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20
送交者: 屠小七[布衣] 于 2012-08-24 12:11 已读 42 次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回答: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1 由 屠小七 于 2012-08-21 11:50

在历史的审判台上
  
  儒家称周公为圣人,周公在古代享受了很高的荣誉,被看成是治国的样板,道德的典范,历史的功臣。但他也不是毫无 争议的人物,当初管蔡二叔怀疑他,德高望重的召公怀疑他,成王也怀疑他,认为他有篡位之嫌。尽管他通过还政于成王的实际行动,以及“金滕之匮”的释疑,很 多人解除了怀疑,但古往今来,仍然有些人对他持有异议。
  在魏晋之前,对周公就有一些微词。《庄子。盗跖篇》说:
  “王季为适(嫡),周公杀兄,长幼有序乎?”
  这是说:文王的父亲王季,是太王的少子,却继承了王位,两个哥哥泰伯和虞仲只好逃亡在外。周公又杀了哥哥管叔。请问:你们周人算是长幼有序吗?
  《淮南子。汜论训》说:
  “诎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兄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
  这是说:卷曲一寸,伸长一尺(意为优点大于缺点),这是圣人的作法;小处弯曲大处直,这是君子的行为。周公背着杀兄的包袱,齐桓公有争国的名声。但周公能以合乎道义的行为弥补缺点,齐恒公能够以功绩抹掉丑恶,而都成为贤人。
  但对周公的这些微词,仅仅是指出他杀兄的瑕疵,还无损于对周公的全面评价。至于他的哥哥该不该杀?议者并没有作任何论证。杀兄又怎么了?难道周公的哥哥大逆不道,作为执法者的周公,不应该大义灭亲吗?
  到了魏晋之际,随着玄学的盛行,出现了一个名士的沙龙,有七位名士经常在竹林里喝酒聊天,被称作“竹林七贤”。其中有一位嵇康(224-263),写了一篇《管蔡论》,在历史上第一次为管蔡翻案。
   文章认为:管、蔡本来都是好人,他们“服教殉义,忠诚自然”(服膺礼教,忠诚坦率),所以才受到文王的重视,武王和周公又委以重任。及至武王逝世,继承 人姬诵(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周公“思光前载,以隆王业”(想要光大先王的基业,使国家兴旺发达)。这本来是一种“圣权”(圣人在非常时期的权宜之计, 就是今天所说的从实际出发的机动灵活的政策),而管蔡却“不达圣权”(不懂得圣人的权宜之计),以为周公要篡位,因而“欲除国患,翼存天子”(想要为国家 除掉祸患,保存天子的地位)。于是便兴兵作乱,“斯乃愚诚愤发所以激祸也”(这是愚忠义愤所激起的祸乱啊。)因为他们“称兵叛乱,所惑者广”(兴兵叛乱, 影响极坏),所以周公才“隐忍授刑,流涕行诛。示以赏罚,不避亲戚”(忍痛用刑,流着眼泪斩了管叔。赏罚分明,不回避亲族贵戚。)。
  嵇康又进 一步指出:如果认为管、蔡是坏人,那就表明三位圣人(文王、武王、周公)是昏庸的。圣人是不会犯错误的,不能重用邪恶凶残之人,所任用的必然都是忠良; 管,蔡既然被重用,就必定是忠良了。至于管、蔡怀疑周公,那也不足以表明他们不是好人。周公摄政时,召公不也产生过怀疑之心吗?
