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19
送交者: 屠小七[布衣] 于 2012-08-24 12:10 已读 35 次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回答: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1 由 屠小七 于 2012-08-21 11:50

“礼仪之邦”从这里起步
  
  平定叛乱,营建东都之后,周公又着手制礼作乐。
  在古代,礼是一切制度、习俗、仪式、行为的准 则,是国家、社会的规范与秩序。在这以前,周的礼制并不是那么完备的。从王位继承方面来说,情况有些混乱。太王(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虞 仲、少子季历。太王偏爱季历的儿子、自己的非嫡孙姬昌(文王),说是有人看见赤鸟衔丹书(红色的鸟衔着红色的典册)落在姬昌的房子上,这是“圣瑞”(神圣 的兆头),姬昌可以共周;决定把王位传给少子季历(王季),以便日后由季历传给姬昌。这是废长立幼,不符合嫡长子继承的原则。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听到了 这个消息,两个人便逃到吴地去了,与当地土著结合,建立了吴国。文王的嫡子有十个人,长子伯邑考、次子姬发(武王)、三子姬鲜(管叔)、四子周公旦。文王 把嫡长子伯邑考送到商朝去服侍纣王,被纣王杀害,由老二姬发作了太子,然后继位为周王。这件事情表明:文王原先并没有由伯邑考作继承人的意思,否则不会把 他送到纣王那里去作人质,以至于丧了命。这也是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精神的。再有,管叔姬鲜为什么发动叛乱?也和王位继承问题有关。武王死后,成王年幼, 如果国家需要立长君,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他这个老三应该继位为君,而老四周公旦却以“摄政”的名义代理行使君权,他当然是非常失意和恼火,所以带头发动 了叛乱。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为了国家的常治久安,为了避免在王族中不再发生互相残杀的争位之乱,必须确立以嫡长子为核心的王位继承制度,与此 相关联的宗法制,分封制,庙寝制,服制等等,也必须创立和完善起来。除此以外,其它的一切礼制,如爵位制、井田制、官制、婚制、冠制、军法、祭礼、朝仪、 丧葬……以及其它一切制度、习俗、仪节等等,都需要规范或创制。古代礼的内容很多,大体上归纳为五礼:吉礼(祭祀)、凶礼(对丧葬和天灾人祸的处理与哀 悼)、军礼(军事编制、战争、田猎)、宾礼(天子接见诸侯和诸侯国之间聘问、会盟等)、嘉礼(婚、冠、饮食、射箭、宴会、庆贺等)。礼仪往往与乐舞相结 合,所以称为礼乐制度。《礼记。乐记》:
  “德音之谓乐。众庶知音而不知乐。”
  这是说:并不是用乐器弄出的所有声音都可以称之为乐,只有那些“德音”(合乎道德标准的高雅的声音)才算是乐;其它只能算是音,老百姓只能知音(流行音乐),而不知乐(高雅音乐)。《孝经》说: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近年来有的学者否定了周公制礼作乐之说,认为周初形势复杂,国事繁忙,周公不可能有时间坐下来制礼作乐。再说周礼源于殷礼,也不可能是周公创制的。
  但周公制礼作乐,古书上是言之凿凿的。
  《左传。文公十八年》引太史克的话说:
  “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先君周公制订的《周礼》说:‘礼制用来观察德行,德行用来处置事务、事务用来衡量功绩,功绩用来享用百姓的贡赋。’)
  这里所说的《周礼》,不是伪《古文尚书》中的《周官》,也不是《十三经》中的《周礼》,那都不是周公的原作;这个《周礼》应该是周公所著的篇名或书名,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左传。昭公二年》说:晋大夫韩宣子(韩起)出使鲁国,在太史那里查阅文献档案,看见了《易》(《周易》)、《象》(鲁国历代的礼制,政令)与《鲁春秋》(《春秋经》),感叹地说:
  “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周礼都保存在鲁国了,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德行和周朝成就王业的原因了。)
   另据《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鲁国执政大夫季孙氏要实行新的田赋制度,按粮食产量的十分之二向百姓征收租赋,比原来的“什一之 税”增加了一倍。当时孔子弟子冉有(冉求)作“季氏宰”(季孙氏的大管家),季孙派他向孔子征求意见。孔子反对这种作法,没有正面回答,私下里对冉有说:
  “……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
  (……而且季孙先生如果要根据法度办事,那么周公的典章就放在那里;如果要苟且而行,又征求什么意见呢?)
