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抗美援朝 金日成写给毛泽东的信 (圖文)
送交者: 胸赳赳妻昂昂[☆溜圓黨委書記☆] 于 2013-10-29 6:44 已读 308 次  

胸赳赳妻昂昂的个人频道

这几天,央视探索频道在放一部抗美援朝的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对于这场战役,争议颇多,一些人认为利大于弊,一些人认为弊大于利,而不是政治军事家的我们,是很难判断其中的利害关系的,既然新中国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最终决策,我们应该相信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现在看来我们有被斯大林和金日成联合绑架的嫌疑,但此战也完全打出了一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中国。个人以为,中美迟早必有一战,因为新中国要解放台湾,所以与美国人开战是不可避免的。是现在打,还是以后打,是把国家建设好再打,还是没有开始建设时就打,是毛泽东以及中央面临的重大决择!纵然,就是你不想打,瞧美帝那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想必也难逃一劫。既然横竖要打,还不如把战场搬到朝鲜,也能把战争带来的直接损失降到最低点。 6park.com

而美国人对抗美援朝又是怎样的看法呢?他们认为不是中国军队打败了美国,而是毛泽东!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了绝大多数美国人的看法,甚至不仅仅是美国人,而是整个西方国家的看法。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不是毛泽东力排众议、坚持已见,谁也难以做出这样大胆的决策,以至大胆到让整个西方一个措手不及、瞠目结舌!

作为那场战争中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主席又是怎样看这场战争的呢?“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出手就要胜利,”这是毛主席的军事策略。而对于抗美援朝,究竟有无取胜把握,在当时是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因为解放战争刚刚结束,经济遭受了重创,国家一穷二白,面对美国的经济和军事优势,不少人对战争的前景心存疑虑。而毛就曾对此问题与王季范及早年同窗周世钊多次畅谈和交流。1950年10月2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二老,针对王、周的疑虑作了分析。

毛主席说道:“不错,我们急需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出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敌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现在美帝的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然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可是党内有很多人不同意。”

听了毛主席一席话,周世钊频频点头,但仍是信心不足,重复提出了刚才的疑问:“是不是有胜利的把握呢?”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除装备了大量的飞机、大炮、坦克、军舰外,它的武器库中还有一张令人生畏的王牌──原子弹。面对美国的核讹诈,不少人对战争的前景忧心忡忡。可毛主席偏偏不信这个邪,他从容地分析道:“你们都知道,我是不打无把握的仗的。这次派志愿军出国,是有人不同意的,他们认为没有必胜的把握。我和中央一些同志经过周详的考虑研究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胜利是有把握的。我们估计,美帝的军队有一长三短。它的钢铁多、飞机大炮多,是它惟一的优势。但它在世界上的军事基地多,到处树敌,到处设防,兵源不足,是一短;远隔重洋,是它的第二短;为侵略而战,师出无名,士气十分低落是它的致命伤。虽有一长,不能敌这三短。我们要进行持久战,一步一步消灭它的有生力量。使它每天都有伤亡,它一天不撤退,我们就打它一天,一年不撤退,就打它一年,十年不撤退,就打它们十年,这样一来,它们就伤亡多,受不了,到那时,它就只好心甘情愿地进行和平解决。只要它愿意和平解决,我们就可以结束战争,我们原来是要和平的。”

“这仗我们有把握打好,不必苏联参加,看家法宝是要留着最后用的。”

周世钊又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它不在朝鲜战场上打,而是派大军从我国海岸登陆,怎么办?”

