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18
送交者: 屠小七[布衣] 于 2012-08-24 12:08 已读 30 次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回答: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1 由 屠小七 于 2012-08-21 11:50

“圣王文化”的意义
  
  写到这里,也许有的读者会认为:我是在贬低成汤,文王,武王的历史作用。不是的,我承认他们都是我国古代历史 上继往开来的杰出人物,他们都是历史伟人。但他们的人格与事迹,与古书上所渲染的“圣王”、“圣人”,并不是一回事。后者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成汤、文王、 武王为素材,经过不断地创作,附益而形成的,早已脱离了他们本人的实际。有两个成汤、两个文王和武王,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经过整容和化装的,我所要做的 就是脱其艳装,洗其铅华,还原为真实的成汤文武,恢复他们的历史本来面目。
  我们不提倡盲目的个人崇拜。盲目地崇拜古人也好,今人也好,都是非理性的,不科学的。我们应该提倡求实的精神和批判性的思维方法。
   对于“圣王文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比如:说这是儒家(孟子以后的儒家)在伪造道统;说这都是古代统治者骗人的把戏等等。仁者可以见仁,智者不 妨见智,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认识。但我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认识的,那就是:“圣王文化”是古人的一种美好的理想,可以称之为古典的理想主义。古代的知识分 子出于一种崇高的理想,出于一种善良的愿望,树立了几个楷模,希望所有的帝王都能以此为样板,都能成为尧、舜、禹、汤、文、武式的“圣王”,这样,尧天舜 地、三代盛世就会重新出现,天下就可以清明,社会就可以和谐,人民就可以安居乐业了。归纳起来,他们心目中的“圣王”,主要具有以下这些特征:
  1、心胸坦荡,大公无私,不求私利,惟以天下苍生为念;
  2、道德高尚,以身作则,带头遵礼守法,不搞特殊化,是臣民的表率;
  3、勤政敬业,有高度的责任感;
  4、对臣下和百姓仁慈宽厚、甚至泽及鸟兽;
  5、俭朴清廉,远离腐败;
  6、礼贤下士,重用人才;
  7、虚怀纳谏,勇于责已;
  8、以天下太平,社会和谐为理念。
   谁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种“圣王”不是高大全的完人吗?这种“圣王”观念一代代地传下去,而且约定俗成,不断地经过补充与升华,使“圣王”的形 象日趋完美。这对于广大的民众是一种慰藉,对帝王是一种启示。有些忠臣贤士向帝王进谏时,也可以振振有词地说:当年禹汤如何如何,文武如何如何,只要举出 这些例证来,帝王一般是不会翻脸的,否则不是显得自己太不够层次了吗?
  几千年过去了,这样的“圣王”始终没有出现过。彪炳于史册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这些“圣王”也相差太远。其实这种“圣王”的德行与善政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中国式的乌托邦(空想的社会)和弥赛亚(救世主观念)而已。
   “圣王”观念只能产生于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下,因为那种政治制度对专制的帝王没有硬性的约束机制(软性的宗教、道德的约束、谘询制度,史官和言官的讽谏 等等,往往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对于荒淫残暴的君主,除非用武力推翻他,别无良策。而武装起义的发动与成功,又谈何容易!于是人们便希望帝王能够自律,能 出现好的帝王,使百姓能够少受盘剥与压迫,能够安居乐业,整个国家出现安定和谐的局面,这便是“圣王观念”产生并不断丰富发展的背景。但对于任何人,不管 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光靠自律是不行的,必须靠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在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希望出现好的帝王,而且他的善政能有长期性和稳 定性,只是一种幻想而已。《国际歌》中唱道: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不过对于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圣王观念”,我们还不能简单地否定它,而应该看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已经潜移默化地渗入到人们的观念中,成为民族 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民族以“圣王”祖先而自豪,难道不比以海盗祖先而自豪的民族高尚得多吗?如果我们能汲取“圣王观念”的营养,借鉴“圣王”的理 念,以此来净化大小官员的灵魂,促使他们像禹、汤、文、武那样有更高的德行,有更大的自律精神,更大公无私,更不计私利,更勤政,更爱民,更俭仆、更清 廉,不是更有积极意义吗?
  又扬弃,又借鉴;又批判,又继承;这是我们对于一切历史文化遗产的辩证的态度,对于“圣王观念”也应该如此。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殷本纪》
  2、《史记。周本纪》
  3、《史记。伯夷列传》
  4、《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下》、《尽心下》
  5、《诗经。大雅。皇矣》
  _________
  ①我们今天看到的《尚书。武成》,是伪《古文尚书》,原书早已失传。今本所说的“血流漂杵”,是纣王士兵倒戈自相残杀所致,与孟子的原意不合。大约孟子所看到的原本《武成》,是说武王的士兵杀人太多,所以用“血流漂杵”来形容。 www.6park.com