  在《国语。鲁语》里也有类似的内容,“周公之典”写作“周公之籍”。典、籍的意思相同。
  从以上所征引的较早的资料来看,周公确曾制礼作乐,在古代士大夫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到春秋时还有周公所传下来的典籍存在,怎么能没有根据地怀疑呢?
   说当时时间仓卒,那的确是事实。周公制礼作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突击完成。我们认为:说周公在平叛后制礼作乐,只是工程的开始, 以后必然要有一个长期的修订过程,甚至在周公逝世之后,也有人在补充与完善。以时间仓卒来否定周公制礼作乐的史实,是说不通的。
  至于说周礼源于殷礼,并不是周公所制订,那也是站不住脚的。在《论语。八佾》中,确实载有孔子的一段话: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以周。”
  (周朝的典章制度借鉴了夏、商两代,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
  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延续性,有继承关系,周公制礼作乐,借鉴了夏、商两代,这是很正常的。周公制礼作乐的根据,应该包括这么几部分:
  第一,周人原来的制度与习俗;
  第二,借鉴于夏、商的;
  第三,创制的部分。
  把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的规划所形成的新的礼乐制度,便是周公之礼,它既有继承,又有改造和创新,还有融合。历史上所有的文化传承,都是这样的。
  孔子还说过: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
  (夏礼,我能说出来,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殷礼,我能说出来,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这是文献不足的原故。如果文献充足,我就可以引用作证明了。)
   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时代,夏礼和殷礼虽然还有传承,但已经没有文献证明,有些问题已经难辨真伪了。他没有谈周礼,因为还有周公的典籍存在,是可以证明 的。不过遗憾的是:这些周公的典籍,到现在早已遗失,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在宋代集结成书的《十三经注疏》中,收有“三礼”。就是:
  《周礼》,亦称《周官》,讲周代官制的书,相传为周公所作,近人经过考证,定为成书于战国时期。
  《仪礼》(又称《礼经》、《士礼》),旧说周公作或孔子修订,实为春秋战国时一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
  《礼记》(又称《小戴礼记》)。西汉戴圣编。是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制思想和礼仪制度的文章选集,也有一部分是秦汉儒生所撰写的。
  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礼制,“三礼”是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它们虽然不是周公的原著,但周公所制定的礼制的内容,经过历代相传,必然会有一部分保留在其中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风雨宝匣
  周公摄政七年,成王已经长大,大约是20岁左右,周公结束了摄政,还政于成王。《韩诗外传》说:
  “成王壮,周公致政,北面而事之,请然后行,无伐矜之色,可谓臣矣。”
  (成王长大,周公还政,北面而事奉成王⑤,政事经过请示才能实行,没有居功自傲的颜色。)
   但尽管事隔数年,对周公的流言并没有结束。周公还政于成王后,仍然有人在成王面前说周公想要作乱,蓄谋已久,若是不加戒备,必受大害。成王大怒,对周公 又产生了疑心。周公见形势严峻,只好辞去三公的职位,避居到东方(一说奔楚)。他在外面作了一首诗,名曰《鸱鸮》(音痴消),命人送到成王处。诗云:
  “一、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二、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汝下民,或敢侮予?
  三、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四、予羽谯谯,予尾修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诗经。豳风。鸱鸮》)
  (一、猫头鹰啊猫头鹰!你已经抢走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毁坏我的家!我是那么殷勤,爱护着我的幼子。
  二、趁着天还没有下雨,准备桑树枝和泥土,修补好门窗。你们下面的人,还敢伤害我?
