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论中国复兴》(中)制度篇
送交者: JollyRoger[★★★★周而不比★★★★] 于 2024-09-13 19:57 已读 1607 次 1 赞  

JollyRoger的个人频道

       在“制度篇”中,共有四个制度设想:1,低生育是最大的危机,如何解决的设想;2,农村一家一户耕种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谁来种粮养活中国人,“国有农场”的设想;3,驾驭资本的设想,既发挥资本积极性,又抑制资本之恶,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4,解决基层形式主义的制度设想。以上四个制度设想,作者的思考也并不成熟,特别是解决形式主义的设想,是否可行?期待大家的意见!!!

       


                                                                                                                中篇:制度篇



十一

建独立带院子家庭住宅,替换高楼鸽子笼,将开启中国下一个百年发展!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数为902万,人口净减208万,而去年人口减少63万,人口已如自由落体般加速下坠。

人口的衰落,必然会带来社会经济的衰落,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没有例外。人生产人的能力,本质就是人创造力的最大体现。当人们不愿意生育下一代,无论什么原因,其本质都是缺乏创造力了。于是人口老龄化,经济衰退,乃至整个社会暮气沉沉。

   很多人说美国3亿人,如何发达,印度14亿人却贫穷落后,得出的结论人口少一点好。殊不知,美国成就世界霸权过程,人口从3000万增长到3亿,正因为有3亿之众,美国才能在西方内部竞争者胜出,才能稳稳的驾驭欧洲及西方世界,进而霸权世界。表面上看是只有3亿人,背后是十亿级的西方人口为基础的。而中国如果只剩下3亿人口,也就真的只有这么多人了。在西方数十亿人口之下,将永无出头之日,今天美国打贸易战、科技战我们还能抗争,如果只有3亿人将毫无反抗之力。欧洲的三强的英德法,也是欧洲人口最多的三个国家,人口是强大的基础,也许你会说欧洲诸多小国也很富裕,这是因为在欧洲内部环境下,而中国如果不强了,是根本没有富的机会。同样印度如果只有3亿人,哪有今天的世界地位,以及巨大劳动力和市场带来的红利,3亿人口的印度只能和巴基斯坦,东南亚等小国一样,没有存在感,哪还敢有大国梦。

  

       还有很多人认为,今天的人工智能发展,已经可以大量代替劳动力,正好不需要很多人。这和几百年前,蒸汽机发明,机器可以代替大量劳动力,不需要人的想法一样。今天蒸汽机早已经淘汰,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不出几十年,也将淘汰更新,机器你会造,别人迟早也会造,要保持优势,只有不断的引领进步。而这更新进步的背后的力量是人。无论任何时代,人始终是最最核心竞争力,而人口规模是基础的基础。

  

       中国目前虽然还有14亿人口,但是人口负增长的一旦开始,何时能刹住呢?人口跌到一定程度就会触底反弹吗?这是一厢情愿的。从14亿到7亿到3亿到1亿都有可能,和中国面积差不多的大国,不到1亿人口的不少。 随着人口数量下跌,中国社会的生存环境并不会更好,不同于古代封闭的环境,人少地就多了,今天是全球化竞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和人才减少,市场规模变小,产业链外移,国际竞争力下降,假如中国人口到7亿到3亿,我们日子不会变好,财富不会增加,反而经济衰退,收入减少,越多的人不生育,不生育的文化越大行其道,趋势形成,越难以扭转。要解决出生率问题,是越早越好,已刻不容缓,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了。有预测说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只有4.9亿,希望这不会成为现实。

  

       除了人口问题,经济问题今天也面临严重挑战,众所周知的原因,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外部环境可能会持续恶化,经济将面临巨大挑战,扩大内需是当务之急,但是人口在下降,消费力不足,房子卖不动,家电、汽车下乡也下不动了,乡村振兴在推进,但大多数乡村是在持续衰落中的,加上疫情的影响,几乎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经济的寒意。

  

       如何解决人口和经济内需问题,特别是人口问题,这是关乎国运的大事,人是一切的根本,人口出生率不能止跌或实现增长,刺激内需,发展新基建,建设产业新城都是刷经济数据而已,没有足够的人口在底层支撑,一切都是泡沫,因为生产的是人,消费的也是人,这是简单且朴素的道理,但学了经济学复杂高深的道理,却往往忽略最基本常识。

  

        经济是以人的欲望为推动力,过去大家有奋斗的强烈愿望,有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要用上冰箱彩电,要住上楼房,要开上汽车,中国经济因此飞速发展几十年。但今天年轻人不意愿生育,消费欲望低迷,没有奋斗的动力,只有躺平的欲望,低欲望社会正在慢慢形成,经济也就必然走向衰落。

  

       人口,经济困境的根源是人,是人没有了改善生活的欲望,没有了奋斗的动力。于是解决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燃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所在!