一六 再梦周公
  
  其貌不扬的“元圣”
  
  周公,姬姓,名旦,是文王的儿子。因为采邑在周原(今陕西岐山北),所以称为周公;和他的名连在一起,称为周公旦。谥号为周文公。
  文王的儿子很多,传说“文王百子”,未必是事实,但儿子多却是真的。仅正妃太姒所生的嫡子就有十个人。那么,周公是老几呢?古书的记载颇有分岐。
  《史记。管蔡世家》说他是老四。十子的顺序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这种说法出于先秦古书,如:
  “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
  “以弟诛兄而非暴也。”(《荀子。儒效》)
  杨树达笺:“谓杀管叔,管叔周公之兄也。”(《读〈荀子〉小笺》)
  “周公摄天子之政,……诛兄放弟”(《列子。杨朱》。
   此外西汉刘向《列女传》和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以周公为老三,管叔为老四。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以周公为老七。因为后两种说法是晚出的,而且缺乏较为原 始的先秦资料的支持,所以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孟,荀支持的老四说。就是说:在文王的十个嫡子中,周公是老四,是武王和管叔的弟弟,蔡叔、霍叔、康叔的哥哥。
  也许有人会问:周公是老几,这个问题重要吗?我们说:这在今天是不重要的,而在古代却很重要。因为这涉及到古代的宗法制和伦理道德问题。武王死后,按照宗法制,是否应该由周公摄政?周公诛管叔,是否是以弟诛兄?这涉及到古代对周公的评价。
   周公被古代人所推崇,认为他是一位圣人,是儒家学派的先驱和源头。宋真宗(998-1022在位)封孔子为“至圣”,周公为“元圣”,就是因为他在儒家 道统中的重要地位。如果说:尧、舜、禹、汤、文、武与儒家的道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周公却是这个链条中的最初的环节。
  据古书记载,我们这位圣人的长相并不出色,而是其貌不扬。
  《荀子。非相》:“文王长,周公短。”
  “周公之状如断葘(折断的枯树)。”
  《论衡。骨相篇》:“周公背偻”(驼背)。
  总起来就是:他的个子矮小,消瘦枯干,还驼着背。这就是那位彪炳于史册的“元圣”——圣人的祖师爷。
  当然,这仅仅是传说。距今三千多年以前的周公,不用说不可能留下录像与照片,连个画像也没传下来,谁又能知道他的真正的风采呢?
  周公与梦
  
  孔子非常崇拜周公,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周公的铁杆粉丝,或者可以称之为周公的信徒。他到了晚年,曾经发出慨叹说: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没有再梦到周公!)
  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原来是经常在梦中与周公见面的。《吕氏春秋。博志》说:
  “盖闻孔子、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
  这里又扯进了文王和墨子。说是孔子和墨子白天学习课业,晚上还要在梦里向文王和周公请教。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们上的是“梦大学”。当然,这不过是不能证实的传闻,所以前面加了一个“盖”字。盖,大概如此,不能确信的意思。
  因为孔子说过“梦周公”的话,所以这话也常常进入文章和诗词中。晋。刘琨《重赠卢堪》一诗,就有这样的句子:
  “吾衰久已夫,何其不梦周。”
  苏轼(东坡)的《谒周公庙》说:
   “吾今那复梦周公,且喜秋来过故宫。”
   “梦周公“不仅是睡觉的代名词,还有缅怀先贤、励志进德的意思,代表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不仅此也,后来人们还把周公与梦联系在一起,认为周公能够解 梦。现在各种解梦的书很多,多为近现代人参照古代的解梦书改编的:而有一种所谓原版的《周公解梦书》,相传为周公所作。但我们只要稍加考证,就会断定:这 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在我国现存最早的秘府(国家图书馆)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中,收有占梦书两种;后来在《隋 书。经籍志》中,收有占梦书七种;《旧唐书。经籍志》收有两种;都不是周公解梦的书,作者都是其他人。在元朝编 写的《宋史。艺文志》中,才出现了《周公解梦书》三卷,这时距离周公在世已经两千多年了。另外在敦煌文献中,也发现了《周公解梦书》 的残卷。估计这书的编著时间,最早不超过唐朝,甚至晚至两宋时期,与周公毫无关系。
  古人占卜有三种方式:一是龟卜、烧灼龟甲,看龟甲上的裂纹 卜占吉凶祸福。二是蓍(音施)占,用蓍草(俗称蚰蜒草或锯齿草)的茎来占卜。《周易》就是蓍占,或称占筮(音式)。三是梦占,就是根据梦境判断吉凶祸福。 《尚书。周书》诸篇记载的周公占卜,用的都是龟卜,并没有梦占的记载。看来周公解梦的说法,纯属后人的附会。 www.6park.com