  三、我的手不能活动自如,我撸着芦苇花,我积攒着干草,我的嘴因为劳累而上火。因为我没有安定的住处。
  四、我的羽毛枯黄,我的尾巴秃光,我的窝巢好险好高,在风雨中飘摇。我只有惊慌号叫。)
   这是一首寓言诗。鸱鸮(猫头鹰)比喻武庚,子比喻管蔡、鬻子(幼子)比作成王,把自己比作第一称的成鸟,“室家”(窝巢)比喻国家。武庚与管蔡联合发动 叛乱,好像是猫头鹰抢走了自己的孩子,毁了自己的家园。自己要未雨绸缪,修补好窝巢(国家),保护好幼子(成王)。但因为受流言所伤害,自己已经无家可 归,处境狼狈。
  成王看过诗之后,就不再责备周公了。但怀疑之心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那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发 现。到了秋天,庄稼已经成熟,还没有收割,忽然天气大变,刮起了大风,雷雨交加,庄稼全部倒伏在地里,有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朝廷和百姓都非常恐慌。根据古 代的迷信观念,认为天灾是上天发怒的表现。所以成王和大夫们都穿上礼服,到府库中去察看卜兆之书,以便弄清灾异的原因。打开收藏卜兆之书的金滕之匮(用铜 丝捆着的匣子),发现了周公多年前的一篇祷词。成王询问史官和管事之人,有人知道这事,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在克殷以后二年,武王得了病,太公和召公主 张向上天卜问吉凶,周公却认为不如向太王、王季、文王三位先王祷告求福。于是设坛祭祀,周公立在坛上向先王宣读祷词。大意是:
  “你们的长孙发 (武王),正遭受恶疾的折磨。如果先王听说上帝需要他上天去服役,那就不如由旦(周公自称)去代替他的身子。我柔顺乖巧,多材多艺,善于事奉鬼神。何况发 已经从上天接受了使命,正在治理着天下四方,能使你们的子孙在人间过着安定的生活,四方的百姓没有不敬畏他的。”
  周公在祷词中还表示:请上天 通过神龟给个答复,自己将听命于神龟。于是下坛去看钻龟占卜,共有三块龟版同时钻灼,得到的都是吉兆。周公说:“根据卜兆,王的病没有危险了。”第二天, 武王的病便好了。事后周公把这祷告之词的简册存放在金滕之匮里,并关照知情者保密,谁也不许提起这件事。⑥
  尽管周公向先王和上天表示要替代武 王去死,但事后武王病好了,周公也没有归天。不过这件事却表现了周公对君主、对国家的赤胆忠心。像这样的人,怎么会图谋不轨呢?成王面对着金滕之书,不禁 涕泪横流,知道自己是冤枉了这位多年来兢兢业业,劳苦功高的好叔父,好老师,好臣僚。
  成王马上派人把周公请了回来。周公回朝后,继续担当着师保的重任,写作了《无逸》、《立政》等训词,告诫成王力戒淫佚,“保施小民,不侮鳏寡”(保护和施惠于小民,善待鳏寡无助之人)。
   周公摄政七年。这七年间的大事,古书上的记载颇为混乱,不同的古书互有抵触。《史记》的《周本纪》和《鲁周公世家》也没有讲清楚,二篇也有分歧。比较起 来,相传为汉初伏生所作的《尚书大传》,对这七年大事所排列的顺序比较合乎情理,为古今多数学者所认可。这个顺序就是:
  一年救乱。就是武庚、管、蔡及徐、淮、奄等发动了叛乱,周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在内部平息父兄的怀疑,在外部安抚各诸侯国),为平叛创造舆论条件,并出兵东方平叛。
  二年克殷。就是平定了武庚,管蔡的叛乱。
  三年践奄。就是征服奄、徐、淮夷等国。
  四年建侯卫。就是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等,对殷商故地的分封重新洗了牌。据《荀子。儒效》:周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二人”。又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周公所封姬姓诸侯,就有二十多国。
  五年营成周。
  六年制礼作乐。
  七年致政(还政于成王)。
  据2000年9月公布的《夏商周年表》认定:成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042-1021,共22年。
  周公大约死在成王中期,葬在毕原(今陕西咸阳北)文王墓附近。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周本纪》
  2、《史记。鲁周公世家》
  3、《史记。管蔡世家》
  4、《史记。燕召公世家》
  5、《尚书。周书》:《金滕》、《召诰》、《洛诰》
  6、《逸周书》:《度邑》、《武儆》、《五权》、《作洛》
  7、《尚书大传》
  ___________
  ①这个字古同“括”,繁体字就这样写,不是简体字适当,适宜的“适”字。
  ②崔述《论语余说》认为:“伐奄乃成王时事,不得上承相武王言之。”但武王征服了奄,奄在成王时又随武庚叛乱,所以成王时再伐奄也是可能的。
  ③飞廉:秦、赵的祖先,善走(跑得快),其子恶来力气大,父子俱事奉纣王。
  ④另有一种说法:以管、蔡、霍为“三监”。
  ⑤古代君王在朝堂上坐北朝南,称为“南面”;臣子面见君王百朝北,称为“北面”。所以“北面”表示臣子的身分。
   ⑥这件事原载于《尚书。周书。金滕》,本来只有周公愿代武王死一件事;而《史记。鲁周公 世家》又多出了愿代成王死一件事,二者内容基本相同。古代注家多认为这是同一件事在传说中的分化。所以本文只采用愿代武王死一件事。
一七 周公盖棺,毁誉纷纭
  
  治国四字真言
  
  现在谈一谈周公的思想。
  《尚 书。周书》中的《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洛诰》、《多士》、《无逸》、《多方》、《立政》等十篇,都是 周公的言论。《尚书。周书》一共传下来十九篇,其中周公的言论占半数以上。可以说,在周朝初年,周公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思想 是国家的指导思想,周朝奉行的是“周公旦主义”。