  结论是:周公是圣明的,摄政是对国家有利的权宜之计,杀了哥哥是赏罚分明,大义灭亲。管、蔡是好人,不能说他们是顽凶。他们既然被“三圣”所发现和重用,就必然是忠贤。怀疑周公和兴兵作乱,是因为不懂得权宜之计,而主观上却是想为国除患,保护天子。
  总之,这是一出好人反好人,好人杀好人,忠臣反忠臣,忠臣杀忠臣的悲剧。
   其实,从嵇康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来看,他是在借古讽今。当时是曹魏的末年,司马氏的权势炙手可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正在积极地准备篡夺政权。 嵇康是皇亲国戚,他的夫人是曹操的孙子谯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他站在曹魏的一边,当然是反对司马氏的篡位阴谋的。当时在淮南先后发生了王凌、毌(音贯)丘 俭、诸葛诞起兵反对司马氏,被称作“淮南三叛”。而嵇康的这篇文章,正是站在了“三叛”的立场上说事。以周公比喻司马昭,以管、蔡比喻“三叛”,他搞的是 “影射史学”。正如明人张采所说:
  “周公摄政,管蔡流言;司马氏执政,淮南三叛;其事正对。叔夜(嵇康字)盛称管、蔡,所以讥切司马氏也。”(《汉魏别解》)
   嵇康自称“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他在文中口口声声称周公为圣人,却隐含着讥讽之词。他的本意是说:周公(喻指司马昭)有野心,就是 要篡位;管、蔡(喻指“三叛”)绝对是好人,起兵是为了绥靖王室,挽救天子的命运;不过在文网森严的年代里,不便明说罢了。但他终于还是被司马昭杀害了, 死时只有40岁。 www.6park.com

到了明代,又冒出了一篇《管蔡论》,作者是郭子章。此人字相奎,江西泰和人。穆宗隆庆辛未年(1571)进士。历任都御史,兵部尚书等官职。
   在这篇文章中,他为管、蔡翻案,立意很奇特。他认为:管、蔡是周朝的顽民,却是殷朝的忠臣,文王的孝子。管、蔡联合武庚发动叛乱,那不是叛乱,是为了恢复 殷朝,武庚是管、蔡的故主。纣王虽然不好,没听说武庚在德行方面有什么缺陷;纣王应该杀掉,而他的儿子武庚却应该被拥立为王。武王不立武庚而自立,这是 管、蔡所怀疑的。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在服事商朝,管、蔡就是要继承文王的遗志。恢复故主的政权,这是忠;坚守父亲(文王)的节操,这是孝;改变 哥哥(武王)的错误作法,这是义。事情虽然没有成功,志向是悲壮的。管、蔡不幸被诛灭了,如果他能辅佐武庚灭周,又焉知后世写史书的人不以武庚为少康,以 管蔡为忠臣,而以武王,周公为叛逆呢?所以凡是责备管、蔡的人,都是以成败论英雄。
  清人李扶九编了一部《古文笔法百篇》,郭子章的这篇《管蔡 论》,作为翻案文章的范文被编了进去。但作翻案文章,立论新奇和逻辑严密不是首要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大前提要正确,是非观念要站得住脚。比如:你给汪精 卫翻案,说他是爱国者,民族英雄,这个前提一经确定,你的文章逻辑性再强,论证再丰富,也是全盘皆错的。郭子章的《管蔡论》,大前提是管蔡要灭周复商,这 是否正确?这种是非观是否能站住脚?不用我多说,读者都会判断。如果管、蔡二叔地下有知,也不会同意这种说法的。
  历来周公被质疑的要点有两个:一个是篡位,一个是杀兄。由于《尚书。金滕篇》的影响以及还政成王的实际行动,古人对篡位说已经淡化,唯有杀兄一事,在提倡孝悌的古人的心中,始终是一道抹不掉的阴影。
  《宋书。武二王列传》:
  “史臣曰:襄阳庞公谓刘表曰:‘若使周公与管、蔡处茅屋之下,食藜藿之羹,岂有若斯之难?”
  (史臣说:襄阳的庞德公对荆州牧刘表说:‘如果周公和管、蔡是穷苦百姓,居住在茅草屋里,喝的是野菜汤,怎么能发生这种兄弟相残的灾难?’)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
  (周公和管、蔡,只恨不是住在三间茅草屋里的穷苦百姓。)
  这与庞德公的说法相同,或许是受其影响。
  李白:《箜篌谣》: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周公称为大圣,管、蔡怎么就不能为他所容?……兄弟尚且是路人,我的心能和谁相通?)