开国元勋
  
  根据《史记》以及其他古书的记载来看,周公在文王时没有多少事迹可言,这大约是因为那时周公的年龄还小,即或开始从政,也不会有太高的职位。《史记。鲁周公世家》说: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这表明:周公在文王时,最突出的表现是恪尽孝道。《韩诗外传》引孔子的话说:
  “昔者周公事文王,行无专制,事无由已。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前,洞洞然若将失之。可谓子矣。”
  (过去周公事奉文王,不独断独行,做事不任性。身板挺不起来,好像支撑不了衣服;说话轻声柔气,好像不是从嘴里说出来的。端着食物奉献给文王,小心翼翼惟恐失手落地。可算是好儿子了。)
  到了武王时,周公才崭露头角。《史记。鲁周公世家》又说: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这表明周公已经成为武王手下的重臣,担任了重要的职务。
   武王说过:“予有乱臣十人。”(《论语。泰伯》)《说文》:“乱,治也。”这里所说的“乱臣”,就是治世能臣的意思。据东汉学者马 融的注释,这十个人就是文母(武王的母亲太姒)、周公、太公、召公、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①,其中最重要的是太公和周公。《史 记。周本纪》说:
  “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周王左右的近臣),师修文王绪业(贯彻文王路线,继承文王的事业)。”
  师,是帝王的老师,也就是太师,地位最显赫。周公仅次于太公,为武王之辅,就是首辅,相当于宰相,今之国务院总理。所以《左传。定公四年》说:
  “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
   从《史记。周本纪》和《鲁周公世家》的记载来看,周公随从武王攻纣,起到了重要的谋画作用。大军到了牧野,誓师之辞《牧誓》就是周 公作的。纣王自焚以后,武王率军进入了商都朝歌。在修治社祠(土地神的庙)和宫殿的开工仪式上,周公旦手持大钺(大斧)、毕公手持小钺(小斧),侍卫在武 王两旁。军中的大钺,象征着生杀之权,周公持大钺,表明他在军中地位的显赫。
  武王克殷之后,周公又辅佐武王兼并了许多方国。孟子说: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者,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孟子。滕文公下》)
   (周公辅佐武王诛灭了纣王,又讨伐奄国(今山东曲阜)三年,杀了他的君主。②把飞廉③驱逐到海滨而杀掉。被灭的国家有五十个,把虎、豹、犀牛、象驱赶到 远方,天下百姓非常高兴。《书经》说:‘英明啊,文王的谋略!伟大啊,武王的功勋!帮助启迪我们后人,使我们走上正路而不迷失方向。’)
  武王灭殷后,册封功臣和同姓。封周公旦于鲁(都曲阜,今山东曲阜)。周公没有到封地上去,继续留下来辅佐武王。由他的儿子伯禽到鲁国去就封,称为鲁公。周公因此也有了鲁周公的称谓。
  武王灭殷开国的许多事迹,少不了有周公的功劳。周公和姜太公一样,都是周朝的开国元勋。 www.6park.com