  

       今天的中国人不是没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是被重重的压抑了,造成这个压抑的这就是房地产,近几十年,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极大丰富,衣食住行,唯有住居条件是变差了,房价昂贵是其次,最主要是居住体验太差,密集高楼的一间间鸽子笼或者说蜂巢,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家,狭小局促,不接地气。这样的住宅是反人性的。

      

       中国人的传统住房,都是一个独立的房子,有一个大大的院子,北方是四合院,南方有天井,有钱人是深宅大院,穷人也有篱笆墙,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成长,有一块脚踏实地的“领土”,有一片四角的天空,在院子里搜罗小虫子,在院子里嬉戏玩耍, 春天能听蛙叫,夏天能看繁星。长大后,房前屋后都满是儿时的记忆,这样的人是有根的。

  

      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住在一间间高楼的格子笼里,奋斗的年轻人住还可以,7.80岁的老人住在这样高楼上,显得的孤独和残忍,孩子住在高楼里,活动空间狭小,与自然隔离,不接地气、压抑局促。中国人想住的更好的强烈的愿望被压抑了,渐渐的大家也觉得理所当然,中国人口太多,城市土地有限,只能住这样。但其实并不是,我们是有这个条件的,没有条件也是可以创造条件的,响应中国人对住的更好的强烈欲望,是今天解决人口和经济问题的钥匙,唯一的钥匙。 

  

        而且是有时间窗口的,如果再等20年,中国的社会真成了低欲望社会,对房子的渴望也消失,住哪无所谓,只要能放一张床,能躺下刷手机即可时候,经济也就无药可救了。经济发展本来就是为人服务了,人都没有欲望了,无异于釜底抽薪。


响应中国人对住的更好的真实、强烈、有效的需求,是解决人口和经济问题的钥匙,且时不我待,机不可失。那如何才能实现呢?我的思路大致如下:

  

       “宅基地”全民普及,以家庭为单位,达到一定人口数量的家庭,法律赋予享受宅基地的权利,如5口之家,或者有2个未成年子女的4口之家。 法律赋予了权利,不代表就有了一块实际的宅基地,接下来就是释放出宅基地,从乡村到城市逐步有序的进行,初期宅基地只能满足三孩及以上家庭,后逐渐覆盖所有二孩家庭。

  

      在乡村可直接划一块宅基地给满足条件的家庭建房即可,县城可以这样模式:在县城周边20公里范围内,选择合适地点,建设居住区,每个居住区,几百户到几千户,有配套的幼儿园和小学,开车到县城10-20分钟即可。

  

      而大城市模式可以这样:在城市50-100公里范围内,新建住宅区,每个住宅区可5万套住宅房屋,容纳人口20万左右,大约县城规模,规划布局美观合理,学校、医院等配套措施一应俱全,在居住区的中心,有轻轨或高铁车站,直达大城市的中心,实现半个小时之内的通勤。

  

      居住区的房子,都是独立带院子的房子,只有享受宅基地的家庭可以购买,且每个家庭成员的名下只能有一套房子,价格便宜,宅基地是自己的享受的权利,房价就是房屋造价。当我们要换城市,原宅基地要先交还国家。

  

       这样的政策一旦施行,将引起一波全民换房潮,对经济带动是难以想象的,除了带动建筑业,装修行业,家电行业,还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有了自家的屋顶,怎么也的装太阳能发电,可带动光伏产业,有车库,充电桩,一个家庭得有2-3台电动汽车吧,而且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新的设备会出现,都需要有空间的支持,目前城市拥挤的居住环境,鸽子笼般的居住空间,已经制约了消费需求,如停车位的稀缺,就严重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增长,过20年,汽车极可能会像手机一样,人手一部,但是停车位无法支持。全民换房,这将是持续30年的巨大内需,可带动经济实现内循环。对于政府可增加财政收入,虽然没有了卖土地的钱,但税收的钱大大增加。另外就是房产税可以名正言顺的收了,未来的房子,将分为宅基地的家庭住宅房和商品房,住宅房免税,而所有商品房均需交税。 

    

      同时可引导一个家庭至少生两个孩子,生一个孩子的家庭只能住城市里的商品房鸽子笼,价格高,生活环境差,教育条件差,还要交房产税。而生两个孩子,就可以住上独门独院的别墅,价格便宜,环境舒适,生活便捷,交通便利,爷爷奶奶一大家子在一起可以其乐融融,这是城市的鸽子笼所不能比拟的,这吸引力是无法抗拒的。

   

       影响人口出生率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钱,韩国、日本等低出生率亚洲国家,能想到的激励方法都用了,但无效,说明病因找错了。生育率低的根本原因,是大量人口集中在城市有限空间,房子不断往高空中发展,城市人口的密度过大,人自然排斥人,排斥生育,这是大自然的调节规律。

  不从底层去动房地产逻辑,要提高生育率,是做不到的,日本和韩国未必不知道这个道理,虽然极低的生育率,甚至引起亡国灭种的担忧。但是他们是动不了房地产,因为资本是不允许的。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只要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全民换房”可大大减轻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提高生活品质,城市里的商品住房将不再是刚需了,年轻人刚结婚可以租房子,当生了二个孩子后,可以用便宜的价格够买正真属于家庭的房子。 房子将不再是背在年轻人身上枷锁了,不再是要掏空几代人积蓄,不再是获得丈母娘同意的必备条件了。这将大大提高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育意愿。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有担忧,这么搞,楼市会顷刻崩盘,经济是承受不起的。我觉得对楼市会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很大,理由如下: 

      1.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期是覆盖三孩以上家庭,数量是很少的,最终全面覆盖二孩家庭。估计的10-20年的时间。

  2.房价高企的地方,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因为城市体量,以及布局问题,未必有实施的条件。可以将一线大城市排除在外,大城市的房价将不受影响。

  3.初期实施,除了满足人口条件,也会有户籍地的限制,对于外来人口多的一些城市,影响也是有限的。

  4.而对于一些中小城市,房价本身不太贵,且房价的跌落已经在心里预期之内了。

  

