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国民党将领感叹:要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中国了 
送交者: DKa47[举人] 于 2012-06-20 23:25 已读 61 次  

DKa47的个人频道


国民党将领感叹:要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中国了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由张灵甫统领的整编74师是国民党军的头等主力,全美械装备,有“典范部队”之称,师长张灵甫骁勇善战,在抗战当中多次立功受奖,被蒋介石誉为是“模范军人”,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的副主任李延年曾经感叹说,只要有十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了。

凤凰卫视2012年5月21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47年,用毛泽东的话说,这是一个“转折的年代”,这一年国共内战进入了第二个年头,年初国民党军攻城掠地占领了原属解放区的105座城市,蒋介石春风得意,踌躇满志,认为消灭共产党指日可待。他把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改为了重点进攻,西攻陕北东击山东,对解放区实行“哑铃攻势”。可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役之后这一年年尾实力强大的国军却连连吃了败仗,在战场上尽显颓势,而原本实力弱小的解放军却是越战越强,出人意料地实现了战场上的大逆转,这其中有就一场血战,后来被视为是解放军在华东战场的转折点,这场战役就是发生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

解说:这片肃穆的墓地安葬着2865名解放军战士的遗体,或是仅能够找到的残肢断臂,2865名烈士这个在今天看来庞大的数字,只是孟良崮战役中伤亡的解放军战士的大约四分之一,而在60多年后,一位国民党军的后人来此凭吊,但是在这里却找不到他父亲的墓碑。60多年的时光已经使硝烟散尽,但是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惨烈决战,却长使后人感叹唏嘘。1947年3月国共内战已经打了8个月之久,蒋介石由于占地颇多,兵力掣肘,遂改变了他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战略,改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为此蒋介石将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计45万人部署在华东战场,占他进攻解放区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强,其中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的三大主力部队,即第5军、整编11师和整编74师都开进了山东。

陈丹淮(陈毅之子):华东现在纠集了双方的最大的兵力,华东野战军是27万人,这是在当时是最大的了,因为当时东北野战军也就是20万人,国民党那纠集了是45万人,但是他的20万人是在城市守备,真正的这个机动作战是25万人,差不多,基本上是1比1,等于有近50万人的这么一个大规模,这在世界上也比较罕见的,在这个战场上,所以大家都在看,双方都在准备,这一仗在哪打?怎么打这一仗。

解说:1947年4月下旬的一天,一辆军用吉普在沂蒙山区的乡间小道上颠簸前行,车上坐着一位身怀六甲的美丽少妇,她此行的目的地是山东沂南县垛庄村,国民党整编74师师部就驻扎在此。垛庄位于孟良崮西南方向5公里,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小村落,也是整编74师的军需大本营。

王玉龄(张云甫遗孀):那时候没有路的,也没有柏油路什么,多半都是在那个田的乡下的路蹦来蹦去,人可以蹦到,头蹦到那个汽车上面那个顶,吉普车的顶,这样跳,要跳,坐着上面跳五六个钟头。

解说:王玉龄时年19岁,是国民党军整编师74师师长,张灵甫的第四任太太,张灵甫时年43岁,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74师主帅,素有抗战名将,常胜将军之称,他统领的整编74师有“天下第一师”的美誉。在抗战期间因力克日军整编74师又被日本人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抗战胜利后整编74师卫戍南京,张灵甫因此又有“御林军”总教头之称。1946年6月国共内战爆发后,张灵甫率整编74师出南京,连克淮安、淮阴、二战涟水,从苏北一直打到山东,军务繁忙,张灵甫和王玉龄这对结婚刚三年的夫妻聚少离多,王玉龄就不时趁战事间隙赶赴前线和丈夫团聚。

王玉龄:当时那个时候因为我到底要生了,正因为年轻嘛,那时候那些太太们三、四十岁的就到,也到过一次前方,就说,她说军长太太怀着这么大的肚子都跑过来好像没事,她说我们下次都不能再来了,她说骨头都散掉了。

解说:时隔60多年在王玉龄不经意的描述中沂蒙山区崎岖难行的道路还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正是这片地形复杂奇诡的山地,即将发生一场震惊中国的血战,孟良崮战役,在这场血战中地形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当年王玉龄怎么也不会想到垛庄相聚竟会是她和丈夫的最后一次见面,而她腹中的孩子将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自己的父亲。就在张灵甫与妻子相聚的温馨时刻距离垛庄东北十几公里之外,华野指挥部所在地坦埠,张灵甫一生中最致命的对手粟裕就驻扎在此,那段时间粟裕整日在作战地图前苦思冥想,寻找破敌战机,粟裕时年39岁,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战役指挥的实际负责人。

