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刺客索菲亚的生平和信仰1
送交者: 夺标[布政使★★☆] 于 2010-12-10 4:22 已读 68 次  

夺标的个人频道

回答: 一个乡下人谈毛泽东VS 蒋介石的现实意义  由 夺标 于 2010-12-10 3:52


苏菲亚·利沃夫娜·佩罗夫斯卡娅(1853-1881)是最早被介绍进来的俄国民粹派女革命家,晚清有不少译著记述过她的传奇性业绩。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梁启超在他创办的《新小说》月刊上发表了羽衣女土 ① 的《东欧女豪杰》共五章,其中主要就是写苏菲亚。次年梁启超又自撰《论俄罗斯虚无党》一文,提及1881年3月1日 ② "女豪杰苏菲亚等"炸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壮举,他以近似革命派的激烈语调赞颂说:"虚无党之事业,无一
不使人骇,使人快,使人歆羡,使人崇拜。"继维新派之后,清末的革命党人也开始注意到苏菲亚,他们当然更有理由宣传她。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第二号登载了苏菲亚的肖像,稍晚,廖仲恺化名"无首",又在该刊第十五号推出一篇《苏菲亚传》,他感叹"女员之多,虚无党之特色也,岂此极灵秀之气,果独钟子女子乎?"作者希
  望我国妇女奋起效法她。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中国旅法无政府主义者在巴黎出版的华
  文杂志《新世纪》第二十七号也评介过苏菲亚,井附有她的照片。鲁迅的名篇《祝中俄文
  字之交》(1932)回顾清末民初的中俄关系时,说道:"那时较为革命的青年,谁不知道俄国
  青年是革命的、暗杀的好手?尤其忘不掉的是苏菲亚,虽然大半也因为她是一位漂亮的姑娘。现在的国货的作品中,还常有'苏菲'一类的名字,那渊源就在此。"最近半个多世纪来,
  时易势殊,多数读者对苏菲亚其人已很陌生,即使从过去那些简略而且不尽可靠的有关记载中得到一点印象,恐怕也十分淡薄了。"
  民粹派的发展大致分两个阶段,前段包括19世纪60-70年代,史称革命民粹派时期;后段指80-90年代,为自由主义民粹派时期。革命民粹派依次采用过小组活动、"到民间去"运动和个人恐怖三种策略。苏菲亚短促的一生,正是这三种策略的具钵而微的表现。
  苏菲亚生长于彼得堡的百年世家,其曾祖是伊莉莎白女皇之夫的侄儿,祖父 ③ 和父亲官至省长的高位,终生为专制政府尽忠效力。苏菲亚在彼得堡与普斯科夫舒适的官邸和克里木幽雅的庄园里,由奴仆和德国家庭女教师陪侍着度过童年少年时代,其间曾随母亲
  短期旅居日内瓦。
  富家子女并不像我国的新原罪论者推断的那样,注定要成为既得利益的维护人。他们也可
  以根据理论思辨的结果和对现实生活的体察,另作选择。确凿的统计数字表明,1827-1846年间,贵族在俄国政治犯中占百分之七十六,甚至到了1884一1890年,即俄国解放运动史上的平民知识分子时代后期,政治犯中还有百分之三十点六出身于贵族。另一个令人瞩目的史实是妇女对革命的卓越贡献。例如,在1877-1878年民粹派案件--"五十人审判案"和"一九三人审判案"的被告中,妇女分别占十六名和三十八名;在苏菲亚等刺杀亚历山大二世以前,民意党决策机构执行委员会共有委员二十八名,其中女性竞达十名之多。因此,民粹派作家斯捷普尼亚克谈到当时的先进妇女时写道:"俄国革命运动之所以有宗教般的狂热,大半应归功于她们;只要有她们加入,革命运动便能立于不败之地。"
  《基督显圣》(伊凡诺夫)表达了这样的情绪:当时俄国民众,包括知识分子,渴望英雄
  与救世主的出现,拯救俄罗斯脱离苦海。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苏菲亚以及革命党中的女性有贞德一般义无反顾的气质,为什么民意党人有那样强烈的救世主情怀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气概。 www.6park.com