       以上,您也许赞同我的想法,觉得好是好,但并不现实,中国人多地少,人人都要住别墅,那要占用多少耕地。这种担忧是对的,但其实中国土地是完全足够的。就按一户宅基地200平米算,4口以上之家庭拥有宅基地,按12亿人符合条件,最多也只要600亿平方米。也就0.9亿亩。加上道路及公共设施建设,2亿亩足以。而实际用不了这么多耕地,当前城市和乡村建筑用地面积已经很大,真正占用耕地不会超过1亿亩, 而中国耕地红线18亿亩,实际耕地应该有20亿亩。而且通过农村改革,土地的整合规划,中国耕地将会有大面积的增加

  总之解决人口、经济困境,“全民换房”是当下唯一的钥匙,中国是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国家,全民享有宅基地,应该实行,也能实行,让中国人从城市的鸽子笼搬下来,住进独门独院的住宅,提高幸福感,促进生育率,并带动全民换房的巨大内需,一块小小的宅基地,代价极小,收益极大,利国利民!

  

      补充篇:鸽子笼式的住宅对人心理的影响探讨

    

      高楼蜂巢式的住房,除了扼杀了生育率,抑制消费,对人的心理造成的影响也是严重的。因这个问题比较主观,可能有争议,故没放在正文里面。但是主观的感受,有时更能穿透复杂,直达本质。

  院子的缺失对人的影响,院子普遍存在反应了人的精神需求,家是一个次第的过程,卧室是完全私密的空间,客厅是半私密的,院子是半开放的,外面是完全开放的。从私密-半私密-半开放-完全开放,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的精神是放松,而现在人住的高楼,从室外进了家门,从开放立刻转为封闭,而出门同样是状态突变,从封闭到开放,没有过渡,我们的精神在进门、出门之间总是不断的抗拒的。

  

      人口居住过于密集,人的心是戒备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大城市隔壁或对门住了多年,也互不认识,就是因为人口密集,所见处都是人,人自然就对人有排斥,可能面带微笑,可能也会见面寒暄,但是心里是一直戒备的,是难以深入交流的,就像心的某一个开关是关闭的,对于结婚,对于生育也一样排斥的。而当人口密度小,人周围更多气息来自天地自然,我们心是敞开的,对人也是接纳的,是安宁的。

       大城市的高密度,对人一种强刺激,在大城市呆过的人,再回到小地方,会有落寞的不适应,但是这样的强刺激,是消耗人的精神的,始终在这样的刺激下,就像产生耐药性一样,人最终将走向低欲望社会,失去向上的动力。

  我们看80年代、90年代的电影、电视剧。人的眼睛里都闪着光芒,今天却再难以寻找了,因为今天时刻处在一个到处都是人的强刺激的环境中,人的精神时刻都是消耗,哪还有光芒。最近例子就是香港,居住最拥挤的城市,也是一片文化沙漠,而曾经香港电影辉煌,明星灿烂,当几百万人拥挤狭小的居住空间里,慢慢的也剩下躁动不安,哪还有精神沉淀。


       经常有人感慨,为何过去的孩子打也打的,骂也骂的,而现在却不敢打骂了,动不动就出现心理问题。专家学者也有各种解释。直到我在抖音上刷到一个怀旧视频,我才恍然大悟,一个小男孩赤脚在飞奔,还在扭头回看,后面是拿在棍子追的母亲,引起了一众70、80后的童年记忆。我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词:逃出升天。跑出屋子,外面是广阔的天地自然,什么情绪在这天地间很快能化解,要是再碰到几个小伙伴,那更是很快治愈了。而现在的孩子能往哪里跑?只能从客厅跑到餐厅,情绪难以消解,心理自然易出问题。

        孩子们生长在独立的带院子的房子里,有一块脚踏实地的“领土”,有一片能放松的四角的天空,在院子里搜罗小虫子,在院子里嬉戏玩耍, 春天能听蛙叫,夏天能看繁星,能和天地独白,能和四季对话,这样的孩子是有勃勃生命力的,不会抑郁的。

       城市的高楼鸽子笼,让家失去了立足土地,也失去了根,导致家庭观念的弱化。过去一个家庭就像独立的原子,有原子核,有电子,家庭中夫妇父母子女各安角色。而城市化后,家没有立足之地,住在高楼的一间间鸽子笼中,原子被打破了,每个人都围绕城市忙碌旋转的电子。家庭的原子具有强烈的复制意愿。而城市里飘荡的个人电子,是没有复制意愿的。要想提高生育率,要给家有一块立足之地,要找回家的归属感,有土人心才安。现在家庭观念越来越淡薄,年轻一代渐渐亲戚也不往来。

    

      人和动物一样都有领土意识,当我们脚踏在广博的大地之上,是能激发男人的征服和保护欲望,在外敌入侵时,我们说守土有责,就能激发男人的斗志,是因为每个家庭有自己立足的一片土。 而同样土地的厚重能让女人们温婉安宁。而如今我们都住在半空中高楼的一个个狭小格子间中,不接地气, 让男人生长没有方向,女人也没有了根基。

      “接地气”这个词的出现,并被广泛的使用,本身就说明一种感受的存在。我们今天是普遍不接地气,而“地气”代表的就是生生不息的力量。

总之从人的精神需求上说,我们也必须从高楼上搬下来,回归到传统的带院子的住宅。脚踏实地,有土才心安,如果整个社会,都住在一座座高楼的格子间里,拥挤的像蜂巢一般,人将不断在消耗,国家和民族也将逐渐失去创造力!