风从东方来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赠送给你一个方法解除怀疑,
  不用钻灼龟甲和用蓍草卜占凶吉。
  试验玉石要烧上三天整,
  辨别人才要等待七年之期。
  周公在恐惧流言的日子里,
  王莽谦恭下士在那未篡位之时。
  如果他们当初便死去,
  一生的忠奸真伪谁又能知?)
   这是白居易诗《放言五首》中的一首,冯梦龙《警世通言》所引后四句稍有出入,“王莽谦恭未篡时”,作“王莽谦恭下士时”,现在流传较广的是后者,原诗反 而湮没无闻了。诗中所说“周公恐惧流言日”,是一桩有名的历史公案。我们综合《尚书。金滕》、《君奭》、《史记》的《周本纪》和《鲁 周公世家》以及其它古书的有关记载,先把这件事的始末情由概述一下。
  武王伐纣以后,回到了镐京。过了二年,便死去了。周公等重臣扶保武王的儿 子诵即位,便是成王。这时商朝初灭,周朝初立,天下的形势非常复杂,成王还是一个小孩子,不能料理政事,便由身为叔父、又是国家宰辅、大权在握的周公旦摄 理周王的事务。武王死时,成王有多大?《史记》说是“在强葆(襁褓)之中”,还是一个用尿布裹着的婴儿。但古书学者对这种说法颇有异议,认为根据其它相关 的史实来推论,成王当时不会这么小。因而有六岁(《贾谊新书。修政篇》)、十岁(郑玄:《尚书。洛诰》及《诗 经。豳风》正义)、十三岁(王肃:《孔子家语。冠颂》等不同说法。尽管这些说法都未必确凿,但成王当时是大一些 的孩子而不是婴儿,应该合乎事实。周公代替成王摄政,引起了王室贵族管叔(周公之兄)、蔡叔(周公之弟)等人的不满。他们散布流言说:“周公要篡位”, “将不利于孺子(指成王)”。连太公和召公也产生了怀疑。周公对他二人解释说:
  “我所以不能不摄政,是惟恐天下叛周,对于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不能交待。三位先王忧劳天下,夺取政权刚刚成功。武王早终,今王年少,他将要成就周朝的大业,所以我才这样作。”
  周公又向召公举出了商朝伊尹相汤、伊陟、巫咸相太戊、巫贤相祖乙、甘盘相武丁的例子,说明大臣摄政,是一个历史传统,常常会使国运昌盛。太公、召公听了周公的话,才打消了疑虑。
  但管叔和蔡叔却没有善罢甘休,他联合了商朝的残余势力武庚和东方的淮夷(在今江苏、安徽一带)、徐(在今山东临沂一带)、奄(今山东曲阜)、蒲姑(今山东博兴东北)等方国发动了叛乱,使建立不久的周朝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在这次叛乱中,最危险的敌人是企图乘机复辟的殷商残余势力。原来武王克殷后,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殷的王畿之地,让他继续管理商的遗民。具体的作法 就是把原来殷商的王畿之地分为邶(音背,今河南汤阴一带),鄘(音庸,今河南卫辉一带)、卫(今河南淇县一带)三部分,以邶封武庚,以鄘封管叔,以卫封蔡 叔,称为“三监”。④现在管、蔡和武庚勾结在一起,又联合了东方和东南方的方国,声势非常浩大。周公为了挽救时局,亲自率兵东征,经过了二年(一说三年) 的奋战,终于平定了这次叛乱,杀了武庚,管叔自经(一说被杀),流放了蔡叔,又征服了东方和东南诸国,扩大了周朝的有效统治范围。
洛阳双城记
  
