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红色经典《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送交者: 深蓝890[布衣] 于 2017-05-03 21:18 已读 115 次  

深蓝890的个人频道

红色经典《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七一前夕,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唱支山歌给党听》首映式在陕西铜川举行。在纪录片中,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说道:“《唱支山歌给党听》是老百姓对党发自内心感恩的一个代表作,是铜川人给全国人民做出的重要的文化贡献。” 这个“铜川人”就是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基层矿工——姚筱舟。

纪录片剧组和才旦卓玛、姚筱舟老师合影

  作为电影《雷锋》的插曲,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这首歌曲的背后,有一个雷锋,不,准确的讲是一群活雷锋的身影出现。正是因为他们,才让这首歌几十年来久唱不衰、历久弥新,成为一段红色记忆、一曲红色经典。

  1.诞生之夜

  1958年的一个深夜,姚筱舟写出了三首矿工诗,其中一首就是《唱支山歌给党听》。他用“蕉萍”为笔名,把3首小诗投寄出去,很快被刊发在1958年6月26日第八期《总路线诗传单》上,1962年,被春风文艺出版社编汇在《新民歌三百首》一书中。

  2.雷锋之手

  平素喜欢看书学习的雷锋,在刊物上看到这首诗时,很是喜欢,顺手就把其中两段八行抄在日记里。并将“母亲只能生我身”改为“母亲只生我的身”;将“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

  3.好人做好事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于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中华大地迅速掀起向雷锋学习的高潮。《雷锋日记》成为大家争相学习与传抄的对象。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朱践耳在雷锋日记中,惊喜地读到了雷锋摘抄的姚筱舟的诗《唱支山歌给党听》,随即谱成曲子,并交给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深造的藏族女歌手才旦卓玛演唱。在上海首演获得空前的成功,才旦卓玛和朱践耳一举成名。歌曲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传遍了大江南北。

  4.“蕉萍”你在哪里

  《唱支山歌给党听》到处传唱的时候,曲作者朱践耳一直想了解素未谋面的歌词作者“蕉萍”是谁。1963年秋,朱践耳通过多番寻觅,终于发现“蕉萍”在陕西焦坪煤矿,于是便给该矿党委书记写信。党委书记赵炳儒也不知道蕉萍是谁,就召开大会问大家:“谁叫蕉萍?”姚筱舟没有吭声。第二天,矿党委派人把筱舟找去,赵炳儒问:“你是‘蕉萍’,有人看见过你用笔名写稿子。”筱舟一看瞒是瞒不住了,于是就诚惶诚恐地点了点头。赵炳儒笑说:“好事嘛,这有啥不敢认的!”便把朱践耳的信转到筱舟手中。于是,从1964年起,《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才正式注明词作者的真实姓名。

  5.好人有好报

  当年的姚筱舟一定没想到,一个下矿挖煤的人写的诗能被发表,更没想到能得到雷锋的手抄,也没想到音乐学院的教授能为之谱曲,藏族歌手能为之放歌,全国人民能为之叫好!这么多好人,像雷锋一样把自己高高举起。

  他由衷地感谢党,感谢人民。后来雷锋的故事被搬上荧幕,《唱支山歌给党听》作为电影《雷锋》的插曲出现,这也许就是好人有好报的最生动体现。

  6.结语

  今天,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唱支山歌给党听》上映,振奋人心的旋律再度唱响,83岁高龄的姚晓舟老泪纵横,万千感慨:党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没有忘记!

 

喜欢深蓝89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深蓝890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