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红7军创始人张云逸大将
送交者: JollyRoger[★★★★周而不比★★★★] 于 2010-11-07 10:38 已读 62 次  

JollyRoger的个人频道

回答: 欧阳青 开国元勋授衔全揭秘   由 JollyRoger 于 2010-11-07 9:19


张云逸在十大大将中年龄最大,除了比徐海东大8岁以外,比其他大将都大10岁以上,因此,可以算做前辈。他的资历也最老,也很辉煌。190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4月,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黄花岗起义。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充当革命军炸弹队队长,参加攻打两广总督府。1914年,参加讨袁护国战争。1925年,任旅长时,先后两次参加国民革命军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作战,屡立战功。1926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5师参谋长、第二方面军参谋长。参加北伐战争,先后参加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河南等战役战斗,为北伐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上述资料显示,张云逸的年龄和入党前的资历,可以与朱德、刘伯承、贺龙等相比。
  张云逸入党并正式进入红军的行列后,除了创建红7军,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基本上都在红军总部,担任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长。这段时间主要是先后给刘伯承和叶剑英当副手。抗日战争时期,张云逸在新四军成立时担任参谋长,是仅次于叶挺、项英的第三号人物,还在军部下辖的支队兼任职务,是新四军著名的五大支队司令员之一。其他的几个司令员分别是陈毅、张鼎丞、高敬亭和彭雪枫,当时粟裕和谭震林是支队副司令员。1939年冬,新四军下设江南、江北指挥部时,陈毅和张云逸又分任这两个指挥部的指挥,粟裕和徐海东、罗炳辉是副指挥。1941年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时,陈毅担任代军长,刘少奇担任政委,张云逸担任副军长,仍是第三号人物,继续在新组建的7个师中兼任其中一个师的师长。其他师长是粟裕、黄克诚、彭雪枫、李先念、谭震林、张鼎丞。1943年秋,代军长陈毅去延安后,张云逸则代理主持新四军的军事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张云逸一直作为陈毅的副手,担任山东军区和华东军区副司令员。所以,在整个新四军和华东军区时期的军事领导人中,张云逸的资历与职务与陈毅旗鼓相当,比其他人都要高。
  张云逸所做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1929年12月11日,与邓小平一起领导百色起义,并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任军长。从此开创了广西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1931年2月初,在邓小平离队赴中央汇报工作后,张云逸率红7军转向湘粤边开展游击战争,适时向中央苏区转移。经过半年艰苦转战,红7军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作战。7月22日,张云逸率红7军在雩都县桥头圩与中央红军会师。红7军的这次长途转战,也被称作“小长征”。毛泽东、朱德高度评价了红7军的战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授予“转战千里”的锦旗。
  1955年全军授衔时,张云逸麾下的红7军将领授衔情况:
  上将:李天佑、韦国清。
  中将:冼恒汉、莫文骅。
  55年少将:肖远久、吴西、欧致富、姜茂生、黄新友、覃士冕、覃国翰。
  64年晋升少将:朱鹤云。
  张云逸所做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在红军主要时期和新四军初期,参与我军司令部参谋工作建设,尤其是担任作战局长、作战部长,做了大量具体的实际工作。可以说,作战部长是总参谋长的头号得力助手,职位非常重要。
  1931年冬,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参与组建军委机关和领导红军的参谋工作建设。1933年,任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研究和总结红军的战略战术和参谋工作,在《红星报》上发表《战斗指挥研究事项》等指导性文章。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协助军委领导组织侦察、开路设营、部署军事行动。到陕北后,兼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西北军委成立后方办事处,任参谋长,协助周恩来主持后方工作。1936年4月,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副参谋长兼渡河司令员,为部队东征与回师做了许多工作。
抗日战争初期,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整编等工作。1938年春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在参谋会议上作了题为《参谋工作建设》的报告。后来组建江北游击纵队,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参与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任指挥和中共前委书记。皖南事变后,参与新四军的重建工作,任副军长。
