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盛世血路:宋太祖天劫-金匮之盟的真相《遥视历史问题天机》2部
送交者: 史剑[品衔R2☆] 于 2016-10-19 22:08 已读 231 次  

史剑的个人频道

   《遥视历史问题天机》第二部下

     《五星连珠,盛世血路》

第六章  967年五星聚东,宋太祖延命寿终(样章)

第六节  遥视真相:金匮之盟






图:宰相赵普塑像(网路图片)

我用慧眼通功能深入追查历史影像,发现宋太宗赵光义不是做过大善事,积了大德,才当皇帝——因为一般人积不下那么大的德。他是三世苦修的和尚,几乎就要成正果了,但是最后一世没有发愿继续修,就转换成了最大的福分——帝位。其实这个帝位本来也是很辉煌的,只是他过于心毒手狠,贪欲太重,连下毒手,结果把自己命里的辉煌都毁了。




我看到杜太后死前,病危的时候,把三个儿子都叫来了,还特意把赵普叫来,病危时的嘱托,和赵普版本的“金匮之盟”完全不同。

当时杜太后对太祖说的大意是:“你之所以做皇帝,是前朝传位给幼子。你才有机会夺了人家的皇位。历来传位给幼子的,常常亡国,但是,即位的皇帝如果是成人,昏庸无道同样要断送江山。我想来想去,最好的确定皇位继承人的办法,是放下私心,不传位于子。光义、光美你们两兄弟也别存私心,别想自立。咱们最好是在我赵家子孙中,选出一个最德高望重的,一个英明有能之人,定为储君,这样才能保证我赵家江山长久。儿能这样做么?定下这样的规矩?开好这个头?”

杜太后这个见识超出了当时儒家“君权神授、家天下”的道德认知基础,这种“选定贤能”的立储方式,类似于尧舜的禅让,也类似于辽国初期和后来蒙古帝国初期的推选可汗,历史上这样推选即位的方式,多也是一时的,很快就被“家天下”取代。

太祖面对母亲这样的遗嘱,深感意外,迟疑半晌。而老二老三,看到了自己登基的希望,暗自窃喜。

后来太后再次追问,太祖是孝子,为了安慰母亲,就哭着答应了。而太后随即让赵普做个见证,但是没有留下文字。过了几天,太后就去世了。

连我也没想到真相竟然是这样。显然赵普后来为了取悦受宠,出卖了杜太后和太祖,更出卖了自己的良知。

这样的真相,把有关金匮之盟的疑问全解开了。

1. 为什么宋太祖迟迟不立太子?

因为立太子,就违反了杜太后选皇储的遗嘱,二弟、三弟宣扬出去,太祖背弃母命没法向天下交代,没法给后世交代。

2. 为什么太祖始终不提太后遗嘱?

因为他想传位给儿子,他还积极扶植儿子。

3. 为什么赵光义积极努力,名目张胆地积蓄力量,笼络文武官员?

因为他为自己的帝位做准备,真要按太后遗嘱选皇储,肯定得选他。他知道大哥仁厚,不会杀他和三弟。他公开这样做,太祖没法阻止,阻止就会把太后遗嘱牵扯出来,大哥更难堪。

4. 为什么赵光义976年即位之初,他不敢拿出太后遗嘱来?

因为他如果拿出假版本来,当初在场的三弟赵廷美、宰相赵普都不会认同。拿出真版本来,他继位同样没有合法性——他不是选出来的储君。而且他的子孙也没法继承帝位。

5. 为什么赵普981年才拿出“金匮之盟”?

因为他要免于迫害,要恰到好处地帮太宗一个最大的忙。原来的太后遗嘱又不能用,所以他编造了一个最有利于太宗的“金匮之盟”。

6. 为什么981年赵普造的“金匮之盟”,太宗那么高兴,却不敢留下文字?

因为他没想到赵普能编造的这么好(我看到赵普编的是前面说过的三传约),解决了他即位的合法性问题,又封住了三弟的口——因为三弟是法定继承人了。同时他又有时间,解决三弟。

当然他不能留下赵普编造的手稿,要等干掉三弟之后,再把“金匮之盟”改为“独传约”,把江山在法律上,揽在自己家系之中。如果当时就宣布“独传约”,失去即位机会的三弟就会捅出真相来,太宗在舆论上也受不了。




(未完,待续)
喜欢史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史剑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史剑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