 

十二:

国有农场”是农村未来最佳选择

只要稍微了解农村现状的人,都应该知道土地规模化耕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人均土地太少,普遍1-2亩,一家一户耕种模式下只能维持温饱,过去吃饱就满足了,如今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需求了,且一家一户的耕种模式效率太差,付出的劳力、时间和收入不成比例,所以如今年轻人基本都不愿种田,在我这里的农村,很多田地都承包给大户了,部分的没能包出去,也是50-60岁一代的农民在种。4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没有种田的了。 

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等目前50-60岁农民退下来后,下一代人也不会再种田了,土地将更加集中,以种田大户为主,或许也会出现资本投入的大农场。 总之可以预期,一家一户的耕种模式必然会逐渐淹没在时代潮流之中,未来的农业是在“种田大户”、“资本农场”、“国有农场”等模式之间的选择而已。  

私有农场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私有资本是以追逐利润为第一目的,不会管社会责任、粮食安全,什么更能挣钱就会种什么,而中国是地少人多的国家,粮食安全又是头等大事, 到时候优质、无污染粮食会成为有钱人的专供, 农场里也会有盖起一座座孙府王院,成为有钱人的度假场。国家大的工程等建设,征地也会困难重重,就算只是承包了土地使用权,承包几十年,效果也会一样的。  


中国曾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人们有深厚的土地情怀,搞私有农场,社会效益会是个大问题,对社会公平、稳定都是一个充满未知的考验,和平繁荣时期还好,一旦经济不好将会更甚。而且从经济效益来看,土地私有化,并不能带来多大经济上的利益,中国的农业产值,大约占GDP的8%,还在不断下降中,而美国不足1%。国家的强大是因为科技、工业的强大,不是因为农业。   

从社会效益上来说,“国有农场”建立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但国有农场存在一个先天难题,那就是管理效率问题,因为我们有前车之鉴,大锅饭弊端已经深入人心,如何有效管理呢,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国有农场”也就失去存在的前提。  

有人说用现代企业管理的办法,我觉得是行不通的, 农业生产不像工厂集中在车间厂房里,便于管理考核,全国有几十亿亩耕地,而且大多在远离城市、远离交通,山高水远之处,就算高度机械化也需要几千万劳力,不像城市工人打卡上下班, 农业工人必然长期定居在农村,拖家带口,彼此或许沾亲带故,久而久之,根本无法有效率管理和监督,并且穷乡僻壤同样是招不到年轻农业工人。 


要解决“国有农场”管理效率,可以用全民服役制度,很多国家全民服兵役,中国因为人口多,不需要全部当兵,剩下的可全部服农役。年满18周岁,必须在兵役和农役中选择一种,根据需要服役2-3年,服农役,在农忙时耕种,平时也一样进行军事训练和学习。 中国目前每年出生人口1500万左右,若服役三年就有4500万的劳动力,高度机械化后,完全满足需要。 

在服役制度下,军事化管理让管理关系极其简单,没有劳动成果的分配,农业生产的收获,全部上缴国家粮库,人员是流动的, 铁打的营盘流水兵,管理效率不会有问题,如果军队使用机械化种田都出工不出力,那就是天大的问题了,还能指望军队打仗。

 全民服役制度不仅让国有农场有了存在的前提,让国有农场能集中力量做到私有农场做不好或不愿意做的事,如大范围整合耕地、布局大型灌溉设施、开垦荒地、植树造林等等。同时对服役的年轻人也是极好的锻炼。 


这一代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只知道喧嚣的城市,高楼大厦,电脑手机,未来是让人担忧。如果高中毕业到农业区劳动三年,让他们亲近生养我们的大地田野。进入和城市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在那里找到自己的根,脱去城市的浮躁,除了城市的迷虹灯,也有机会能仰望下夜晚璀璨的星空。和当兵一样,会影响人的一辈子,影响我们的国家的未来, 没有比教育问题更重要的问题了。  

 听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当兵了,国家也在大力提高军人待遇和荣誉, 但现在兵源持续素质下降,体检标准一再降低,更关键是,很多是独生子女。 曾看过,有分析说中国不敢打仗,理由是:士兵大都是独生子女,现在世界不太平,战争离我们也并不遥远,一旦打起来,如果有较大的死伤,确实将是独生子女家庭不能承受之痛, 我想虽然我们不会因此不敢打仗,但是这确实是一个隐患。如果实行全民义务服役制度,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任何人没有身体原因的情况下,只能“兵役”和“农役”二选一,军队将优先非独生子女,且身体和心理素质好的优秀的兵源。  


除了管理问题,农民问题是“国有农场”另一存在的前提, 很多人反对“国有农场”是因为,担心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后,一旦城市消化不了这些劳动力怎么办?或者城市爆发失业潮,他们会变成无根的流民,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而现在的农村起到一个就业海绵的作用。

这些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其实无论有没有“国有农场”,未来从事农业耕种的人都将大幅度减少,这是机械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从业人员锐减,迟早一定会面对的,1个人就能做的事,不可能让100个人去做。目前农村情况也是这样了,绝大多数年轻人已经在城里就业了,农村日常只剩下老弱妇孺,见识了外面世界的年轻人,其实是已经回不去了,回去了也不会种田了。“国有农场”的建立,不会让农民失去根基的飘零城市,反而会让农民进城务工无后顾之忧,理由如下: 