  十篇文字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很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是“敬德保民”四个字。
  德, 得也,原来是获得的意思。怎样才能获得?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但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你要获得,别人也要获得,于是便产生了争;争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 伤,谁也不能达到目的。当二者发生冲突时,需要靠人们的自觉进行调节,这就使“德”具有了道德的含义,成为维护人际关系的准则。《说文》说“德”是“外得 于人,内得于已”。“外得于人”就是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内得于已”是加强内心修养,于心无愧。
  殷、周人都相信天命,但他们对天命 的认识存在着分歧。殷人认为天命是不能改变的,所以纣王自恃“有命在天”,暴虐日甚而不知改悔。周人却认为“天命无常”,天命是和德相联系的。君主有德, 天就保佑你;君主没有德,天就抛弃你,而让另外的有德君主重新受命;这就叫做“革命”。用德来制约天命,使天命与君主的行为联系起来,这是周人天命观的一 大进步。而周公就是这种观念的倡导者。
  周公建成洛邑后,把殷的“顽民”(随从武庚叛乱的贵族)迁徙到这里来,集中居住,以便监管。周公对他们训话说:
   “诸位先生:不是我这小国敢于夺取殷商的天命,只是因为上天不保佑那些胡作非为的人,所以才帮助我们。我们怎敢凯觎王位?……我听说:上帝禁止淫乐,夏 桀却不知节制淫乐。上帝便降下天命对他进行劝诫。可他不听从上帝的劝诫,仍然大肆淫乐,并且怀疑上帝的命令。因此上帝不再保佑他,要终止夏朝的国运,对他 进行惩罚。于是便命令你们的先祖成汤革了夏朝的命,任用贤才治理天下。
  从成汤到祖乙,没有人不宣明德政,认真祭祀的。因为上天帮助治理殷国的 贤人,殷国的君王也不敢辜负天意,也像上天一样施恩泽于百姓。而如今他们的后嗣纣王,很不理解天意,又怎么会体念先王勤劳家国的遗训呢?他大肆淫乐,不顾 及天命和百姓的疾苦,所以上帝不保佑他,降下亡国灭身的重大惩罚。”(《尚书。多士》)
  这就是周公的“革命论“,他把殷革夏命,周革殷命的历史变革说得很清楚。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君主是否有德,有德者昌,无德者亡,天命以德为转移。
  德的内涵很丰富,有治国的理念和措施,有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有个人的道德修养。而德政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保民”。在《尚书。周书》的“周公十篇”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周公有关“保民”的议论。现在就摘要列举在下面。
  “天考忱辞,其考我民。”(《大诰》)
  (上天通过龟卜用真诚的语言帮助我们百姓。)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康诰》)
  (那伟大贤明的先父文王,能够发扬德政,慎用刑罚,不敢慢待那些鳏寡无依的人。任用应该用的人,敬重应该敬重的人,威慑应该威慑的人,关怀重视百姓。用这些理念在中原地区缔造我们的国家,与一二友邦共同治理我们西方的国土。)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康诰》)
  (还要探求古代圣王保护百姓安居乐业的方法。)
  “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康诰》)
  (看到百姓有罪,就好像自己有病一样,要让百姓彻底除去各种犯罪行为;像保护婴儿一样爱护百姓,百姓就会生活安宁,容易治理。)
  “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酒诰》)
  (古人说:人不要把水当镜子照,应该把百姓当镜子照。)
  “王启监,厥乱为民。曰: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梓材》)
  (王者分封诸侯,主要是为了百姓。王者告诫诸侯说:不要相互残害,不要相互施用暴力,对于鳏夫寡妇,对于孕妇,有罪也要加以宽容。)
  “(文王)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仄,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无逸》)
  (文王为人和顺谦恭,关怀保护百姓,爱护鳏寡无依之人。从早晨到中午,直到太阳西斜,忙得连吃饭的功夫也没有,这是为了使广大百姓都生活得幸福和谐。)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多方》)
  (上天寻求可以为民作主的人,便让这光荣美好的使命降临在成汤的身上,消灭了夏朝。)
   从以上的引文可以看出,“敬德”和“保民”是周公的政治思想的基础,“德”和“民”两个字几乎成了周公的口头禅。《周书》里还出现了“民主”的字样,尽 管这是“为民作主”的意思,和我们今天的百姓自己当家作主的概念不是一回事;但在三千年前,既或是“为民作主”,也是一种光辉的进步的思想。就是在今天, 真正能“为民作主”,不腐不贪,没有高高在上的官僚习气,没有“不作为”的惰性的官员,又有多少?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周书》十篇中,周公 的言论有很大一部分是针对“殷顽民”说的。对于曾经是敌对阵营中的人,给予出路,用“敬德保民”的善政对待他们,甚至对他们“如保赤子”,这是一种多么宽 广的胸怀!时至号称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对照一下美国大兵对伊拉克人民的所作所为,对照一下关塔那摩的虑囚事件,不是更能说明我们传统思想的魅力吗?