苏菲亚无疑应该被推为这两个方面的光辉范例。她没有心安理得地享受尊长的荫庇,十七
  岁时毅然同保守专横的父亲决裂,离家出走。这一转折的催化剂是她1869年所进的彼得堡
  著名夜校阿拉钦女子讲习所,那里为她学业上和思想上的长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她一边
  刻苦学习数理化,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跟同样出自富家、不久便蜚声民粹主义运动的同学
  亚·科尔尼洛娃、安·普里贝辽娃一科尔巴和索·列舍恩一起,潜心阅读拉萨尔的著作、
  穆勒的《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弗列罗夫斯基那本针砭时弊的《俄国工人阶级状况》。她
  们在研讨和论争中共同进步,而且效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里的拉赫梅托夫和屠格
  涅夫《前夜》里的叶连娜,不断地调节和磨砺自己,为将来的艰苦斗争做好准备。1871年
  夏,这个自学团体并入大学生马·纳坦松和尼·柴科夫斯基等人的民粹主义小组,合称柴
  科夫(柴科夫斯基的简称)小组(1869-1874),其成员遍布各大城市,共一百来人。他们除自
  学外,还出版和传布科学读物与进步书刊,从群众中培养宣传员,最后又在民粹派思想家
  拉甫罗夫的惊世骇俗之作《历史书简》感召下,于1873年春发起一场席卷俄国欧洲部分三
  十七省的"到民间去"运动,即梁启超《论俄罗斯虚无党》所记的大批"绩学青年、轻盈闺秀
  ,变职业,易服装,以入于农工社会,欲以行其志"的运动。其实,民意党人“到民间去”的运动并不成功。首先不理解的就是农民,年轻鼓动家一到
  农村,常常却被农民扭送警察局。列宾的《鼓动者的被捕》就描绘了类似情景,富农怒目
  而视可以理解,可怜的是贫苦农民(窗前)非常木然和不解。 www.6park.com

历史书简》重视知识分子的价值,同时再三告诫说,知识分子能上学校,受教育,获得
  文化知识,从事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是由于人民(主要指农民)为他们创造了衣食及其他
  物质条件,他们的教养是以大多数人的贫困、愚昧和受奴役为代价换取来的,他们欠着人
  民一笔巨债,应当尽力设法改善人民的境遇,提高其智能、道德和觉悟,以报答深厚的养
  育之恩,为日后的社会革命奠定群众基础。拉甫罗夫这些观点成了"到民间去"运动的理论
  根据,《历史书简》的销行量仅次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好些青年是流着眼泪
  阅读它的。
  苏菲亚也受到《历史书简》的极大鼓舞,她对克鲁泡特金兴奋地说道:"我们开创了一项伟
  大的事业。也许要牺牲两代人,可是必须完成它。"从1872年起,她先后在萨马拉和特维尔
  两省承担过多种工作,接受过多种培训。她徒步深入穷乡僻壤为儿童种痘,给农民看病,
  跟他们同吃同住。她在国民学校实习,又进而通过考试取得国民教师的资格,1873年夏才
  回彼得堡,继续参加柴科夫小组的活动。据斯捷普尼亚克证明,她"在小组里极受敬重,影
  响很大"。同属柴科夫派的克鲁泡特金回忆说,苏菲亚有这样的声誉,是因为她那"自觉的
  勇敢、明达而健全的智慧和一颗仁慈的心灵"。
  虽然民粹派只不过在群众中进行了一些宣传教育,沙皇政府已不能容忍,开始采取镇压措
  施,一时瓜蔓所及,竞成大狱。1873-1874年间被捕的多达四千余,其中一部分后来曾在"
  一九三人审判案"中受审。1874年,苏菲亚也因"以新思想预言家姿态出现在工人面前"而被
  罗织成罪,投入彼得保罗要塞,囚居六个月,交保获释。继而南下克里木,进医土讲习所
  学习,毕业后在城市正式行医,为来日重返农村积累业务经验。
  为了更有效地反击日益严重的政治逆流,民粹派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纪律严格的秘密革
  命组织"土地与自由社"(1876-1879),提出的纲领是实现土地国有、反专制和争自由,骨干
  有纳坦松、亚·米海洛夫、普列汉诺夫、斯捷普尼亚克等。1878年夏,苏菲亚加入该社,
  不久"一九三人审判案"重新审理,她再次被捕,流放途中逃回彼得堡,转入地下,积极参
  与接济和营救因该案而被判刑的战友,并冒名进入助产讲习所就读。
  "到民间去"运动和"土地与自由社"在农民中的工作虽有一定成效,总的说来却得不偿失,
  于是产生了今后的斗争策略的问题。到1879年,因为答案不同,"土地与自由社"分裂成两
  派:"黑土重分派"仍然坚持下乡宣传,另一派即民意党则强调个人的社会作用,认为单枪
  匹马便可以除掉一名凶顽,除掉--名凶顽便可以吓倒或唤醒一大片,立竿见影,从而主张
  对统治者使用恐怖手段,其最早的样板是1878年两件震惊全国的大案:女革命家薇·查苏
  利奇刺杀彼得堡市长特列波夫,斯捷普尼亚克刺杀政治侦查机关第三局局长兼宪兵团统梅
  津措夫。不过"黑土重分派"的重要领袖们很快就相继出国,民意党成了国内惟一的革命组
  织。
  "土地与自由社"分裂时,苏菲亚最初倾向于"黑土重分派",经民意党首领热里亚包夫恳切
  劝导,她才改变态度,1880年被推为民意党执行委员会委员。执行委员会交给苏菲亚的第
  一个任务是暗杀亚历山大二世,她因此而流芳史册,也因此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www.6park.com


喜欢夺标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夺标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