1946年9月当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行动时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两军合并之后改称华东野战军,毛泽东来电特别指示,华东野战军在陈毅领导之下,大政方针共同负责,战役指挥则由粟裕多下决心。

鞠开(原华野指挥部机要科秘书):毛主席这个安排既是对陈毅的信任,也是对粟裕的信任,五大野战军中间副司令负责战役指挥的,恐怕就是只有粟裕一人了。

恽前程(原华野六从16师营长):战役指挥,具体指挥由粟裕负责,为什么?七战七捷树立起来威信,立足战区,胸怀全局看问题,再一个他打仗很灵活,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到哪里打。

解说:面对蒋介石的重兵压境,粟裕指挥部队转战千里避敌锋芒寻机歼敌,然而,局势对华东野战军仍然极为不利,当此困境之下,危险却不期而至,国民党的飞机从徐州飞临坦埠上空,炸弹直接命中了司令部。

陈丹淮:确实炸了,火还烧了司令部,但人全部撤出来了。

鞠开:我们都是从土里扒出来的,这么粗的树都被那个飞机炸弹劈断了。

解说:一场虚惊之后粟裕将他的指挥所搬到了坦埠以西,艾山脚下的一个岩洞里,当地人称“老君洞”,洞内阴暗潮湿,滴水不断,只能以干草为床,对此,粟裕却并不介意,后来他就在这个山洞里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

1947年3月经过8个月的内战,国民党军政攻城掠地,占领了原属解放区的大片区域,蒋介石雄心勃勃,认为凭借他的兵力优势,消灭“共匪”指日可待。面对大军压境,毛泽东确定的战略原则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对此,蒋介石汲取过去屡遭共军各个歼灭的教训,一改之前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法,采取“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针,加大兵力密度,集团滚进成弧形一线式推进,使华东野战军无法分割和各个击破,一时之间华东野战军陷于战略、战役布局上的不利地位。

陈丹淮:就说我十个军,我一个一个挨着,你共产党不是老要集中兵力打我一个嘛,我现在一个一个挨着,你怎么打我。

解说:在国民党大军的包围碾压之下,华东野战军步步后退,撤至鲁中山区腹地,再往后退,几无回旋余地,只得撤过黄河拱手让出山东地盘了,形势对华野极为不利。4月20日粟裕获知国民党军整编72师北进泰安,执行守备任务,如此一来,整编72师就暴露在国民党军阵形左翼,位置比较孤立,破敌的机会来了,粟裕决定在泰安城下打一大仗,他的计划是围城打援,好打破国军稳扎稳打密集推进的阵形。

陈丹淮:结果顾祝同那边不增援,就任你吃,你打掉我72师我认了,就是不增援,我还是挤在一起,根本连救援的这个想法都没有。

解说:坐镇徐州的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坚持稳扎稳打的既定方针,眼看整编72师被吃也不救援,粟裕围城打援,调动国军的计划落空,他只得下令部队攻城,打了一场并不甘心的攻坚战。

电视剧《孟良崮》片段:王司令官,不要再观察了,共军真的对泰安来了,真的是对我整编72师来了。

解说:好在吃掉整编72师也是一大斩获,此后一连数天,从4月29日到5月4日粟裕再施策略,他指挥部队多次行动,转战千里企图调动国民党军,打破它的密集阵形。

陈丹淮: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曾经想打它几个师,但是你只要一打它,它马上该缩成一团,然后左右的增援马上就增援来,所以我们就主动撤离了,一个月之内有四次行动,都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作战目的。

解说:部队南征北战一连多日未打一个成规模的歼灭战,华野基层官兵心理都不痛快,部队中传开了牢骚话,司令员的电报嗒嗒嗒,小兵的脚板嚓嚓嚓,此时,一向沉稳的粟裕也有些着急了,他计划派兵南下,佯攻鲁南直击苏北,逼蒋介石分兵回撤,再寻机歼敌,如此一来华野将兵分南北不在集中统一行动。5月3日陈毅、粟裕联名将这一方案上报中央,不料次日毛泽东回电没有同意陈粟裕的方案,毛泽东在回电中指示。

毛泽东当初给陈毅、粟裕的回电: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要掌握最大兵力,不要过早惊动敌人后方。

周秉青(国防大学编研室研究员):毛主席在这个期间,在孟良崮战役之前一再地强调,多次电报都讲,只要我们有耐心,不要性急、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仗是肯定有得打的,叫他们耐心等待,等待战机出现。