  看来古人感叹的多为亲情。但这是政治,并不像亲情那么简单。
   古代视周公为圣人,古人头上难免要被箍上名教的紧箍咒,评论周公不能不有许多顾虑。司马昭杀死嵇康,罪名就是“非汤武而薄周孔”。而到了近现代,人们的 头上已经没有名教紧箍咒,任何历史人物都可以放在历史的审判台上重新拷问一番,周公自然也跻身于被拷问之列。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了几篇评论周公的文章,把周 公说成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二重人格;他不仅篡了成王的王位,连武王也是被他害死的,还举出了七条理由。当年管蔡的那些流言,并没有随风飘散,而是 穿过几千年的时空隧道,又刮回来了。而且现在这股风,比原来的那股风要强劲得多!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周本纪》
  2、《史记。鲁周公世家》
  3、《史记。管蔡世家》
  4、《尚书。周书》
  __________
  ①当时成王还没有死,没有谥号,不可能被称为成王。这是后人的追记之词。 www.6park.com

一八 我为公辩
  真假天子
  
  要解决对周公的不同认识,必须要打开几个症节。只有这样,周公的功过是非才能浮到水面上来。
  第一个症节是:周公是否作了天子。
  武王死后,周公是辅佐成王的首要人物,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他采取了什么方式。
  《史记。周本纪》说: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叛周,公乃摄行政当国。”
  《史记。鲁周公世家》说: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史记。燕召公世家》说:
  “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阼。”
  《史记》三世家说的是“摄行政当国”和“践阼”。我们先弄清两个关键词语,“摄”和“践阼”。
  摄,代也。代理,代办的意思。践,登也,踏也。阼(音作),殿堂下东边的台阶,是天子在即位典礼时所登的台阶,所以“践阼”就是登极作天子的意思。
  《史记》既说“摄政”,又说“践阼”,这二者是有矛盾的。因为“摄政”是代行天子之权,而“践阼”则是登极作了天子。周公摄政七年,就是替成王当了七年天子。但这有些说不通。在这七年之中,成王在干什么?仅仅当一个候补天子,等待长大了再接班吗?
  《史记》大约是源于《荀子。儒效》:
  “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
  (武王逝世,成王年幼,周公把成王撂在一边,按照兄终弟及的制度作了天子,以继续治理天下。……登上天子之位,决断天下的大事。……)
  到了汉代,除了《史记》之外,其它各书也在《荀子》的影响下,既说周公摄政,也说周公作了天子。
  《韩诗外传》卷三:
  “周公践天子之位七年。”
  同上书卷七:
  “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承文武之业,履天子之位,听天子之政。”
  同上书卷八:
  “(周公)假天子之尊位七年。”
  《礼记。明堂位》:
  “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
  《礼记。文王世子》:
  “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
  《淮南子。刘俗训》:
  “武王既没,殷民叛之。周公践东宫,履乘石(乘石,天子登车用的垫脚石),摄天子之位……”
  《淮南子。汜论训》:
  “武王崩,成王幼少。周公继文武之业,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政……”
  但比《荀子》更早的《尚书。周书》以及《逸周书》,则没有周公做天子的说法。
  《逸周书。明堂》:
  “武王崩,成王嗣。幼弱,未能践天子之位,周公摄政君天下。”
  这说得最明白不过了。武王死后,成王“嗣”,就是由成王继位为天子。因其幼弱,由周公摄政,代替他君临天下。也就是说:作天子的是成王,具体的政务由周公代为处理。
  《逸周书。嘉禾》:
  “假王莅政,勤和天下。”
  这是说,周公是“假王”,而不是真王。
  《逸周书。作洛》:
  “周公立,相天子。”
  “假王”不是天子,是“相”(辅佐)天子的。《韩非子。难二》说:“周公旦假为王七年。”《韩诗外传》卷八也说:“假天子之位七年。”都和《逸周书》的说法相同 www.6park.com

《尚书。周书》的《召诰》和《洛诰》,讲的都是修建洛邑的事,两篇写于同一年。《洛诰》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
  “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古今讲经者据此多认为这是周公摄政七年之事。但《尚书大传》说:“五年营成周”,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认为是在周公摄政五年。近代学者王国维和杨宽也都认为 应在五年。①1963年在陕西出土的《何尊》铭文的内容与《尚书》的《召诰》、《洛诰》说的是同一件事,有“惟王五祀”的字样,可以证实二诰的写作年代确 实是周公摄政五年。
  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召诰》、《洛诰》的写作年代?因为《洛诰》里有两句话,和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有关。这两句话是:
  “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其丕能讠咸 小民。”
  (啊啊!我们的王虽然年轻,却是天的儿子。他会使百姓过上安定和谐的生活。)
  周公既然在还政于成王的前两年说这样的话,可见当时的王是成王,周公并没有称王。
  其实,说周公摄政时,天子是成王,周公并没有作天子,证据很多,俯拾即是:
  《史墙盘》是周共王时之器,铭文说史墙及其祖先辅佐过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天子(当时的天子共王),在这个天子世系中,并没有周公。
  《史记。三代世表》所载周王的世系,武王以后是成王诵。在成王时代重要诸侯的栏目里,有鲁公旦、齐太公尚、晋唐叔虞……等等,哪有周公的帝王之位?
