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送交者: 夺标[布政使★★☆] 于 2010-12-10 4:27 已读 27 次  

夺标的个人频道

回答: 一个乡下人谈毛泽东VS 蒋介石的现实意义  由 夺标 于 2010-12-10 3:52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简介(飞白) www.6park.com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是俄罗斯杰出的诗人涅克拉索夫(1821~1878)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创作的总结。这部近万行的叙事长诗通过展现农奴制“改革”后人民生活的广阔画面和人民的情感和探索,揭露了腐朽的、专制的俄罗斯,歌颂了开始觉醒的、人民的俄罗斯,从而成为大转折时代的一部史诗。 www.6park.com

长诗的背景是:1861年沙皇迫于奴隶制的深刻危机和革命形势高涨的压力,不得不宣布“改革”农奴制,“解放农奴”。所谓“解放”是把农奴变成雇佣劳动力。他们被迫出钱赎买自身的自由和耕种的份地,但赎买的是最坏的地,而赎金要比当时的低价高一、二倍;农奴原先耕种的最肥沃的土地被地主割去,农民只得在最苛刻的条件下柤佃;此外,农民还得在一定期限内继续为地主服无偿劳役,农民还照旧遭受鞭打侮辱、敲诈勒索。所以,列宁指出:“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实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这是用地主方式为资本主义‘清洗土地’。” www.6park.com

在这种“改革”面前,俄国贵族资产阶级自由派和革命民主派表现了截然对立的态度:前者歌颂沙皇的仁慈,赞美“解放”了的农村;后者揭露“解放”的骗局,号召农民起来斗争以争取真正的解放。涅克拉索夫的《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便诞生在这场论战中。长诗于1861年“改革”后开始构思,1863年动笔,十余年间陆续写成和发表了三部,第四部《全村宴》是诗人在生命最后阶段抱病完成的,但两次发排都被检查机关抽掉,诗人生前未能付印。由于这部书展现的历史画面极为壮阔,写作的时间跨度又大,作者的构思和对主题的开掘在其间不断发展,所以涅克拉索夫在病重时为天公不假以时日感到深深抱憾:“再有三四年的生命就更好了。……越往下写,我就越清晰地看到了长诗怎样继续发展,看到了新的人物、新的画面。” 可惜他的愿望未能实现,对已完成的各部也未及调整,《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作为一部未完成的交响曲留给了后世。 www.6park.com

把这部长诗中大小几十个故事像串珠子一样串起来的线索。是七个刚从农奴制下获得“解放”暂时义务农,争论起了“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的问题,为了寻求答案,决定背井离乡,周游全国,去访问地主、官吏、神父、富商、大臣以至沙皇等人。这条线索本身就体现了现实主义和民间文学传统的结合。“七”这个数字寓意为“众多”,七个农民的探索象征广大农民群众的探索。为什么要争论要探索?开宗明义,作者在第一页就点明了:七个农民“家住勒紧裤带省,受苦受难县,一贫如洗乡,来自肩挨肩的七个村庄:补丁村、破烂儿村、赤脚村、挨冻村、焦土村、空肚村,还有一个灾荒庄”。正是生活的严峻现实,逼使广大农民去思索和探索“幸福”的定义和通向幸福的道路。 www.6park.com

七个农民起先在剥削阶级中寻访幸福的人,然而,地主阶级已经日薄西山,他们的好日子已是“落花流水春去也”,他们只能恋恋不舍地怀念早年间“我爱饶就饶,我爱杀就杀。我的意志就是法律,我的拳头就是警察”的幸福,而他们的这种幸福观对七个农民倒起了一种提高阶级觉悟的作用。在刻画地主形象时,涅克拉索夫利斧般的讽刺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尊严高贵的地主刺得体无完肤,丑态毕露。无怪乎沙皇出版检察官指责诗人把地主写得“极端不成体统”,是“对整个贵族阶级的诽谤”。 www.6park.com

