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第二十七章 和议初成
送交者: pzj1979[☆品衔R3☆] 于 2012-06-18 22:48 已读 172 次  

pzj1979的个人频道

回答: 大宋之殇  由 pzj1979 于 2012-06-18 22:09


第二十七章 和议初成 www.6park.com

南宋在对“大齐”的战争中大胜之后,金开始直接诱降南宋。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和谈,拒绝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出兵北伐的要求。和议初定后,金皇室内部发生政变,强硬派兀术掌权,他反悔和约,出动大军志南下攻宋。岳飞等将出兵北上,取得顺昌、颍昌等大捷。但大胜之后被高宗阻止,高宗秦桧杀害岳飞,南宋与金最终达成“绍兴和议”。 www.6park.com

绍兴五年、天会十三年(1135)正月,六十一岁的金太宗病逝于会宁城皇城中的明德宫。
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子完颜宗峻的长子完颜合刺(汉名完颜亶),在粘罕、达懒等人的拥立下登上帝位,是为金熙宗,并继用太宗年号“天会”。
金熙宗即位前,曾长期受学于汉人文士韩昉,长期学习汉文典籍的他,喜欢用汉文赋诗作词。他即位以后,对女真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废除女真传统制度,改用大宋的汉官制度,设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省(尚书、中书、门下),统一法制等。绍兴八年(1138),登上帝位三年的金熙宗在废除“大齐”国和刘豫后,感到南宋军事力量在明显增强,一昧地光靠军事手段,已无法解决南宋问题,于是,在金国内部的主和派首领达懒的支持下,金熙宗决定再次与南宋进行和谈。
此消息一出,宋高宗欣喜万分,与金和谈是他梦寐以求的事,这些年,他无时不在金的阴影下生活,能与金达成和约,他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做他的皇帝。为此,他和宰相秦桧,开始了一系列的密商。
高宗和秦桧准备与金人重开和谈的消息很快传出,这引起南宋朝廷上下主战派大臣一片反对之声。许多大臣纷纷上书高宗,要求严惩秦桧,反对和谈。南宋“四大将”中的岳飞、韩世忠等武将更是反对和谈,韩、张二人多次上书高宗。秦桧见朝野反对激烈,心里也打起了小九九。
这天散朝后,高宗把秦桧单独留了下来,君臣二人就和谈一事再作商谈。
秦桧自从金返宋后,以他的手腕,取得了高宗的绝对信任。他向高宗提出的“南自南,北自北”,与金人和谈,保住南宋半壁江山的政见,正是高宗所渴求的。
“皇上,和谈一事,近来朝野反对声一片,臣心里忐忑不安。”
高宗不以为然地:“你慌什么,和谈是国家生死存亡大事,岂是一些人胡乱捣鼓就能停止的。你身为宰相,理应与朕一道,把和谈进行下去。”
“臣倒不是担心文臣,只是——”
“只是什么?”
秦桧欲言又止,“臣是担心岳飞、韩世忠这些武将。”
听秦桧这一说,高宗不吭声了。
秦桧的话,引起了高宗的深思。自从对“大齐”之战大获全胜后,岳飞、韩世忠、张俊和刘光世四大将的声望如日中天,被朝野上下称之为新朝的“中兴四将”。特别是岳飞,倚其显赫的战功,反对和谈及主战情绪最为激烈。对于这些武将,高宗心里又是爱又是担心。一方面,这些大将是军事上保卫大宋的支柱,这一点,高宗比任何人都清楚。没有他们,大宋早就不存在了。另一方面,高宗又想起往事,自从太祖起,大宋历代皇帝都非常担心武将兵权过大之事,因为太宗本人就是凭手中的军队,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平静地夺得皇位的。正因为担心手下拥兵大将效之,才会出现太祖“杯酒释兵权”之事。如果自己控制不住这些手握重兵的大将,日后难免会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高宗记得岳飞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但这话在高宗听来却不是滋昧。这些年来,由于连年与金开战,大宋将领们不再受国家对兵员的限额,大量招收流民入伍。尤其是在各地“山大王”的战斗后,大将们手中军队的数量越来越大。高宗对一些地方的百姓,把这些武将的军队称为什么“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这不能不引起高宗的关注。
秦桧:“在这些武将中,臣最担心的是岳飞。”
“为什么?”
