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刘震云 温故一九四二 ZZT
送交者: 屠小七[布衣] 于 2011-01-13 18:34 已读 55 次 1 赞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回答: 事实上,抗日战争早期,华北地区的老百姓并没有那么高的抗日热情 由 绿坝 于 2011-01-13 17:08


一九四四年春天,日军决定在河南省进行大扫荡,以此为他们在南方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攻势做准备。河南战区名义上的司令官是一位目光炯炯的人物,名叫蒋鼎文。在河南省内,他最拿手的好戏是在他的辖区内恐吓行政官员。他曾责骂河南省主席,使这位主席在恐慌之中与他合作制定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剥夺了农民手中最后一点粮食。日军进攻河南时使用的兵力大约为六万人。日军于四月中旬发起攻击,势如破竹地突破了中国军队的防线。这些在灾荒之年蹂躏糟蹋农民的中国军队,由于多年的懒散,它本身也处于病态,而且士气非常低落。由于前线的需要,也是为了军官们自己的私利,军队开始强行征用农民的耕牛以补充运输工具。河南是小麦种植区,耕牛是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强行征牛是农民不堪忍受的。日军进攻河南时使用的兵力大约为六万人。日军于四月中旬发起攻击,势如破竹地突破一九四四年春天,日军决定在河南省进行大扫荡,以此为他们在南方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攻势做准备。河南战区名义上的司令官是一位目光炯炯的人物,名叫蒋鼎文。在河南省内,他最拿手的好戏是在他的辖区内恐吓行政官员。他曾责骂河南省主席,使这位主席在恐慌之中与他合作制定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剥夺了农民手中最后一点粮食。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日军进攻河南时使用的兵力大约为六万人。日军于四月中旬发起攻击,势如破竹地突破了中国军队的防线。这些在灾荒之年蹂躏糟蹋农民的中国军队,由于多年的懒散,它本身也处于病态,而且士气非常低落。由于前线的需要,也是为了军官们自己的私利,军队开始强行征用农民的耕牛以补充运输工具。河南是小麦种植区,耕牛是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强行征牛是农民不堪忍受的。了中国军队的防线。这些在灾荒之年蹂躏糟蹋农民的中国军队,由于多年的懒散,它本身也处于病态,而且士气非常低落。由于前线的需要,也是为了军官们自己的私利,军队开始强行征用农民的耕牛以补充运输工具。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河南是小麦种植区,耕牛是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强行征牛是农民不堪忍受的。农民们一直等待着这个时机。连续几个月以来,他们在灾荒和军队残忍的敲诈勒索之下,忍着痛苦的折磨。现在,他们不再忍受了。他们用猎枪、大刀和铁耙把自己武装起来。开始时他们只是缴单个士兵的武器,最后发展到整连整连地解除军队的武装。据估计,在河南战役的几个星期中,大约有五万名中国士兵被自己的同胞缴械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军队能维持三个月,那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整个农村处于武装暴动的状态,抵抗毫无希望。三个星期内,日军就占领了他们的全部目标,通往南方的铁路也落入日军之手,三十万中国军队被歼灭了。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日本为什么用六万军队,就可以一举歼灭三十万中国军队?在于他们发放军粮,依靠了民众。民众是广大而存在的。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春,我们就是帮助了日本为什么用六万军队,就可以一举歼灭三十万中国军队日本侵略者。汉奸乎?人民乎?白修德在战役之前采访一位中国军官,指责他们横征暴敛时,这位军官说: “老百姓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是如果当兵的饿死了,日本人就会接管这个国家。”这话我想对委员长的心思。当这问题摆在我们这些行将饿死的灾民面前时,问题就变成: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我们选择了后者。 这是我温故一九四二,所得到的最后结论。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春,我们就是帮助了日本侵略者。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来自: 董筱珊 (已婚妙龄少女)
温故一九四二的评论
 导语:
   1958年到1961年,那场席卷整个中国的大规模饥荒,深刻地烙印在了中国的历史上。而1942年发生的,导致三百万人丧生的河南大饥荒,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为我们揭开的正是那段尘封已久,逐渐淡去的1942年河南记忆。
  