  张云逸所做的第三个重要贡献是,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前后,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努力做好统一战线工作。1933年11月,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同中华人民革命政府闽西善后处代表谈判,签订了闽西边界及交通条约的具体规定,推动了第19路军与红军联合,共同抗日反蒋,又奉命去福州对李济深、蔡廷锴等开展统战工作。
  1936年两广事变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往来于广州、香港、南京、武汉、福州、桂林等地,在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中做抗日统战工作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广州、福州等地建立八路军办事机构。同时,到闽、浙等省传达中央指示,为新四军的整编做了大量工作。
  张云逸所做的第四个重要贡献是,解放战争时期,在陈毅随野战军行动的时候,主持军区日常工作,领导华东地区的土改、支前、整风和地方武装、民兵建设等工作,为华东野战军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张云逸负责后方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中央考虑到他的年龄已不适合直接带兵打仗,以保护他的健康。
  除了上述突出的综合性贡献,张云逸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大将,还是以打仗为主,而且打了许多大仗、恶仗和胜仗。有一些仗非打不可,具有战略意义。
  1940年1月起,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桂系骨干李品仙,在皖东挑起了一系列反共摩擦,妄图把新四军江北部队完全消灭。作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的张云逸临危不惧,沉着指挥,取得了定远、半塔集等反对桂系顽固派的重大胜利,还在定远建立了华中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
  半塔集是我新四军第5支队后方机关所在地,李品仙以兵力万余人进攻,我军以3000余人坚守,内有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与第五支队政委郭述申统一指挥,尽管敌强我弱,但张云逸与邓子恢还是内外配合,坚决抗敌。经过与敌人激战7昼夜,我半塔守军终于等到了张云逸与第5支队司令罗炳辉率5支队主力、苏皖支队和挺进纵队回援。张云逸指挥若定,向进攻半塔的顽军大举反攻。顽军在我军两面夹击下,全线动摇,仓惶撤逃。
  半塔集保卫战是华中反磨擦的首战胜利,也是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一个起点。此战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陈毅曾高度评价半塔集保卫战的胜利说: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半塔,就有了黄桥。
  张云逸在反对桂系顽固派制造的摩擦中,成功地运用了党中央所制定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得到毛泽东的肯定与赞扬。毛泽东在代表中共中央写给东南局的指示中说:“实行针锋相对的政策,我们是有理由的。凡一切有理之事,不但我党中央应该提出,我军的任何部分均应该提出。例如,张云逸对李品仙,李先念对李宗仁,均是下级向上级提出强硬的抗议,就是好例。”
  新四军部队整编为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1941年2月,原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及其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2师,张云逸兼任师长,郑位三任政委,
  1955年全军授衔时,张云逸麾下的新四军第2师将领授衔情况:
  中将:成 钧、张翼翔、杨梅生、陈庆先、赵启民、梁从学、谭希林。
  55年少将:王集成、邓少东、朱云谦、朱绍清、江腾蛟、杜国平、余嗣贵、宋 文、李世安、李世焱、李国厚、赵 俊、吴华夺、吴世安、高志荣、胡定千、钟明彪、祝世凤、黄一平、蔡炳臣、詹化雨、廖成美、谭知耕。
  61年晋升少将:吕 清、张树才、程启文。
  62年晋升少将:李士怀。
  64年晋升少将:朱鹤云。
  1943年秋,张云逸在代军长陈毅去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和党的“七大”期间,主持新四军的军事工作,领导淮海、淮北和淮南军民取得了冬季反“扫荡”作战的胜利。
  1944年,张云逸部署和指挥苏北、苏中部队连续开展了春夏季攻势作战,进行局部反攻,攻克了许多重要据点。8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部署新四军第4师西进作战,收复了8个县,恢复了豫皖苏边根据地。同年秋,部署新四军第1师渡江南下,创建新的抗日根据地。
喜欢JollyRo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ollyRoger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