  周公是儒学的先驱者,周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源头。他的“敬德保民”思想,被孔子发展为仁学。周公思想有两个轮子,也可以称为两翼,就是德和礼;二者是一脉相承的,无怪乎孔子在不甚衰老时,要常常梦见周公了。
吐哺归心
  
  周公的德行,是非常高尚的,在古代可以称为典范。
  忠:对武王和成王忠心耿耿。如武王有病,周公愿意替死,辅佐未成年的成王,国事多艰,任劳任怨。
  信:成王长大成人,周公还政,决无栈恋权力的表现。
  仁:“保民”,关怀鳏寡无依之人。
  孝:对文王尽孝,告诫康叔要“父慈子孝”(《康诰》)
  勤俭:《尚书。无逸》记载了周公训诫成王之词,要知道稼樯(农业生产)之艰难,体会小民之疾苦,不要骄奢淫逸。
  周公最大的德行是“谦德”,就是谦恭,谦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骄傲自满、不张扬、低调、不盲目乐观,有忧患意识。据《韩诗外传》记载:成王把周公的儿子封到鲁国去,周公告诫伯禽说:
   “往矣!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也,吾予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 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职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 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备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卷三,三十一章)
  (去吧!不 要因为作了鲁公,就对士人骄傲起来。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又在辅佐天子,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低了。但我洗一次头要多次握着头发,吃 一顿饭要多次吐出口中的饭,去接见士人,唯恐失去天下的士人。我听说德行高尚,保持谦虚的,算是荣(有好名声);地盘广阔,保持俭约的,算是安(稳定); 禄位很高,保持低调的,算是贵(难得);人多兵强,保持畏惧心理的,算是胜(胜利在握);聪明智慧,总觉得自己愚昧的,算是哲(开明);知识渊博,却以为 自己浅薄的,算是智(明智)。这六个方面,都是谦德。没有谦德,而失去天下丢了命的,那是夏桀和殷纣王。能不谨慎吗?)
  《史记。鲁周公世家》也有类似的记载,当是取自《韩诗外传》。后者的作者韩婴,是文、景时人,比司马迁稍早。
   有人可能认为:这种谦德是一种窝囊,没有自信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辩证法。任何事物本身都具有互相对立,自相矛盾的两方面。比如:强中有弱,弱中有强; 智中有愚,愚中有智。骄傲自满的人,只看到自己强的方面,而没有看到自己还有弱点;只觉得自己聪明,而没看到自己的不足;那就要导致失败。反之,强,守之 以弱;智,守之以愚,便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中国古人的最大的智慧。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待士精神,也是谦德的具体体现。这已经成为千古佳话,也是诗文中常常称道的典故。,《乐府诗集。君子行》: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曹操《短歌行》: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天不嫌高,海不嫌深的意思,比喻接纳贤才,越多越好。)
  握发(一作捉发)、吐哺的典故,有的古书(如《吕氏春秋。谨听》、《淮南子。汜论训》说是大禹的事。宋。黄震《黄氏日抄》说:
  “此形容之语,本无其事也。”
  但它是“形容之语”也好,至少反映了古人的一种观念,一种优良的思想传统。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我们不禁要问一下居于不同层次的领导人:你有这种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意识吗?
喜欢屠小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