  庄婧:您一直说您自己最喜欢的其实是《温故一九四二》,我自己也在您之前的作品当中最喜欢这个。因为什么呢,因为实际上在这部作品当中,文学的色彩是很淡的,基本上是一个对话体,还有很多史料,您自己找到的这样一个史料。对话的对象是不同的,有我们设定的主人公的亲戚,也有碰到的一个一个村民,包括当年的社员等等等等。时间点是民国31年,另外呢,是这个二战期间日本非常活跃的一年,他们在各个战场上,而且呢实际上是汪精卫访日的一年,也是胡锦涛出生那一年。
  刘震云:对。
  庄 婧:然后是我们这个书中的民国31年。但是很多人在记述这个1942年的时候,在跟书中的您对话的时候,对这个1942年深恶痛绝,原因就是因为饥荒。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这个小说,其实写起来也是特别偶然。前几年有一个作家写过一部作品叫《唐山大地震》。
  庄 婧:对,钱刚。
  刘震云:钱先生跟我是好朋友,钱刚告诉我一件事,他说我准备编一本书——百年灾害史。中国的20世纪每一年都有灾害,1942年河南发生过饥荒,你帮我来写这一个。我说1942年,河南没有啊。
  庄 婧:您自己是河南人,您不知道。
  刘震云:不知道。然后他说,三百万人,兄弟,怎么可能呢?他说我以你三百万乡亲的灵魂,给它打捞出来。我说倒也是个事,因为三百万人死了,它比二次世界大战死人最多的地方是奥斯维辛集中营,死了一百多万人,那是因为战争和民族的偏见。而这个呢,这不就是,天旱了,死人了,死了三百万。你说死三五个,三百五百,三万五万,这说得过去。我就回去调查这个事,我觉得比死三百万人更重要的,不单我遗忘了,经历过1942年的人,及他们后代都忘了。我问我外祖母,外祖母当时还健在,我说你给我说说1942年。1942年是哪一年?我说饿死人那一年。她说那饿死人的年头太多了。
  庄 婧:对。
  刘震云:我就不明白这个民族,为什么连自己的生存、延续都会产生那么大的问题。其实一个人每天吃粮食能吃多少呢,睡觉不就一张床嘛。接着我再深入下去,遗忘也不是问题,但这个遗忘对我的吸引力就比饿死三百万人,我觉得来的要重要。最后我发现,旱灾饿死了三百万人,并不是因为旱灾,而是因为战争和政治。
  
   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起,长达八年的中日战争开始。而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的闪电战,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世界格局自此发生了剧变,而那时正处于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刘震云:我研究1942年我突然发现,中国是个特别弱小的民族,人很多,很弱小。别人打到你国门里边,你的战场是在中国的,中日战争的战场并不是在中日的边界和海上,而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这叫中日战争吗?在你的国土上跟你展开战争的时候,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并不能打这场战争,这是蒋介石遇到的很大的难题。他得靠谁呢?得翻山越岭,穿过太平洋,得找美国。接着往北要找俄国,还要得到英国的支持。如果没有外在的支持,中国全完了。
  庄 婧:就像您刚才说到的,实际上中国在1942年的状态,是非常弱小的,包括它的政权和整个国土。您说嘛,中日战争实际上战场是在中国。
  刘震云:所以蒋介石面临的难题就是这个杂拌粥。当世界出现这种杂拌粥的时候,他作为一个首脑,他要知道哪个事情重要,而哪个事情不重要,哪头沉,哪头轻。如果他处理不好跟美国人、俄国人和英国人的关系,还有跟共产党的关系,中国就会向另外的方向去。
  庄 婧:就是一边攘外,一边安内,都不容易。
  刘震云:有可能会亡国。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区域性发生一场旱灾,在整个1942年,世界这个棋局上面是微小的,看不到的一点,所以他想把河南当成一个包袱甩给日本人。你不是要占领中国的国土吗?这个时候发生了大面积的旱灾,这个国土我不要了,我给你。但你作为一个占领军,你只要是占领,使这个地区沦陷的话,你肯定要得对这个地方的民众的生存负起责任来。
  庄 婧:所以日本人的军粮得发给灾民
  刘震云:但是日本发现这个阴谋了,他的兵力从山东、河北集结到河南这个边界,但不进。这个时候给蒋介石提出来一个很大的难题,他无法打电话问日本人,你到底是进不进,你告诉我。这就使河南成了一个政治真空,就是在这种政治真空中,我们河南有三百万人,在去陕西逃荒的路上一个一个给饿死了。
  