  《逸周书。明堂》:
  “武王崩,成王嗣……周公摄政君天下。弭乱六年,而天下大治。乃令方国诸侯于宗周,大朝诸侯明堂之位。天子之位负斧依南面立,率公卿士,侍于左右。”
   (斧依,就是斧扆(音依),绣着斧纹的屏风)。这是说:在朝见诸侯时,天子背靠屏风面南而立,周公率领公卿百官侍立在左右。这个“天子”,有的经学家解 作周公,其实是不对的。在周公摄政时,每当举行重要典礼,成王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是要亲自出席的。《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观乎明堂……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而朝诸侯之图焉。”
  这是说:孔子年轻时到东都洛阳去,参观明堂,看到了许多历史图像,其中有周公抱着成王,背靠屏风,朝见诸侯的画像。
  大朝诸侯是在周公摄政六年,成王已经将近二十岁,不应该让人抱着。上引《逸周书》所说的面南而立,应该合乎事实。
  《逸周书。嘉禾》说:封于晋国的唐叔虞得到了嘉禾。嘉禾,又称嘉谷,两棵谷物共长一个穗,古人认为这是祥瑞(吉兆),是天下有道的表现。唐叔虞得到了这种东西,不敢私藏,赶紧献给成王,成王又转送给周公,命人送到东方前线去。
  唐叔虞为什么不把嘉禾献给周公却献给成王,因为成王是天子嘛!
   关于这个唐叔虞,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桐叶戏诸侯”的故事。《史记。晋世家》说:“武王崩,成王立”(又证明作天子的是成王而不是 周公。)这时帝尧之后唐国(今山西翼城西)叛乱,周公率兵诛灭了唐国。成王和他的弟弟叔虞在一起玩耍,成王拿起一片桐叶揪成上圆下方的圭板的样子递给叔虞 说:“把唐国封给你。”圭板,是天子的信物,封诸侯赐与圭板,就好像下了委任状。史佚(史官名叫佚)听说这件事要成王选择个吉日良辰册立叔虞为唐侯。成王 说:“我和他开玩笑呢!”史佚说:“天子无戏言。说出话来就要写到史书上,按照礼制来完成,谱成乐曲来歌咏。”于是弄假成真,成王只得封叔虞为唐侯。
  从这件事来看,武王死后,天子是成王,有着无上的权威,连儿戏都被当真的。
  在《尚书。周书》里,周公讲话常常冠以“王若曰”,“王曰”,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周公自己已经作了天子的铁证。但若仔细研究一下,还不能这么看。
  当时周公代替天子处理政事,对下面常常以王(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所以常常冠以“王若曰”,“王曰”,意思是:“周王对你们说”,“我传达周王的话”。正如清末著名学者皮钖瑞(1850-1908)说:
  “所谓命大事则权代王也。”(《今文尚书考证》)
   不过,《尚书。周书》所载周公的言论,并没有完全冠以“王若曰”、“王曰”,而要区分针对什么对象。如《大诰》针对“邦君庶士” (诸侯及其属下官员),《酒诰》、《梓材》向卫侯康叔阐明统治殷商遗民的政策,《多士》是向殷“顽民”(随从武庚叛乱的士大夫)训话,都有传达天子诏命的 意思,所以称“王若曰”、“王曰”;《君奭》是周公与召公的私人谈话,所以称“周公若曰”、“周公曰”;《召诰》、《洛诰》是周公、召公和成王关于修建洛 邑的谈话,所以称为“周公曰”、“公曰”。
  《多方》是对天下诸侯及其士大夫的讲话,称为“周公曰、王若曰”。这一例非常重要,用现代语来表示,就是:“周公说:我来传达天子的诏命”。这一例应该是原来的句式,表明讲话的是周公,传达的是天子的意思。不管是否真是天子的意思,在程序和形式上是这样的。