1、“国有农场”的土地不是强制征收,而是从农民手中租的,农民自愿出租,也可随时退租,现在农民把土地承包给大户,租金也就5/600元每亩,而“国有农场”的租金会更高,只会比承包给种田大户更多。

2、 “国有农场”只从事主粮的生产,比如水稻、小麦、等几种。而蔬菜、水果、农副产品等依然留给农民去生产。 国有农场的周边,交通便利地方,留出足够的田地,让继续愿意务农的农民从事农副产品的生产,种植养殖等。农民可以用自己位置偏僻的耕地,从国有农场置换交通便利的耕地,继续从事农业。

 3、“国有农场”更不会剥夺农民在乡村居住权,如果是因为整合耕地,需要搬迁的,农民可以自由选择就近村、镇或县城安置。农民的居住条件只会更好,更便利,不存在大家所担心的,失业后无立锥之地的困境,反而是土地私有化的发达国家,流浪无家可归者众多。 


 “国有农场”后,农民生活和现在并无太大改变,房子住的更好,继续享受土地收益,如果还想继续从事农业,可以种蔬菜、杂粮,也可以搞养殖等等,从事农业的收入将更高。     “国有农场”模式以看成是:服役的城乡的年轻人以劳动力入股,现有农民以耕地入股,城里过了服役年龄的不享受土地收益,这样既照顾现有农民的利益, 也让城乡在下一代上自然而然的融合一起了,经过几十年后,最终人人都服役,人人都享受土地收益,成为真正“国有农场”, 年轻时候在农场劳动2、3年,可终生免费享受农业收益,可以推出类似医保卡形式的粮食卡,每月往里打钱,专门用于购买粮食类产品。这不是福利,是自己年轻时的劳动所得。  

“国有农场”可以解决城乡融合、城乡公平的难题,化解潜在社会矛盾,如今没有农业和非农户口之分,统一居民户口了,现有农业人口如何和城市人口无差别融合,如何确保融合过程中的城乡的公平呢? 还有土地承包权会一轮轮继续下去吗? 这些问题 “国有农场”都可以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解决。

总之国有农场建立后,除了经济效益之外,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增强主人翁感,极大提升社会凝聚力,让年轻人走向田野开阔眼界、心胸,锻炼身体;更好的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会让中国社会根基深深扎根于大地之中,任凭世界风雨飘摇,岿然不动!


十三

《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贪婪是资本的天性,资本主义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形成垄断,贫富分化,金钱至上,欲望横流...,当然资本只是工具而已,根本还是人性使然,老子在几千年前就说: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人性的贪婪不过是通过资本显现。

  美国有各大家族财团,这些财团掌控银行,控制媒体,操纵选举,策划战争,在背后行使超越国家的权力。而中国由于市场经济时间短,今天富人基本还是创业的第一代,尚未形成大的家族财团,再过几十年,中国必然也会出现大的家族财团,他们之间通过合作、联姻等方式,又会出现更大的财团。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掌权者。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一旦中国出现了大的资本家族财团,将会带来不可预知的社会撕裂。这是中国一定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处理和资本的关系。

  我们过去用简单的用一刀切的公有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并不符合人性,渴望一夜暴富,渴望财富自由,这是人性使然,人性不可抑制的,越压抑就越爆发。我们也不能用杀富济贫的方式,富人也是社会的一份子,特别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取财富的人,不仅值得尊重,也是给无数怀有梦想的人带来希望。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站的位置不一样,社会主义是立足于整个社会,服务于人民,这里人民自然也是包含最有钱的那部分人。对待资本之恶,不是对抗,而是化解,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藏在中国千年的智慧里,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后面还有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把这两句话合起来,就天人和谐了。下面这篇文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设想。

  

现代版推恩令,人和资本的妥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最核心的就是钱和权,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类对它们追逐竞争就没停歇过,这并不是坏事,有竞争人类才充满活力,竞争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也让社会更丰富多彩。我们对古代开国的帝王,多是英雄般的崇拜,对白手起家的商界巨富,并没有嫉妒,甚至是当成偶像。不过我们对官二代、富二代是天然的不满。

  如今权力继承是废止了,官二代或者三代渐渐也回归社会大众一员了,但其实古代大家是接受的,人家祖先也是战场上九死一生杀出来的,这和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对金钱的继承态度是一样宽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渐渐觉得权力继承这是不公平的,于是有了科举、废除了帝制(最大的官位继承)、有了公务员考试,因权力的继承而影响社会公平不存在了,人类社会因此前进了一大步!          

  

       金钱的继承更温和,具有隐蔽性,不如权力那样直接粗暴,但其对社会的危害一点也不输于权力继承。 当我们今天把首富王健林的一个亿的小目标,当成了津津乐道的谈资,但是可以设想30年之后,我们的首富是王小聪、马小云的时候,他们的一言一行成了追逐的焦点,我们不会像今天这样津津乐道了,而是一种无助的压抑感了。今天我们这一代还是幸运的,技术的变革带来了社会的巨变,今天的首富们大多是自己奋斗起家的,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他们的成功,我们不觉得压抑,甚至是我们的精神偶像、奋斗的动力。但是今后社会可能再难有马云、刘强东、王健林了。阶层如果固化,就算若干年后他们逝去了,年轻人也难有突破阶层的机会。社会也将失去生机,可参看如今香港社会和李嘉诚等大家族。    