“中兴四大将中,岳飞军功最大,在朝野中声望最高。而且,他反对和谈最力。作为一名大将,渴望建功立业是正常的,但必须要服从国家大局。而且,臣认为,手握重兵的武将,如果不听皇上旨意,对国家来说,那是最危险的。”
秦桧这番话击中了高宗的心事,他记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绍兴七年(1137)的3月,朝廷解除了“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的兵权。高宗在召见岳飞之时,曾答应将刘光世所部拨给岳飞指挥,岳飞高兴万分。因为这样一来,刘部加上自己统领的“岳家军”,总兵力可达十万以上。他当面向高宗提出,愿意带此十万大军,出师北伐,夺回东京,以雪靖康之耻。高宗一听岳飞这话,暗暗吃了一惊,出师北伐,这正犯了高宗的大忌。事后,高宗不再提这事。岳飞左等右等,不见高宗下旨。后来才知高宗变了卦。时逢岳母去世,岳飞便借故离开驻地鄂州,以为母亲守孝为名,上了庐山。高宗得知后,知道岳飞是为了何事,当时高宗并不再意,他知道武将都喜欢统兵越多越好,渴望建立军功,岳飞也不例外。但是,当时在一旁的秦桧提醒高宗,岳飞这是要挟高宗。高宗听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由于他还离不开岳飞抗击金军,于是,他只得下旨,好言劝说岳飞回军中。岳飞也意识到自己此举不妥,于是便于6月赶赴临安,当面向高宗请罪。高宗表示对岳飞进行宽恕,鼓励他继续好好练兵。岳飞临别高宗时,高宗意昧深长地引用了宋太祖的一句名言赠送岳飞:“犯吾法者,惟有剑耳”,表示日后岳飞再犯此错,他决不会再宽恕。
高宗认为自己对岳飞、韩世宗这些手握重兵的大将,还是控制得住的。但是,他在心里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解这一问题了。
高宗内心对岳飞的不满,还在于岳飞竟然对皇室内部的事也进行干涉,这不能不引起高宗对岳飞的戒心。
高宗有一心病,那就是太子的问题。
还在建炎二年(1128)的7月,金军目的是攻占扬州,活捉高宗,金军尽起大军,由粘罕和讹里朵分别统领,分两路南下,兵锋直指大宋的临时都城扬州。建炎三年(1129)正月,金军攻占徐州,2月又击溃十万宋军,一举攻占天长军⑴和楚州⑵。距扬州不足百里。高宗仓皇出走临安,金军前锋六千人于2月4日进入扬州。因未能抓住高宗,高宗到达临安后,将守卫都城的将领王渊升为同签书枢密院事。然而,王渊手下的将领苗傅和威州刺史刘正彦却不服王渊升官。二人于3月5日在临安杭州发动兵变,斩杀了王渊,率近万名将士拥入宫中,软禁了高宗,逼迫高宗让位于三岁的太子赵旉,并请孟太后垂帘听政。后来,还是众多勤王大军赶到临安,大将韩世忠擒获苗、刘二人,平息了这场“苗刘兵变”。但是高宗唯一的儿子赵旉却在这惊吓中去世。由于高宗已无生育能力,大宋皇位继承人一事,就成了高宗的一块心病。
绍兴七年(1137)8月,鉴于对大宋皇室的关心,也出于高宗对自己的信任,好心的岳飞建议高宗早立太子,以免因皇位继承人一事引起大宋内乱,使金人得利。高宗此时才三十来岁,内心仍抱有生育的希望,而岳飞此时却建议他立太子,无疑是向天下人披露高宗无生育能力的绝对隐私,高宗因而大怒。同时,大宋从太祖立国时起,就不准武将干预朝政,更不得结党干预皇室之事。岳飞作为一员拥兵近十万的大将,竟然干预立储之事,这大大超出了一个武将的权力范围,高宗当时虽没有对岳飞怎样,但从此在心里记住了岳飞这件事。
除了上述事外,高宗最恨岳飞的,就是岳飞不顾一切,在任何场所,在任何人的面前,都公开扬言要带兵北伐,迎回二帝,这无疑得到了朝野上下众多主战派大臣的赞赏,更得到大宋广大百姓的崇敬。但是,这无疑也触痛了高宗内心深处的禁忌。这次与金人和谈,岳飞和韩世忠反对最力,这也是高宗担心的。