毛主席说:“那它不敢。这样做,我们不怕它。并且我们有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它如果向我国进攻,就会引起苏联的参与。苏联参与,不一定派兵来,它可以在几天之间用兵西向,席卷欧洲,欧洲是美国的必争之地,它们要照顾欧洲,自然也就无力入侵我国了。”

美国的空中优势是周世钊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飞机就曾轰炸过中国边境城镇,以新中国的空军实力而言,是难以阻止美军大规模轰炸的,故此,周世钊向毛主席发问:“假如美军用飞机滥炸我国的重要都市呢?”主席不加思索地笑答说:“它不敢,因为这同派兵登陆,同是侵略。”

岁月流逝。随着时空的转换,以前不少似乎是金科玉律的理论和毋容置疑的答案,都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也有很多颇为权威的结论,正在社会上和学术上引起争鸣。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年抗美援朝时,中国承担了本应由苏联承担的国际义务,而作为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苏联却只提供了装备和技术的支持,这对中国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们吃了亏。毛主席当年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呢?他说:“这个仗,我们有力量、有把握打好,不必要苏联参加。你们晓得玩扑克吗?‘大鬼’、‘小鬼’是留着保底的;你们看过剑侠小说吗?看家的法宝是要留着最后用的。我看美帝侵略,一定会要彻底失败。不管它怎样挣扎,终是黔驴技穷,在中朝人民共同抗击之下,他是一定不能得逞的。”毛主席的一番话消除了两人心中的疑问,他们带着对战争的全新看法离开了中南海。

还是让我们再次回到60年前,看毛泽东是如何决策出兵朝鲜的吧。对于朝鲜战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有着自己的态度,即一开始不赞成打,所以毛泽东作出出兵朝鲜的决策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一个牵动全局的大事。对毛泽东来说,这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困难的一个决策。后来毛泽东对金日成说:“我们虽然摆了五个军在鸭绿江边,可是我们政治局总是定不了,这么一翻,那么一翻,这么一翻,那么一翻,嗯!最后还是定了。”这个决策过程,是党史界一直想弄清、由于缺乏足够材料而没有完全弄清的一个问题。今天,收集到一份1950年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写给毛泽东的亲笔信,网友们或许从中会有所启发——即促成中国最终出兵的会不会是因为这封信呢?因为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件特殊的东西往往会是整个事件的爆发点!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

您对于为自己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的朝鲜人民深切的关心、后方援助,我们仅代表朝鲜劳动党,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我们朝鲜人民解放战争的今日战况,是在美国侵略军上陆仁川以前,我们战况不能不说不利于我们,敌人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被我挤入朝鲜南端狭小的地区里,我们有可能争取最后决战的胜利。美帝军事威信极度的降低了。于是美帝国主义为挽回其威信,为实现其受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之目的,即调动了驻太平洋方面陆海空军的差不多全部兵力,并于九月十六日以优势兵力,在仁川登陆后陆续占领了京城。

目前战况是极端严重了,我们人民军虽然对于上陆的敌人,进行了极顽强的抵抗,但对于前线的人民军已经造成了很不利的情况。

战争以来,敌人利用约千架的各种航空机,每天不分昼夜的任意的轰炸我们的前方与后方,在对敌空军毫无抵抗力的我们的面前,敌人则充分发挥其空军威力了。各战线上敌人在其空军的掩护下,活动大量机械化部队,我们受到的兵力与物质方面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后方的交通运输通信及其他设施大量的被破坏,同时我们的机动力,则更加减弱了。

敌人登陆部队与南部战线的部队已经连接一起,切断了我们的南北部队,结果使我们在南部战线的人民军,处于被敌切断分割的不利情况里,得不到武器弹药,失掉联系,甚至于有一部分部队,则已被敌人分散包围着。如果京城完全被敌占领,则我们估计敌人可能继续向三八线以北地区进攻。如果不能急速改善我们的各种不利条件,则敌人的企图很可能会实现的。要保障我们的运输,供给,以及部队之机动力,则必须具备必要的空军,但是我们又没有准备好的飞机师。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我们一定要决心克服一切的困难,不让敌人把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

我们一定要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争取朝鲜人民的独立解放民主而斗争到底!

我们正在集中全力编训新的师团,集结在南部的十余只部队处于作战上有利的地区,动员全体人民,准备长期作战。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我们向您提出以上意见,盼望即予指教!

敬礼

健康!

金日成
朴宪永

 

以下为金日成写给毛泽东的亲笔信及翻译原件: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喜欢胸赳赳妻昂昂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胸赳赳妻昂昂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