  中国社会几千的历史轮回的周期律,“其兴也勃”就是因为开国时候,战争不断,十室九空,社会财富权力重新洗牌,在发展阶段,金钱、权力不断往少数人身上集中,到一定时候,上层集中大量财富和养尊处优的少爷们,下面是占绝大多数嗷嗷待哺的饿虎,于是“其亡也忽焉”,社会自然进入轮回。  从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看,人类社会发展遵循一个主题二个重点,一个主题就“公平”, 二个重点就是“权力”和“财富”。社会发展总方向是逐渐趋向于公平,就像水是往下流一样, 从奴隶到封建到资本主义是越来越公平。 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打破权力的世袭, 同时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技术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获取财富的更多机会,似乎只要你有能力,肯付出,你就能机会均等的获得财富。 如此一来权力已经“公平”了,财富也已经“公平”了,这个社会制度似乎是真的到了终极形态了,难怪福山会觉得历史已经被终结了!

  

       但是今天福山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历史并没有终结,原因可能他不清楚,其实症结就在于,金钱还在世袭, 个人生命是有限的,但财富以家族为载体不断累积,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更关键的是西方的选举制度,导致权力也被金钱玩弄在鼓掌中,不能世袭的权力,实际也重新世袭了,又回到封建前了。而中国目前的制度恰恰杜绝了权力的世袭,相比之下西方的制度正在逐渐失去优势和自信。           

  当然历史必然是会走向终结的,最终形态一定是:权力不再世袭、财富也不再世袭。每个孩子都是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界,长大后白手起家,凭能力积累财富,死时不留财富给子女,让财富重新回归社会,天下从此太平。  

  大家都听说美国有各大家族财团,这些财团控制美国银行,美国的媒体,军火买卖,操作选举、战争,他们最不愿意的是失去财富,一旦财富不可世袭,用不了100年,这些的大家族的子孙后代们,就泯然普通公民一样了。

   也许你会说,道理是这样,但是说了等于没说,这个问题就是不可能解决,有钱人不可能同意。不光美国资本家掌控的社会不会实行,中国也不可能实行,一旦强制实行,马云、王健林等大批富人会把财富就搬到国外去了,有钱人统统走光了! 社会也就完蛋了! 确实,在美国资本控制的国家,这个事情不可能发生,但是在中国是可能发生的,当然如果强制实施,确实是不行的。但我们可以试想,如果中国社会真的实现了财富不世袭,等马云、王健林、李嘉诚等百年之后,其巨额财富重新回归社会,对年轻人是意味着公平,对社会意味着是生机。中国社会面貌必然会生机盎然。 而且可以想象,一旦中国这样了,美国会怎么看,美国年轻人会怎么看,必将会引起美国社会及世界的震撼。 

  

        有什么办法能让马云、王健林们愿意主动放弃金钱世袭呢? 其实这个智慧从中国古老的历史中可以找到。首先中国目前没有强大的家族观念, 其次马云、王健林等绝大部分富人都是开明的人物,这一代基本自己白手起家的, 一定也知道钱那么多留给子女,未必是好事,靠自己的拼搏成功,才是人生乐趣所在。这些都是这个制度在中国可行的前提。但目前把遗产留给子女是唯一的选项,没得选择。 

  但是只要国家出台一个遗产新制度,我相信富人们都会愿意改变选择! 假如一个人有10亿财富,如果去世了,财产会到他子女名下,如果2个儿子,一人5亿(忽略遗产税)。这个富人只能这样,通常情况下不可能把钱给别人,也不大可能裸捐。 这是无奈的选择。但是国家可以提供第二项选择,你这10亿财产,可以给每个子女500万,剩下的钱而且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给孙子,重孙子,重重孙子...,直至10亿用完。有了这个选项, 我想绝大部分人不会拒绝,恩泽后代,被子子孙孙感念。其实这和历史中晁错的削藩制度思路一样! 虽然钱一样没少的留给后代,但是不会影响社会大的公平,不会造成财富的不断的垄断叠加! 

   如果真能这样了,将是人类历史的又一大飞跃,或许真的会是历史终结!靠财富的垄断的霸权,也会随之坍塌! 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这也许是天人之间的达成最佳妥协方案吧。

  

十四,基层形式主义解决思考

今天,西方的制度光环褪去,本性暴露,民主选举,不过是资本运作的选秀狂欢,父亲当总统,儿子接着当,喜剧演员能当,老年痴呆能当,民选总统,不过是站在前台的傀儡而已,而幕后的主人从未因选举而更替。

相比之下,中国的制度的优越性越来越体现,但中国制度也有显而易见的问题,从中央到省市到县镇到乡村,是一个庞大的行政体系,发动机在中央,一级一级向下传导,管理是个难题,形式主义等问题难以避免。

作者在基层多年,对形式主义深有感触,如今形式主义已经让基层穷于应付,身心疲惫,甚至没时间干正事。基层是怨声载道,在网上也常看到基层的吐槽,下面摘录一位网友比较引起共鸣的观点:“因为政绩观越来越歪。这是近些年体制内非常非常明显的走向,你但凡拉个公务员过来,都能体会到这个变化。领导嘴上喊的是为人民服务,实际上想的是为我服务。所有下属要做的事情,是怎么让我能在更高一级的领导那里显眼、露脸、吹嘘成绩,以此获得更快提拔。而不幸的是,这个能让领导提拔的“政绩”,