其实,面对朝野上下的一片反对之声,秦桧的心里也是非常担心的。与金人和谈是他政治生命,是他向金太宗和挞懒承诺过的。被掳到金这些年,如果没有金太宗和挞懒的宽容,恐怕他早已随徽宗而去了,哪里能够回到大宋光宗耀祖、封官拜相。但是,他不能不顾及这些大臣和舆论。他历经徽宗、钦宗和高宗三朝,对帝王们的心理是揣摸透了的,和谈是大宋能否生存的一件大事,弄得好,他能继续得到高宗的重用。弄得不好,说不定哪天高宗就把他作为替罪羊,在青史上也会遗臭万年。因此,他等不得高宗自己下最后的决心。
秦桧知道,高宗是一心要保住自己九死一生换来的皇位,即使是偏安江南也无所谓。同时,他也担心钦宗一旦南归后皇位的竞争。因此,和谈在高宗的心里是高于一切的,但是,高宗并不欢迎钦宗南归。要想使和谈成功,必须要促使高宗真正在心里下最后的决心。想到这里,他对高宗道:
“皇上,臣以为,金人此次希望与我大宋进行和谈,对我大宋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是,和谈是我大宋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草率不得,群臣和武将们的反对也不是一无是处。因此,臣有一建议——”
“爱卿但说无妨。”
“臣建议皇上先不要对进行和谈与否作出最后决断,先在宫中好好考虑,三天后,臣再来听皇上的意见。”
高宗一听,秦桧此话有理。于是便对他道:“好吧!朕再考虑,三天后再议。”
三天后,高宗再次召秦桧进宫。
“朕考虑再三,决定与金人和谈。”
秦桧知道高宗决心已下,但他仍认为还有必要再坚定高宗的决心,于是他再对高宗道:
“臣还是三天前那句话,和谈事太大,望皇上再思三日后决定。”
秦桧此话一出,高宗在心里对秦桧的稳重更加刮目相看。
再过了三天,高宗第三次召见秦桧。这次,高宗下了最后的决心。
随后,在朝廷的朝会上,高宗任用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强行通过了与金人和谈的决定,和谈由秦桧全权进行。
经过一系列和谈,南宋金初步商谈妥当和议条款:主要内容是南宋为金的藩属国,金将原北宋河东路和河北路部分州府还给南宋,并将徽宗和郑皇后的灵柩归还南宋。南宋每年向金纳贡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随后,两国开始履行和约。
就在高宗和秦桧认为大宋从此可以偏安江南,一心一意做偏安皇帝的时候,北方的金国内部却出了大事。
绍兴九年,天眷二年(1139),就在南宋与金议定和约之后,金熙宗的四叔、太宗皇帝的侄儿、太祖皇帝的四儿子兀术,不满以堂叔达懒为首的主和派与南宋议和,悍然率亲军发动政变,凭借他的果敢和军事威望,很快掌握了金国大权。他以谋反罪将金太宗的长子完颜宗磐、金太祖第六子完颜宗隽处死,解除达懒的兵权,将其任为燕京行台尚书左丞相。达懒到达燕京后,不甘心于失败,于是与金太宗的第十四子、翼王完颜鹘懒等密谋反抗兀术,不料此事被泄。达懒一行从燕京仓皇南逃。金熙宗和兀术纵兵穷追,将达懒押至祁州⑶处死。事后,粘罕也远离了权力中心,这样一来,兀术就掌握了金国大权。
处理完国内大事后,天眷三年(1140)5月,一直对南宋强硬的兀术撕毁宋金和约,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宋战争。
兀术调集了精兵十万,分成四路,东起两淮,西至河东路和西北的陕西,向南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夺回了按和约交还给南宋的原北宋河东路和河北路部分州府。金军此举,极大地震撼了南宋朝廷。主持和议成功的高宗和秦桧尤其没有面子。在这种情况下,一向对金软弱的高宗,为了在南宋朝野人士心目中不失威望,下旨调集大军进行反击。岳飞、韩世忠、张俊等部全数出动,迎战金军。
与岳飞等南宋“中兴四将”齐名的大将刘锜,在和议成功后,被高宗任命为东京副留守,此时,他正率领本部宋军三万多人,从临安前往接收东京。当刘锜率兵行抵顺昌⑷时,金军主力已占领距顺昌三百里的陈州⑸。宋军中一些高级将领见金军势大,要求刘锜退军,以避金军锋茫,但遭到刘锜拒绝。刘锜认为顺昌城墙高大,粮草充足,自己手中有三万多宋军,完全可以与金军一战。于是,他一边率军进入顺昌城中,一边派人向高宗报告要求增援。然后,他和顺昌知府陈规一起,对防守顺昌作了充分的准备。