解说:一连数天,毛泽东逢双日即来电,指示陈毅、粟裕要沉得住气,不要着急,不要分兵。要忍耐待机,总有歼敌机会。

陈丹淮:6号就是又来电,就生怕你不知道,就对敌军要忍耐,你这个要有极大的耐心,要掌握最大的兵力,另外不要惊动敌人后方,还是4号的那个意见的具体解释,但是他最后有一句,就是什么呢,但一切由你们决定,这个就表示了我们这个统帅部和我们战区指挥员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这种关系,就当时来讲的话是很民主的。

解说:身在陕北的毛泽东,一直密切关注着千里之外的山东战场,其实在当时他自己的处境也相当危险,在毛泽东身边只有一支800人的队伍,护卫他在陕北的山沟里转战,与胡宗南的20万大军相周旋,如此紧急时刻,毛泽东仍然把住了山东战场的脉搏。

陈丹淮:我们讲这个解放战争里头不能不承认毛泽东他的这个军事,这个战略的军事指挥能力真是超群卓越。

解说:陈毅粟裕依照毛泽东的电令行事,立即取消原来的分兵南下计划,粟裕决定把主力全部集结于鲁中地区,并命令已经挺进鲁南的六纵就地隐蔽,不要暴露,必要时作为一支奇兵使用,这看似无意的一招棋,在后来的孟良崮战役中却发挥了关键作用。

周秉青:毛主席讲你不妨必要的时候把临沂放开,然后你退一步,后来他们实际上是往东,往胶东这个方向退了一步。

解说:1945年5月中旬,陈毅、粟裕依计行事,下令华东野战军撤出莱芜、新泰等地,并有意放弃临沂,临沂是山东解放区首府,放弃临沂对华野官兵来讲感情上实难接受,而国民党军一旦占领临沂却具有指标性意义。果然国民党军顺利进占临沂,令蒋介石喜出望外,他开始出现错误判断,认为这是共军的无奈溃退,蒋介石在陈诚的陪同下,亲赴临沂视察,并召集作战会议宣布要改“稳扎稳打”为“稳扎猛打”,集中兵力围歼陈粟主力与沂蒙山区,一举消灭山东共军。一时之间,国民党军全线出击,原先密集靠拢的阵形发生了变化,经过多番调动,粟裕期盼已久的战机终于出现了。

陈丹淮:这个时候呢,5月12号中央又来电了,毛主席又来电了,他通报了他的情报,说现在5军、11师、74师都动了,你们现在可以打了,你们打谁由你们来决定,说我们不遥制。

解说:在毛泽东的指示之下,陈毅、粟裕坚持持重待机的策略,终于创造出期盼以久的战机,一场大歼灭战已在酝酿之中。而蒋介石也在摩拳擦掌,准备与华东“共军”于鲁中会战,一举歼灭他的宿敌陈毅和粟裕。

蒋介石和陈毅、粟裕在华东交手,早有渊薮,抗战后期,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就与国民党顽军摩擦不断。内战伊始,华东“共匪”直接威胁南京一直是蒋介石的心头大患,经过8个月的交战,及至陈、粟部撤离江淮,被迫入山东,蒋介石仍不放手对陈粟部的追剿。

1946年底至1947年初,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打了宿北、鲁南、莱芜三次战役,取得三次完胜。这三次战役像三记重拳,拳拳砸在蒋介石心头,震怒之余,他撤销了徐州和郑州两个绥靖公署,改立徐州前方司令部,由陆军司令顾祝同统一指挥。顾祝同字墨三,人称“顾婆婆”,他出身黄埔,为人宽厚大度和蔼可亲,在黄埔系将领中虽不以军功著称,却也深受蒋介石宠信,官运亨通数典兵权,盖因为顾祝同追随蒋介石多年,深知校长的个性脾气,不触怒、不犯忌,关键时刻还甘愿为校长背黑锅,因此在蒋介石看来,这是一位可以托以大事的心腹将领。

顾祝同坐镇徐州,他遵循蒋介石制定的战略方针,于1947年4月中旬,指控国民党军占领鲁西南地区,顺利完成蒋介石重点进攻的第一步作战计划,华东野战军被迫入鲁中山区,步步后退,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面对困境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粟裕,以积极主动的作战行动吸引、调动国军在运动中制造战机,华野司令员陈毅将这种战法形象地比喻为“耍龙灯”。

陈丹淮:蒋介石曾经就骂过这个顾祝同,他说你们怎么回事,说这个共产党来了你们不知道,说共产党退了你们也不知道,共产党在哪儿你们都不知道,你这个仗怎么打?你打什么仗你,那个顾祝同他也没法争辩,他确实我不知道在哪儿。

解说:顾祝同,不以打仗著称,但执行蒋介石的策略还是颇为忠实,山东境内的国民党军,坚持蒋介石制订既定方针,稳扎稳打,三大兵团你挨着我我靠着你步步为营,不管粟裕怎样调动,都不为所动。