   此外,在《康诰》中还有一个特例。周公对康叔讲话,称为“王若曰”、“王曰”,而又有“朕其弟,小子封”的话。唐叔名封,是周公的弟弟,成王的叔父,这 不明明是代表自己在讲话吗?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周公称王的铁证。其实这不过是书法上的混乱,这一特例并不能推翻我们上面的结论的。而且周公代表天子说 话,有时也代表自己冒出一两句私情话,也是可以理解的。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那就是:武王死后,周公辅佐成王,是摄政,而不 是由自己作了天子。当时天子是成王,而不是周公。周公虽然在事实上有决断权,形式上还要向成王请示。重要行动(如平叛,营建洛邑)还要受成王之命。朝见诸 侯时,还要请成王出面,站在天子应该站的位置上。这些基本情况,在早期的典籍《尚书。周书》、《逸周书》上,说得还是比较清楚的,到 了战国中期乃至秦汉以后,才被逐渐搞乱了。但在战国,秦汉的典籍中,如果我们能细心地剔除其后来演绎的成分,还是可以窥见一些较为原始的蛛丝马迹的。 www.6park.com

摄政是非
  
  第二个症节是:周公摄政是否合理合法?
  关于周公的摄政,特别是周公的作天子,有些人颇有异议。五胡十六国后 燕慕容盛认为周公“乃天下之罪人”,算不得“至德”。(《晋书。慕容盛载记》)宋人郑厚认为周公不是“纯臣”(《说郛》第三十一卷 《艺圃折衷》),都是因为他做了天子。但篡位是一个伪命题,其实并不存在,我们在上面已经谈过了。至于摄政问题,议者认为:一没有武王的遗命,二没有群臣 的推荐,又与礼制相悖,完全是周公出于个人的野心而窃据了大权。
  这些质疑是没有根据的。持这些观点的人,不是读书不认真,研究不到位,就是心存偏见,危言耸听。
  第一,周公摄政是否有武王的遗命?这在《史记。周本纪》和鲁、燕、管蔡三《世家》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而在《逸周书》和《尚书。周书》中,却交待得比较清楚。
   《逸周书。度邑》说:武王克殷以后,彻夜不能入睡。侍者告知周公,周公连夜去见武王,问他为什么不能安睡。武王回答说:现在国家还 不安定,应该在天下中心的河、洛之地修建都城。关于身后之事,武王谈到“乃今我兄弟相后”,就是要“兄终弟及”,以周公为继承王位的人。周公闻言非常恐 慌,流着眼泪拱手谢绝了。
  《逸周书。武儆》:
  “惟十有二祀四月……命诏周公旦立后嗣,属小子诵文及宝典。”
  这是说:诏命周公立姬诵(成王)为继承人,签署了文件。
  《逸周书。五权》:
  “惟王不豫,于五日召见周公曰:‘……以长小子于位,实惟永宁。’”
  这是说:武王有病,五天召见周公说:“你要以长者的身分辅保我的儿子即王位,以保持周朝的永久安宁。”
  《逸周书。明堂》:
  “而武王崩,成王嗣,幼弱,未能践天子之位,周公摄政君天下。”
  《尚书。金滕》:
  “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②我无以告我先王。’”
  (“武王逝世之后,管叔和他的许多弟弟们便在国内散布谣言说:‘由旦来摄政,将要对幼主不利。’周公于是对太公、召公说:‘如果我不摄政,便没有办法向先王交待。’”)
   把这些片断的记载链接起来,事情的整个过程是很清楚的。武王灭商之后,患有重病,我们上面谈过,周公曾向上天祈祷,愿意替武王去死。这场病虽然缓解了 (不一定痊愈),身体一定很虚弱,所以他在考虑后事。他曾想在死后把君位传给弟弟周公,被周公流泪谢绝。于是又命周公办理册立儿子姬诵为继承人的手续,并 嘱咐周公以长者的身分辅佐姬诵。及至武王逝世后,周公便扶立年少的姬诵继位为天子,由自己摄政,代行天子职权。所以说:周公的摄政,是武王生前就安排好了 的,怎能说没有武王的遗命?