听到金军大军马上就要兵临顺昌,顺昌城中的百姓全部动员起来,成年男子参加宋军守城,妇女则承担了后勤服务工作。刘锜和陈规一起,动员军民加高加固城墙,并在城墙上设置了许多防御工事。为了全理使用将士,刘锜把宋军和城中男子部队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宋军中都安排一些城中熟悉地形、自愿参战的青壮年男子,轮流上城守卫。为了不使守城军队孤立无援,他还派出部分宋军出城,选择郊外隐蔽起来,准备必要时侧援守城战。末了,为了表示自己与顺昌城共存亡的决心,他把自己的家属安置在城中一座寺庙中,并让士兵在寺庙四周堆满了柴草,然后告诉亲兵,一旦城破,就让士兵点火,将他的家属全部烧死,绝不落到金人手中。刘锜这种誓死如归的决心,使全城百姓和全体将士万分感动,他们纷纷向刘锜表示,坚决与他一起保卫顺昌,与顺昌城共存亡。
经过六天六夜昼夜的准备,刘锜终于赶在金军到达顺昌前,完成了城防准备。
6月11日夜,宋军侦察人员回城告之,金军一支千多人的先头部队到达离顺昌城三十里的地方,正在埋锅造饭。刘锜得此消息后,立即调集一千多精锐宋军,乘夜色摸到金军驻地。宋军到达后,发现金军正在熟睡之中,一千多宋军大喊着冲入金营,当场杀死金兵数百人,此战大涨了守城军民的士气。
四天后,金军主力三万余人进抵顺昌城下,刘锜在城内埋伏下弓箭手,然后下令打开所有城门,金军不知守城宋军是什么意思,竟然不敢靠近城墙。刘锜乘机下令宋军出城掩杀,金军大败,只处退兵,远离城墙。之后,刘锜又几次在夜间偷袭金营,以至于十天之中,金军竟不能靠近城墙。
在坐镇东京的兀术得知金军在顺昌受阻消息后,大怒不已,亲率五万金军,对外号称十万,于6月23日到达顺昌城下。下令把顺昌城层层包围起来,第二天,金军全力猛攻顺昌,但刘锜率全城军民奋勇抵抗,一连三天,金军损失了数千兵马,但顺昌城依然在宋军手中。
为了坚守顺昌,刘锜下令在城外河中及附近岸边大量撒毒。金军人马饥渴,中毒病倒者甚多,土气十分低落。
兀术求战心切,但宋军只是坚守,并不出战,只是每天到了傍晚才擂起战鼓,营中彻夜喧哗。一连多天,金军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大削弱。六月六日深夜,刘锜趁天下大雨,派五千精兵突袭兀术大营,杀死金兵近万人。兀术派出他的精锐部队“铁浮图”和“拐子马”军进行反扑。宋军的快刀手和利斧手专门砍金军的马腿,使得金军大败。六月三十日,金兀术知道顺昌不可下,于是只得率军撤回东京。刘锜乘此时机,全军出动尾随追击,大败金军。
就在兀术在顺昌与宋军大战时,驻兵鄂州⑸的岳飞奔率军数万人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收复郾城⑹、颍昌⑺、郑州等重镇,兀术于七月初八亲率十二万大军南下,攻击岳飞部。金军先头部队一万五千精骑,奔袭岳飞宣抚司驻地郾城,进抵城北二十里处。岳飞侦之此消息后,率军迎战金军。两军相遇后,金军先以“铁浮图”和“拐子马”进行冲击,岳飞采用顺昌之战中宋军的经验,派出步兵持大砍刀、大斧等,上砍敌兵,下砍马足,杀伤大量金兵,使其重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岳飞及时遣骑兵出击,在岳飞骑兵的冲击下,金军军心大乱,只得败退。
几天后,兀术再次出动金军主力进抵颍昌城下,岳飞果断率兵出城,在城外与金军再次激战,大败金军。次日,岳飞部将杨再兴率一支三百人的骑兵出城巡逻,在小商桥与一支数千人的金兵不期遭遇,杨再兴不顾敌众我寡,率先冲入金军阵中,与金军血战。三百宋军杀死金兵两千多和一名万户长后,全部壮烈牺性。岳飞闻讯后率军驰援,发现杨再兴的尸体布满了金兵射中的箭,岳飞下马抚摸杨再兴遗体,大哭不已。部下将箭镞从杨再兴的遗体拔出后,竟装满两升之多,可见当时的战斗是何等惨烈。
