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在中国千万不能生病那种折腾可不是人受得了
送交者: budd[♂巡抚★★♂] 于 2015-07-02 2:06 已读 389 次  

budd的个人频道









  这里是被媒体称为“全球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数据显示其拥有7000余张固定床位,2014年住院人数达31万人次,营收超75亿
人民币。在这31万名患者背后也伴随着等量甚至超量的陪护家属,他们大部分都来自河南省内各地。为了更好地照顾患者,更为了省钱,家属们都选择随床或是在
医院走廊甚至露天住宿。虽不符合医院的规定,但在当下医疗资源非合理分布的情况下,这是陪护家属们的无奈之举。





  











  河南郑州刚入夏的夜空中里还残留着阵阵凉意,蜂拥而至的患者让郑大一附院自2008年后就进入一种建楼就住满,住满就建楼的高速扩张期。





  











  2015年6月28日凌晨,不少陪护住院患者的家属在病房楼前的空地上酣睡。他们大多带着亲人来到郑州求医,付出医药费之后就难再为住宿开支。





  











  48岁的刘毛娃与妻子商量回家的车程。他当天下午刚出院,因为不识字没能找到回家的车,不舍得也不敢去住宾馆。夫妻俩打算就在屋檐下凑合一晚明天等老乡的黑车。“这次看病我都没与孩子说,他在北京工作,识字!”老刘谈到孩子时,疲惫的眼里才透出一些光彩。





  











  平日从事体力劳动的刘毛娃自感心脏不适,在当地医院一番检查后决定还是来大医院确诊,在此住院一周共花去9300多元。按照其参加的新农合保险赔付标
准,他需要自掏约6000元的费用。“觉得大医院好才来的,这钱不花不行啊。”刘毛娃说道。河南省“新农合”报销规定,级别越高的医院报销起付线越高,本
意引导就近就医的初衷,另一面却是患者对医疗资源的切身选择。





  











  即使是“超级医院”,也同样床位难求。很多患者与陪护家属就挤在走廊里的加床上。算上这些临时床位,占地237亩de院区承载了万余张床位。





  











  重症监护室外的患者家属拥挤在狭窄的过道间。夏夜里的病房楼已关闭了走廊里的空调,但面对亲人随时可能的危急,他们一刻也不敢离开。





  











  闷热的消防通道里也睡上了陪护的家属。对于他们来说,这点辛苦比起亲人的病痛根本不值得一提。





  











  18岁的张家恒来自开封,为了陪护烧伤的奶奶,他已经在消防通道里睡了两个星期。





  











  一名保安在驱赶睡在大厅里的患者家属。医院规定入夜后清场,患者家属如果不想躲到消防通道就只能睡在屋外。





  











  20岁的张铎在药房外的屋檐下找到了今晚的位置,他来自河南商丘,父亲肿瘤手术后,隔月就需住院复查,每次需花费近两万元,这使得原本小康生活的他也只能睡在屋外以省下10天的房费。 





  











  53岁的程远生坐在台阶上整理妻子的磁共振照片。他来自距此两百公里外的方城县,妻子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脑梗,失去行动能力。他专程带着病历来省城大医院咨询专家,被告知需要妻子亲自来做检查才能确定病情,为了省下住宿费,程远生选择在医院里找个角落靠到天亮。





  











  一包烟,一包瓜子,是来自濮阳的白培武熬过黑夜的补给。这并不能舒缓他焦虑的神经。“每天都得把充电宝用光才能睡。”白培武说道。对于陪护的家属们来说,再柔软的床也放不平那颗悬着的心。





  











  一切可以平躺的地方都能让整日照顾亲人的家属们躺过一晚。





  











  因为可以遮风避雨,医院屋檐下狭小的空间成为了最热门的“床位”。





  











  停车场里也难得有个空位。





  











  入夜后的凉气使得一位陪护家属裹着防潮垫,蜷缩着身体御寒。这种泡沫防潮垫售价20块,短期陪床的家属几乎人手一块,凑合几天可以省下数百元的宾馆钱。     





  











  在1号病房楼前的“大通铺”中,在大多数打地铺的睡客之间,一位家属睡在一张折叠床上。而一般只有需要长期陪护的家属才舍得买折叠床。





  











  雨夜里,一位陪护家属只能蜷缩在狭小的屋檐下入睡。





  











  入夜后,郑大一附院病房楼依旧灯火通明,每扇窗户都在讲述着与病魔抗争的故事。





  











  对于这些患者的家属而言,省下住宿费,是因为每一分钱都要用于挽救亲人的生命。





  











  第二天清晨六点,蜂拥而来的患者又将门诊挂号处挤满,日复一日。这里年门诊量超460万人次,高峰时期一天就能接诊20万人。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
进行,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要求“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各地的基层患者们不必远赴“超级医院”就可以享受到“超级”的医疗服务。
喜欢budd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budd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