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广方言馆 
送交者: 多城文史[♀举人♀] 于 2011-06-23 20:02 已读 52 次  

多城文史的个人频道


http://bike.baidu.com/view/568418.htm
上海广方言馆 www.6park.com

创立
  “广方言馆”成立于1863年,是上海建立的第一所外国语专科学校,也是带有明显上海特色的新式学校。相对于京畿使用的官话,地方语言被叫作“方言”。所谓“广方言”,就是推广方言的意思。清政府把外国语当作“方言”,显然是有点老大自居的傲慢。
  早在1861年,客居上海的翰林冯桂芬就提出:宜在广东、上海设翻译公所,选颖悟儿童,住院肄业,聘西人课以西国语言文字,并习经史算学。这一提议得到李鸿章的首肯。翌年,上海广方言馆就在旧学宫(今学院路四牌楼相近)建立起来了,冯桂芬被举荐为广方言馆馆长。
  上海广方言馆最初拟名是“上海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此名见于李鸿章请设学馆的奏摺。其后,在冯桂芬所拟试办章程中,正式定名“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同文馆”,简称“上海同文馆”。此名用了四五年,1867年改名“上海广方言馆”。
  上海广方言馆成立后培养出第一代精通西文和西学的中国学生。如1872年8月11日,陈兰彬、容闳率上海广方言馆第一批30名14岁的学童赴美留学,开中国官派留学生之先河。中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就是第一批留美学生;1874年9月19日上海人祁兆熙率第二批广方言馆学生赴美,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唐绍仪为这批留学生中的一员。广方言馆毕业生中不少经选拔后成为中国第一代外交官,如汪凤藻、陆征祥、吴宗濂、刘镜人、唐在复等。
编辑本段沿革
  1906年原广方言馆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改组为兵工专门学堂,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的父亲郁礽培与中国近代实业家吴蕴初就是兵工学堂的同学。1913年受“二次革命”的影响,兵工学堂停办,从此结束了广方言馆的历史。

喜欢多城文史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多城文史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