   “想起来,四二年,叫人心酸。吃的苦,受的罪,实在难言”,这是曾经在中原一带广泛流传的一句河南坠子的曲词,说的就是1942年发生在河南的那一场惨烈的大饥荒。那一年的河南,成千上万的人以树皮和野草维持着可怜的生命,饥饿主宰了他们的世界。
  
  刘震云:但是当我拿起笔来的时候,我觉着我好像还没有找到它,我就再回河南,沿着灾民逃荒的路线一直往潼关,往西安这么去。当然之前会经过像洛阳、三门峡这样的地方,在这些路上,我突然发现了,就是每一个要被饿死的人面对自己死亡的态度。当我跟这些灾民在一起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态度远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家都觉着刘震云要饿死了,会觉着他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时候,他充满了悲伤,面对这个冷酷和严峻的事实。不是。刘震云饿死的时候,他会想到谁呢?想到冯小刚,冯小刚前三天就饿死了,王朔呢,前五天饿死的。我临死的时候我就说:嘿,我比老冯多活三天,我比老王多活五天,我值了!
  庄 婧:找到安慰了。
  刘震云:我觉着临死的时候,这句幽默的话,我觉着震撼了整个1942年和1942年的整个的世界。这是我们中国人,我们河南的三百万人一直面对世界的态度。当饿死的人的年头那么多,世界那么冷酷和严峻的时候,我们用冷酷和严峻对付不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态度来对待。冷酷、严峻像一块冰,如果我们撞击这块冰的时候,就像在北冰洋一样,我们的船是要沉没的。但是当我们用幽默的态度,它就是一个温吞吞的水,当冰掉到水里,它是会融化和消解的,我们就用这样的态度来面对我们的死亡。当我突然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不单对1942年,对我和世界的态度,对我和文学的态度,我觉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我们选择了后者。
   ——刘震云
  
  刘震云:蒋介石以为这样的话是不亡国的,他认为一个灾民没有丘吉尔和罗斯福重要,他觉得他在顾全大局。但是他没想到更大的大局,就是我们每一个灾民每天吃什么,怎么逃荒,表情、走路的样子,包括面对自己死亡时这样一种幽默的态度。当蒋介石想抵抗日本人的时候,1942年过去了。1943 年,1944年初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本人想把中国作为一个后备的战略基地的时候,他要进攻河南。当时蒋介石在河南的部队,包括边境几十万,日本的军力多少呢?八万人,用三个月不到,三十天多一点,四十来天,整个河南全占了。他采取的办法非常的简单,就是给灾民发了一点军粮。所以这个一个军官就跟河南人说,说饿死一个灾民,个把灾民吧,土地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都饿死了,我们就要亡国。但没想到,这些灾民确实吃了日本的军粮,开始给日本人支遣了。当他们面临死去,确实不当亡国奴,活着就要当汉奸,这样的选择的时候,我的乡亲们勇敢地选择了后者。
  庄 婧:对,而且就像您书中有一句话说,委员长在想的是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但是我们在想的是我们到哪里去逃荒。
  
   没有千千万万这些普通的肮脏的中国百姓,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反革命历史都是白扯。他们是最终的灾难和成功的承受者和付出者,但历史历来与他们无缘,历史只是漫步在富丽堂皇的大厅。
   ——刘震云
  
  刘震云:小刚看了这个小说,说呢,咱能不能把它编成电影?
  庄 婧:对,这个新闻我也看到过,后来好像就了无声息了。
  刘震云:我说调查体,跟电影不符合规律。找了一帮专家论证,论证了半天,一个下午,所有人说这没法干。都散会了,剩下我跟冯导演,天很热,我们俩站在一棵小槐树下边。我说老冯还弄不弄啊,他说弄,我说弄就弄,我们俩就上路了。又走了一趟河南到陕西的逃荒的这个路线,见了好多灾民,灾民的后代,最后确实剧本写出来了。我觉着从这个剧本看,包括这个剧本好多其他的朋友也看过,是一部特别不同的电影,一部波澜壮阔和震撼人心的民族心灵史,而且特别好看。人齐了,粮草也齐了,要开拍了。
  庄 婧:但欠点什么东风呢?
  刘震云:但是呢,遇到了跟1942年同样的情况。由于外在的原因不允许,坏境的原因,停下了。这一停的话又是好几年。
  