随着情节的发展,七个农民也越来越侧重在农民中寻访幸福的人。通过这个形式,诗人怀着满腔爱心,以饱蘸血泪之笔描绘了活生生的农民群像。其中有赤脚村的老农光腚亚金,他尖锐地揭露了俄罗斯农村的真实:“干活的时候只有你一个,等到活干完,看哪,站着三个分红的股东:上帝、沙皇和老爷!”有反叛的奴隶壮士萨威里,他把农民的命运归纳为:“男子汉面前三条路:酒店、苦役、坐监牢;妇人面前三根绳套:第一条是白绫,第二条是红绫,第三条是黑绫,任你选一条,把脖子往里套!”也有农妇的典型玛特辽娜:“黑夜我用眼泪来洗脸,白天我像小草把腰弯,每天我低头过日子,怀着愤怒的心!”从常理上说,在农夫、农妇中寻访幸福的人是白费功夫,但是既然否定了剥削者压迫者们残酷的幸福,既然讥讽了奴才们可鄙的幸福,那么,七个探索者把眼光转向农民和平民知识分子就是必然的趋势了。不错,“解放”了的农奴仍在受苦受难,他们默默地逆来顺受似乎还了无尽期,但在他们的坚忍中却隐隐闪现着壮士的志气和反抗的火星。尽管迫于严酷的出版检查,涅克拉索夫每逢触及农民起义邓事件时,都不得不自己开了“天窗”,但苦难的人民被压抑的而又生气勃勃的力量正在逐渐觉醒,正在寻找“不挨鞭子省,不受压榨乡,不饿肚子村”,这一历史进程不可阻挡。就拿贯穿全诗的、主要只具有象征性的七个出门人来说吧,他们代表的只是中间状态的普通农民,还口口声声地说明“我们是本分的庄户人”,绝无造反之心,但他们那种不屈不挠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却充分代表着广大农民开始思考和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强有力的历史进程。“庄稼汉都是牛性子,怪念头钻进了脑袋,用棍子也敲不出来,……直到一点不含糊,确确实实闹清楚: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过的快活又舒畅?”这么一股牛性子,对剥削阶级和沙皇政府来说,实在是非常可怕的。 www.6park.com

在农民群众探索和斗争的历史潮流中,在长诗主题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合乎规律地出现了平民知识分子先进代表、革命民主主义者格利沙·向幸福诺夫的形象。涅克拉索夫塑造这一形象,是以著名的青年革命民主主义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为原型的,连姓氏也是从其姓氏划出,原来杜勃罗留波夫这一姓氏,在俄语中本意是“爱幸福”,改为“向幸福”只是一字之易。在长诗末尾,向幸福诺夫作为农民阶级革命利益的代表,提出了革命者的幸福观:“人民的命运,人民的幸福,光明与自由——在一切之上!……扫除掉懦夫,扫除掉懒汉,这就是天堂!”为了这一理想,他愿献出一生,哪怕走上“肺病和流放西伯利亚”的道路。这就是革命者的幸福观。作者在结尾写道:“啊,要是咱们的出门人,知道格利沙此刻的心情的话,他们马上就可以回家!”这样,这部长诗从提出问题开篇,以解决问题收尾;虽是一部未完成的交响曲,却完全可以作为一部已完成的作品来读。 www.6park.com

以普通农民做为长诗的主人公,以农民语言入诗,向民间说唱文学靠拢,这都是《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大胆独创的革新和独具魅力的原因。自古以来,史诗、英雄史诗和叙事长诗基本上都以神与英雄为主人公。而涅克拉索夫却不顾一切旧传统,毫不犹豫地把最下等的农奴、农民作为诗的和历史的主人公。他激动地说:“在我面前站着千百万从未被描写过的活生生的人!他们要求得到爱的目光!他们当中无论哪一个人,都是受难者;无论哪一个得生活,都是一部悲剧!”诗人不但十分熟悉他所描写的农民。也十分熟悉农民鲜明生动的语言和民间文学,他可以说是第一个全面地运用农民口语、俚语写史诗的作家,而且从本书的书名、结构、童话成分直到音律,都与民间说唱文学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可谓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喜欢夺标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夺标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