
  武王说:
  ‘胸怀广大呀,天下可以安定了。所以都以士君子为贵,是因为他有德行啊。’”
  在古人(主要是儒、墨两家)看来,武王和周公都是圣人。所以只有圣人能知圣人之心,只有圣人之间才有共同语言。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殷本纪》
  2、《史记。周本纪》
  3、《史记。鲁周公世家》
  4、《尚书。无逸》
  5、《墨子》
  6、《孟子》
  __________
  ①此文出自《韩昌黎集》,收入了《古文观止》
  ②伪《古文尚书。仲虺之诰》中,有“葛伯仇饷”这句话,疑为取材于《孟子》而伪造。孟子当时所看到的《尚书》本子,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③原文是“汤之盘”。这个“盘”字,孔颖达疏和朱熹集注都认为是沐浴之盘,大约是脸盆,澡盆一类的东西。
  ④见《淮南子》的《主术》、《修务》、《缪称》等篇。
  ⑤见《吕氏春秋。异用》、《淮南子。人间训》、《新序。杂事第五》
  ⑥见《吕氏春秋。顺民》、《淮南子。道应》、《史记》殷、周本纪、《帝王世纪》、《经史》引《古今乐录》
  ⑦武王继承了文王的西伯爵位。
  ⑧梁玉绳说:“三代用兵无近百万者,况纣王发畿内之兵,安能如此之多?”(《史记志疑》卷三) www.6park.com

古代真有这样的“圣王”吗?
  
  以上所揭示的,都是古书上有关成汤,文王、武王事迹的描述,数量相当多,称得起是触目皆是,本文不过 是撮其要点而已。这是古代文史典籍中的主旋律,是古代主流的观念形态,我们称之为“圣王文化”,“圣王学”,也不为过。几千年来,我们祖先中的大部分人就 是在这种“圣王文化”、“圣王观念”的熏陶下走过来的。
  时代进步了,人们的观念几经更新,科学的、理性的思维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旋律。那么,我们再问一声:古代真有这样的“圣王”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商、周两代,作为中国历史长河的一部分,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和周朝的开国之君文王、武王,他们能够拨乱反正,建立新朝,自然是和他 们本人的素质和气度分不开的。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他们的历史作用应该作出充分的评估,对他们的政治思想、政治经验乃至文化理念应该批判地继承与借 鉴。但他们毕竟是专制君主,而且是从洪荒时代走出来不算太久的专制君主,他们怎么会那么超常的明智、仁慈?怎么会是那么完美的道德的化身?怎么会是宗教中 救世主一样的人物?他们的人格怎么会那样高大全?不用说古代,就是在现代和将来也不会有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永远是这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 为了这样那样的目的,树立了许多偶像,创造了许多个人崇拜的氛围。偶像一个个倒下,人们从个人崇拜的氛围中一次次觉醒,便是整个人类史上从愚昧到开化的过 程。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一五 “圣王文化”的反思
  
  古代真有这样的“圣王”吗?
  
   以上所揭示的,都是古书上有关成汤,文王、武王事迹的描述,数量相当多,称得起是触目皆是,本文不过是撮其要点而已。这是古代文史典籍中的主旋律,是古 代主流的观念形态,我们称之为“圣王文化”,“圣王学”,也不为过。几千年来,我们祖先中的大部分人就是在这种“圣王文化”、“圣王观念”的熏陶下走过来 的。
  时代进步了,人们的观念几经更新,科学的、理性的思维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旋律。那么,我们再问一声:古代真有这样的“圣王”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商、周两代,作为中国历史长河的一部分,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和周朝的开国之君文王、武王,他们能够拨乱反正,建立新朝,自然是和他 们本人的素质和气度分不开的。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他们的历史作用应该作出充分的评估,对他们的政治思想、政治经验乃至文化理念应该批判地继承与借 鉴。但他们毕竟是专制君主,而且是从洪荒时代走出来不算太久的专制君主,他们怎么会那么超常的明智、仁慈?怎么会是那么完美的道德的化身?怎么会是宗教中 救世主一样的人物?他们的人格怎么会那样高大全?不用说古代,就是在现代和将来也不会有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永远是这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 为了这样那样的目的,树立了许多偶像,创造了许多个人崇拜的氛围。偶像一个个倒下,人们从个人崇拜的氛围中一次次觉醒,便是整个人类史上从愚昧到开化的过 程。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喜欢屠小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