  第二,周公摄政是否有大臣们的推荐?
  古代的事情,往往缺乏详细的记载,太公、召公以及其它大臣、宗亲 们,是否推荐过,我们已经不得而知。至于太、召二公怀疑周公,那是在管、蔡散布流言之后,并不能证明事先没有推荐过。但不管是有人推荐也好,没有人推荐也 好,只要不是周公自作主张,不是以阴谋窃取,仅仅是武王遗命这一点,在当时就是合理、合法、不违礼制的,遑论其它?
  第三,周公摄政合乎礼制原则吗?
  有人认为:如果按照“兄终弟及”原则,摄政的应该是老三管叔,而不是老四周公。
  但“兄终弟及”的原则,适用于继位,不适用于摄政。因为摄政需要才能,不能靠排行。何况就是兄终弟及,也不一定按年龄排,也要选择一个有能力的。武王曾有意要周公继位,就是考虑到周公有才能,有政治经验,能够应付复杂的形势,把国家治理好。
  除此以外,对周公的摄政,还有其它的一些非议,也不得不为公辩。
  或曰:由于管、蔡造了反,他才被迫还政于成王,否则他就要篡位了。
   我认为:在武王死后那种复杂的形势下,周公承担了治理国家的千斤重担,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使国家转危为安。而在成王长大之后,他又 还政于成王,而不栈恋于权势,正表现了他的大公无私,光明磊落,讲究诚信的精神。当时他手握军政大权,具有全面控制局面的能力,如果真有野心的话,赖着不 还,甚至正式篡位,谁也奈何他不得。怎么算是被迫的?
  或曰:周公被封于鲁,但他始终没有到封地去,而是由儿子伯禽作了鲁公。他赖在朝廷不走,正说明他有政治野心。
   我认为:这正是周公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他不到封地去,是因为国家需要他。还政前代行国事,还政后还要对成王传帮带,再送他一程。《尚书》中的《无逸》、 《立政》等篇,是周公晚年告诫成王之词。真是苦口婆心,谆谆善诱,殷切之情,诚恳之意,力透纸背。千载之下,仍然使人感叹不已!如果周公没有一片公心,没 有一身浩然正气,而只考虑个人的安逸,那么,退休了,还去踏那湾混水干什么?用今天愤青的语言说:真是吃饱了撑的! www.6park.com

管蔡功罪
  
  第三个症节是:管蔡是否其罪当诛?或者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在有些人看来,管、蔡是有功的。如上引嵇康的 《管蔡论》,认为管、蔡是好人,发动叛乱的目的在于拯救国家和天子。而郭子章的《管蔡论》,则认为管、蔡是殷朝的忠臣,文王的孝子。五胡十六国后燕慕容盛 认为“管、蔡忠存王室,以为周公代主非人臣之道,故言公将不利于孺子。”(《晋书。慕容盛载记》)今人也有贬仰周公,为管、蔡张目 的。这些奇谈怪论,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从周朝的实际情况来看,武王克殷不久,国基还不稳固,他就离开了人世。当时对周朝最大的威胁是以纣王的 儿子武庚为代表的殷商残余势力,他们正在窥伺时机,蠢蠢欲动,而管、蔡散布谣言,瓦解内部团结,联合武庚和淮、奄等方国发动叛乱,正是武庚梦寐以求的复辟 的良机。《尚书。周书。大诰》载周公的话说:
  “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天降威,知我国有疾,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今蠢今翼。)
  (殷朝的小君主竟敢纠集他们的残余力量。趁着上天降威,武王逝世的时机,知道我们国家有困难,百姓不安宁,就说:“我们要复辟!”鄙视我们周邦,蠢蠢欲动。)
  《尚书大传》说:
  “奄君谓禄父曰:‘武王既死矣,今王尚幼矣,周公见疑矣,此百世之时也。请举事。’”
  (奄国的君主对禄父(武庚)说:‘武王已经死了,现在的君王还年幼,周公已经被怀疑了,这是百世不遇的好时机。请你赶紧兴兵起事。’)
  在《大诰》中,周公还说:
  “惟大艰人诞邻胥于厥室。尔亦不知天命不易?”