跟“为人民服务,让群众得实惠”是不统一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其实大多数身在普通岗位的公务员,他们怕的是忙吗?真的不是,如果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百姓而忙,我多忙一分,就有群众多获得一点利益,那真的不觉得叫“难干”。村里发洪水了你让他们一星期不回家你看他们抱怨“难干”吗?他们烦的是这种为领导的“政绩”而疲于奔命,消耗了自己大量的精力,却没有一点点实际的价值。现在的公务员,被形式主义的任务压得毫无喘息之机,苦不堪言。忙得要死却实现不了任何社会价值,空虚和自我怀疑充斥着人的心灵。那为什么衡量一个人能不能提拔考察的不是他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呢?这就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像病毒一样,出现一个,感染一片,无限蔓延。然而疫苗在哪呢?这个真的是目前体制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该网友观点,或许有些偏激,但大体如此,从中也感受到他的无奈和担忧,如果把腐败比喻成人体的毒瘤,那形式主义就慢性病,会让人从四肢到躯干逐渐麻木,一样是危及生命。形式主义不仅是折腾基层,也必然传导至社会和群众,是不是搞形式主义,是不是干事实,群众是看在眼里的。

形式主义不仅存在于行政体系,企业等其他的组织也一样如此,但好在企业有赚钱这个硬指标,就像军队能否打胜仗一样,而行政体系没有确定的指标,于是就更容易陷入内卷之中,不能自拔。

前文对形式主义的根源作了分析,形式主义在体系内部是无解。要解决形式主义,唯有跳出系统之外,参照“党指挥枪”模式。 但由于行政体系比军队庞大复杂的多的多,仅“党指挥枪”还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有“党监督枪”,即在行政机器的末端,时刻站有人,来监督其运行效果,不让其偏离轨道,并能即时进行纠正。

谁来监督行政机器呢?能担负这职责的,唯有基层公务员。

基层公务员是直面群众的,是群众对政府直接的印象来源,一切的政策,最终都需要基层来执行,一个政策符不符合实际,执行效果如何,基层最清楚。同样的政策,基层用心执行,还是搞形式主义,效果也是天壤之别。基层作为行政机器的终端,是如此的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基层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重要性来。应该赋予基层一定的权力,让听得见炮火的人,能呼唤炮火。否则再好的政策,到了基层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甚至是相反的效果。

基层还和群众利益相通的,在基层干过的都知道,群众反对的事,基层干起来是发怵的,阻力大,群众骂。而符合群众利益的事,群众支持,就好干多了,也有成就感。

实现基层公务员对行政机器的监督,我的思路如下:

    首先,建立基层公务员和群众的联系制度,按照公务员的比例,大约可一名公务员联系五十户群众,让该名公务员成为这五十户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

其次,在基层建立三级党组织。村(社区)级,镇(街道)级,县级,基层公务员按照所联系群众的行政区域,分配到相应的村级党组织中,再选出镇级党组织、县级党组织。三级党组织独立于行政机器之外,只接受上级党组织的领导。

最后,赋予各级党组织监督的权力,可以监督同级的行政机构,有权撤销同级行政机构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器绝不可干涉党组织,这是原则。同时党组织也不可干涉行政机器的运行,只监督其结果。

在基层,党建工作也很受重视,但党支部、党小组几乎只是学习组织,搞大量材料,应付检查。对照党员活动室上张贴“党员的权力”,党员是被赋予了很大的监督权力,但实际却没有人会用这权力,因为党支部在单位之内。

而基层建立的三级党组织,是赋予党组织实实在在的监督权力。且打破了单位的壁垒,一个村级党组织,可能聚集了各个不同部门的几十个公务员,党员们可没有顾虑行使监督自己的权力。

这样设计的“党监督枪”会起到监督效果吗?我想是有的。如之前的新闻爆出来,某地平坟事件、城管强拆店招等等,基层执行起来是多大的阻力和心理压力啊,但在行政机器内基层必须执行。但是到了党员会,这样的行政命令一定会被质疑,相关部门要到党会上说明其必要性,群众不满怎么解决。如果是来自更上级的命令,基层党组织可将收集的情况,反映到更上级党组织去。我想只要党组织是真正独立于行政机器之外,就一定会有效果,基层公务员能发挥自己作用,能守护群众利益,再苦再累也无怨言,党和人民群众的心就会连在了一起。

事物都有两面性,由于信息交通的发达,导致形式主义的泛滥,但是也让基层公务员可以聚合在党组织下,来监督行政机器,这在过去是做不到的。

 “党监督枪”实施之后,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内容和时间也需要调整,基层部门当全年无休,方便人民群众办事,基层公务员实行调休,一周四天从事行政工作,三天从事党的工作参加一次党会,还有走访群众,组织的学习等工作。

现在制度完善,科技发达,行政效率相比过去大大提高,基层单位行政工作如果四天干不完,这个单位就有形式主义的嫌疑。减少工作时间,可能是解决形式主义的最直接有效办法。

这就和解决圆珠笔漏液的思路一样,当初的圆珠笔刚发明,总是写到一定字数,就会漏液,厂家找个各种材料制作圆珠笔尖,都不能解决。最后有人想到减少墨水量,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形式主义也一样,即使党监督枪,可能也无法避免。减少工作时间,是最有效的办法。公务员可以比喻成医生,并非是越忙越好,没有病人,医生可以闲一点,非要医生忙起来,那只有制造病人。社会安居乐业,公务员喝喝茶看看报纸未必不好,不用为了业绩而制造问题,