  周朝兴起于西方,文王都丰,武王都镐,都在今陕西西安市一带。原来作为“西伯”(西部诸侯之长),都城算是适中。但灭商之后,要统治中原地区的殷商故地,就有鞭长莫及之感了。
   据《逸周书。度邑》和《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克殷后,回到镐京,彻夜不能入睡。周公旦来到武王的寝宫,询 问不能安睡的原因。武王说:我们虽然战胜了殷朝,但我们的统治并不是那么巩固的。只有定都于中原,才能保持长治久安。我观察了一下中原的地形,从洛汭(洛 水弯曲处)直到伊汭(伊水弯曲处)地势平坦,没有险阻,是过去夏人的旧居。我南望三涂山(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水之北)、北望太行山、恒山、观看黄河、还 仔细察看了洛水、伊水地区,这里称得起是“天室”(天然的地理形势最好的地方)。武王为了把都城放在天下之中,便和周公作出了营造洛邑的规划方案。近年在 宝鸡发现的西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也证实了武王克殷后确有要在“中国”(中央地区)建都的想法。只是因为开国时期百废待兴,政务非常繁忙,还没有来得 及着手营建;武王便离开了人世。《礼记。文王世子》说武王活了九十三岁,不可能是事实,估计顶多不超过六十岁。
  周公东征 取胜后,回到了伊、洛流域,按照武王的遗愿,并且奉了成王的诏命,在召公的协助下,开始营建东都洛邑。据《逸周书。作洛》记载,新建 的洛邑城方圆一千七百二十丈,郭(外城)的方圆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北芒山)。”划分了都,鄙(都城与郊区),城内有太庙、宗宫、考宫、路 寝、明堂等五宫。当时周朝控制了许多“殷顽民”(主要是被俘的殷商贵族),他们是修建东都的主要劳动力。
  新建的东都称为“新邑”、“新大邑”,还有洛邑、成周、王城等称呼。至于洛邑,成周和王城的关系,由于古书上的记载有模糊性,而且也存在着牴牾之处,因而古今学者的理解颇有分岐。
  有的主张双城说,认为洛邑包括王城与成周两个城。
  有的主张一城说,认为周公只建了一个城,就是洛邑,也称为成周,后来也称为王城。
  由于近年考古工作的进展,青铜器铭文的增多,再结合古书的记载,主张一城说的学者多了起来。笔者综合各家的观点,并结合个人的愚见,大体上得出了下面的一些看法。
   周公修建的洛邑,就是成周,在洛水之北,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在成周东三十里的地方,今洛阳东郊白马寺东,有一个成周的下都(附属于成周的居民点), 是安置和监管“殷顽民”的地方,并不具备都城的规模。但因为这个地方人口众多,又驻有军队,设有官府,逐渐发展为大的都邑。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 (成周),以后洛邑也称为王城。就是说:直到春秋初期,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的东都,兼有洛邑、成周、王城三个名子,今洛阳东郊白马寺东,仍然是一个下 都。
  春秋中叶,西周王室发生了王子朝争位之乱,成周(王城)被王子朝之党所控制。周敬王为了避乱,迁到下都去。公元前510年,晋定公率诸侯在下都为周天子修城,由晋大夫士弥牟定设计方案。《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说:
  “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餱粮,以令役于诸侯。属役赋丈,书以授帅,而效诸刘子。韩简子临之,以为成命。”
   (士弥牟制订了工程的设计方案,计算长度,估计高度,度量厚薄,预算沟渠的深度,计算土方,研讨运输的远近,预计完工的日期,计算人工,考虑用料,记载 口粮,以命令诸侯服役。分摊劳役和工程地段,记录下来交给各诸侯国领工的大夫,而汇总起来送到刘文公那里。韩简子监工,按照这个方案来执行。)
  这是一个很全面和细致的设计方案,在中国的工程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建城的工程从下一年(公元前509)春天动工,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从此以后,这里便成为周朝的都城,才称为成周,出现了成周(今白马寺东)与王 城(今王城公园)两个城。也就是说:在周敬王十一年(公元前509)以前洛邑,成周,王城,都指今王城公园一带,那是周朝的东都;而在这以后,周天子迁到 今白马寺东,这里修了城成为都城,随着也就有了成周之名;而今王城公园一带,则称为王城。洛阳的双城,到这里才真正形成了。从敬王以后,经过元王,贞定 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慎靓王共十王,都城都在这里;而到了赧(音nǎn)王(公元前314-256)时,则迁到了王城。但这已是战 国末期,又过了六十年,周朝便在秦的统一风暴中灭亡了。
  营造东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周朝的军事、政治力量偏在西方的局面,加强了对中原地区殷商故地的统治,巩固了东征的成果,对周朝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左传。宣公三年》说:
  “成王定鼎于郏辱阝(音夹辱)。”
   郏辱阝,在洛邑西。这是说:成王把九鼎迁到了洛邑。《史记。周本纪》也说:洛邑建成后,“居九鼎焉。”古代定都称“定鼎”。但从整 个西周的历史来看,西周各王都是以镐京为首都,以洛邑为陪都的。镐京称为宗周,洛邑称为成周。直到公元前770年,西周被犬戎所灭,平王才迁到洛邑(成 周)。在这里,历史又给我们提出一连串值得深思的问题:周朝为什么不早日把国都迁到洛邑来?重宗周,轻成周的策略是对还是错?如果早日迁到洛邑来,历史会 怎样改写?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不准备展开讨论,希望专家学者,特别是专门研究中国古都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的历史爱好者能关注这些问题并展开讨论。
   顺便谈谈洛邑的“洛”字。本来是水旁,因洛水而得名。战国时期,洛邑(今白马寺东),改称洛阳。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为在洛水之北而得名。到了汉朝,根 据五行观念,自以为是火德,火忌水,所以去“水”而加“隹”,写成“雒阳”、“雒邑”。到了三国曹魏,自以为是土德,水得土乃流,土得水而柔,所以去 “隹”加“水”,写成“洛阳”,“洛邑”,沿袭至今。

喜欢屠小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