7月14日,兀术再次出动金军主力围城,岳飞也尽率主力出战,两军在城外原野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野战。两军数万大军相互冲杀,激战中,岳飞亲率数百骑深入金阵,射杀金军多人。宋军见主帅如此,士气大增,纷纷奋勇冲杀。兀术见宋军势盛,连忙派出“铁浮图”和号称“拐子马”参战,金军的数千“铁浮图”军一字排阵,从正面推进,而“拐子马”则从两翼迂回包抄,岳飞待金军进至阵前,故技重演,令步兵手持大砍刀和大斧,专砍金军马足,“铁浮图”军大乱,双方激战大半天,金军渐渐不支。黄昏时分,金军率先败逃,岳飞不失时机地下令骑兵主力进行攻击,金军死伤惨重,大败而去。
颍昌之战,是宋军少有的在平原地带与金军进行的大规模野战,宋军竟能击败金军主力,这使得金军大惊失色,以至于兀术对部下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无限感叹。
颍昌之战捷报传来,南宋各地一片欢腾,岳飞更是在军中宣布打破自己颁布的戒酒令,与众将士开怀痛钦,欢庆胜利。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痛快,对众将士发出了“今次杀金人,直捣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的豪言壮语。
攻击颍昌失败后,兀术率军退回东京。岳飞则乘势率军北上,各地金军士气低落,不敢抵抗,岳家军一路收复郑州、陈州⑻等地,并进至离东京只有四十五里的朱仙镇⑼。兀术手中虽有十二万金军,但由于颍昌大败,不敢再与岳飞交兵,准备下令撤出东京。就在这时,当地一宋奸秀才拦住兀术马头,极力劝说兀术不要撤离东京。他告诉兀术,“自古诸朝,没有权臣在内,大将却在外立功之事,岳也不会例外。”劝说兀术暂时不要离开东京,兀术半信半疑,但还是听信了这位宋奸秀才的话,下令暂缓撤离东京。第二天,果真传来岳飞全军班师的消息,兀术大喜,下令重赏此宋奸秀才。
宋军之所以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却放弃了唾手可及的收复东京的大好历史机遇,原因就在于南宋朝廷内部。原来,高宗和秦桧见宋军连战连捷,金军已处艰难守势,高宗内心立即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见好就收,在宋军大胜的基础上,迫使金人履行和约。否则,再把多年来对大宋强势的金人打痛,金人恼羞成怒,不执行和约,和谈就会流产。在这种心态下,高宗下令撤兵。
在高宗“不准深入”的旨意下,各路宋军纷纷南撤。岳飞不肯放弃这到手的收复东京雪靖康之耻的大好时机,拒不南撤。高宗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撤军班师诏书,强令岳飞撤军返回鄂州驻地,岳飞本人立即前往临安,朝见高宗。
在这种情况下,岳飞只得仰天长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然后下达了撤军命令。
绍兴十年(1140)7月10日,岳飞率军撤退,朱仙镇的百姓听说岳飞军队南撤,上万百姓蜂拥拦住岳飞马头,不让岳飞南撤。岳飞万般无奈,只得拿出高宗旨令,百姓这才含泪让开大道。
岳飞率军回到鄂州后,奉旨到了临安,不久,岳飞便被剥夺了一切军职,仅授予枢密副使的闲职。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等待他的是更加悲惨的后果——他将成为一场政治阴谋的最大牺牲者。 www.6park.com

注解:
⑴今安徽天长和。
⑵今江苏淮安。
⑶今河北安国。
⑷今安徽阜阳。
⑸今武汉武昌。
⑹今河南漯河郾城区。
⑺今河南许昌。
⑻今河南淮阳。
⑼今河南开封市西南四十五里的贾鲁河畔。

喜欢pzj197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pzj1979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