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发动文革热衷斗争的毛泽东悲凉心态解密(4)
送交者: 阿高[♂知县★♂] 于 2012-03-29 0:52 已读 66 次  

阿高的个人频道

回答: 发动文革热衷斗争的毛泽东悲凉心态解密[图文]  由 阿高 于 2012-03-29 0:51


 毛泽东因此选读了汤显祖的《邯郸记》中的"度世"(1975年3月21日)。王安石的《桂枝香》(1975年4月4日)表达的意思与此相同:"念往昔繁华竟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他借张孝祥的《六州歌头》抒发情怀:"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成为抚慰毛泽东壮志未酬悲怆胸怀的良药:"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贺新郎》)"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水调歌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他虽在养病,还是关心国事:"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汉宫春》)但毕竟岁月不饶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以上七首词均1975年4月4日布置)经历了无数坎坷沧桑的老人好回忆过去:"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1975年4月11日布置)"愁恨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鬓,与秋俱老。"(蒋捷《贺新郎》),毛泽东壮年时代喜读元代诗人萨都剌的词如《满江红》(金陵怀古)、《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这时仍成为晚年倚床吟诵的篇章:"繁华镜里,暗换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念奴娇)毛泽东在1949年2月15日写的《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一文中曾引用这首词中的"天低吴楚,眼空无物"两句。1975年4月18日布置的张元干的《贺新郎》词,显然与病中的周恩来有关。周恩来自1974年6月住进医院后,已进行过几次手术(前后6次大手术,8次小手术)。据张玉凤的回忆文章知道周恩来在1975年2月四届人大后病情又恶化,每日便血。毛泽东在床上曾嘱张玉凤询问周恩来的病情;3月20日周在给毛的亲笔信中写道:"我因主席对我的病状关怀备至,今天又突然以新的病变报告主席,心实不安,故将病情经过及历史原因说清楚,务请主席放心。"〖ZW(〗张玉凤:《毛泽东、周恩来晚年二三事》,见《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书第134-135页。这一背景同布置张元干《贺新郎》词的时间(4月18日)大体相符。词云:"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毛泽东把这首词的最后两句"举大白,听《金缕》"改为"君且去,不须顾。"他已清楚地意识到周恩来病情的严重性。这首词,寄托着他同这位相处几十年、对自己无限忠诚、在处理国家大事上须臾不能离开,然而在思想上又不能完全同自己一致的老战友的复杂感情。 www.6park.com

  毛泽东晚年这种情绪,具有与时俱增的特点。"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张元干《石州慢》,1975年5月31日)"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张元干《点绛唇》,时同上)暮年老翁好思故乡:"今夜归舟,绿润红香处。遥山暮,画楼何许,唤取潮归去。"(张元干《点绛唇》,另首,时同上)他思绪万千,长夜难寐,"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陆游《渔家傲》,1975年6月上旬)他痛感自己晚年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但又能向谁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陆游《双头莲》,时同上) www.6park.com

  大字本第三阶段最后的两篇,一篇是吴潜的《满江红》,还有一篇是吴锡麒的散曲《梧桐树》(一舸),都是在1975年5月3日毛泽东回京召开政治局会议后布置的,时间是1975年6月4日。前一篇隐含着对国事的忧虑:"叹十年心事,休休莫旬。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后一篇是借西施在平吴后驾一叶扁舟翩然而去的故事,寄托"莫道功成,青逐鸱夷去,(算)回头只有烟波路"的心愿。这里应当指出,借诗词以抒感慨,只能是感情上的寄托,是虚指,不能认为是确指某一件事,否则便成为"索隐派"的诠注了。 www.6park.com

  同上述两篇同时布置注释的,还有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可能是因为内容太消沉,后来又删去了。 www.6park.com

  以后,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大字本不再注释。前后近4年的"大字本"古籍注释工作至此告终。 www.6park.com

  四"大字本"古籍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反映的问题是深刻的。 www.6park.com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东方文明古国。毛泽东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积淀层中成长起来的20世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中国历史文化对他的影响至巨且深。在中国共产党人和近代政治家中,对中国历史文化像他那样熟悉的人,为数不多。在参加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政治、军事生涯中,他不断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进行借鉴。据说,他曾把《资治通鉴》这部巨著读过7遍(一说17遍,有疑)。他善于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阅读和解释中国古书的内容,推陈出新,进行新的解释,提出新的见解,赋予新的含义,为现实斗争服务。他也读过不少外国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的译著,但比较起来,同他读中国古书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应用度",是有显然差别的。毛泽东是一个有显著中国特色的现代领袖人物。 www.6park.com

  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其优秀和积极的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历史经验和深邃的哲理,还有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造成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它的消极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它主要表现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翻封建政治体制,消除封建思想的影响。它的第一个成果是推翻了两千年帝制的辛亥革命。但是,深厚的小农经济基础和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习惯势力,又使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在近百年的风雷激荡和社会变迁中长期地存留下来,并通过不同的历史人物得到人格化的表现,这是一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演进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清理。 www.6park.com

  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领袖,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斗争中建立了丰功伟绩。但在建国后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下,潜在的历史文化传统逐渐对他产生了现实影响。民主体制的不健全,又逐步推进了"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政治体制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更把这种体制推至极端。 www.6park.com

  在"文革"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虽然也从积极方面吸取了中国古代的历史经验,为现实服务,并起到一定作用(以"大字本"第一阶段为代表)。但当时影响他思想的主要方面,是法家思想,中心是集权思想。他借法家思想以为出发点,提出革新、法治、集权,目的是为了维护"文化大革命"。从"文革"前退居二线,到1959年庐山会议的严重斗争,再到发动"文化大革命",到"九·一三"事件,核心问题之一是中央集权。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权力,而是为了推行自己的路线,实现"中国永不变色"的伟大理想。正如邓小平所说:"毛泽东同志发动这样一次大革命,主要是从反修防修的要求出发的。至于在实际过程中发生的缺点、错误,适当的时候作为经验教训总结一下,这对统一全党的认识,是需要的。"〖ZW(〗《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9页。不能认为法家思想是毛泽东晚年的指导思想,但从毛泽东晚年思想发展的情况来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和环绕这种体制的政治斗争的影响。邓小平指出:在分析毛泽东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要实事求是,承认个人责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公正地、科学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地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邓小平文选》 www.6park.com

  第2卷,第172页。因此,对毛泽东的缺点和错误,必须从中国这个东方国家的社会历史上去找原因,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毛泽东个人品质,因为这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www.6park.com

  由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长时间的"左"的严重错误,导致的损失是史无前例的。毛泽东"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还始终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见《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63页。这种悲剧给毛泽东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生都在为祖国的独立、繁荣、富强而奋斗,对祖国和人民怀有崇高而深厚的感情。"文革"的挫折,导致这位伟大人物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壮志未酬的遗憾,老迈多病的痛苦;对中国未来的忧思,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他以傲霜斗雪的梅花自喻,又自比为历尽磨难、遍体伤痕的枯树;他一生斗志昂扬,乐观向上,但晚年在病中有时又显得郁郁寡欢,孤单寂寞。在孤寂和病痛中,他借激越昂扬的爱国主义诗词华章自勉自励,有时又以古典辞赋散曲自慰自哀。这种复杂的心态似乎不应同时出现在一个伟大人物的身上,然而它是确凿的事实,因为"伟大领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有普通人的感情。这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政治体制造成的一代伟人晚年的悲剧。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文章摘自 《回首“文革”》 作者:张化 苏采青 主编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喜欢阿高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阿高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