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想象中的民国范儿
送交者: 名果之恋[布衣] 于 2015-10-28 2:21 已读 77 次  

名果之恋的个人频道

   近年来民国热持续高温,出版了很多有关民国知识分子的书籍,诸如《南渡北归》、《民国衣冠》、《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民国了》等,有一个词也随着这些书籍而广泛地流传起来,出现频率之高,听得人耳朵起茧,那就是“民国范儿”。

  民国范儿大致上是形容男子端庄、率直、坦荡,有名士风度;女子娴雅、温婉、含蓄;老人雍容、有威仪的气质,也就是那种传统的士人和大家闺秀。然而,在我看来,民国范儿其实也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遗老范儿,如王国维、陈寅恪等,另一类是西洋范儿,出洋留过学的,如胡适、徐志摩等。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出生于晚清时代,受过晚清文化的熏陶。即使出生于民国时代,也大都是传统的士人家庭,从小在祖辈、父辈身上受着士大夫文化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哪怕后来出洋留学了,但就像俗话说的:“三岁定八十”,文化的根已经扎下了,挪不走了。因此,说到底,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民国范儿”,有的,只是“晚清范儿”。

  民国的整个北洋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其实都是在吃晚清的红利。晚清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宪政主义的基础;洋务运动奠定了现代工商业的基础;立宪运动奠定了民间自治的基础;废除科举的教育改革,奠定了现代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一切,哪来的民国范儿?到南京政府时代,虽然打倒了北洋政府,但还是吃着北洋的红利,等于间接吃着晚清的红利。否则,光靠黄埔军校里扛着木棍立正稍息,开步走,一二一,能培养出梁思成、梁思永这样的人物吗?

  翻翻《民国衣冠》一书,里面那些星光熠熠的民国范儿——诸如蔡元培、翁文灏、陈寅恪、陈垣、丁文江、李济、傅斯年、竺可桢、赵元任、胡适等,这些名字在历史上,就像一串宝石,仅仅写下来,就足以令纸笔间霞光缭绕,让后人肃然起敬,屏息仰视了——但他们哪个不是晚清培养出来的?就算语言学家周法高,生于民国时代,但从小曾寄居于姑父王伯沆家,王伯沆就是晚清大名鼎鼎的学者,追溯起来,周法高的家学渊源,还是承传晚清一脉。

  书中引用了王叔岷讲的一个关于傅斯年的故事,说有一回傅问他研究什么书,他回答说《庄子》,傅便怡然自得地向他背诵《齐物论》最后的“昔者庄周梦为蝴蝶”章,而且还严肃地教训他:“研究《庄子》当从校勘训诂入手,才切实。”于是在我面前便有了两个傅斯年,一个是五四热血青年傅斯年,一个是说话一副诂经精舍山长腔的傅斯年,哪个才是民国范儿呢?让我说,五四傅斯年是民国范儿,“中研院”傅斯年是晚清范儿了。前者是虚的,后者才是实的。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气质,民国时的晚清范儿,如果让阮元、曾国藩、朱次琦、陈澧在旁看着,也许也会觉得差一截,但那时毕竟有红利可吃。当红利已经消失时,什么“范儿”都会烟消云散,正如我们今天看着穿汉服逛大街的人一样。民国范儿受到热捧,我想原因之一,是出于“九斤老太”心理,觉得一蟹不如一蟹,今人过于浮嚣、猥琐,就把昔人想象成都是风度翩翩的雅士。另一个原因,大概是否定之否定,以前把民国批得体无完肤,现在想把它还原。但问题是,“还原”通常都不过是另一种歪曲,把自己心中的乌托邦,当成历史的真实罢了。       转自凯风网

喜欢名果之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名果之恋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