陈晓楠:在山东战场国民党军的机动兵力有十五个整编师25万人,根据蒋介的设想,顾祝同把这十五个整编师组建成了三个机动兵团,分别由汤恩伯、王敬久和欧震统帅,在这三大兵团当中每个兵团辖一部国民党王牌主力部队,也就是第5军,整编11和整编74师,华野官兵把蒋介石这样一个部署戏称为是“硬核桃”和“烂葡萄”阵势,“硬核桃”指的是蒋介石的那些嫡系主力,而“烂葡萄”就指杂牌军和次等部队,蒋介石现在是让“硬核桃”居中,“烂葡萄”处于两翼,这样一个部署也的确是让华野指战员非常头疼,因为如果华野插到中间去打嫡系的“硬核桃”的话,不仅三个“硬核桃”能共同发力,外围的那些“烂葡萄”也能迅速贴上,形成一个包围。如果华野先打两翼的“烂葡萄”,嫡系的主力那些“硬核桃”就可能会“丢车保帅,或者是“以此为饵”,等华野和杂牌军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再坐收渔翁之利。

解说:“硬核桃”加“烂葡萄”的用兵模式的确收到了效果,再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粟裕多番调动,也没能打破国民党军的密集阵形,无论是“硬核桃”还是“烂葡萄”都不好下口。直到毛泽东指示,陈毅、粟裕忍耐待机,并主动撤离莱芜,新泰和临沂,装作败走模样,才令蒋介石出现错误判断,一改他稳扎稳打的既定方针。

陈丹淮:他们就认为你是溃败了,不行了,所以这时候觉得决战的时机到了,应该说是国民党先下的决心,下决心要往前走,就是你们给我加快速度,原来缓缓地走,现在加快速度。

解说:在蒋介石的亲自督战下,一向持重的顾祝同也不得不按照“老头子”的部署,决心以积极的行动追踪追剿“陈匪”。国民党《中央日报》为国民党军的这一战役行动欢呼,称之为“雄师北指,气吞沂蒙”。

陈丹淮:蒋介石就骂顾祝同,你还什么仗都不打,你还不打,就逼着他往上走,他没有这种商量的口吻。

解说:在蒋介石的严命之下,顾祝同也将压力下传达,他们命令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立即行动。

陈丹淮:出现战机了,明显的现在就是汤恩伯一兵团动了,因为一兵团是战坦埠的主力,而我们的这个部队正好也是,大半部队是对着它的,所以它就成了我们必然要打的一个中心了。它有五、六个师,打谁,就是具体的战役决心要下了。

解说:汤恩伯兵团的布局是整编74师处于中间位置,整编25师和整编83师处于74师左两翼,而桂系第7军和整编48师又处在整编83师的翼侧,在最右边的位置相对孤立比较好打,因此第7军和整编48师成为粟裕最初锁定的目标。5月10日粟裕下达了作战计划,11日准备参战的华野各纵开始向预定位置集结,但是临阵之前粟裕却突然改变了战役决心。

陈丹淮:粟裕得到了几个情报,第一个,九纵许世友的部队和那个张灵甫的74师碰上了,图上一坐、一标图就发现74师现在已经和九纵接触上了,它就最靠前了,其他的部队都没有靠前,还没有接触上。

解说:粟裕得到的另外条重要情报,是汤恩伯兵团的行动部署,即以整编74师为中心,整编25师和整编83师为其两翼,限令于12日攻占坦埠。

陈丹淮:粟裕呀,他马上就想到一个问题,打谁,他就下决心改变方针,说不打7军和48师了。

叶小琦(叶飞之子):吃掉了7军以后,7军和这个48师以后,那么能不能够阻止住敌人的这个进攻呢,很难说,说不定你打掉它,敌人还往前走,可能会没用,因此后来粟裕就是我们这个华野就是综合了这个各方面的情报,决定就是以中央突破反击敌人的中央突破。

解说:粟裕的构想是既然国民党军冲着华东野战军总部坦埠而来,何不以中央突破来对付中央突破,就近调集几个精锐纵队,从国民党军战斗队形中央楔入,从缝隙中迂回,切断对华野当面威胁最大的整编74师和其有邻的联系,砸碎这枚“硬核桃”,再干净彻底地把它吃掉。

陈晓楠:由张灵甫统领的整编74师是国民党军的头等主力,全美械装备,有“典范部队”之称,师长张灵甫骁勇善战,在抗战当中多次立功受奖,被蒋介石誉为是“模范军人”,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的副主任李延年曾经感叹说,只要有十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了,要吃掉这样一支部队连毛泽东都感叹,粟裕的胃口是越来越大了,明天同一时间,请各位继续收看粟裕如何出招。

喜欢DKa47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DKa47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