  (大罪人管,蔡欺骗邻国,让他们共同进攻我王室。难道你们不知道天命是不能改变的?)
   由此可见,管、蔡的同盟者武庚是一心要复辟的,管、蔡在客观上是代表了敌对势力的利益。如果这场叛乱侥幸成功,其后果岂止是周公下台,管、蔡夺权,而是 反动的殷朝的复辟,新兴的周朝的毁灭。这既不符合周朝的利益,也是历史的倒退。管、蔡这两个野心家、内战狂,不仅是周朝的叛臣,也是历史的罪人。
  管、蔡其罪当诛,死有余辜。古今论者置大是大非于不顾,仅仅从兄弟的情意出发,指责周公暴戾没有人性,岂不知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对于这样的祸国殃民的弟弟,还不应该大义灭亲吗?
  我们还应该实事求是地指出:周公诛兄放弟的说法,虽然屡见于战国,秦汉的各种古书,而在较早的《尚书。周书》和《逸周书》中,却没有明确的记载。《逸周书。作洛》说:
  “二年(成王二年),又作师旅,临卫政(攻)殷,殷大震溃。降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叔经而卒,乃囚蔡叔于郭凌。”
  这是说:周公平定了叛乱。武庚北逃(以后被杀),管叔自经(上吊)而死,蔡叔被囚于郭凌。郭凌,又作郭邻,虢邻,今地不详。
  这是比较原始的说法,比战国、秦汉的记载可靠。看来周公杀兄之说,属于传闻不实之词。清代学者梁玉绳说:
   “周公杀管叔一事,千古厚诬。夫周公宁有杀兄之事哉!自《左传》言之,《史记》著之,诸子述之,遂虚构成实……然则管叔何以死?曰:《周 书。作洛》云:‘管叔经而卒’,知罪自缢,未尝杀也。使管叔不死,当亦与蔡叔同放焉,杀云乎哉。”(《史记志疑》卷三)
  但管叔是罪有应得的,即使真像传言那样,真为周公所杀,那也是大义灭亲,不是周公的错。 www.6park.com

作洛真相
  
  周公作洛,也就是修建洛邑之事,古代并没有人提出过什么非议;而近年却有人在报刊和网络上发表文章,把这件事作为周公的一大罪状。文章认为:周公修建洛邑,是为了在东方建立自己的据点,与朝廷分庭抗礼。
  为了辩白这个问题,我们先把《史记》有关这方面的记载检查一下。
  《史记。周本纪》说:武王克殷之后,曾与周公研究过在东方建都的问题,认为伊、洛流域是建都的好地方。当时定下了修建洛邑的初步规划,但因为他的逝世而没能动工。
  《周本纪》接下来又写道: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
  这是说:成王即位后,命召公按照武王的意图营造洛邑,周公卜占地址,终于建成了洛邑,把帝王的传世之宝九鼎迁到那里去。周公说:“这是天下的中心,四方诸侯前来进贡,路途的距离比较均匀。”有关作洛之事,周公作了《召诰》、《洛诰》。
  《史记。鲁周公世家》说:
  “成王七年二月乙末,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至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日,成王在镐京朝拜武王庙,然后步行到丰邑(今西安市西南)朝拜文王庙,向二位先王报告营建洛邑之事。命太保召公到洛邑察看地形。三月,周公去营建成周洛邑。进行占卜,得到大吉之兆,于是就以洛邑为都城。)
  《史记》的上述记载,来源于《尚书。周书》的《召诰》,《洛诰》和《逸周书》的《度邑》、《作洛》等篇,内容基本相同。“成王七年”,据考证应为成王五年,上面已经谈过了。
  《洛诰》一篇,是洛邑建成后,周公与成王商讨治洛之策以及成王命周公治洛之词。周公向成王讲述了东都洛邑的重要性,希望成王能住在洛邑,以镇抚天下。周公说:
  “乃惟孺子颁,朕不暇听。朕教汝棐民彝,汝乃是不蘉(音芒,勉也),乃时惟不永哉!”