   由于种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一部刘震云心中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民族心灵史,小说《温故1942》改编成电影的计划,至今未能成行。这一搁置就是七八年,但所有的故事依然盘桓在刘震云心里。
  
  刘震云:一次我去法国的时候,我也在接受一个电视台的一个采访,它那个女主持人是一个挺大牌的人,中间也有翻译。她说,你给我讲一讲1942 的故事。我说,可以呀。我说,一个地主逃荒了,1942年。这个就不同了,你要佃户逃荒了这不叫逃荒,地主都逃荒了,这个地方是真没法呆了。当他逃荒逃了两个月,逃到潼关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出来的时候有一个马车,一家人坐着。马车上的人没了,马也没了,马车也没了,这个老东家就遇到了跟哈姆雷特同样的问题。我带他们出来逃荒是要干什么呢?让家里十口人要活下来。
  庄 婧:是为了活命才逃出来的。
  刘震云:那逃到这儿都死了,我为什么要逃荒?这个时候后面逃荒的人流像江水一样滔滔不绝。老地主突然做出一个抉择,我不逃荒了,他开始顺着这种滔滔江水的人流往回游。他出发的时候可能五十来岁,两个月之后已经七十多岁了,这个两个月胜似二十年啊!这个面目、头发、衣服褴褛的样子。
  庄 婧:也失去了所有的家庭关系和亲人。
  刘震云:继续逃荒的人就告诉他说,大爷,别往回走啊,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说,没想活着,就是想死的离家近一点。当他又往前走的时候,发现这个山坡上有一个小女孩,五六岁的样子,趴在一个她妈的尸体上在哭。物伤其类,同病相怜,这老头说我得劝劝这孩子,过去就跟她说,妮儿啊,别哭了,身子都凉了。说你母亲的身子都凉了。这小女孩说,我不是哭娘死了,说出门逃荒八口人,娘死在最后,她一死这个世界上我一个人都不认识了。这句话又使这个老头心里边这个…… 确实他在这世界上,突然也感到特别的陌生了。他就说了一声,他说,妮儿啊,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可就算认识了。这小女孩仰起脸来看看老头,爷。这老头拉着小女孩的手走下了山坡,春天,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当我讲完,翻译翻完的时候,这个法国人,身处出局外的法国人,泪流满面。我不知道这样的电影,为什么不能拍出来?但我想会的,时间可能不长吧。是个坏事,也是个好事,因为再经过这七八年的话呢,我也不是八年前的刘震云,冯小刚也不是八年前的冯小刚。是不是历史总是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再让适当的人出来。
  庄婧:我在看您描述这一次饥荒的时候反复想起,就像钱刚说的,这百年之间有那么多次饥荒,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这种饥荒并没有因为政权的更替,或者是世界局势的变化而就不饥了,不荒了。其实每一次老百姓都不仅仅是因为旱灾或者是蝗灾而被饿死,每次都有我们认为的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里的其它的原因,但是每次中国人的选择基本上都不是揭竿而起。就像您在这中间也提到了,他们选择的是自己隐忍,自己的一种幽默,包括自己对生活,对自己的一种消解,包括易子而食,甚至包括吃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一些举动,这个就这么往下过了。所以这样的作品不但需要,而且我觉得太少。温故又何止是 1942,实际上值得我们温习和值的我们回忆的应该有更多的东西。包括您刚才提到说民族心灵史,实际上真正书写心灵史的可能只是一少部分人,但他是为了绝大多数人。所以可能七八年之前没出来,对刘震云和比您早躺下两天的冯小刚是好事,但是七八年后出来对国人是一件最好的事情。
  刘震云:谢谢。
  主持人:谢谢您做客《阳光书坊》。
  
  结语:
  如同人类的选择性记忆一样,历史也是选择性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历史的车轮前进着,把我们带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世界,而对于那些已经尘封的过往,对于那些在历史的漫天沙尘当中留下的足迹,我们怀有的是一份惦念和尊敬。温故是为了知新,言说昨日,学会更好地面对明天。《阳光书坊》 我们下期再会。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喜欢夺标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喜欢屠小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屠小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