     “党监督枪”的制度,还可以让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如现在比较普遍的业主和物业的矛盾,虽然法律规定可以成立业委会,但小区业主自发建立业委会并不容易,要不没人出头,要不出头的人得不到业主信任,大多数业主也没有时间精力来组织,而有了基层党组织,该小区内的负责联系的公务员们,就有责任帮助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有了党组织的牵头引导,业委会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党组织可以帮一个小区建立业委会,也就可以帮助一个村实现村民自治,我们之前也在村级搞选举,但问题很多,各种乱像,由此很多人觉得中国不适合选举。其实并不是。只要党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群众参与的事就能办好。

同时“党监督枪”制度,是对基层公务员最好的实践和锻炼,基层公务员淹没在形式主义之中,不仅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让心怀理想进入体制的年轻人,渐渐被磨去光芒。而有了“党监督枪”制度,有了基层党组织,进入体制的年轻人,能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这带来的能力和思想变化,是多少次党课也达不到的效果。

 制度本质!

我们经常听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句话, 给人一种无限向往和憧憬。但是仔细看这句话,其实还缺少一个主语, 是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笼子只是一个工具,权力是不可能自己进笼子的。就像人把老虎关进笼子,主语是人,只有笼子是不行的,能把老虎关进笼子的,肯定是比老虎更强大的生命。

把权力关进笼子,只能是更大的权力,而不是制度。

制度和笼子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工具,是“管理者”用来管理”被管理者”的工具。制度的运行模式是:管理者--制度--被管理者,制度上面是有主人的,我们常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觉得制度应该在所有人之上,其实这只是一个错觉。如果制度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即:制度--管理者--被管理者,这是“没有主人”的制度, 这个体系没有生命力的,所有人都是制度的囚徒。

当今世界,确实存在一些制度凌驾于人之上的社会, 如被美西方控制的一些国家,其所谓“民主”制度,是西方照搬来的,这个制度高高在上,选举时候,两党恶斗、没有底线、政治混乱、经济停滞,无论哪个党上台都是看不到希望的死循环,但谁不敢对这套制度有质疑,只能乖乖的在这个西方制定的笼子里不断重复折腾,看不到希望。当然制度作为一个没有生命的工具,本身并不能凌驾于人和社会之上,只是因为后面站着美国,笼子是美国进口的,谁挣破笼子,美国不会答应的。

制度只是个工具,而使用工具的人,才是决定性的。这就是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但同时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而且党的领导才是决定性的,从革命年代至今,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就聚集了一批无私奉献,救国救民优秀的中国人,毛泽东从小就立志改造中国和世界、十二岁的周恩来就说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们不是制度塑造出来的,他们是创造制度、掌控制度的人。 正是因为有没有私心,有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人,才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制度。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话:好的制度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让好人变坏,这是颠倒因果。决定好坏是人,而不是制度,有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制度,而不是反过来的。

 

      十

决定制度

   中国并不是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我们早就是中央制,有三省六部、内阁制、有对权力监督的制度,有选拔人才有科举制度等,已接近现代社会的制度设计。我们之所以觉得中国古代的制度落后,主要是因为皇权的世袭,皇帝父子相传,让国家成为一家之天下。

其实最高权力在血缘关系中传承,这不是制度落后,而是古代社会唯一的选择。权力父子相传保持了社会稳定,避免社会混乱、血雨腥风。像今天这样最高权力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实现平稳交接,在古代是做不到的。今天能做到,也并不是我们找到了更先进的制度,而是今天社会力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在古代,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老百姓是孤立的个体,虽人数多,但是没有力量。老百姓是支持皇权的,从理论上说,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的,皇帝也就没有私利,皇帝和普通百姓的利益是一体的,所以大臣有忠奸,皇帝没有,皇帝只有昏聩和无能,出了民怨事件,坏的只能是奸臣。因为从理论上说,没有皇帝要搞垮自己的江山,除非是脑子有问题。

古代普通百姓一辈子也就生活在方圆数十里地方,皇帝太遥远了,是谁当并不重要。而普通百姓一辈子遇到的坏人,可能也就是村头的地主、县城的恶霸,而遥不可及的皇帝,是老百姓对主持正义的寄托,皇帝是天然的民心的。

虽然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因为古代老百姓的孤立分散,这力量是难以发挥的。只有在社会混乱的极端情况下,才会被人利用,改朝换代。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汽车轮船,有了报纸杂志,交通便捷了,信息畅通了。民众就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联合起来就变得容易了,一则报纸报道,就可能让千万人义愤填膺,走上街头。这股巨大的力量就真实摆在那里了,自然就要要被人引导利用,资本主义用他打倒了皇权。

利用民众的力量,也就必然会让渡更多的权力给民众,于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让社会力量达到新的平衡和稳定,皇权就再也回不去了。

资本主义是有进步性的,但其本质并不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是服务于少数人。它之所以能稳定存在,是因为民众的联合是有限的,报纸、电视也是掌握在资本家手里,资本是可以制造和引导舆情的。民众联合的力量是可以被资本掌控的。

但是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手机自媒体的发展,民众的联合又迎来一次质变,资本操控的难度越来越大了。服务于少数人的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间,就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就和当年皇权制度一样,也一样坐在了火山之口。

但资本主义不会甘心退出历史的舞台,会极力维护其统治。且社会主义在实现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解决。这将是长期甚至反复的过程。但随着社会越来越透明,最终稳定的社会制度,一定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制度,而不是服务于少数人的制度。

喜欢JollyRo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ollyRoger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