  (我希望你这年轻的君主能分担一些政务,在听政方面,我有些顾不过来了。我教给你治理百姓的一些办法,你如果不努力去作,那么你的政治生命就不会太长了。)
  但成王把周公的美德和政绩赞扬一番之后说:
  “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后。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诞保文武受民,乱为四辅。”
  (公啊!我要回去了,回到镐京作天子,命公继续治理洛邑。四方虽然经过治理,还没有安定;宗族的礼仪制度还没有确立起来;公善于教导,那就请公继续监管我们的各级官员,安定文王、武王受之于天的百姓,作我的辅政大臣吧。)
  成王又说:
  “公定,予往已。公功肃将祗欢,公无困哉!我惟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
  (公留下吧,我要走了。公要迅速妥善地搞好与殷民的和谐相处,公怎能害怕困难呢!我将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处理政事,公也不要忘了多做示范,四方百姓才能世世代代享受安定的生活。)
  接下来是周公拜手稽首(拱手叩头)作答词,表示一定要努力作好治洛的工作。周秉钧(1916-1993)说:
  “本文旨在表扬周公谋国之忠诚和成王倚重周公之至意。君臣开诚,团结无间;庶殷闻诰,反侧潜消(殷朝遗民听说这篇诰文,也会暗中打消造反的念头),信为经国之大文也。”(《尚书易解。洛诰》题记)
  《史记。燕召公世家》说:
  “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这就是所谓的“分陕而治”。陕,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但据学者考证:“陕”应为“郏”之误。郏,就是郏辱阝(音夹辱),也就是洛邑。因而“分陕而治”,实为以洛邑为分界。也就是在这时,周公便坐镇洛邑,统治东方地区了。
   通过以上的考察得知:修建洛邑原是武王的遗命,武王曾作过初步的规划。为了实现武王的遗愿,成王诏命召公和周公着手营建。一不是周公独出心裁,二有成王 的诏命,三有召公的参与,岂是周公为了实现个人野心而搞的工程?洛邑建成后,周公劝成王住在这里,但成王把周公留下治理洛邑和东方的领土,自己却回去了。 周公留下来是成王的命令,管理洛邑和东方领土是朝廷决定的分工,怎么说周公要搞割据?
  讲到这里,又有一个事实连带地浮出水面:周公摄政七年, 三年东征,一年作洛,从第五个年头就开始留在洛邑,他在成王身边能有多长时间?所谓“专王室”、“专断朝政”,不过是开始那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已,而 在初期也并非是他个人的专断。《后汉书。桓郁传》说:
  “昔成王幼小,……周公在前,史佚在后,太公在左,召公在右。中立听朝,四圣维之(四个圣人支撑局面),是以虑无遗计,举无过事。”
  这是后汉人的推测,但应该合乎事实。辅佐成王以周公为首,但成王身边还有其他几位名臣,都是杰出人才,周公并不能独断独行,一手遮天。这还是头一年在朝中的情况,以后出去东征、作洛、又镇守在洛邑,对朝廷鞭长莫及,辅佐成王处理朝政,就以召公为主了。
   www.6park.com

喜欢屠小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